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34415丛书名: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8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通用能力测试历年真题及模拟预测试卷(教育类)》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研究团队在深入研究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教育类)历年真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命题特点和规律,分析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教育类)的命题趋势并编辑了本套试卷,每套真题的解析都是中公教师字斟句酌、反复删改的结果,每套预测试卷的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均模拟真题,帮助考生在练习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明确考试方向,夯实基础考点,提高实战应变能力。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通用能力测试历年真题及模拟预测试卷(教育类)》本套试卷统计分析了广东省事业单位(教育类)考试所包含的考点,在反复研究真题的情况下,我们对历年真题进行了精心汇编,重现考试原题,本试卷包含五套广东省各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和五套模拟预测试卷。每道题的解析都是中公教育老师字斟句酌、反复删改的结果。每套试卷都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研究团队的教师潜心总结了考试的出题规律以及答题思路,立足题目、挖掘题意,给考生以启发和借鉴,其中所呈现出的答题规律、思路尤其值得考生揣摩。
目 录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一)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二)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三)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四)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五)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一)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二)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三)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四)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五)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在线试读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1)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10)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20)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30)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40)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ㄒ唬?0)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ǘ?8)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ㄈ?6)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ㄋ模?5)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ㄎ澹?4)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93)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100)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07)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114)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122)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ㄒ唬┎慰即鸢讣敖馕觯?28)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ǘ┎慰即鸢讣敖馕觯?34)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ㄈ┎慰即鸢讣敖馕觯?40)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ㄋ模┎慰即鸢讣敖馕觯?46)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ㄎ澹┎慰即鸢讣敖馕觯?51)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
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05分,共63分)
1.刘老师发现,上课铃响后,学生们会自觉停止聊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拿出上课所需要的课本进行阅读。这体现了学生们的意志具有()。
A.自觉性B.坚韧性
C.果断性D.目的性
2.学生小娜学习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较弱。对于小娜的教育,其班主任老师应()。
A.较多正面激励教育,适当给予负面压力
B.适当加大负面压力,提高惩罚力度
C.给予较多负面压力,适当给予正面激励
D.采用正面激励,同时提高惩罚力度
3.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要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学”。发现式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是()。
A.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B.导致学生缺少实践经验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教学过程费时较多
4.小颜在考试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整天低沉消极,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去上学。由此可以看出小颜缺乏()的能力。
A.爱护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B.同他人交往与沟通
C.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
D.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5.一位老师在召开主题班会之后,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由此体现的是德育的()。
A.尊老爱幼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6.小明发现班里学生都各有所长。例如,小刚身体素质好,担任篮球队的队长;小军数学分析能力非常好,在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得名。小明发现的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稳定性
C.差异性D.不均衡性
7.学校的建筑要符合教育学、卫生学、心理学、工艺学、建筑学以及传统习惯上的要求,还要符合特殊的教育理念、性质,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这表明学校场所与设施的布置应具有()。
A.教育性和科学性B.指向性和结构性
C.固定性和层次性D.功能性和调整性
8.美国是一个追求所谓“民主、平等”的国家,其民主的教育包括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经济效率和公民责任,而苏联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这表明()。
A.教育目的受制于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B.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C.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D.教育目的表明个体价值大于社会价值
9.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教育对象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还要重视受教育者身体的健康成长。这体现了学校教育()。
A.职能的专门性B.内容的系统性
C.组织的严密性D.作用的全面性
10.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这种方法属于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讨论法引导探究B.研究法直观感知
C.练习法实践锻炼D.读书指导法语言传递
