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84270丛书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2018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中公版)》是在严格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并在深入研究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此书具有以下特色:
1.本书伊始配有详细的备考指导和考试大纲与说明,备考指导包括考情分析和题型解读两部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内容,学习备考方法,考试大纲与说明选取2017年大纲,帮助学员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2.正文采用双色设置,对常考考点进行了波浪线标注,使考生复习时明确重点,更有针对性。
3.全书重要考点后设置有考题再现板块,精选近年的考试真题,让考生明确考查形式。所有真题均配有详细的视频解析,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考点知识。
4.章节后设有大量的练习题,帮助考生巩固所学。
购买本书还可享有中公移动自习室,享有考点、题库、视频直播、在线答疑等全方位服务。
全书包括教育学和教学法两篇,每一篇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与说明的内容要求编排,知识逻辑顺序清晰,考点全面,内容讲解清晰又不拖沓,是针对广西教招的高质量的辅导用书。
章 教育与教育学
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牛刀小试
第二章 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节 教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四节 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第五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牛刀小试
第三章 学校
节 学校概述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学校文化
第五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
牛刀小试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牛刀小试
第五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
第三节 班级管理概述
牛刀小试
第六章 课外活动
节 课外活动概述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牛刀小试
第七章 教学研究
节 教育研究的概述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第四节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第五节 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六节 教育研究的方法
第七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八节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牛刀小试
第二部分教学法
章 教学目标
节 教学目标概述
第二节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第三节 新课程目标
第四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牛刀小试
第二章 教学过程
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概述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和基本规律
牛刀小试
第三章 教学内容
节 教学内容概述
第二节 课程标准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四节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第五节 课程资源
牛刀小试
第四章 教学设计
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第三节 教学媒体及其课程教学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牛刀小试
第五章 教学实施
节 课程实施
第二节 教学方法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 说课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节 现代学习方式
第八节 教学行为
牛刀小试
第六章 教学评价
节 教学评价的含义
第二节 教学评价基本理论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第四节 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牛刀小试
2018年广西教师招聘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70)
自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统一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根据国家及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科目为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两科,面试由各市教育局或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采用结构化、情景模拟等方法,以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开展。
每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公告都附有详细的考试大纲与说明。笔试科目参照考试大纲与说明,根据《*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精神以及广西实际情况统一命制。本书严格依据考试真题、考试大纲与说明编制。考生使用本书时,可以参照如下步骤进行系统复习:
步骤一 研读备考指导,掌握考情变化
本书伊始,编者分析了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的基本考情,包括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与命题趋势,并对重点题型和真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考生了解真题,把握真题,并针对每种题型提出了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题型、题量与分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自2014年起全区统一时间组织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四种题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考试大纲与说明中,对题型、题量与分值有详细的说明。近三年题型、题量、分值保持稳定,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二、考试大纲分析
每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都附有详细的考试大纲与说明。每年的考试大纲与说明较往年相比,总会有少量调整,具体表现为:
(1)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增添与调整。如,2017年大纲增加教学过程的理论发展、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等;2016年大纲将教育学基本原理拆分为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等,将学校教育制度调整为学校,班级管理的原理与组织拆分为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等,增加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基本规律,将教学行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调整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
(2)多项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评分标准的改变。从2016年起,少选且选择正确的题目,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步骤二 精读考试大纲,把握重要考点
本书转载了2017年广西教招的考试大纲与说明,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考试情况,把握考试要求,根据大纲与说明进行针对性复习。
2017年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教育学与教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步骤三 梳理知识要点,夯实基础知识
本书在正文部分对考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语句力求精简;采用双色设计,对重要知识用曲线标注,重点难点突出;考题再现选用近年考试真题;知识拓展对主体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
一、教育的含义
(一)教育的定义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的概念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现代,我们根据教育外延的大小,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不同层次。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
■
步骤四 课后巩固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本书在每一章节内容讲述完毕之后,配有一定数量的模拟练习题,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中国古代的(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学记》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教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陶行知
3.近代教育史,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基础上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4.杜威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与新人》
C.《普通教育学》 D.《实验教育学》
5.首次将《教育学》作为大学课程进行讲授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奇
■
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含义
(一)教育的定义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的概念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现代,我们根据教育外延的大小,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不同层次。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界既不会制造工具、自觉地改造自然,没有什么改造自然的经验,也没有语言借以传授经验,因而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它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
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校园、阅览室等)中。
■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对为基本的矛盾。其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
三、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是:(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2)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3)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它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主要观点是: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
评价: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这样,将教育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无疑是不科学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
■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主要观点是:,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
评价: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
教育形态即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教育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定的形态。标准不同,“形态”的类别划分也各不相同。
(一)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
这是根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所做的划分。
1.非形式化的教育
非形式化的教育是指教育的活动和存在形式与社会生活、生产浑然一体的原始形态,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规范的教育内容。原始社会的教育就属于这种状态。
2.形式化的教育
形式化的教育是指教育活动已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态,它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和比较规范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就属于这种形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