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43660
本书以贵阳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中心,通过分析现代城市与创新,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概述,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的创新发展,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SWOT(态势)分析,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后发赶超的顶层设计,刺痛贵阳创新前行的“锥子”——“大数据”,守住贵阳创新发展的“底线”——“大生态”和补齐贵阳创新发展的“短板”——“大扶贫”八个章节描述分析了贵阳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状况,条理清晰,内容详尽。
序言 呼唤创新拥抱创新 成就梦想成就未来
◆ 创新驱动 创新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
第一章 现代城市与创新……………………………………………………003
第一节 “城市”:现代社会发展的枢纽… ………………………003
第二节 “创新”:现代城市发展的灵魂………………………014
第二章 创新型城市发展概述………………………………………………025
第一节 “内涵与特征”:释疑创新城市………………………025
第二节 “类型与要素”:解构创新城市………………………030
第三节 “经典模式”:探析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经验…………058
◆ 时代机遇 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时代强音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的创新发展…………………………………077
第一节 “三十年巨变”:贵阳城市拓展奋进的历程…………077
第二节 “循环经济试点市”:贵阳工业化进程的前瞻思路…085
第三节 “生态建设”:一座现代城市的文明转身……………094
第四章 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SWOT(态势)分析… ……………………110
第一节 “比较优势”:把准贵阳后发赶超的脉动……………110
第二节 “竞争劣势”: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的瓶颈…………123
第三节 “战略机遇”:时代潮流与利好政策…………………130
第四节 “挑战威胁”:现代城市的发展浪潮…………………134
第五章 “创新型中心城市”:后发赶超的顶层设计………………………141
第一节 “蓝图”:“一个目标”与“三个建成”………………141
第二节 “谋划”:遵循规律与系统推进………………………161
第三节 “动能”:落实目标任务的保障机制…………………177
◆ 弯道取直 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路径抉择 ◆
第六章 “大数据”:刺痛贵阳创新前行的“锥子”………………………187
第一节 “试验田”:抢占大数据发展的战略高地……………187
第二节 “数据产业”:打造产业发展的“航母群”……………194
第三节 “数据铁笼”: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199
第七章 “大生态”:守住贵阳创新发展的“底线”………………………215
第一节 “两条底线”:中央和省委的重要要求………………215
第二节 “绿色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30
第三节 “公园城市”: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252
第八章 “大扶贫”:补齐贵阳创新发展的“短板”………………………266
第一节 “小康”:“十三五”发展的“军令状”………………266
第二节 “攻坚”:高一格谋划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289
第三节 “共享”: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305
结语 “贵阳”:西部后发城市赶超的探索实践……………………………329
后 记…………………………………………………………………………351
2015年12月14日的省委常委会议上,陈敏尔书记代表省委对我们提出,要突出以创新引领发展,找准战略定位,把握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把贵阳打造成为创新型中心城市。今天,市委、市政府在此隆重召开这个高规格、大范围的誓师动员大会,就是要向全市庄严宣告,我们已经发出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动员令,吹响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冲锋号。今天,我要发出第一个呼吁:创新决定未来,贵阳不可错失战略机遇,必须呼唤创新、拥抱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所以把创新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之所以把创新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因为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引领全局、覆盖全面、贯彻始终的地位和作用。
综观全球,创新已成为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大的经济波动以及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往往会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以此来重构世界经济秩序,孕育新的增长周期。进入近现代以来,已经发生了两次大的产业革命,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们正在迎来并开创一个全新时代。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创新成为主旋律最强音;创新大潮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领之者强。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创新浪潮中,有些地方迅速崛起,比如印度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和贵阳自然条件非常相像,都是省会级城市;都地处亚高原地区,海拔相近;环境优美,气候凉爽;重工业、军工业比重都曾很高,且相当长时期欠发达,欠开发。过去10多年,班加罗尔借助印度为全球跨国公司提供后台服务的机遇,成功为世界500强提供全球服务外包,在引进培育高科技公司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誉为“亚洲的硅谷”。也有些地方曾经繁荣兴盛,但已经沦为历史长河中的失意城市,比如美国的底特律。