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341318
编辑推荐
◎影响乔布斯心灵的禅学经典
◎禅文化的普及读物,以通俗明了的方式告诉人们禅是什么
◎铃木大拙禅学经典之作,简单、直接、实用
◎作者铃木大拙,不仅是日本当代禅学大师,更是世界禅者,他使得禅学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思想潮流
内容简介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集中在禅宗思想意义的阐发,也是铃 木大拙研究*具时代特色的作品,深入浅出的 笔触下,让其成为禅学入门*经典的*作。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三大特色: 1.反映铃木大拙禅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大 体面貌,可作为铃木大拙其他*作的“索引”。
2.内容的阐述具有普及性,兼顾禅学研究 者和一般读者,篇幅适中,深入浅出。
3.集中于禅宗思想意义的阐发,避免了通 常所见的历史材料的冗长叙述和学术性考证。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三大特色: 1.反映铃木大拙禅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大 体面貌,可作为铃木大拙其他*作的“索引”。
2.内容的阐述具有普及性,兼顾禅学研究 者和一般读者,篇幅适中,深入浅出。
3.集中于禅宗思想意义的阐发,避免了通 常所见的历史材料的冗长叙述和学术性考证。
目 录
作者自序 禅学的入门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禅是什么 第三章 禅是虚无主义吗 第四章 不合逻辑的禅 第五章 禅是更高的肯定 第六章 平凡的禅 第七章 开悟或得到新的观点 第八章 公案 第九章 禅堂和僧侣的生活 后记 开启西方心灵的禅学 附录一 世界禅者——铃木大拙年表 附录二 铃木大拙主要著作一览表
媒体评论
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 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研究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著作。
——文化巨匠 胡适
铃木大拙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表达的。
——哲学家 马丁·海德格尔
《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静定即天台之止,禅家之定,铃木谓之禅那。虑是天台之观,禅家之慧,铃木谓之般若。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 钱穆
铃木大拙只手将禅带到了西方,这个移植的历史重要性,可媲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美国禅宗研究者 理查德·贝克
铃木大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一位思想家。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位少见的坚持到底的人物。他用九十年的生涯专注于把握人的整体性,这不是一般哲学家、思想家所能做到的。他通过自己的局部探究,完成了他的人生任务,走完了他应走的历程。他不是所谓的学者。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意图,从根本上彻悟了一般学者所不能做到的一切。
——日本学者 玉城康四郎
在线试读
突破“是”与“非”的对立,才能体会真正自由的生命 用读者比较习惯的抽象方式来说,其理念是要得到更 高的肯定,而不是肯定和否定的逻辑对立命题。一般来 说,正因为我们以为自己无法超越对立,所以始终不敢去 逾越它。逻辑一直在恐吓我们,一提到它的名字,我们就 觳觫不安。自从知性觉醒以来,心智就一直被规定在逻辑 二元论的严格训练下运作,而拒绝抖落它想象中的枷锁。
我们从未想到可以摆脱这个自己设定的知性限制。的确, 除非我们突破“是”与“非”的对立,否则就不可能去体 会真正自由的生命。而灵魂一直在哭喊着它,却忘记了要 达到更高的肯定形式,而没有否定与肯定的矛盾分别,其 实没有那么困难。而由于禅,我们终于经由禅师手里的竹 篦达到这个更高的肯定。
不消说,禅师所举的竹篦,也可以是这个森罗万象 的殊相世界里的任何一种东西。在这竹篦里,我们看到 了所有可能的存在,也看到了我们所有可能的经验。我 认识到它,这不起眼的竹篦,也就认识了三干大干世界。
