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352983
布老虎丛书zui新作品
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小说选刊奖、花城文学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得主孙频中篇小说力作
关于故事——
《鱼吻》:“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可做好人哪那么容易,更何况是爱情上的好人。
《醉长安》:所谓大龄剩女,就是“伤心总是难免的”,可偏偏还要一往情深。
《隐形的女人》:女人对同类的敏锐程度,并不亚于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留下一只饵,就有可能发现另一个女人的影子。
《鱼吻》讲的是普通女孩韩光对帅气男友的过去一无所知。每次问他问题,他回答ZUI多的就是三个字:不知道。这三个字把韩光堵在一扇黑而深的门外,门里是他深不见底的往事。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光了解到男友原来和她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出于好奇,韩光托好友打听男友的过去,却意外了解到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孙频的小说透着一种冷酷的美感,对人性的开掘细致入微,显示出少有的成熟和老辣。
醉长安
隐形的女人
鱼吻
孙频的写作从容大气,在新一代的作家群中,她早已脱颖而出。
——苏童
对人性的独到侦测,对经验的鲜活释放,对语言的精准控制,使孙频在文学上高开高走。我既惊讶又好奇:她将要写到哪里去?
——韩少功
孙频表现出惊人的力量和逼人的才气,她以一个女性视角来直面社会和人生,凛然不退。
——范小青
孙频的小说如瓮。瓮中的人们兀自步步惊心,卓绝长征。北方的群山围困着孙频,她的心里却生长着潮湿的南方。她的文字有着谪落凡尘的气息,似乎是,终有一日,凡尘里会绽放奇迹,沉重饱满的瓮化为逃逸的气球。
——李敬泽
孙频对她所写的人物一点也不隔膜,所以她在小说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特别真切。尊严似乎是孙频在小说中反复表现的主题。我觉得这很好,一个作家如果将一个伟大的词语反复表现,将其表现得非常充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去展示它。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呀。
——贺绍俊
孙频一直试图在人表面卑贱、琐碎、世俗、失败、黯淡的生活与命运背后探索人真正的神性之光。
——《钟山》杂志社主编 贾梦炜
孙频的小说是用故事把岁月侮辱改造成一曲音乐,一声细语和一个象征。
——《作家》杂志社主编 宗仁发
她的文字里嵌着错落有致的意象和隐喻;比如衰败小城,比如荒凉街道,比如黄河……还有男人女人之间,人和人之间,那些被人生弄脏的爱意和悲伤的恶毒。人终究闪躲不开被命运淹没,她把这种淹没的过程处理得恰当,好看,似乎人间本该如此,也只能这样。
——《文艺风赏》主编 笛安
一
孟青提在这个晚上忽然有种奇怪的不安。
这缕不安像根若有若无的蚕丝一样绕着她,缠绕在她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她看不见它,却觉得它就在那里。那缕蚕丝带着它自身的黏性像一只动物一样静静地伏在那里,等着她。
她有些轻微地害怕,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她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正坐在桌子前的台灯旁,一切都没有什么不正常。那缕熟悉的灯光像结在枝头的果实一样稳妥,一切都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严严实实的像砖头一样砌在她周围。灯光很专注,在屋子里挖出一眼洞,她坐在洞底。灯光之外的黑暗忽然散发出一种诡异的气息,就像有一株什么植物正在黑暗中悄悄绽放。她,正站在这绽放的鼻翼上。
她坐在那儿裹着一条巨大的披肩,把自己裹得像只蛹。然后一只胳膊从蛹里长出来,摸到了手机。她拿着手机犹豫了一下,放下,然后略一踌躇,又拿了起来,那只红色的手机含在她的手里像一张欲开还闭的红唇。几秒钟之后,她终究还是拨出了那个号。这是她男朋友张以平的电话。在拨出号码的那一瞬间,她忽然有些莫名的紧张,就像一个站在山洞口的人,明知道那团黑暗里裹着一些恐怖的未知,还是忍不住要向里面看去,看去。那种好奇拧紧了她身上所有的神经,后竟让她感觉到了一种近似于残酷的快感。电话通了,竟然通了,她情愿他是关机,真的,她情愿他是关机。这样起码她可以给自己一个理由,他关机了,她找不到他。但是电话通了。电话里空旷荒凉地嘟嘟了三声忙音之后,戛然而止。是被挂断的。他不接她的电话。
