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965103丛书名: 《考证与图谱》系列丛书
相关图书推荐:
1. 对萧步丹《岭南采药录》所述的400余种岭南中草药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考证。
2. 本书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关于《岭南采药录》的系统研究资料。
本书充分考虑教学科普及实用的需求,增加药材识别栏目,配有高清度原创图片。
本书以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年出版的萧步丹撰《岭南采药录》(根据1932 年萧灵兰室铅印本影印)为蓝本,重点参考香港万里书店2003 年出版的萧步丹撰、关培生校勘本,对萧步丹《岭南采药录》所述的480 种岭南中草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考证。根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等分类学典籍,查清其来源、产地;参照《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广东中药志》《广东药用植物手册》《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等中药学著作与相关考证论文,结合作者们数十年来对岭南中草药进行实地考察和市场调查的情况,梳理其正名、别名及品种变迁,旨在为岭南中草药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形态特征、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脉络较为清晰的基础资料。
本书编写力求科学严谨,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可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岭南中草药的爱好者提供简明而有价值的资料,同时为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岭南中草药服务。
章
上声部
土茯苓 2
土荆芥 4
土常山 6
土黄连 8
土白蔹 10
土牛七 12
土茜草 14
水翁皮 16
水蕉 18
水瓜叶 20
水流豆 22
水松须 24
小叶蔓头罗 26
小浮萍 28
小叶不红 30
小红花 32
小闹羊花 34
小榕叶 36
假苦瓜 38
假芙蓉 40
假荖叶 42
假苋菜 44
假麻区 46
假元荽 48
假素馨 50
老公根叶 52
老鼠竻 54
老虎利 56
老鼠须 58
老虎竻 60
紫背天葵 62
紫背石葵 64
紫薇花 66
紫背金锁匙 68
九里明 70
九里香草 72
九信药 74
九层塔 76
五指柑 78
五爪龙 80
五味菜 82
狗脚迹 84
狗牙花 86
狗尾草 88
狗肝菜 90
倒吊蜡烛 92
倒吊蜡烛 92
倒扩草 94
倒黏子 96
野芋 98
扁豆叶 100
扁柏叶 102
扁蓄头 104
苦楝根 106
苦丁茶 108
苦茄子 110
马鞭草 112
马齿苋 114
草决明 116
火秧竻 118
火炭母 120
抱石莲 122
抱树莲 124
走马胎 126
走马箭 128
海风藤 130
海桐皮 132
虎掌竻 134
虎肩梢 136
鬼灯笼 138
鬼羽箭 140
旱辣蓼 142
旱芹菜 144
锦地罗 146
使君子 148
皂角草 150
美人蕉 152
枸杞叶 154
井茜 156
打不死 158
蚌兰 160
麂目 162
买麻藤 164
橹罟子 166
探讨
土细辛 168
土当归 169
土连翘 169
水杨梅 170
瓦葱 171
米仔花 171
待查
土落草 172
水脂麻 172
水芥蓝 172
假青蒿 173
五子实 173
倒吊果 173
野麻根 173
野胡酥 173
草咨叶 173
蓢古菌 174
第二章
去声部
大榕叶 176
大丹叶 178
大浮萍 180
大颠茄 182
大蓝青 184
大风艾 186
大沙叶 188
大黄草 190
大靛根 192
大叶蛇总管 194
大口唇 196
大飞扬草 198
过天藤 200
过山风 202
过塘蛇 204
过江龙 206
臭金凤 208
臭茉莉 210
臭草 212
凤凰肠 214
凤尾草 216
凤仙花 218
凤眼果 220
万寿果 222
路边菊 224
路兜竻 226
磨盘草 228
磨档草 229
较剪草 230
较剪花 232
自消融 234
自扣草 236
桂花枝 238
桂丁 240
荔枝草 242
荔枝核 244
破布叶 246
柚叶 248
鹧鸪茶 250
蔓头罗 252
怕羞草 254
雾水葛 256
脓见消 257
芋苗 258
夏枯草 260
钩藤钩 262
料刁竹 264
半边莲 266
化州橘红 268
睡莲 270
蕹菜 272
卖木子 274
透骨消 276
薏苡蔃 278
素馨花 280
贯众 282
兔耳一支箭 284
露花粉 286
见肿消 288
探讨
臭梧桐 290
万年青 291
箭头风 291
箭翎草 292
待查
过山虎 293
万一藤 293
癸卯桑 293
地金牛 293
第三章
入声部
白花丹 296
白竻 298
白饭叶 300
白佛桑 302
白首乌 304
白首乌 304
白花草 306
白花菜 308
白鸡屎藤头 310
白龙须 312
白紫苏 314
白花藤 316
白桂木 318
石菖蒲 320
石辣 322
石榴皮 324
石蚕 326
石南藤 328
石蟾蜍 330
石祈蛇 332
石仙桃 334
石蒜 336
石栗叶 338
独脚仙茅 340
独脚柑 342
独脚行千里 344
独脚乌桕 346
独脚连 348
木芙蓉 350
木棉皮 352
木竹子 354
木蝴蝶 356
木鳖子 358
鹿角英 360
鹿葱花 362
鹿含草 364
鹿耳苓 366
鸭脚艾 368
鸭脚木叶 370
血见愁 372
血风藤 374
接骨草 376
接骨仙桃 378
十字珍珠草 380
十姐妹 382
