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30398
1. 读懂历史,有助于理解今朝:历史从来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今天对过去的解读。
本书有助于加深对当下发生的重大事实的深入理解。中国今日的版图是在清朝确定的,今天的很多争议来自于近代被欧美殖民的经验;朝韩领导人再次握手,美朝会面的展开,备受关注,而造成今日美、朝、韩、中复杂关系的源头,要追溯到“三八线”划分的那一刻;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西方文化在近代各自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的,而在二战后又是为何各自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晦暗不明的国际形势,你我作为普通民众,究竟应该如何判断?虽然历史不直接提供答案,但是,本书对东亚历史的讲述,有助于拨开迷雾,重建常识,在风云变幻中,窥见本质。
2.旅美学者讲述东亚历史,为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
本书作者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UMBC)教授东亚历史。与国内的历史教育略有不同,美国的历史课堂更注重提供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对历史乃至现实的反思。因此作者努力为读者提供新的视角,引导读者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历史和邻国的历史。
3.本书以区域的、全球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四百年来的历史,一洗固有的观念和常识。
我们是否真的熟悉我们所在的东亚世界?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关于东亚的历史叙事,一边受制于欧洲中心主义,一边又要警惕华夏中心主义;在种种定见下,原本就矛盾重重的东亚历史,很容易被误读。作者以跨区域的、全球性的眼光,重新审视重大历史事件,并勾连鲜为人知的重要插曲和改变历史走向的小人物,既有发人深省的观点、宏观的历史框架,又有妙不可言的细节,让你常有恍然大悟之感。
4.历史学者写给大家的精彩之作。史学家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罗新、孙歌、杨念群推荐阅读。
历史读物很难在艰涩与媚俗之间找到平衡。而作者以流畅而犀利的文笔,把东亚四百年娓娓道来,用浅近的语言去分析复杂的历史事件,在通俗生动的同时,还能保持语言的克制与严谨。同时,又无处不体现着作者的真知灼见,让人耳目一新:东亚的现代进程中,天下秩序在清代有重大的改变;满洲崛起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中日韩三地与欧洲相遇的相似与不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全球贸易背景;广岛和长崎的命运是如此这般被选定……四百年来的风云变幻,各种势力的纵横捭阖,很多在教科书上都是看不到的。日本史学家、汉学家滨下武志,北京大学教授李伯重、陆扬、罗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歌、人大清史所教授杨念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一致称道,合力推荐。
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概念是很晚近的产物,前者在清代才逐渐定型,后者则只是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
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个地理板块,却硬生生地分成了“欧洲”和“亚洲”,“亚洲(Asia)”即亚细亚,意思是东方,本身就带着欧洲的视角。16世纪传教士带来了“亚细亚”这个词,而东亚人逐渐接受这个身份标签,却是从1885年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的时代才开始的。
本书就是书写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
为什么我们对一水之隔的日韩,总有一种似曾相识,而又触不可及之感?我们身处其中,并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其实充满了神话与偏见,有待重新发现和认识。本书正是以全球性、连续性的眼光,探讨了从16世纪以来的现代世界史——而不是中日韩某一国别史——是如何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展开的。蒙尘已久的过去得以重现。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发现,朝鲜半岛七十多年的南北对抗、中日朝韩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其实都是东亚近代化道路上散落的“遗产”。虽然历史不直接为今天提供答案,但本书讲述的东亚遭遇,有助于我们拨开现实的迷雾,重建常识,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一、亚洲反题
1.何为“东亚”,为何“东亚”?
