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159509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成渝经济区发展历程
2.1 成渝经济区的由来和界定
2.2 经济增长
2.3 产业发展
2.4 投资状况
2.5 社会发展
2.6 贸易状况
2.7 环境状况
2.8 城市建设
2.9 人民生活
3. 文献综述
3.1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3.2 绿色工业效率评价的研究
4. 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的变迁与解读
4.1 成渝经济区形成过程中的区域合作
4.2 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区域合作
4.3 成渝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合作
4.4 成渝经济区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4.5 成渝经济区区域市场一体化合作
4.6 成渝经济区民间组织的区域合作
4.7 成渝经济区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合作
4.8 成渝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探索 87
4.9 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的特征
5. 成渝经济区工业发展绿色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5.1 概念界定
5.2 成渝经济区工业发展现状
5.3 研究方法
5.4 数据来源和指标描述
5.5 实证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成渝经济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6.3 四川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的案例考察
7.1 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案例考察
7.2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案例考察
8. 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分析
8.1 成渝经济区及其城市群建设上的重大意义
8.2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现状
8.3 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4 成渝城市群建设:川渝政府要发挥“有形之手”作用
9. 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的模式构建
9.1 全域绿色、活力成渝的十大基本层面
9.2 全域绿色、活力成渝:模式设计与表述
10 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10.1 大力完善产业布局
10.2 大力加快区域市场建设
10.3 大力促进成渝经济区各项政策的协调
10.4 大力保护成渝经济区生态环境及治理污染
10.5 大力促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发展
11.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观的体现,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合作等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建设内容的统筹兼顾。《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的战略定位,这也就要求成渝经济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即构建一个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的全域绿色发展模式。
本研究在回顾成渝经济区形成历程并总结归纳前期文献的基础上,对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收集了成渝经济区相关统计资料,利用Malquist指数测度了成渝经济区的绿色工业绩效,以及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测算了成渝两地的生态承载力状况,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考察了成渝两地在推进城乡统筹方面的实践,不仅如此,还就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深入探讨,以求从经济、生态、区域合作、城乡统筹等多个维度考察成渝经济区的全域绿色发展的基础。后,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模式设计,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表述。
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研究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全域绿色的系统分析思路、专门针对成渝经济区的定量化探讨、以及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模式设计。
第二章利用充分且详实的统计数据,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投资、社会发展、贸易、环境、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介绍了成渝经济区的基本状况,是本研究的背景描述。
第三章结合研究主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工业绿色绩效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而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进行了研究铺垫。
第四章从制度层面,就成渝经济区的合作与变迁机制进行了解读。研究发现,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合作整体上符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要求,但同时两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产业同构化比较明显,目前尚缺乏合理的利益协调与化解机制。两地对于市场一体化认识还不到位,使得要素的流动仍存在障碍,机制的设计沟通不足,由此引致两地在产业、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缺乏协调。
第五章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成渝经济区工业发展绿色绩效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工业作为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支柱、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发展能否实现绿色转型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全域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发现,成渝经济区的工业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具有很大的不一致性,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环境污染的“坏”产出)则过高地估计了成渝经济区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从年份变化来看,随着国家对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新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卓有成效,表现在考虑能源环境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长。因此,推进工业的绿色发展,不仅要引进其他先进经济区的技术,也要引进其他经济区治理污染的政策和体制,使得成渝经济区能在工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改善。
第六章对成渝经济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以明晰当前的生态状况,也为后文相关政策设计提供支撑。基于生态足迹模型(EFA)的测算表明,成渝两地生态承载力负荷较重,生态赤字呈现出增大趋势,生态保护仍面临严峻挑战。其中,重庆市在1997-2012年一直表现为生态赤字,而且生态赤字在不断增大,生态赤字的年均增长率为4.77%;具体而言,除水域外,耕地、草地和建筑用地四种类型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下降趋势。四川省境内的成渝经济区规划区域,同样在1997-2012年间持续出现生态赤字,而且生态赤字在不断增大,生态赤字的年均增长率为6.77%。除建筑用地外,耕地、草地、水域的生态承载力同样不容乐观。所以,成渝两地的生态承载力较为脆弱,生态赤字面临着不断增大的风险,生态文明的全域绿色发展模式亟需建立。
第七章专门就成渝经济区的城乡统筹改革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模式设计中的社会发展部分,提供参考和支撑。成渝两地都是国家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两地基于各自实际都推出了城乡统筹改革的方案。重庆的户籍乡城转化实施试点,“地票”交易制度,农地“三权抵押”,以及成都的农村土地确权、新型村级治理探索、耕地保护基金等,都是致力于推动城乡要素按市场规则自由流动,从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结构。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上述各项改革措施均稳步推进,不少农户通过土地确权、流转等实现了人口的乡城迁移,但也存在着困难。在整体上,成都市和重庆主城仍存在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市场格局;受限于户籍制度、农地产权的改革进度,上述试点能否在成渝经济区进行广泛推广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其对全国城乡统筹改革的简捷意义也有待更为持久和深入的观察。
第八章进一步结合新型城市化内涵,着重研究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问题,为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了支撑。首先,利用网络DEA模型对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和评价,以明晰成渝城市群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建设应是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然而,目前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还存在“中间塌陷”、“产业同构”和“无序竞争”现象。促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可以从组织协调机制、高层互动、举办高端论坛、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川渝官员交叉挂职、联手会展、共同争取重大项目和政策这几大方面着手。成渝经济区城市群政府间的协调与引导,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学术界的思考与探索,都有助于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相关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实现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九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全域绿色发展模式设计。实现成渝经济区的全域绿色发展模式,应从农副产品、产业分工、交通物流、城市功能、经济走廊、区域政策、金融服务、市场环境、城乡统筹、沟通机制这十个方面进行设计。这十个方面,每个层面都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该形成短板,并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表述了十个层面间的互动关系和机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