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026357
内容简介
《东方建筑遗产》以东方建筑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研究为宗旨,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立足地域,兼顾浙东乃至东方古建筑文化,以多元、比较、跨文化的视角,探究东方建筑遗产精粹。其中涉及建筑文化、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伦理学、古建筑营造法式与技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东方建筑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兼顾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等。
本书为其2008年卷。
目 录
壹【遗产论坛】 古建维修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立足本土,认识价值——中国传统营造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贰 【建筑文化】 部分与整体——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发展的两大阶段 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 建筑文化的传承、融合与演变 试论“茅茨土阶”思想的缘起及其对中国古代宫殿建设的影响 斗拱与相关构件在建筑实例中的科学机理 中国古建筑狮文化的演进 叁【保国寺研究】 必须重视保国寺周边环境的保护 构建科技保护监测体系,加强文物建筑保护力度——浅析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项目及其应用 宁波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 浅谈北宋保国寺大殿的测绘与工作体会 江南瑰宝保国寺大殿——从遗存看演变脉络 肆【建筑美学】 甬上名园考略 汉晋时期浙东的建筑技术 伍【历史村镇】 走近珠街阁——朱家角古镇的文化遗产及空间环境探析 陆【中外建筑】 东大寺重建与宋人石工 浅议浙海关旧址的保护与利用 中世纪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及其对中国清真寺建筑的影响 柒【奇构巧筑】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研究 【征稿启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