底特律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一度享有“世界汽车工业之都”的美誉。但是,由于错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随着重工业制造中心地位的衰落,一度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事实证明,创新的优势地位,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贵阳经过这些年的积累,现在正处于蓄势待发的“青春期”,要成为“大变革时代”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要吸取“大变革”的营养快速成长而不是贻误时机,就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顺应创新这个潮流、抓住创新这个机遇。放眼全国,各省各地竞相抢占创新先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工业文明时代的竞争优势迅速弱化,网络信息数据等新兴战略资源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沿海与内地的区位差别造成的差距在迅速改变,物理距离在网上被消除;传统产业发达的城市优势在下降,新兴产业发达、生态环境好的城市在迅速崛起。通俗地说,只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无论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在发达城市还是在落后地区,都可以联通世界、走向世界,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既为新兴城市赶超发达城市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给立志于后发赶超的新兴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错过就很容易“一步红灯、步步红灯”,甚至再也没有赶上的机会。
为此,从东部发达城市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到中部板块省会城市,到西部大开发中崛起的新兴城市,国内许多城市都纷纷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宏大愿景,而且已经制定出详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这样激烈的“你追我赶”中,同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贵阳,唯有乘势而上、奋起直追,别无他途!立足贵州,省会必须发挥在创新上的引领作用。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指出,创新是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主动力、新路径。对贵阳来讲,创新既是近年来工作的特色亮点和今后的出路所在,也是作为省会城市的重大责任。
“十三五”时期是贵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从“以赶为主、以转为辅”过渡到“赶转并重、以赶带转”的转型时期,是“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的攻坚时期。毫无疑问,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省会城市,发展是解决贵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守发展的底线,做到既还旧账又不欠新账。但另一方面,贵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甚至根本无法修复,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走逐步工业化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而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一条正确之路,也是一条艰辛之路。同时,贵阳还必须牢记当好全省发展“火车头”“发动机”的职责使命,不但要通过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脱胎换骨,而且要带领兄弟市(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审视自我,贵阳正在经历“从零到一”的蝶化之变。从“一”到“百”甚至到成“千”上“万”,是一个渐进式量变的过程;而从“零”到“一”,则是一个质的颠覆性变化。应当看到,长期落后的贵阳,如果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不仅需要比先进地区更加辛苦,付出上百倍的努力,而且有很大的风险,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我们必须去闯去试,否则只会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与别人的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远。
回顾贵阳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历程,我们已经错失了几次跳上发展快车的历史机遇。特别是,早在24年前,中央将贵阳列为内陆开放城市;16年前,中央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两轮机遇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都只“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一次,贵阳决不能再错过这一次历史机遇。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如何找准方向。8年前,以李军书记为班长的市委带领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贵阳第一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两年前,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发展战略,贵阳第一次在最前沿的产业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赢得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尽管我们还不能说贵阳已经实现从“零”走到了“一”,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迈步。我们相信,贵阳人完全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只要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破茧”,再要实现“从一到十、到百”的成长就十分有希望!今天,我要发出第二个呼吁:“蓝海”就在前方,贵阳务必精准战略路径,全力成就梦想,成就未来!
