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14952
总论篇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2015)
一、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二、 2015年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三驾马车”发展分析
产业篇
长三角地区工业: 2015年发展与2016年展望
一、 2015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概况
二、 2015年长三角地区重要工业行业发展态势
三、 2016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展望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 2015年发展与2016年展望
一、 2015年长三角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 2015年长三角服务业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三、 2016年长三角服务业发展展望
长三角地区金融业: 2015年发展与2016年展望
一、 2015年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
二、 2015年长三角金融业发展特征
三、 2016年长三角金融业发展展望
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 2015年发展与2016年展望
一、 2015年长三角交通运输总体运行情况
二、 2015年长三角地区港口运行情况
三、 2015年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业运行情况
四、 2016年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展望
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 2015年发展与2016年展望
一、 2015年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二、 2015年长三角地区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三、 2016年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专题篇
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发展报告(2015)
一、 国家和长三角地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概况
二、 长三角区域技术研发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三、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四、 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投资增长迅速
五、 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
六、 2016年长三角各省市创新发展展望
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5)
一、 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2015年城乡一体化新进展
二、 长三角典型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比较
三、 长三角典型城市居民收入水准和生活质量一体化状况
四、 长三角典型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状况
附件: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
专题研究篇
长三角小微企业景气指数报告(2015)
一、 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
二、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样本分布情况
三、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综合景气指数
四、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分类景气指数
五、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分行业的景气指数
六、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分规模的景气指数
七、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分区域的景气指数
八、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投融资景气指数
九、 2015年长三角小微企业雇用景气指数
长三角自驾游发展指数报告(2015)
一、 编制背景
二、 编制方案
三、 自驾游发展指数总体评价结果
四、 自驾游接待指数
五、 自驾游市场指数
六、 自驾游出行指数
七、 景区排名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2015)
2015年,受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影响,长三角地区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不同程度下滑,区域经济延续下行走势,但是,各省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培育经济新动能,取得积极成效。全年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单位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稳步升级,服务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总体来看,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长均达到或高于年初预期,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体延续下行走势,但年度内运行比较平稳;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占全国的比重有所回升;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1.经济增速继续走低,但年度内运行比较平稳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进一步降低。全年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较上年下滑0.1个百分点,但降幅较上年收窄。与全国比较,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仍呈领先优势,较全国经济增速高1.1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经济呈现逐年下行走势,2015年增速较“十一五”期末降低4.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国;但“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地区年均经济增速达到9%,高于全国,总体仍实现了较快增长。
分地区来看,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速“一升三降”。其中,浙江省经济增速相对上年回升0.4个百分点,其他三省市经济增速相对上年不同程度下滑。横向比较,安徽省经济增速,上海市,省际之间增速差距缩小,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上海市与全国持平。纵向比较,“十二五”时期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速均呈现下行走势,增速下降幅度的是安徽省,年均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速,安徽省,达到10.8%,江苏省第二,为9.6%,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增长8.2%和7.5%。
从年度内发展情况来看,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季度之间增速主要在0.1—0.2个百分点左右变动,幅度为0.3个百分点,未出现大幅波动。年末增速与年初比较,图22015年1—4季度长三角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变化浙江略有回落,其他三省市微弱上升。
2.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占全国的比重小幅回升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年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接近1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万亿元以上,较“十一五”期末增加6万亿元以上。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3.6%,较上年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期末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占全国约3.6%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6.1%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约23.6%的地区生产总值,是支撑和引领我国发展的经济核心区。
分地区来看, 2015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再跨万亿元台阶,突破7万亿元,稳居长三角地区首位,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二位;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2万亿元,居长三角地区第二位,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5万亿元,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2万亿元。2015年,长三角各省市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江苏省,达到10.4%,浙江省第二,为6.3%,上海市和安徽省分别为3.7%和3.3%;与“十一五”期末比较,上海市和浙江省比重略有下降,江苏和安徽两省比重有所提高。
3.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单位产值实现稳步增长
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效率稳步提升,三省一市人均生产总值约7.6万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约2.7万元,较“十一五”期末高约2.5万元。省际比较,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明显领先于其他省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达到8.8万元和7.8万元,三省市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我国省级行政区前列;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约3.6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时期,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均生产总值逐年稳步上升。2015年与“十一五”期末比较,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增加3.5万元以上,上海和浙江分别增加2.7万元与2.6万元,安徽省增加1.5万元。
2015年,长三角地区单位土地面积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2015年年末,三省一市每平方公里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0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多,较上年增长290多万元/平方公里,较“十一五”期末提高1700多万元/平方公里。横向比较,2015年,上海市地均生产总值超过39000万元/平方公里,明显领先于其他省市;江苏省超过6800万元/平方公里;浙江省超过4200万元/平方公里;安徽省超过1500万元/平方公里,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2015年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工业景气度下滑,长三角各省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提升,“四新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稳步升级。
1.产业结构稳步升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增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转变,长三角地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推动力度,产业结构稳步升级。2015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相对于“十一五”期末上升6个多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型转变。分地区来看,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67.8%,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更为明显;江苏、浙江两省产业结构相近,均为“三二一”型结构,但二、三产业比重比较接近,其中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安徽省仍是比较明显的“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相对于“十一五”期末,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升。
从三次产业增长情况来看,2015年,长三角地区产业增加值下降1.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9%,低于区域经济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其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
分地区比较,产业上海市负增长,其他三省低速增长;第二产业安徽、江苏两省增速较高,上海市低速增长,浙江省处于中间水平。
2.传统产业优势弱化,部分工业行业增速下滑
受需求不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等多种因素影响,长三角地区传统产业优势弱化,一些传统支柱行业景气度下滑,2015年,工业产销主要指标低速增长或负增长。
从工业化阶段来看,上海市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转型阶段,工业投资负增长,结构转变和工业下滑的特征明显。2015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增长0.5%,工业总产值下降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0.8%。工业6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0.2%,其中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精品钢材三大制造业不同程度负增长,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三大制造业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速均低于服务业。
江苏省和浙江省主要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较好。2015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产值增长;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38个工业行业中28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但是,2015年,江苏省和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上年,工业经济增长放缓,一些主要指标增速下滑。例如,江苏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下降0.3个百分点,浙江省工业销售产值仅增长0.2%,出口交货值下降3.7%,年末企业亏损面达14.5%。安徽省主要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阶段,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经济增速较高。2015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一些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但是,安徽省工业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亏损状况加剧,煤电、石化、钢铁等部分重点领域大型企业产值下滑较明显。
3.新兴产业总体向好,但地区和行业差异较大
2015年,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总体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区域经济中的促进作用提升,但地区和行业之间发展情况差异较大。
上海市加快培育“四新经济”,2015年解决“四新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9项,制定了推进“互联网”行动方案,85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挂牌,机器人、3D打印、车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1%,但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
江苏省2015年制定并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实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集成应用、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等15个重大工程和28个重点专项。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5万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9.4%。
浙江省突出创新驱动,2015年在机器人、纯电动汽车等领域新建36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出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安徽省启动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17.6%,明显高于工业增速和区域经济增速,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2.4%。分产业来看,七大产业全部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