2.中国不是China,日本不是Japan
3.浪漫化亚洲·后的武士
二、朝鲜之战:开启东亚现代的“世界大战”
1.下克上:丰臣的抱负
2.礼制天下:明朝与朝鲜的内忧外患
3.东亚“国际关系”的记忆节点
4.战和之间:历史记忆与宗藩政治文化
三、满洲崛起:多元国家的塑成
1.边缘异动:满洲作为多边边疆
2.建构大清:皇太极的多元帝国
3.“满”与“旗”:族、籍之间
4.“夷”在东亚:异族与正统
四、新天下秩序:新的“中华”、新的天下
1.礼部“外交”:“朝贡”作为权力和文化
2.内亚帝国:满蒙藏政治/信仰共同体
3.清俄碰撞:欧亚相遇中重塑“中国”
4.“中华”失焦的“天下”
五、耶稣会士:欧亚的现代相遇
1.画师·臣子·传教士:郎世宁的使命
2.逃犯与圣徒:东亚遇上天主教
3.耶稣会的成功学
4.利玛窦规矩
5.逆转之夜:日本天主教的毁灭
6.隐匿的基督徒
7.门外人议屋内事:中西交流之殇
8.北堂的不速之客:天主教在晚期朝鲜
9.“锁国”神话的背后
六、早期全球化:东亚的重要角色
1.白的银,黑的人
2.茶在西方,烟在东方
3.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4.喧嚣的口岸
5.作为象征的马戛尔尼使团
七、其命维新:东亚现代思想的兴起
1.思想契机:姜沆与朱舜水
2.江南风格与江户浮世
3.重建道统:清学的逻辑
4.再造日本:江户思想之激荡
5.经世:实学在东亚
八、文明与野蛮:殖民“现代性”入侵
1.林则徐在纽约:毒品·战争·现代
2.黑船上的陌生人:日美相遇
3.从“天下”到“区域”:东亚秩序的重组
4.“体”“用”之间:“文明开化”下的东方
九、民族国家、亚洲主义与国际
1.种族进化:殖民与抵抗的逻辑
2.合法与非法的亚洲
3.黑龙会的朋友们:1912年的“亚洲”想象
4.脱亚自救:转折1919
5.建设与失序:步入“现代时间”的东亚
十、从二战到冷战
1.用什么“超克近代”?
2.从长崎到密苏里号:日本的战败
3.内战,冷战,热战
4.作为第三世界的“亚洲”
5.从“东亚奇迹”到“亚洲价值”
6.如何记忆东亚近代
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郑成功为何要收复台湾?)
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以及由此导引出的欧洲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近世以来,不少学者把世界几大文明区域以“大陆”和“海洋”相区分。东亚被认为是典型的“大陆文明”,意思是说,东亚人更注重朝向内陆的经营,而不像15、16世纪的欧洲人那样,对拓殖海洋倾注极大力量。典型的例证,就是明清以来中国的“海禁”“闭关”,以及日本的“锁国”。但正像越来越多当代学人已经论证过的,所谓“锁国”有着具体的指向,绝非简单地背朝大海、闭目塞听,历史上中日的“海禁”政策也不能和“拒绝与外界沟通”画等号。
中国明清两朝都曾实施海禁。但从时间上说,明朝海禁的时间远长于清朝。两朝禁海,背后的动力相似,皆出于沿海地域安全考虑。一般说法是,明代东南沿海长期受所谓“倭寇”侵扰,闽浙一带更是民寇不分,禁海一策是为防范内外勾结。但从成效来看,“尺板不得出海”的政策,打击了地方经济,切断了沿海百姓生计,反而迫使更多商、民铤而走险,加入武装海商集团,成为盗寇。王直、颜思齐、李旦、郑芝龙等前后数代海商/海盗首领,从东亚多边贸易中聚集大量财富,又周旋于中、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大势力之间,成为从东海到南海的海上军事集团,控制着海禁时代从日本、中国、东南亚诸岛到暹罗的贸易通途。
清朝政府在顺治和康熙早期,亦施行过十分严厉的海禁。其目的主要是抵御郑成功、郑经的海上反清武装。不过这一政策随着郑氏退守台湾而渐松弛,终于在康熙平定台湾的第二年全面废除。开海虽稍有反复,但清政权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总的来说要比明朝更为正面、灵活和开放。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禁海与开海,体现的是国家与海商集团间力量博弈的此消彼长。背后的逻辑,与其说是拒绝海洋贸易,毋宁说是争夺海洋贸易的控制权。国家与商人之间并不总是对立的,海商集团是典型的跨国行为体,凡成功者,无不与周边的国家及非国家政权保持微妙复杂的联系。海禁时代的东亚海域,不但毫不萧条死寂,反而是热闹非凡的历史演剧场。
说到剧场,有一出戏不得不提。1715年11月15日,日本大坂城内的竹本座剧场,人形净琉璃剧《国性爷合战》在此首演。这部剧由著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创作,以郑成功的抗清故事为蓝本,虚构了一位中日混血的英雄“和藤内”,从日本渡海、收复南京、驱逐鞑靼的故事。该剧上演后大获成功,创下连续演出17个月的纪录,成为江户日本“时代物”(历史剧)的经典作品。
郑成功的故事在东亚一带广为传颂,但若从国家视角出发,对郑成功的理解则大异其趣。日本人赞颂他,正如《国性爷合战》所表现的,在于他大义忠君、坚守中华正绪,或许也因为他有一半日本血统。近代中国的抗争史观,则着重于他赶走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的事迹,强调他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败退台湾后的国民党政权,表彰他效忠前朝,矢志恢复中原。而所谓“台独”史观,则将治台二十年的郑氏政权视为“事实独立的政权”。参差交错的历史阐释背后,当然都是当代意识形态的纠结不清。
