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简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553764
内容简介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环境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程,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实验系列教材》是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系列实验教材,教材内容是根据环境工程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制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体会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
全书内容共分总论、实验和设备三篇,包括绪论、实验设计、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说明等八章。本实验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实验教学和学习参考书,并可供从事环境类学科相关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人员及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全书内容共分总论、实验和设备三篇,包括绪论、实验设计、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说明等八章。本实验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实验教学和学习参考书,并可供从事环境类学科相关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人员及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目 录
第一篇 总论篇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实验设计
第1节 实验设计简介
第2节 单因素实验设计
第3节 双因素实验设计
第4节 正交实验设计
第3章 误差及实验数据处理
第1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
第2节 实验数据整理
第3节 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第4节 实验数据处理
第4章 实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第1节 水样的采集
第2节 水样的保存
第二篇 实验篇
第5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一 混凝实验
实验二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三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实验四 过滤实验
实验五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实验
实验六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检验实验
实验七 酸性废水中和吹脱实验
实验八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实验九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观测实验
实验十 含盐废水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第6章 应用性实验
实验一 Fenton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实验二 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实验
实验三 土地快速渗滤处理城市污水实验
实验四 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测定实验
实验五 有机废水臭氧氧化实验
第7章 开放性实验
实验一 光催化氧化处理农药废水实验
实验二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同时发电的实验
实验三 环境污染物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实验
第三篇 仪器设备篇
第8章 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说明
第1节 ESJ210系列天平使用说明
第2节 便携式pH计使用说明
第3节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使用说明
第4节 浊度计使用说明
第5节 混凝试验搅拌机使用说明
第6节 低速离心机使用说明
第7节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第8节 COD快速测定仪使用说明
第9节 BOD分析仪使用说明
第10节 不锈钢真空手套箱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实验设计
第1节 实验设计简介
第2节 单因素实验设计
第3节 双因素实验设计
第4节 正交实验设计
第3章 误差及实验数据处理
第1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
第2节 实验数据整理
第3节 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第4节 实验数据处理
第4章 实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第1节 水样的采集
第2节 水样的保存
第二篇 实验篇
第5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一 混凝实验
实验二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三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实验四 过滤实验
实验五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实验
实验六 工业污水可生化性检验实验
实验七 酸性废水中和吹脱实验
实验八 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实验九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观测实验
实验十 含盐废水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第6章 应用性实验
实验一 Fenton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实验二 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实验
实验三 土地快速渗滤处理城市污水实验
实验四 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测定实验
实验五 有机废水臭氧氧化实验
第7章 开放性实验
实验一 光催化氧化处理农药废水实验
实验二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同时发电的实验
实验三 环境污染物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实验
第三篇 仪器设备篇
第8章 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及说明
第1节 ESJ210系列天平使用说明
第2节 便携式pH计使用说明
第3节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使用说明
第4节 浊度计使用说明
第5节 混凝试验搅拌机使用说明
第6节 低速离心机使用说明
第7节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第8节 COD快速测定仪使用说明
第9节 BOD分析仪使用说明
第10节 不锈钢真空手套箱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过滤是利用有孔隙的物料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一种固液分离的单元操作,常用的过滤方式有砂滤、硅藻土涂膜过滤、金属丝编织物过滤,还有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纤维过滤等。过滤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而且细菌、病毒及有机物也会随浊度的降低而被去除。本实验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进行过滤实验及反冲洗实验。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①掌握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
②深入理解滤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③掌握反冲洗方法,深入理解反冲洗强度与滤料层膨胀高度问的关系。
2.实验原理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问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迁移、粘附、脱离等过程。当水中的悬浮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物理化学吸附的作用下,悬浮颗粒附着在滤料的表面。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通过迁移和吸附两个过程来去除水中的杂质,而悬浮颗粒从滤料表面的脱离是其逆过程。
在过滤过程中,影响过滤的主要因素有:①水质、水温以及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②滤料滤径、形状、孔隙率、滤层级配和厚度以及滤层的水头损失;③此外,过滤器的结构(如V型滤池、虹吸滤池等)也影响到过滤过程。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截留杂质的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这就必然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在进水水质一定,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孔隙率的减小必然引起滤速的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必然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上层滤料截污量多,下层截污量小,因此水头损失的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当水头损失升至一定程度时,滤池产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反冲洗时,滤料层发生膨胀,截留于滤层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切力以及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带出滤池。
……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①掌握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
②深入理解滤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③掌握反冲洗方法,深入理解反冲洗强度与滤料层膨胀高度问的关系。
2.实验原理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问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迁移、粘附、脱离等过程。当水中的悬浮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物理化学吸附的作用下,悬浮颗粒附着在滤料的表面。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通过迁移和吸附两个过程来去除水中的杂质,而悬浮颗粒从滤料表面的脱离是其逆过程。
在过滤过程中,影响过滤的主要因素有:①水质、水温以及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②滤料滤径、形状、孔隙率、滤层级配和厚度以及滤层的水头损失;③此外,过滤器的结构(如V型滤池、虹吸滤池等)也影响到过滤过程。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截留杂质的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这就必然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在进水水质一定,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孔隙率的减小必然引起滤速的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必然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上层滤料截污量多,下层截污量小,因此水头损失的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当水头损失升至一定程度时,滤池产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反冲洗时,滤料层发生膨胀,截留于滤层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切力以及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带出滤池。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