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55544
内容简介
本书对铅酸蓄电池的基础理论、工艺过程、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前沿技术、原辅材料及检测等进行了介绍。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介绍了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尽可能地符合目前蓄电池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本书对蓄电池科研、生产、管理等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目 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铅酸蓄电池的基础知识
1.1铅酸蓄电池的概念
1.2铅酸蓄电池的原理
1.3铅酸蓄电池的热力学
1.3.1热力学参数
1.3.2铅酸蓄电池的电动势
1.3.3 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1.4铅酸蓄电池的动力学
1.4.1 电极的极化和过电位
1.4.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5铅酸蓄电池的热效应
1.5.1 蓄电池的热力学可逆反应热
1.5.2蓄电池的欧姆电阻热
1.5.3蓄电池材料的热容
1.6铅酸蓄电池的容量
1.6.1法拉第定律
1.6.2铅酸蓄电池材料的电化学当量
1.6.3铅酸蓄电池的容量
1.7铅酸蓄电池的用途及分类
1.7.1起动用蓄电池
1.7.2固定型蓄电池
1.7.3 电动助力车蓄电池
1.7.4储能蓄电池
1.7.5其他蓄电池
参考文献
第2章板栅
2.1板栅的概念
2.2板栅设计
2.2.1板栅的设计基础
2.2.2板栅的结构设计
2.2.3板栅的模具设计与制造
2.3板栅材料
2.3.1板栅常用的合金
2.3.2板栅合金的性质
2.4板栅的生产和工艺
2.4.1重力铸板机的工作原理
2.4.2铸板机工作部分的用途
2.4.3铸板操作工艺及其相关问题的
分析处理
2.4.4铸板机新模具的试验
2.4.5板栅使用合金的配制
2.4.6脱模剂的配制
2.4.7重力铸造板栅的质量要求和
检验
2.5连续板栅拉网(扩展网)生产
2.5.1连铸连轧扩展网( Roll and
Expand)工艺
2.5.2连铸连轧扩展板栅原理及生产
2.5.3连铸连轧扩展板栅的质量要求
2.6连铸连轧冲网
2.7其他连续板栅工艺
2.7.1连续铸网辊压成型工艺
2.7.2连续铸带扩展网( Cast and Expand
连续铸带冲压网(Cast and punch)
参考文献
第3章铅粉
3.1铅粉的制造原理及工艺
3.1.1铅粉的制造原理
3.1.2铅粉制造工艺过程
3.1.3铅粉机操作
3.1.4新球磨铅粉机的调试
3.1.5球磨铅粉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3.1.6球磨铅粉生产中故障及处理
3.1.7铅粉的储存
3.2铅粉性质
3.2.1球磨铅粉机铅粉的性质
3.2.2巴顿铅粉机铅粉的性质
3.2.3 岛津铅粉机与巴顿铅粉机铅粉的
差异
3.3铅粉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合膏与涂板
4.1合膏工艺
4.1.1合膏的工艺过程
4.1.2合膏的操作要求及问题的处理
4.1.3铅膏配方
4.1.4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4.2工艺控制和组分对极板性能的影响
4.2.1酸量的影响
4.2.2合膏温度的影响
4.2.3添加剂的影响
4.2.4铅粉对合膏工艺性的影响
4.3涂板工艺
4.3.1涂板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4.3.2涂板的操作过程
4.3.3淋酸的作用及控制
4.3.4表面快速干燥的作用及控制
4.3.5涂板的要求及质量检验
4.4生极板固化
4.4.1生极板固化工艺过程
4.4.2高温高湿固化
4.5生极板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章化成
5.1化成的概念
5.2化成的原理
5.2.1化成的充电过程
5.2.2化成时充电电压的变化
5.2.3化成时极板中成分的变化
5.2.4化成中酸密度的变化
5.2.5温度的控制
5.3极板化成工艺
5.3.1化成电解液密度
5.3.2化成电流及电量
5.3.3化成电解液的量
5.3.4化成充电步骤
5.3.5化成插片数及正负比例
5.4不焊接化成操作的要求
5.4.1不焊接化成的设备和工装
5.4.2不焊接化成的操作要求
5.4.3不焊接化成的常见问题
5.5极板化成后的处理
5.5.1负极板的防氧化保护
5.5.2负极板的浸渍及干燥过程
5.5.3正极板的处理及干燥过程
5.6极板化成后的指标要求
5.6.1正极板的成分要求
5.6.2负极板的含量要求
5.6.3极板的性能要求
5.6.4涂膏式极板的外观要求
5.7电池化成
5.7.1 电池化成的优点
5.7.2电解液的加注工艺
5.7.3电池化成充电工艺
5.7.4电池化成的指标要求
5.7.5 电池化成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参考文献
第6章蓄电池的组装
6.1 蓄电池组装的工艺流程
6.2蓄电池组装的操作
6.2.1包封配组
6.2.2极群的铸焊和烧焊
6.2.3穿壁焊和跨桥焊
6.2.4热封和胶封
6.2.5生产中的检测
6.3蓄电池组装的技术要求
6.3.1包封配组的技术要求
6.3.2铸焊的技术要求
6.3.3穿壁焊和跨桥焊的技术要求
6.3.4热封和胶封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章配酸、水净化、蒸汽、压缩
空气
7.1配酸工艺及要求
7.1.1配酸的流程
7.1.2配酸的操作
7.1.3配酸的注意事项
7.2水净化的工艺及要求