若不从某一国家出发,也许倒更清楚些:郑氏海商集团,是海禁时代东亚为成功的海上跨国贸易/军事集团,也是后一个。其兴起和衰落,特别直接地体现了早期全球化和近代东亚格局重组,对本地区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
郑氏集团崛起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郑芝龙1604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乳名一官,西文文献多以Iquan记载。他早年在澳门学习经商,并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尼古拉斯。后经马尼拉前往日本平户,成为大海商李旦的手下。
当时东亚海域移民频繁,平户、马尼拉、越南等处都有华人移民社会,日本人移民也遍及南洋诸岛及中南半岛。这些跨国活动与官方朝贡贸易一起,成为东亚海上贸易重要的网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为白银、丝绸、香料、枪支及茶叶的贸易利润所吸引,也先后加入进来,使得东亚海域成为多方合作、角力的场所,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由于明朝禁海,华商将基地移往日本、南洋等处。李旦与日本当局关系良好,获得特许海外贸易的朱印状,成为海商领袖,平户也成了中国海商活动的中心。这就是郑芝龙来到日本的背景。
长期周旋于各方之间,郑芝龙不但通晓多国语言(官话、闽南话、葡萄牙语、日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也逐渐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李旦去世后,郑芝龙打败其他海商,继承了李旦创建的海上王国。他向德川幕府输诚,获得幕府的支持和信任,屡次利用平户的官府来打击荷兰等对手。1623年,他娶日本人田川氏为妻,翌年得子福松,即后来的郑成功。此后,他又接受明朝招安,把自己的基地转移到福建,以强大的海军力量,牢牢控制了中、日、东南亚之间的贸易网。
郑成功6岁时才离开平户来到福建,系统接受儒家教育。他14岁中秀才,20岁入南京国子监。是年清军入关,一路南下。郑芝龙等在福州拥戴朱聿键称帝,改元“隆武”,是为南明。南明政权倚重握有军权的郑氏集团,遂赐国姓“朱”、名“成功”予芝龙之子。郑成功之名,及称号“国姓爷”即由此而来。西文文献中的郑成功是Koxinga,即“国姓爷”的闽南语发音。
郑芝龙本是海商,对自己贸易王国的关心远超过对任何政权的效忠。在泉州同乡洪承畴的劝诱下,郑芝龙投降清朝。郑成功阻止不成,出走金门。郑芝龙本以为清廷会让他掌管南方三省,不料清军主帅背约,把他押解至北京,成功之母田川氏亦死于战乱。
此后郑成功逐渐继承了郑芝龙的家业,以反清复明为志,不断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与清军缠斗。此时的郑成功拥有东亚强大的海军力量,他利用制海权管控商路,建立山海五商体系,从连接东西洋的贸易网络中获得巨额利润以供养军队,并利用和日本当局的良好关系招募武士、购买日制盔甲和武器。他还多次让平户的中国移民(其中不少是明亡后到来的遗民)向德川幕府求助。虽然幕府没有直接出兵,但郑军中确实有不少他招募的日本人,此外也有不少欧洲及非洲雇佣兵。
1659年,郑成功挥军北伐,沿长江而上,连克数镇,江南震动。翌年指挥厦门之战,重创清廷水师,从崇明岛到广东惠州的南方海岸线几乎无守备之力。在此情况下,清廷采纳郑军降将黄梧的建议,强令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坚壁清野,使郑军无法从沿海地区获得补给,切断郑氏集团与中国内地的贸易联系。这是清代海禁的顶点。
失去陆上基地,郑成功的商业和军事网络就失去根基。他急需在大海中寻找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与福建隔海相望、地处东南亚与东亚海路枢纽的台湾,就成了。台湾当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荷兰人1624年被明军从澎湖赶出后,就转而经营台湾西部,把它当作同日本贸易的重要据点。郑芝龙当年就被派到台湾为荷兰人做翻译,也是从台湾开始接管李旦的商贸网络。郑成功时代,郑氏船队曾多次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冲突,争夺对日贸易特权。1661年,郑成功出兵台湾,鏖战数月,终于在1662年初驱逐了荷兰人。
占领台湾不久,郑成功即去世。其子郑经掌权,一边屯垦台湾,一边继续同日本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将郑氏政商集团又维持了二十年。在此期间,清廷逐步巩固了对沿海地区的统治,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并逐步恢复海外贸易。1683年,清军攻台,郑经之子郑克塽无力抵抗,投降清朝。驰骋东亚海域半个多世纪的郑氏海商集团,终于湮没于历史中。此后清朝开海,和日本一样,海上贸易渐由国家管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