她僵硬地兀自微笑着,盯着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死死地看了几秒钟,就像那里有个人正与她对视着。她落在墙上的影子又虚又大,像一个魂魄。待了几秒钟之后,她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再一次拨出了那个号码。这一次她的动作迅速了很多,一副要速战速决的样子,她不愿意被那些细节一刀一刀地凌迟。这次,电话里只孤单地响了一声,那一声听上去无比荒凉,就像什么东西坠到崖底时发出的后一声。他又一次挂断了电话。
她发了狠,把全身的力气都向那只手机狠狠砸去,就像是要砸开它,然后狠狠跳到电话对面的那个人面前。她狠狠地按键,狠狠地再次拨出了那个电话。嘟一声挂断,空谷回音似的纠缠着她的耳朵。这次她连犹豫都没有就又一次抓起了电话,她的手已经开始发抖,已经有些抓不牢那只手机了。它像尾红色的鱼一样潮湿滑腻地跳动在她的掌心里,这红色的潮湿忽然让她感到一些疼痛。仿佛它们是她的血液一样。然而,在这个电话还没来得及拨出去之前,张以平的电话像直升机一样降落到她面前了。她接起来,喂?她努力维护着声音里摇摇欲坠的平静。他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我不是已经和你说了吗?这四五天里我得把这个特稿赶出来的,白天我没有时间只有晚上赶紧写了,再不写就写不完了。就这几天,啊?你又怎么了?她干干地说,我……没事,就是觉得不和你联系就像找不到你了一样。他在那头说,这么大个人还能丢了不成?是不是?我就是在加班加点地写稿子呢,你没事我就挂了,啊,就这样,嗯。
哐,他挂了。他像是重新掉回了那只黑暗的山洞,再次沉下去了,不见了。孟青提周身沐浴在一种巨大的寂静中,那只喑哑的手机还是以那个姿势挂在她的耳边,像她身体上长出了一只红色的木耳。她站在那灯光的边缘有些木质的苍凉,像一株秋风里的树。手机一点一点落下的时候,她无声地冷笑了。就在他挂断电话的那一瞬间她就明白了,一定是出问题了,一定。因为她在电话里仔细捕捉着周围的声音,她听到了汽车的声音,那就说明他并不是在伏案赶稿,他在外面。或者,他是故意走出屋去接的电话。无论是前一种可能,还是后一种可能,得出的结论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他在撒谎。
撒谎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谎话的背后一定是一个秘密,就像那黑暗的山洞一样。她让自己避了三天,到第四天的时候,终究还是撞上去了。是她自己往上撞的,像一只嗜光的飞蛾,像一只嗜血的蚊子,不顾一切地要往上撞。是的,她愿意。因为她愿意。
张以平是她交往一年的男朋友,他们不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张以平在西安电视台做记者。四天前张以平忽然告诉她,他要赶个特稿,白天还有采访任务,所以晚上就得加班加点,他说这五天时间里,他们晚上不要电话联系了。天,她忍住了,第二天她也忍住了,第三天,她还是忍住了。但是到第四天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这第四天里,她忽然像被雪藏了三天刚刚醒过来一样,有一种异样的苏醒和屈辱。她是真的没有知觉吗?她就这样纵容自己装聋作哑下去?因为在理论上,她知道自己得装,装得越傻越好,装得像棵植物一样才好。可关键是,她是个人,她是个女人。就连装都是需要力气的,这前三天就把她的力气耗光了,就像走在半路上的车提前用光了汽油。于是,她装不下去了。
她抛锚了。
张以平初对她说那句话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晚上加班写稿,少联系,都是很寻常的理由。可是,在后来的三天里,在这没有了音讯的三天里,孟青提忽然感觉自己从一间熟悉的屋子里被抛出去了,旷野里独行的寂寞忽然让她觉得有哪里不对。一个人很忙的时候能忙到连一丝缝隙都没有吗?忙成了一堵铜墙铁壁?连插个短信插句话的空隙都没有?她是三十二岁,谈过三次不成功恋爱的女人,她会不明白这点常识吗?那就是,忙,永远是一种借口。在忙的下面一定另有真相。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做点什么,那就是忙死也能把时间挤出来。时间嘛,不过就是牙膏。然而,他真忙到了严丝合缝。