7.2.1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水净化的
原理
7.2.2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水的
流程
7.2.3 离子交换净化水的操作及要求
7.2.4反渗透水处理的原理及操作
7.2.5水的纯度要求
7.3压缩空气的制备
7.3.1压缩空气的制备流程
7.3.2压缩空气的主要设备
7.4蒸汽的生产
7.4.1 蒸汽的用途
7.4.2锅炉生产蒸汽
7.4.3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8章化验与电池测试
8.1原材料的化验分析
8.1.1直读光谱仪测试铅及其合金
8.1.2激光粒度计测试粉末材料
8.1.3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成分含量
8.1.4腐殖酸的测定
8.1.5木素磺酸钠的测定
8.1.6硫酸钡的测定
8.2半成品、成品的化验分析
8.2.1极板中二氧化铅的测定
8.2.2极板中氧化铅的测定
8.2.3极板中PbSO。含量的测定
8.2.4负极板活物质Pb
第1版前言
第1章铅酸蓄电池的基础知识
1.1铅酸蓄电池的概念
1.2铅酸蓄电池的原理
1.3铅酸蓄电池的热力学
1.3.1热力学参数
1.3.2铅酸蓄电池的电动势
1.3.3 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1.4铅酸蓄电池的动力学
1.4.1 电极的极化和过电位
1.4.2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5铅酸蓄电池的热效应
1.5.1 蓄电池的热力学可逆反应热
1.5.2蓄电池的欧姆电阻热
1.5.3蓄电池材料的热容
1.6铅酸蓄电池的容量
1.6.1法拉第定律
1.6.2铅酸蓄电池材料的电化学当量
1.6.3铅酸蓄电池的容量
1.7铅酸蓄电池的用途及分类
1.7.1起动用蓄电池
1.7.2固定型蓄电池
1.7.3 电动助力车蓄电池
1.7.4储能蓄电池
1.7.5其他蓄电池
参考文献
第2章板栅
2.1板栅的概念
2.2板栅设计
2.2.1板栅的设计基础
2.2.2板栅的结构设计
2.2.3板栅的模具设计与制造
2.3板栅材料
2.3.1板栅常用的合金
2.3.2板栅合金的性质
2.4板栅的生产和工艺
2.4.1重力铸板机的工作原理
2.4.2铸板机工作部分的用途
2.4.3铸板操作工艺及其相关问题的
分析处理
2.4.4铸板机新模具的试验
2.4.5板栅使用合金的配制
2.4.6脱模剂的配制
2.4.7重力铸造板栅的质量要求和
检验
2.5连续板栅拉网(扩展网)生产
2.5.1连铸连轧扩展网( Roll and
Expand)工艺
2.5.2连铸连轧扩展板栅原理及生产
2.5.3连铸连轧扩展板栅的质量要求
2.6连铸连轧冲网
2.7其他连续板栅工艺
2.7.1连续铸网辊压成型工艺
2.7.2连续铸带扩展网( Cast and Expand
连续铸带冲压网(Cast and punch)
参考文献
第3章铅粉
3.1铅粉的制造原理及工艺
3.1.1铅粉的制造原理
3.1.2铅粉制造工艺过程
3.1.3铅粉机操作
3.1.4新球磨铅粉机的调试
3.1.5球磨铅粉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3.1.6球磨铅粉生产中故障及处理
3.1.7铅粉的储存
3.2铅粉性质
3.2.1球磨铅粉机铅粉的性质
3.2.2巴顿铅粉机铅粉的性质
3.2.3 岛津铅粉机与巴顿铅粉机铅粉的
差异
3.3铅粉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合膏与涂板
4.1合膏工艺
4.1.1合膏的工艺过程
4.1.2合膏的操作要求及问题的处理
4.1.3铅膏配方
4.1.4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4.2工艺控制和组分对极板性能的影响
4.2.1酸量的影响
4.2.2合膏温度的影响
4.2.3添加剂的影响
4.2.4铅粉对合膏工艺性的影响
4.3涂板工艺
4.3.1涂板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4.3.2涂板的操作过程
4.3.3淋酸的作用及控制
4.3.4表面快速干燥的作用及控制
4.3.5涂板的要求及质量检验
4.4生极板固化
4.4.1生极板固化工艺过程
4.4.2高温高湿固化
4.5生极板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章化成
5.1化成的概念
5.2化成的原理
5.2.1化成的充电过程
5.2.2化成时充电电压的变化
5.2.3化成时极板中成分的变化
5.2.4化成中酸密度的变化
5.2.5温度的控制
5.3极板化成工艺
5.3.1化成电解液密度
5.3.2化成电流及电量
5.3.3化成电解液的量
5.3.4化成充电步骤
5.3.5化成插片数及正负比例
5.4不焊接化成操作的要求
5.4.1不焊接化成的设备和工装
5.4.2不焊接化成的操作要求
5.4.3不焊接化成的常见问题
5.5极板化成后的处理
5.5.1负极板的防氧化保护
5.5.2负极板的浸渍及干燥过程
5.5.3正极板的处理及干燥过程
5.6极板化成后的指标要求
5.6.1正极板的成分要求
5.6.2负极板的含量要求
5.6.3极板的性能要求
5.6.4涂膏式极板的外观要求
5.7电池化成
5.7.1 电池化成的优点
5.7.2电解液的加注工艺
5.7.3电池化成充电工艺
5.7.4电池化成的指标要求
5.7.5 电池化成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参考文献
第6章蓄电池的组装
6.1 蓄电池组装的工艺流程
6.2蓄电池组装的操作
6.2.1包封配组
6.2.2极群的铸焊和烧焊
6.2.3穿壁焊和跨桥焊
6.2.4热封和胶封
6.2.5生产中的检测
6.3蓄电池组装的技术要求
6.3.1包封配组的技术要求
6.3.2铸焊的技术要求
6.3.3穿壁焊和跨桥焊的技术要求
6.3.4热封和胶封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章配酸、水净化、蒸汽、压缩
空气
