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40178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和《经济价值再研究》两书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组成部分(项目号03JZD0011)。作者阐述了经济剩余论的各个基本方面,还系统梳理和评析了经济剩余观的主要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和《经济价值再研究》两书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组成部分(项目号03JZD0011)。作者阐述了经济剩余论的各个基本方面,还系统梳理和评析了经济剩余观的主要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
相对于历来只注重研究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剩余价值论,本书所研究的经济剩余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基础是多元要素市场供求价值论,其宗旨在于说明由产出与投入之差额所构成的经济剩余的不断增长与合理分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历来只注重研究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剩余价值论,本书所研究的经济剩余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基础是多元要素市场供求价值论,其宗旨在于说明由产出与投入之差额所构成的经济剩余的不断增长与合理分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 录
上篇 经济剩余学说概论
01 定义与意义
02 概念溯源
03 经济剩余的源泉是多元的
04 经济剩余与剩余价值
05 解读“价值总量之谜”
06 经济剩余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07 略论SNA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
08 经济剩余的会计表达
09 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经济剩余:实例
10 从经济剩余视角解读我国GDP
11 经济剩余与经济发展方式
12 经济剩余与收入分配
下篇 经济剩余观的发展
01 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剩余观
02 16-18世纪:贷款取息的理论与实践
03 贸易差额论的理论和实践
04 古典经济学对贸易差额论的批判
05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论
0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07 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观
08 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论
09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观
主要参考文献
01 定义与意义
02 概念溯源
03 经济剩余的源泉是多元的
04 经济剩余与剩余价值
05 解读“价值总量之谜”
06 经济剩余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07 略论SNA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
08 经济剩余的会计表达
09 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经济剩余:实例
10 从经济剩余视角解读我国GDP
11 经济剩余与经济发展方式
12 经济剩余与收入分配
下篇 经济剩余观的发展
01 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剩余观
02 16-18世纪:贷款取息的理论与实践
03 贸易差额论的理论和实践
04 古典经济学对贸易差额论的批判
05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论
0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07 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观
08 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论
09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剩余观
主要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上篇 经济剩余学说概论
01 定义与意义
“经济剩余”,顾名思义,是指各种生产或经营活动的成果与其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额。这里所谓经济活动,不仅包括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包括第三产业;投入和产出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或物质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或非物质的,还可以是价值的或货币的。
生产和经营的投人,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和燃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支出,还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水等未经加工的天然的自然资源的成本,还有一般劳动力概念所不能涵盖的各种智力资源开支,以及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浪费性生产经营支出或成本。同样地,生产和经营的产出不仅包括生产出的各种物质产品,而且包括各种服务产品,以及这些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消费和积累的去向和流量。
显然,经济剩余从整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果或效益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部门或经济体的经济效率和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国家、部门或任何经济体的产出,虽然数量多且质量高,但是如果其投入多于其他国家、部门或经济体,则其经济效益便要打个折扣,因为经济剩余相对较少。既要多、快,又要好、省,才是上策。不问代价,一味追求产值,不是合乎经济合理原则的做法。不断地增进经济剩余,公平合理地支配这种剩余,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密切相关,因此,积极探索和发展经济剩余学说,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
01 定义与意义
“经济剩余”,顾名思义,是指各种生产或经营活动的成果与其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额。这里所谓经济活动,不仅包括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包括第三产业;投入和产出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或物质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或非物质的,还可以是价值的或货币的。
生产和经营的投人,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和燃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支出,还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水等未经加工的天然的自然资源的成本,还有一般劳动力概念所不能涵盖的各种智力资源开支,以及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浪费性生产经营支出或成本。同样地,生产和经营的产出不仅包括生产出的各种物质产品,而且包括各种服务产品,以及这些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消费和积累的去向和流量。
显然,经济剩余从整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果或效益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部门或经济体的经济效率和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国家、部门或任何经济体的产出,虽然数量多且质量高,但是如果其投入多于其他国家、部门或经济体,则其经济效益便要打个折扣,因为经济剩余相对较少。既要多、快,又要好、省,才是上策。不问代价,一味追求产值,不是合乎经济合理原则的做法。不断地增进经济剩余,公平合理地支配这种剩余,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密切相关,因此,积极探索和发展经济剩余学说,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