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098833
“艺术”这个概念的所指,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古老的拉丁文中,都是非常宽泛的。这个概念最早被使用时,指称的是与“技艺”、“才艺”相关的众多创造活动及其创造成果,并非专指当下意义上的艺术行为、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其区别在于,古汉语中的“艺”或“艺术”,跟农耕时代“园艺”的关系较为密切,而拉丁文中的“ars”,与古代城邦中手工艺人操持的“工艺”联系更加紧密。大致到了18世纪,汉语和西语中“艺术”的所指才开始发生变化,其总体趋势是外延开始收缩,不再指称“园艺”、“工艺”等实用性较强的创造活动,而专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建筑、雕塑等“美的艺术”(fincart)了。这也就是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艺术创作的理性言说,即便在当时仅为只言片语,曾经在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中发挥过引领、指导作用,或者说,曾经有效地指导过“美的艺术”之外多种类别的创造、创新活动。
创新路径的提炼以及创新思维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商学等相对狭小的领域,正如一些所谓的创造学学者们有意无意宣称的那样,显然是不明智的,是缺乏宏观视野的。笔者甚至以为,即便在打造科技创造学、经济创造学、商品创造学、财富创造学等门类创造学的过程中,艺术创作论这份历史文化遗存,经过系统地开发,也一定能够起到其他理论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艺术讲坛】
余秋雨:人文精神与艺术创新
钱文忠:玄奘与时代精神
赵本夫:《无土时代》与小说创作
毕飞宇:我与《推拿》及其他
储福金:文学创作与文坛现状
【艺术理论研究】
陈旭光:论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价值
周安华:高调混搭:当代艺术变革的不竭动力——以戏剧与电影的互动为例
康尔:从艺术创作论中提炼具有普泛价值的创新路径的思考
胡新群:艺术学应该做什么?——从费德勒初衷看艺术学的理论建设
谭善明:尼采艺术真理观的修辞学解读
【艺术门类研究】
周星:大动漫观念与数字时代动漫生存发展分析
丁亚平:论21世纪中国电影的发展及作用
朱印海:论当代公安题材影视创作和美学观念的转变
黄正明:刍议中国现代装饰艺术中民族性元素的运用
以中国书法和绘画为例
李安源:古色新城
文化变迁与当代“新工笔”画风的视觉转向
朱娅:绘画艺术时空幻化重构的大胆探索——解析基塔依绘画中时空重构的艺术创作观念
【艺术教育研究】
孙惠柱:艺术教学的方法与前景
谢白: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六大关系的思考
康康:团队协作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艺术文化研究】
汪以平:关于江南文化与江南舞蹈关系的思考
王咏:手工业订购、创作一欣赏、生产 消费——三组艺术概念的社会学辨析
李健: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
【学术动态】
李健:意在水墨 气象不凡
一记《2012首届“重塑东方美”画展》
杨向荣 何亚珍:现代性的微观诊断——评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研究生论坛】
窦修林:从艺术的市场到市场的艺术
于伊莎:试论灾难与灾难摄影
《艺术与艺术教育论丛》稿约
学生:您好,谈到佛教文化我第一个反映就是信仰的问题,如果按年龄排的话,那么在我家下一个皈依的就是我了。我的奶奶爷爷父亲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是从他们给我讲的佛的故事或者是想用佛经来影响我的学业生活,或者是以后的工作,他们多数讲的故事我觉得都是从《西游记》上看来的,所以他们接受的佛教文化和您今天晚上讲的完全不一样。佛教文化和信仰是很脱层的,但是你不能否认他们是很虔诚的。不过我现在是在校生,是唯物主义者,他们和我谈皈依的事情。
钱:我觉得我们可以非常坦诚地交流,因为今天有学校的好多领导在。但是我相信南京大学首先是个大学,我们必须尊重大学。我觉得你家族中有这个传统,毫无疑问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宗教,所以有这种皈依的传统是宝贵的财富。第二你说你是唯物主义者,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唯物主义。对于我个人来讲,非常尊重真诚信仰任何一种学说的人。但是我认为现在的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人,有一种狂妄。这种狂妄是什么,首先相信只要我受过足够的训练,只要我掌握了足够的工具,我就应该有可能解释一切。这是一种巨大的狂妄,我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但是我从小听说的是宇宙是无限的。我不知道现在宇宙是否有限?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我清楚地知道活过一百岁的人是不多的,你以有限的生命去揣测无限的宇宙,实际上你有过度的自信是很可笑的。我们除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之外,我们的知识生活之外,是否还应该有一种精神生活?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问题,你没有必要和任何人讲,也没有义务让任何人知道。如果有,就是人类历史上公认的非常伟大的宗教。这和一个人受教育或怎么样没有太大的冲突。如果我们去看爱因斯坦晚年的文集,你会感到惊讶。大家去看看杨振宁先生,我知道杨先生也在这里做过讲座。我也在香港工作时见过他很多次,他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你去看看他晚年的文集。所以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神秘主义,无论你意识到与否。至于你讲的佛教有好多层次,作为一种信仰,我觉得它没有好多层次。这种信仰跟基督教讲的因信生义是一样的,但是作为佛学,特别强调知识。当然到中国之后发生变化,比如禅宗。作为一种佛学它有好多层次。可能令祖父母令尊令堂大人他们从《西游记》里得到某种佛教的方便,但是《西游记》在本质上不是一部
其次,“艺术”这个概念的所指,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古老的拉丁文中,都是非常宽泛的。这个概念最早被使用时,指称的是与“技艺”、“才艺”相关的众多创造活动及其创造成果,并非专指当下意义上的艺术行为、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其区别在于,古汉语中的“艺”或“艺术”,跟农耕时代“园艺”的关系较为密切,而拉丁文中的“arS”,与古代城邦中手工艺人操持的“工艺”联系更加紧密。大致到了18世纪,汉语和西语中“艺术”的所指才开始发生变化,其总体趋势是外延开始收缩,不再指称“园艺”、“工艺”等实用性较强的创造活动,而专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建筑、雕塑等“美的艺术”(fincart)了。这也就是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艺术创作的理性言说,即便在当时仅为只言片语,曾经在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中发挥过引领、指导作用,或者说,曾经有效地指导过“美的艺术”之外多种类别的创造、创新活动。
据此,笔者认为,如果将创新路径的提炼以及创新思维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商学等相对狭小的领域,正如一些所谓的创造学学者们有意无意宣称的那样,显然是不明智的,是缺乏宏观视野的。笔者甚至以为,即便在打造科技创造学、经济创造学、商品创造学、财富创造学等门类创造学的过程中,艺术创作论这份历史文化遗存,经过系统地开发,也一定能够起到其他理论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创作论中的方法、门道、原则和技巧等,有可能被提炼成具有普泛价值、拥有普遍意义的创新路径吗?笔者经过初步梳理,得出了肯定的答案,聊举几例如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