7.1配酸工艺及要求
7.1.1配酸的流程
7.1.2配酸的操作
7.1.3配酸的注意事项
7.2水净化的工艺及要求
7.2.1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水净化的
原理
7.2.2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水的
流程
7.2.3 离子交换净化水的操作及要求
7.2.4反渗透水处理的原理及操作
7.2.5水的纯度要求
7.3压缩空气的制备
7.3.1压缩空气的制备流程
7.3.2压缩空气的主要设备
7.4蒸汽的生产
7.4.1 蒸汽的用途
7.4.2锅炉生产蒸汽
7.4.3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8章化验与电池测试
8.1原材料的化验分析
8.1.1直读光谱仪测试铅及其合金
8.1.2激光粒度计测试粉末材料
8.1.3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成分含量
8.1.4腐殖酸的测定
8.1.5木素磺酸钠的测定
8.1.6硫酸钡的测定
8.2半成品、成品的化验分析
8.2.1极板中二氧化铅的测定
8.2.2极板中氧化铅的测定
8.2.3极板中PbSO。含量的测定
8.2.4负极板活物质Pb
前 言
本书第1版出版后,受到蓄电池行业的关注,特别受到铅酸蓄电池研发和生产的技术人员、蓄电池行业管理人员和生产员工的欢迎;也受到蓄电池装备、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关注;部分学校将该书定为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在此对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1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特点,直接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减少尾气的排放是当务之急,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具有微混和起停功能的汽车,我国也在积极的跟进,以应对尾气的污染问题。微混和起停汽车是采用当汽车遇到红灯或堵车时,踩下刹车后发动机自动停止,松开制动时,自动起动的技术,和普通汽车驾驶习惯一样。这种汽车短暂停车时没有怠速,减少了排放。因为这种减排是最容易实现的技术,且成本增加不多,尽管节油只有3%~5%,还是得到了快速发展。第2版在第13章铅酸蓄电池新技术中增加了微混汽车蓄电池的基本知识,便于读者的学习和了解。
近几年,蓄电池的装备制造业有了快速的发展,装备的不断改进促进了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进步,使蓄电池行业的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污染减少,为促进蓄电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第11章蓄电池用原材料及其性质的章节中,增加了炭黑的品种、预混合复合添加剂、石墨烯材料的介绍。以满足当前铅炭电池、添加石墨烯电池的开发和生产参考。
随着保护环境的力度加大,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部分标准在第1版舌进行了修订,为此对第10章铅烟、铅尘、废水的处理及职业卫生中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在附录中,根据新颁布的铅酸蓄电池规范条件代替了准入文件,增加了铅酸蓄电池规范箝件的文件。增加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在第2版中,李亚涛、邢延超、魏祯、柯志民、张健等提供了部分资料,给予了大力支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出版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林春泉老师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柴树松2016年11月
近几年,蓄电池的装备制造业有了快速的发展,装备的不断改进促进了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进步,使蓄电池行业的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污染减少,为促进蓄电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第11章蓄电池用原材料及其性质的章节中,增加了炭黑的品种、预混合复合添加剂、石墨烯材料的介绍。以满足当前铅炭电池、添加石墨烯电池的开发和生产参考。
随着保护环境的力度加大,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部分标准在第1版舌进行了修订,为此对第10章铅烟、铅尘、废水的处理及职业卫生中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在附录中,根据新颁布的铅酸蓄电池规范条件代替了准入文件,增加了铅酸蓄电池规范箝件的文件。增加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在第2版中,李亚涛、邢延超、魏祯、柯志民、张健等提供了部分资料,给予了大力支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出版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林春泉老师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柴树松2016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