创新型中心城市,不仅是“创新型”而且是“中心城市”,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创新”,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中心”,具有比时下流行的“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等提法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给贵州提出了“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项工作的总体纲领和根本遵循。对于贵阳而言,通过多年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通过多年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我们初步找到了“守底线”的路子;而一直困扰我们的是,怎么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走出一条经济跨越发展的“双赢”之路?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我们“走新路”也渐渐有了眉目。
面对产业基础薄弱、创新人才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贵阳不可能一开始就在创新上面面俱到、全面开花,必须找到一个新兴的“蓝海”作为突破口,集中优质资源攻坚,由点及面带动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这个“蓝海”,就是大数据。贵阳之所以被寄予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厚望,首要的立足点就是我们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某些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并正在以大数据引领带动贵阳的全面创新。如何闯入这片“蓝海”并迅速有效占领、形成优势?基本的路径是,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既要“先发声”又要“快赶路”。为此,必须由易至难,从门槛相对较低、比较容易上手的做起;必须由简至繁,从内容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不算高的做起;必须由内至外,从能够提振干事激情、增强内生创新动力的做起;必须由点至面,从具有引领性关键性、能够迅速突破带动的做起。具体来讲——第一,要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围绕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这一目标,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为依托,占据大数据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规则创新制高点,打造大数据新兴业态集群、大数据政务和民生应用集聚的“航母群”,实现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探索深入推进、政策法规先行先试、产业发展领先领跑。
第二,要大力推进数据应用。重点是实现“三个加快”:一是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着力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在“高大上”方面,我们要抢占制高点,抢占大数据理论、标准和规则的制高点,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在“接地气”方面,要建设大数据存储中心,着力发展呼叫服务,加强云平台建设,做实端产品制造,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主动谋划发展智慧健康,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加大创客小镇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痛客梦工厂”等平台建设,发挥大数据集聚优势,以大数据改造提升三次产业,实现贵阳传统产业比其他区域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围绕打造大数据全治理链,按照“信息化、数据化、自流程化、融合化”的要求,将重要决策信息、民生信息、执法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通过科学确权、依法授权、廉洁用权、精准管权和多元督权,切实把权力关在数据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三是加快改善民生服务水平。围绕打造大数据全服务链,着力梳理民生“痛点”,在公用事业、市政管理、城乡环境、农村生活、健康医疗、减灾救灾、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交通旅游、质量安全、消费维权、社区服务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城市辐射能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缩小城乡差距、地域差距,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五全服务”,全力打造民生公共服务升级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第三,要着力营造创新氛围。秉持众创、众筹、众智、众赢的理念,推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鼓励和吸引更多投资者、创意者和应用商进入贵阳;要构建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孵化及产业发展链条,积极培育大数据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要大力发展大数据创客产业园、技术研发中心和众创空间,将创新要素和资源不断引入贵阳,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推动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全国大数据创业创新首选地。
大数据领域的突破是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着力从六个方面布局:一是推进理念和文化的创新。使创新精神成为城市人文的重要基因,让崇尚创新、尊重创客蔚然成风。二是推进路径和空间的创新。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发展新路,不断拓展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的发展新空间。三是推进体制和模式的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普惠性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四是推进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努力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五是推进城镇和乡村的创新。通过统筹提升城镇和乡村品质,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态。六是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创新。就是加快运用大数据手段促进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改革,让创新成果更多地惠及市民群众。
古语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是贵阳元代建城700年来从未有过的创举。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是历史赋予贵阳的使命,是省委、省政府赋予贵阳的使命,更是市民群众赋予贵阳的使命!我们必须尽心竭力,以更高的创新指数、发展指数换取市民更高的幸福指数、贵阳更高的赶超指数。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长久以来的热切梦想,是贵阳的追赶之梦、跨越之梦、引领之梦!有梦就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我们必须持续积淀力量、自觉抢抓机遇、坚毅走向远方,一步一步奔向梦想,一步一步兑现梦想。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宝贵机遇,是理念更新的机遇、路径转换的机遇、举措提升的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以谋划发展的敏锐、推动发展的狠劲、加快发展的拼劲,乘势而为、顺势而上,认识、适应乃至引领贵阳700来年未有之大变局。
总之,我们要高高举起创新的大旗,让创新成为贵阳的时代灵魂,让创新成为市民的精神基因,让创新成为城市的梦想动力,使之浸润在我们的身体里,弥漫在贵阳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无处不显,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营造起一种风尚,鼓舞起一种激情,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今天,我要发出第三个呼吁:上下同欲者胜,贵阳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群策群力、知行合一!