11.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中,()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D.运用知识
12.你是某班的班主任,班上晓红的家长经常让晓红带礼物给你,你会()。
A.直接批评晓红,跟她说以后不要再带礼物来
B.告诉晓红的家长不要再物,你会好好教导晓红
C.让其他人转告晓红的家长,以后不要再带礼物来
D.对此事置之不理,慢慢地家长就不送了
13.某班在毕业时期,多名科任老师向你反映毕业班的学生学习量过大,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尤其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更为严重。以下做法为妥当的是()。
A.核查科任老师所反映的问题,利用班级会议向学生说明利弊,引起学生的注意
B.委婉地向各科任老师说明情况,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是老师上课的教学魅力不足,与学生无关
C.要求学生相互监督,坚决遏制此类现象,要求学生上课时把其他学科的书本放置到讲堂
D.严厉处罚成绩优秀的学生,并要求向科任老师道歉,以起警示作用
14.小北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数学老师罚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一周。该老师侵犯了小北的()。
A.隐私权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D.肖像权
15.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初中时期,数学成绩非常差,他的数学老师跟全班同学说:“如果将来有一个人没有出息,那人一定是华罗庚。”之后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事件中的老师违背了()的学生观。
A.学生是独特的人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16.小明在小学时期需要老师和家长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初中后就渐渐地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独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变化体现了()。
A.主体意识增强B.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C.受多元化冲击较大D.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17.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是()。
A.老师B.学生
C.教育影响D.教育手段
18.曾老师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常常主动为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体现老师的()影响师生关系。
A.态度B.领导
C.智慧D.人格
19.夏商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不能随意罢免,而一般贫困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与取得官职的。这体现了()。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0.()在教育上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
A.墨家B.道家
C.儒家D.法家
21.学校的()是中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优良的教风学风、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
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
22.现代教学采用多重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辅助形式的是()。
A.作业B.参观
C.班级授课D.讲座
23.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
A.知识的能力价值B.知识的陶冶价值
C.知识的实践价值D.知识的认知价值
24.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前,曾通过合法斗争的方式为其子女争取教育权。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为无产阶级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例子都说明()。
A.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通过教育政策掌控教育的实施
C.政治通过法律形式掌控教育的实施
D.政治通过掌控人们的思想控制教育
25.学校产生的意义在于,教育使得一个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的教师。这说明生产劳动为教育提供()基础。
A.财力B.人力
C.物力D.空间
26.()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组织形式。
A.小组B.年级
C.班级D.活动
27.根据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教师对班集体和个人要()。
A.双管齐下,相互渗透B.直接辅导为主,间接辅导为辅
C.集体教育为主,个别教育为辅D.个别教育为主,集体教育为辅
28.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中,一门学科内容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大、加深,这属于()的教材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A.铺垫式B.平行式
C.直线式D.螺旋式
29.范老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通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有争议的部分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范老师坚持中立原则,并不对有争议的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10)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20)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30)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40)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ㄒ唬?0)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ǘ?8)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ㄈ?6)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ㄋ模?5)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ㄎ澹?4)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93)
2017年9月23日广东省汕尾市公开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100)
2017年12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事业单位招聘通用能力测验(教育类)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07)
2017年7月16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114)
2017年7月9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通用教育知识和素养试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122)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ㄒ唬┎慰即鸢讣敖馕觯?28)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ǘ┎慰即鸢讣敖馕觯?34)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ㄈ┎慰即鸢讣敖馕觯?40)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ㄋ模┎慰即鸢讣敖馕觯?46)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腄庠げ馐跃恚ㄎ澹┎慰即鸢讣敖馕觯?51)
2018年1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事业单位
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05分,共63分)
1.刘老师发现,上课铃响后,学生们会自觉停止聊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拿出上课所需要的课本进行阅读。这体现了学生们的意志具有()。
A.自觉性B.坚韧性
C.果断性D.目的性
2.学生小娜学习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较弱。对于小娜的教育,其班主任老师应()。
A.较多正面激励教育,适当给予负面压力
B.适当加大负面压力,提高惩罚力度
C.给予较多负面压力,适当给予正面激励
D.采用正面激励,同时提高惩罚力度