我握在手里,也就握住整个宇宙。当我谈论它时,也是 在谈论宇宙万物。得一隅即得一切。诚如华严哲学所说 的:一摄一切,一切摄于一;_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 一切,一切入于一。一一微尘亦复如是。但是要注意, 这不是什么泛神论,也没有什么同一性理论。因为当竹 篦被举到你面前时,它就只是竹篦;竹篦里不曾吸纳宇 宙,没有一切,没有一;才要举似“我见到竹篦”或“它 是竹篦”就已经乖离。禅已经鸟飞无迹,更不用说什么 华严哲学了。
我在前面几章的某处谈到禅的不合逻辑,现在读者可 以明白为什么禅反对逻辑,无论是形式逻辑或非形式逻 辑。禅自己也不想不合逻辑,它只是想让人们明白,逻辑 的一致性并非究竟,而单纯的知见是无法得到某些超越性 的语句的。当一切都上轨道时,“是”与“非”的知性窠 臼还蛮管用的。但是一旦临到终极的生命问题,知性就捉 襟见肘了。当我们说“是”时,我们是在肯定,并因而限 制了自己;当我们说“不是”时,’我们是在否定,而否定 是一种排斥。排斥和限制,它们毕竟是同一回事,都是在 戕害灵魂。灵魂的生命不是应该完全自由且和谐的吗?在 排斥或限制里,是不会有自由或和谐的。禅很明白这点。
因此,基于我们内在生命的需求,禅带领我们到一个没有 任何对立的绝对领域。
生命要拥有自由,就必须是一种绝对的肯定 然而我们要记得,我们是活在肯定里,而不是在否定 里,因为生命本身是肯定的,而这个肯定不能有否定的伴 随或制约;因为那样的肯定就是相对的,一点也不绝对。
有了那样的肯定,生命会失去其创造性的泉源,变成如没 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的机械运转。如果生命要拥有自 由,就必须是一种绝对的肯定。它必须超越一切会阻碍自 由行动的可能的制约、限制和对立。首山对弟子举竹篦, 无非是要他们明白这种绝对肯定的形式。任何从一个人的 内在存在流出的答案都可以,因为那总会是绝对的肯定。
因此,禅不仅是意味着挣脱知性的桎梏,那有时候会流于 放荡不羁。禅既可以让我们抛去缠缚,也能够让我们立定 脚跟,但那不是相对意义下的立足点。禅师努力要夺走弟 子们生来即有的立足点,然后给他们一个其实不算是立足 点的东西。如果用竹篦还不得要领,任何称手的东西都可 以派上用场。虚无主义不是禅,因为这只竹篦或其他东西 不能像言语或逻辑那样被打发掉。我们在禅的研究里不可 忽略这点。
我举若干例子说明一下。德山宣鉴禅师上堂前举拄杖 示众说:“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他对弟子 们总是这么说。没有长篇大论的宗教或道德谈话;也没有 抽象的论述,没有吹毛求疵的形而上学;相反,我们看到 粗鲁的举动。对于那些认为宗教总是懦弱和假神圣的人而 言,禅师们应该都是一些大老粗吧。但是直接开显出来的 事实,一般来说也是很狂暴的东西。我们必须光明正大地 面对它们,因为再怎么眨眼逃避都没有用。打了一顿三十 棒以后,内在的眼睛就打开了。从生命灼热的火山口就会 进出一个绝对的肯定。
五祖法演禅师曾说:“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 审将什么对?”他的用意即是要人明白我所说的绝对 的肯定。不只是要跳脱“是”与“非”的对立,而是要找 一个积极的方法,让对立可以完全和谐,法演的问题就 是这个目的。一位禅师指着生炭对弟子说:“老僧唤作火, 汝唤作什么?”也是如此。禅师希望弟子们的心能摆 脱逻辑的束缚,那一直是人性的致命伤。
禅不是用来迷惑你的谜语。这其中无任何戏论,如果 你无法回答,便要面对一切结果。你要永远受缚于你的思 考法则,还是要在无始无终的生命肯定里拥有完全的自 由?你不能犹豫。抓住诸法实相或是让它溜走,除此之外 别无选择。禅修法门一般会把人丢到一个两难里头,让人 设法走出来,当然不是以逻辑,而是以更高层次的心灵。
药山惟俨禅师初次谒见石头希迁禅师便问: “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 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头曰:“恁么 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 生?”师罔措。头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马 祖道一禅师)处去。”师禀命恭礼马祖,仍伸前问。祖曰: “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 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 于言下契悟。便礼拜。祖曰:“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 师曰:“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 P64-68
我们从未想到可以摆脱这个自己设定的知性限制。的确, 除非我们突破“是”与“非”的对立,否则就不可能去体 会真正自由的生命。而灵魂一直在哭喊着它,却忘记了要 达到更高的肯定形式,而没有否定与肯定的矛盾分别,其 实没有那么困难。而由于禅,我们终于经由禅师手里的竹 篦达到这个更高的肯定。
不消说,禅师所举的竹篦,也可以是这个森罗万象 的殊相世界里的任何一种东西。在这竹篦里,我们看到 了所有可能的存在,也看到了我们所有可能的经验。我 认识到它,这不起眼的竹篦,也就认识了三干大干世界。