十大功劳 384
节节花 386
节节草 388
黑面神 390
黑老虎 392
百足 394
赤首乌 396
一叶一枝花 398
一点红 400
一点红 400
七叶一枝花 402
七星剑 404
竹节草 406
竹卷心 408
入地金牛 410
入骨丹 412
铁将军 414
铁树 416
辣椒头 418
谷木叶 420
益母艾 422
速离纲 424
滴滴金 426
六月雪 428
枳椇花 430
茉莉 432
柏树寄生 434
竻竹笋 436
叶底红 438
辟瘟草 440
不死草 442
夹竹桃 444
鹤虱 446
吉利草 448
挞地拈 450
低等植物
石 452
石耳 452
鹿角菜 453
越王徐算 454
葛仙米 454
待查
白背沙 455
白葵花 455
石蛤蚆 455
独脚薯 456
独脚龙 456
独眼龙 456
鸭仔麻 456
血沙叶 456
接骨红 457
百毒散 457
赤浊叶 457
秃头菜 457
蛤屎窟 458
疬见消 458
碧迫草 458
策头菜 458
落得打 458
息王藤 459
甲酸草 459
参考文献 460
药名及植物名索引 462
土茯苓
原文
别名:山地栗、冷饭头、土萆薢。
蔓生如莼,茎有细点,其叶类大竹叶,每叶下有卷须,叶腋出花梗,开十余花,花色带紫红色或绿,结后小圆实,熟则黑,其根如菝葜而圆,大若鸡鸭子,连缀而生,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味甘,性寒,为疮科圣药,生捣烂敷之,以之煮酒亦可,健脾胃,祛风湿,利小便,治泄泻,治筋骨拘挛瘰疬,解杨梅疮毒,能消肿,忌茶,故服后不可饮茶,一说,味甘淡,性平,清湿热,利关节,止拘挛,除骨痛,解汞粉毒。
文献研究
【关订】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 的根茎。
考证与整理
根据原文描述,认同【关订】。土茯苓来源于百合科菝契属Smilax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见《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212~214页。产甘肃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区。根茎入药。《广东植物志》第六卷,373 页。广东及海南各地常见。生于海拔1 800m以下的丘陵或山地林中或灌丛。根状茎入药,称土茯苓。利湿热,解毒,健脾胃;富含淀粉,可制糕点或酿酒。《广州植物志》685~686 页。以“光叶菝契”为正名收载,别名土茯苓。为一野生植物,广州近郊山野间常见。为疮科要药。《中华本草》第8 册,第二十二卷,161~165 页。以“土茯苓”(《滇南本草》)为正名收载,别名禹余粮(《本草经集注》)、冷饭头(《生草药性备要》)等。根茎入药,味淡,性平;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常用中草药手册》(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等有药用记载。
原植物识别特征
攀援灌木。茎长1~4 m,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叶互生;叶柄具狭鞘,有卷须;叶片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 cm,宽1~4 cm。花单性异株,淡绿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 mm,通常10 余朵排成伞形花序;花被片2 轮,每轮3 片;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上位。浆果熟时黑色,具粉霜。花期7—11 月,果期11 月至翌年4 月。
土荆芥
原文
茎柔,高可一二尺,色淡绿,而有线棱,叶互生,披针状,夏日,每叶腋攒簇细碎之花,绿色,茎叶皆有香,味辛,性温,祛风止痛,宜煎水洗,小儿痳痘脱后,洗此胜于蚬水。
文献研究
【关订】土荆芥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带果穗的全草。
考证与整理
根据原文描述,认同【关订】。土荆芥来源于藜科藜属Chenopodium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见《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五卷,第二分册,82 页。广布热带及温带地区,全草入药,为岭南常用草药之一。
《广东植物志》第三卷,65 页。以“土荆芥”(《生草药性备要》)为正名收载,别名鹅脚草、臭草、杀虫芥、臭藜藿、山柴胡。产广东全省各地,生于低海拔的村旁、路边、河岸、旷野等处。茎叶供药用,健胃,通经,祛风,止痛。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能杀蛆虫。《广州植物志》141~142 页。别名鹅脚草。为野生植物,喜生于村落附近的旷地,广州近郊常见。《中华本草》第2 册,第六卷,813~815 页。以“土荆芥”(《生草药性备要》)为正名收载,别名藜荆芥、臭藜藿(《广东中药》)等。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广西中药志》等有药用记载。
原植物识别特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 cm,有强烈特殊气味。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有大锯齿,下面有散生油点,下部叶长达15 cm,宽达5 cm,上部叶逐渐狭小而近全缘。花簇生于上部叶腋;花被裂片5,绿色;雄蕊5,与花被裂片对生;子房上位。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黑色或暗红色,有光泽,直径约0.7 mm。花果期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