诗人艾青有这么一句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贵阳是每一位贵阳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母亲城市”,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拼搏,倾情奋斗。为此——我们要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对于贵阳来讲,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在对事情没有基本理解、对规律没有客观认识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打乱仗、乱打仗”的情况,必须遵循和运用市场规律、创新规律、城市发展规律,充分动员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久久为功,稳步推进。在此进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四个决不能”:一是决不能脑袋发热不顾实际。不能为了政绩抢“最快”,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大搞献礼工程;不能为了面子争“最高”,公然漠视安全风险,不计后果强推项目上马;不能为了名声求“最大”,不顾地方实际,好大喜功、贪大求洋地搞所谓形象工程。二是决不能一意孤行主观武断。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创新扶持政策、设立创新创业先行区等重大问题决策时,不能出现“家长制”“一言堂”,不能违反科学规律、理论技术和民主决策程序,特别要防止个别领导干部与开发商蝇营狗苟,毫无顾忌地照顾开发商利益的现象。三是决不能不自量力全面开花。不能不考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不遵循城市自身的成长规律、创新渐次推进的客观规律,不抓关键点、不找突破口,就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毕其功于一役,提到创新就一窝蜂,各个领域都盲目一齐推进。否则,最后只会在千头万绪中迷失方向、在杂乱无章中丧失机遇。四是决不能刚愎自用大包大揽。不能割裂甚至颠倒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扶持的关系,对产业发展规律、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置之不理,置创新本身的发展规律于不顾,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为威胁,企图主导企业挖掘科技资源、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大搞政府包办,什么事情政府都要干,什么事情政府都插手。我们要敢抢先机、敢抓探索、敢于容错。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是贵阳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重点难点都在于一个“敢”字。要敢于抢抓先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我们往往没定论、看不懂、弄不清、想不透甚至想不到,一定要自觉保持高度克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创新活动的管制和干扰,而且要敢于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率先接触、率先上手、率先发声、率先赶路,迅速成长为某一新兴领域的行家里手、中流砥柱。大家尤其不要迷信大数据有什么专家,有什么权威。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全球没有绝对的大数据权威、大数据专家。我们只要率先抢抓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机遇,善于抢抓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的机遇,就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专家,成为领域的领跑者。要敢于先行先试。特别是,要依托数据中心、呼叫中心集聚的优势,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安全等方面,加快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全面创新的先行先试,积极配合推动大数据立法,推进大数据标准建设,力争实现大数据的理论突破、立法突破、标准突破、治理突破、产业突破、安全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理念文化、体制模式、技术产业、城镇乡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的创新,让创新无处不在,让创新蔚然成风。要敢于试错容错。城市的动力在于活力,城市的活力在于创新,创新的活力在于容错。作为非敏感一线城市,作为各方人口、各种资源汇聚的省会城市,贵阳具有试错容错的独特优势。事实上,国内很多改革,从过去的公交投币、数字电视到现在的大数据交易、手机金融卡支付等等,都是从贵阳开始试点的。我们一定要破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老观念,通过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千方百计当好创新创业者的“垫子”,当好大数据发展的“试验田”,使风口上的“创客”可以充满激情地把握机会、拥抱未来。
我们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体受益。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地方党委、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希望各级党政部门锐意改革,当好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的“提供者”。率先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全力建设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真正“搭好台”。我们希望各级干部职工从我做起,当好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急先锋”。带头学习创新、热爱创新、支持创新,积极向身边的群众宣传创新、传授创新,引导组织群众学会创新、精于创新、成就创新,真正“带好头”。我们希望高校科研院所立足本职,当好将财富变为知识的“转换器”。研发更多有前景的技术,促进技术广泛转化运用,从创新链向创业链延伸,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孵化更多创新创业企业,真正“开好源”。同时,希望各位手握科研成果、又有创业意愿的科研人员鼓起勇气投身商海,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我们更希望来自于本土、全国甚至全球的各家企业放眼长远,当好将知识变为财富的“主力军”。大胆开展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千方百计成为扎根贵州、扎根贵阳的顶尖企业,真正“长得大”。我们更希望广大创新创业的朋友当仁不让,当好创新创业新时代的“弄潮儿”。竭尽全力将蕴藏在心中的巨大创新力挖掘和释放出来,让更多的创意点子从“脑子”搬到“桌子”,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真正“创未来”。我们更希望各位市民朋友尽己所能,当好创新创业大环境的“一