我握在手里,也就握住整个宇宙。当我谈论它时,也是 在谈论宇宙万物。得一隅即得一切。诚如华严哲学所说 的:一摄一切,一切摄于一;_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 一切,一切入于一。一一微尘亦复如是。但是要注意, 这不是什么泛神论,也没有什么同一性理论。因为当竹 篦被举到你面前时,它就只是竹篦;竹篦里不曾吸纳宇 宙,没有一切,没有一;才要举似“我见到竹篦”或“它 是竹篦”就已经乖离。禅已经鸟飞无迹,更不用说什么 华严哲学了。
我在前面几章的某处谈到禅的不合逻辑,现在读者可 以明白为什么禅反对逻辑,无论是形式逻辑或非形式逻 辑。禅自己也不想不合逻辑,它只是想让人们明白,逻辑 的一致性并非究竟,而单纯的知见是无法得到某些超越性 的语句的。当一切都上轨道时,“是”与“非”的知性窠 臼还蛮管用的。但是一旦临到终极的生命问题,知性就捉 襟见肘了。当我们说“是”时,我们是在肯定,并因而限 制了自己;当我们说“不是”时,’我们是在否定,而否定 是一种排斥。排斥和限制,它们毕竟是同一回事,都是在 戕害灵魂。灵魂的生命不是应该完全自由且和谐的吗?在 排斥或限制里,是不会有自由或和谐的。禅很明白这点。
因此,基于我们内在生命的需求,禅带领我们到一个没有 任何对立的绝对领域。
生命要拥有自由,就必须是一种绝对的肯定 然而我们要记得,我们是活在肯定里,而不是在否定 里,因为生命本身是肯定的,而这个肯定不能有否定的伴 随或制约;因为那样的肯定就是相对的,一点也不绝对。
有了那样的肯定,生命会失去其创造性的泉源,变成如没 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的机械运转。如果生命要拥有自 由,就必须是一种绝对的肯定。它必须超越一切会阻碍自 由行动的可能的制约、限制和对立。首山对弟子举竹篦, 无非是要他们明白这种绝对肯定的形式。任何从一个人的 内在存在流出的答案都可以,因为那总会是绝对的肯定。
因此,禅不仅是意味着挣脱知性的桎梏,那有时候会流于 放荡不羁。禅既可以让我们抛去缠缚,也能够让我们立定 脚跟,但那不是相对意义下的立足点。禅师努力要夺走弟 子们生来即有的立足点,然后给他们一个其实不算是立足 点的东西。如果用竹篦还不得要领,任何称手的东西都可 以派上用场。虚无主义不是禅,因为这只竹篦或其他东西 不能像言语或逻辑那样被打发掉。我们在禅的研究里不可 忽略这点。
我举若干例子说明一下。德山宣鉴禅师上堂前举拄杖 示众说:“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他对弟子 们总是这么说。没有长篇大论的宗教或道德谈话;也没有 抽象的论述,没有吹毛求疵的形而上学;相反,我们看到 粗鲁的举动。对于那些认为宗教总是懦弱和假神圣的人而 言,禅师们应该都是一些大老粗吧。但是直接开显出来的 事实,一般来说也是很狂暴的东西。我们必须光明正大地 面对它们,因为再怎么眨眼逃避都没有用。打了一顿三十 棒以后,内在的眼睛就打开了。从生命灼热的火山口就会 进出一个绝对的肯定。
五祖法演禅师曾说:“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 审将什么对?”他的用意即是要人明白我所说的绝对 的肯定。不只是要跳脱“是”与“非”的对立,而是要找 一个积极的方法,让对立可以完全和谐,法演的问题就 是这个目的。一位禅师指着生炭对弟子说:“老僧唤作火, 汝唤作什么?”也是如此。禅师希望弟子们的心能摆 脱逻辑的束缚,那一直是人性的致命伤。
禅不是用来迷惑你的谜语。这其中无任何戏论,如果 你无法回答,便要面对一切结果。你要永远受缚于你的思 考法则,还是要在无始无终的生命肯定里拥有完全的自 由?你不能犹豫。抓住诸法实相或是让它溜走,除此之外 别无选择。禅修法门一般会把人丢到一个两难里头,让人 设法走出来,当然不是以逻辑,而是以更高层次的心灵。
药山惟俨禅师初次谒见石头希迁禅师便问: “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 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头曰:“恁么 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 生?”师罔措。头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马 祖道一禅师)处去。”师禀命恭礼马祖,仍伸前问。祖曰: “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 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 于言下契悟。便礼拜。祖曰:“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 师曰:“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 P64-6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