3.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要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学”。发现式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是()。
A.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B.导致学生缺少实践经验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教学过程费时较多
4.小颜在考试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整天低沉消极,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去上学。由此可以看出小颜缺乏()的能力。
A.爱护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B.同他人交往与沟通
C.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
D.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5.一位老师在召开主题班会之后,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由此体现的是德育的()。
A.尊老爱幼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6.小明发现班里学生都各有所长。例如,小刚身体素质好,担任篮球队的队长;小军数学分析能力非常好,在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得名。小明发现的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稳定性
C.差异性D.不均衡性
7.学校的建筑要符合教育学、卫生学、心理学、工艺学、建筑学以及传统习惯上的要求,还要符合特殊的教育理念、性质,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这表明学校场所与设施的布置应具有()。
A.教育性和科学性B.指向性和结构性
C.固定性和层次性D.功能性和调整性
8.美国是一个追求所谓“民主、平等”的国家,其民主的教育包括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经济效率和公民责任,而苏联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这表明()。
A.教育目的受制于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B.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C.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D.教育目的表明个体价值大于社会价值
9.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教育对象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还要重视受教育者身体的健康成长。这体现了学校教育()。
A.职能的专门性B.内容的系统性
C.组织的严密性D.作用的全面性
10.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这种方法属于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讨论法引导探究B.研究法直观感知
C.练习法实践锻炼D.读书指导法语言传递
11.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中,()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D.运用知识
12.你是某班的班主任,班上晓红的家长经常让晓红带礼物给你,你会()。
A.直接批评晓红,跟她说以后不要再带礼物来
B.告诉晓红的家长不要再物,你会好好教导晓红
C.让其他人转告晓红的家长,以后不要再带礼物来
D.对此事置之不理,慢慢地家长就不送了
13.某班在毕业时期,多名科任老师向你反映毕业班的学生学习量过大,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尤其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更为严重。以下做法为妥当的是()。
A.核查科任老师所反映的问题,利用班级会议向学生说明利弊,引起学生的注意
B.委婉地向各科任老师说明情况,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是老师上课的教学魅力不足,与学生无关
C.要求学生相互监督,坚决遏制此类现象,要求学生上课时把其他学科的书本放置到讲堂
D.严厉处罚成绩优秀的学生,并要求向科任老师道歉,以起警示作用
14.小北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数学老师罚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一周。该老师侵犯了小北的()。
A.隐私权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D.肖像权
15.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初中时期,数学成绩非常差,他的数学老师跟全班同学说:“如果将来有一个人没有出息,那人一定是华罗庚。”之后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事件中的老师违背了()的学生观。
A.学生是独特的人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16.小明在小学时期需要老师和家长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初中后就渐渐地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独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变化体现了()。
A.主体意识增强B.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C.受多元化冲击较大D.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17.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是()。
A.老师B.学生
C.教育影响D.教育手段
18.曾老师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常常主动为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体现老师的()影响师生关系。
A.态度B.领导
C.智慧D.人格
19.夏商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不能随意罢免,而一般贫困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与取得官职的。这体现了()。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0.()在教育上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
A.墨家B.道家
C.儒家D.法家
21.学校的()是中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优良的教风学风、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
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
22.现代教学采用多重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辅助形式的是()。
A.作业B.参观
C.班级授课D.讲座
23.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
A.知识的能力价值B.知识的陶冶价值
C.知识的实践价值D.知识的认知价值
24.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前,曾通过合法斗争的方式为其子女争取教育权。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为无产阶级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例子都说明()。
A.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通过教育政策掌控教育的实施
C.政治通过法律形式掌控教育的实施
D.政治通过掌控人们的思想控制教育
25.学校产生的意义在于,教育使得一个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的教师。这说明生产劳动为教育提供()基础。
A.财力B.人力
C.物力D.空间
26.()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组织形式。
A.小组B.年级
C.班级D.活动
27.根据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教师对班集体和个人要()。
A.双管齐下,相互渗透B.直接辅导为主,间接辅导为辅
C.集体教育为主,个别教育为辅D.个别教育为主,集体教育为辅
28.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中,一门学科内容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大、加深,这属于()的教材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A.铺垫式B.平行式
C.直线式D.螺旋式
29.范老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通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有争议的部分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范老师坚持中立原则,并不对有争议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