分子”。继续发扬淳朴这一优良品行,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贵阳感受到尊重,感受到温暖,把贵阳建成广大创客创新创业的“首选地”,真正“培沃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坚信,只要我们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只要全市“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凝聚起强大的智慧与力量,就一定能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第一章 现代城市与创新
第一节 “城市”:现代社会发展的枢纽
城市不是自在之物,而是人事之物,是人类为自己建树的一座永恒丰碑。城市到处都是人类智慧的凝聚,折射着人的特有光辉。人创造了城市,城市承载了文明,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一、城市是一个生命体
建造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并留下自己印记的尝试,是地球上人类活动最为壮观、最为庞大的成果。作为城市的创造者和灵魂,人是城市最具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从人类走进筑起的第一座城,到当前全球有超过半数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城市的演进过程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的思想互动和整合的过程。城市包含了人性的真正特征,城市是人性的产物。
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遵循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类城市历史已有6500多年,但现存城市中历史最长的不足1000年,古老的城市在消亡,新的城市在产生。有些近百年还曾兴旺过的产业城市,也在走向生命终点。所以说,城市是有生命的。人的五大体征对应城市生命基因。首先是血脉,城市的血脉就是人流、物流、车流、金融流、信息流,血脉畅通才能使城市繁荣;其次是代谢循环,城市需要消耗水、电、热、油等能源,用完后还要排走,这就要求城市的“消化系统”很通畅;第三是神经,城市社区、教育、卫生方方面面,千头万绪,需要相应的监测系统、互动系统将之管理起来;还有肌理,城市既要有历史的遗存,有各个年代的建筑样板,又有城市发展的最新体现,有今天的时尚元素;最重要的是灵魂,每一座城市都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有独特的精神品格。这五大特征分别代表着城市的经济、结构、管理、形态和精神。
城市系统作为“人工生命”,与生命体在特征上有着相似之处。生命都具有复杂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的基本特征,这是与非生命的根本区别。而城市的组织结构和演化过程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城市的发展演进就是建立在复杂、自组织和系统开放基础上的空间运动,其结果是促使城市功能、结构、空间和形态进行不断地发展和分化,但又保持着演进过程的整体性。城市的形成和演化与生命系统有着相似的规律,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的物质、能量交流中实现其个体和群体的进化。开放城市的系统元素有四个:城市通行领域、未完成的城市设施、对于城市发展的描述以及能够展示城市民主精神的公共空间。城市系统正是如此日夜不息的进行开放活动,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整合导致了新事物、新联系和新信息的不断涌现,才能保持城市的正常发展。
(一)城市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有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特征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外界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方能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城市的这种能量交换过程,恰似生命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进行的营养物质摄取和废物排放的新陈代谢过程,通过对人力、技术、资源、能源、文化等外界多种要素的消化、吸收、转化、分解,持续进行着城市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等各个方面的重构和再造。
城市的这种新陈代谢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不断产生变化,一部分旧的、不适合发展的内容和方式被淘汰和革除,新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地被组织到城市中去,社会的高度组织化不断地推动着城市的演进。事实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空间环境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不同时代的人对空间复杂性系统观环境的解释与期望完全不同,人们不断地把自己的理解与创造注入环境中去,在不断的双向互动中进行着城市的创新。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具有生命体的生长和发育特征
城市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扩张、集聚、升级等各种现象。这些现象一方面表现为量的增长,即通过资源、土地、能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投入,实现GDP、税收、城市规模等方面的同比例扩张。这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固定比例甚至是呈下降比例的线性关系,由于要素资源的有限性,往往难以实现持续的增长,是一种相对初级的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还表现为质的提升,即通过城市内在结构的调整、环境优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途径,在不增加甚至降低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推动GDP等经济指标实现持续增长,甚至呈几何级数的非线性增长。这种集约型的发展方式,塑造着城市自身独有的气质、文化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持续发展,推动城市逐渐形成完整的功能和自组织结构。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变化可能是同时发生的,也有可能是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后,由量变引起质变而发生的。正是这种量变、质变的共同作用,并最终在质变的主导下推动城市功能的提升,使得城市的发展过程表现出非线性、自组织和螺旋形复杂性系统观向上发展的特征。城市的这种发展特征与生物的生长发育异曲同工。生命体生长主要表现为外形、体积的变化,发育则表现为思维、认识等对外界感知的提升,前者是一个量变的外形扩张过程,后者则是质变的能力提升过程。量变使生物体变得高大、强壮、有力量,正如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扩展;质变则让生命体变得聪明、敏捷、有思想,正如城市凝聚力的形成、竞争力的提升。显然,生长和发育共同完成了生命体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发育即质变的过程是生物得以适应自然界的本质原因,使得生命体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选择、取舍并最终完善自己,是城市得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