这疑虑在三天时间里是一点一点攒下来的,越攒越厚,她看不见它们,它们却像雪一样层层覆盖了她,把她砌成了冰雪的雕塑。她之所以选择了这第四天,是因为,明天就是后一天了,过了明天那就是不了了之了。他们又恢复联系,一切又和四天前天衣无缝地接起来了,可是,她就真的对这五天视而不见?就像它们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她知道,从理论上,她应该做一个聪明的女人。可是她饶不了自己,更饶不了这理论上的聪明。因为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钉在规则与潜规则里的理论。
她当晚就订了第二天去西安的机票。订好机票的那一瞬间,她忽然有些酣畅淋漓的快感。她又往前走了一步,她离那真相越来越近了。她紧张而兴奋,以至于全身在瑟瑟发抖。就像,她是一个即将开赴前线的战士,战场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生死未卜。
孟青提和张以平是同行,两个人是在一年前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认识的。当时的孟青提正处于感情完全空白期,三次恋爱一次谈得比一次伤。她从二十一岁开始恋爱,个男朋友为了科研事业出国了,出去了就不回来了。第二个男朋友让别的女人怀孕被迫结婚去了,他向她是这样解释的,就一次啊,就一次怎么就怀上了呢,怎么就那么准呢?他说他被赖上了,没办法。一年后就离婚了,离婚后居然还好意思和她诉苦,他和那女人实在没有什么感情,又没有任何了解,充其量就是个一夜情,却被生生绑到一起,婚后才发现真是一天都过不下去。她真想骂他,你活该,还讲不讲一点责任,和人家做爱连个套子都懒得戴?第三个男朋友为了少奋斗二十年听从家里安排找了个比他大的富婆,就在他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居然还找到她猫哭耗子一般稀里哗啦地流了半天眼泪,还像个烈士一般说了句,今天天上就是下刀子我都要来看看你。当时真是被催眠了,居然陪着他哭到深夜。人家婚后足有三四个月蜜月都过了,她才独自从那悲伤里一点一点缓了过来,就像麻醉药的效力失去了,伤口便豁然露出来了,竟比原来还要血淋淋。原来就一吃软饭的骗子,居然还特意跑到她面前立了次贞节牌坊,以示节烈?婊子。这种豁然的苏醒简直让她恨透了这个男人。她不过想找个男人一起奋斗平起平坐,谁也不要高攀谁,嫌弃谁,有苦同吃,有难同当,结果,人家男人先她一步去了。富婆有房有车有婚史,他袖着两只手直接拎包入住。结个婚就少奋斗二十年,确实划算。很久以后她还一直在心里嘲讽着那个面目已经模糊的男人。同时她一直有羞耻感,这羞耻却是为自己的,自己竟和这样一个骗子加婊子抱头哭到半夜?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她一直忘不掉第三任男友结婚的前一夜,他们抱头哭到后半夜的时候,他走了。他说他必须走,他就是来看看她,看看她他就该走了。她当时只知道哭,那泪都不是往出流的,是往出涌的,是把储藏在身体里的所有的眼泪都用了。她死死抱着他不想让他走,她害怕,她害怕到了极点,这剩下的半个夜晚让她怎么过?到后来她哭到了精疲力竭,一声都发不出来的时候,那男人还是说,他必须得走了。他一脸演话剧一般的悲伤和肃穆,事后她才想到,人家怎么可能不走呢?第二天就是大喜的日子,人家得去结婚啊。他来安抚她大约是怕她在婚礼上闹事?所以把她当半个没办完的手续草草盖了个章:我爱你,但我要和别人结婚去了。结果,剩下的那半个夜晚还是她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肝肠寸断地,一秒钟一秒钟地摸到了天亮。到天亮时,她精疲力竭,模模糊糊睡了一会儿,在梦中却觉得那男人又回来了,她想,他到底是回来了啊。连忙睁开了眼睛,床上却只有她一个人。那男人躺过的地方是空的,她久久地躺在那里,把一只手瑟瑟地伸了过去,触着那条床单。是凉的,他没有回来。
三次恋爱之后她便有些灰心了,一两年里没个男朋友都是常有的事。她就一个人撑着往下过。她一个人住,几年里数次搬家,刚开始打辆车就能把东西搬走,后来东西越来越多,不得不找搬家公司。有一次她租了间郊区便宜的房子,上班得两个小时,下班又是两个小时。那种老房子阴森森的,在里面走路的时候都能听见自己脚步的回音。有一天晚上下了整整一晚上的大雨,她一个人缩在空旷的大木床上,忽然就疯狂地想和一个人说话,哪怕就一句也行。可是她把电话本前后翻了一遍,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第二天早晨醒来时,雨已经停了,她站在窗前打开窗户的时候,忽然看到窗台上睡着两只猫。两只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猫,正紧紧地抱在一起睡觉。孟青提一动不动地看着它们,忽然就泪如雨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