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68731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电子产品质量与产品标准、电子产品检验,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进料检验、电子产品生产过程检验以及电子产品开发的型式检验等。本书共分为电子产品检验基础、电子产品检验工艺、检测仪器使用、产品检验、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电子产品检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本书可作为中职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及高职高专电子技术类专业”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产品检验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 录
第1章 电子产品检验概述 (1)1.1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2)1.1.1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2)1.1.2 质量检验基本概念 (3)1.2 质量检验中的标准化 (5)1.2.1 标准和标准化 (5)1.2.2 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6)1.2.3 ISO 9000族标准简介 (9)1.2.4 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11)1.3 电子产品检验概述 (12)1.3.1 电子产品检验的定义和形式 (12)1.3.2 抽样检验 (13)1.3.3 电子产品检验活动内容 (15)1.3.4 电子产品检验工作的一般流程 (17)1.3.5 电子产品检验中规范和标准的作用 (18)知识拓展 (18)本章小结 (21)习题7 (22)第2章 电子产品检验工艺 (24)2.1 概述 (24)2.1.1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工艺 (24)2.1.2 检验工艺文件 (25)2.1.3 检验规程 (27)2.2 来料检验工艺规范 (29)2.2.1 来料检验的对象及实施 (30)2.2.2 来料检验流程图案例 (31)2.2.3 来料检验工艺规范案例 (31)2.3 过程检验工艺规范 (38)2.3.1 过程检验的三种形式 (38)2.3.2 过程检验工艺规范案例 (39)2.4 终检验和出货检验规范 (42)2.4.1 交收试验 (43)2.4.2 定型试验 (44)2.4.3 例行试验 (45)2.4.4 电子整机产品检验工艺规范案例 (45)2.5 遵守检验规范,培养严谨作风 (50)2.5.1 严格执行检验工艺 (50)2.5.2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51)本章小结 (51)习题7 (51)第3章 产品的技术条件标准和测量方法 (53)3.1 概述 (53)3.1.1 检验标准简介 (53)3.1.2 调幅收、录音机基本组成和原理 (54)3.2 收、录音机质量检验规则 (55)3.3 收音机的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56)3.3.1 收音机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 (56)3.3.2 调幅广播收音机测量方法 (59)3.4 录音机的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63)3.4.1 录音机的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 (63)3.4.2 录音机测量方法 (65)本章小结 (67)习题7 (68)第4章 检测仪器使用规范 (69)4.1 检测仪器使用要求 (69)4.1.1 对检测仪器及其组成的要求 (69)4.1.2 检测仪器使用规范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70)4.2 电子产品检验实训仪器使用规范 (71)4.2.1 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0型)的使用规范 (71)4.2.2 高频信号发生器(SG1051S型)的使用规范 (72)4.2.3 通用示波器使用规范 (73)4.2.4 交流毫伏表(DA-16型)使用规范 (74)4.2.5 失真度测量仪(QF4110型)使用规范 (76)4.2.6 电子计数器(YZ-2003型)使用规范 (77)4.3 其他相关仪器和设备简介 (78)4.3.1 测量滤波器(843型收音机、录音机测量滤波器)使用规范 (78)4.3.2 测试带简介 (78)4.3.3 抖晃仪简介 (79)4.3.4 用电安全性能检测用仪器简介 (79)本章小结 (80)习题7 (80)第5章 检验测试工装介绍 (81)5.1 生产环境测试工装的概念 (81)5.1.1 检验测试工装标准化 (81)5.1.2 检验测试工装的设计 (82)5.1.3 检验测试工装的验证 (83)5.1.4 检验测试工装的管理 (84)5.2 检验测试工装简介 (85)5.2.1 PCBA在线测试工装简介 (85)5.2.2 典型电子产品性能指标测试工装简介 (86)5.2.3 电子产品检验实习测试工装简介 (90)本章小结 (91)习题7 (91)第6章 产品检验 (92)6.1 产品检验实训的控制 (92)6.1.1 熟练使用检验环境 (92)6.1.2 检验实训质量审核程序 (92)6.2 “安全检查”项目测试 (94)6.2.1 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95)6.2.2 泄漏电流测定方法 (95)6.2.3 绝缘电阻测定方法 (95)6.3 调幅收音部分若干性能指标测试 (95)6.3.1 测量条件 (95)6.3.2 信噪比测量操作指导书 (95)6.3.3 噪限灵敏度测量操作指导书 (97)6.3.4 频率范围(中波)测量操作指导书 (98)6.3.5 整机电压谐波失真测量操作指导书 (99)6.3.6 有用功率测量操作指导书 (100)6.3.7 实习检验报告 (101)6.4 录音机部分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101)6.4.1 测量条件 (101)6.4.2 带速误差测量操作指导书 (101)6.4.3 抖晃率测量操作指导书 (102)6.4.4 全通道信噪比测量操作指导书 (103)6.4.5 全通道谐波失真测量操作指导书 (106)6.4.6 全通道频率响应测量操作指导书 (107)6.4.7 实习检验报告 (108)本章小结 (109)习题7 (109)第7章 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 (110)7.1 检验误差知识和数据处理 (110)7.1.1 误差及其分类 (110)7.1.2 误差表示方法 (112)7.1.3 数据处理 (113)7.2 检验结果的判定 (115)7.2.1 全数值比较法 (116)7.2.2 修约值比较法 (116)7.2.3 两种方法的比较和选用原则 (116)7.3 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 (117)7.3.1 检验质量原始记录 (117)检测原始记录 (119)7.3.2 检验报告 (120)7.3.3 仪器设备、测试工装使用状况记录 (124)7.3.4 电子产品检验实习质量记录 (126)本章小结 (128)习题7 (128)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代号 (129)附录B 我国现行地方标准代码 (132)附录C 相关标准代号和名称 (133)参考文献 (136)
前 言
本教材是根据*2015年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产品测试与检验》教学大纲编写的。本教材力图填补中等职业教育电子整机检验岗位训练这一空白,首次在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实现质量检验过程,编写内容充分体现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重视与生活、社会、生产的联系,并根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特点,尽可能反映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更加突出实用性和新颖性。同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认识到电子产品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下的一种技术活动,而对这个活动的过程认识和训练是电子产品检验实习的重点。因此,强调过程控制,使学生主动参与这个控制过程,就会使他们在模拟状态下真正感受、理解标准和规范,为其走向实际岗位打下基础。作为首次进行此类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开发,在没有先例可供参考、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本教材来自几年的教学应用,大量来自生产一线的真实、具体的检验工艺规范案例,充实了电子产品检验工艺知识,完善了质量检验记录内容,增加了电子产品检验实习质量记录,紧扣实习教学。本书简化了专业性太强的理论内容,知识讲解浅显易懂,注重实际应用,充分结合实际岗位训练要求,实习环节可操作性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对中职学校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广大师生在教学应用中,结合教学实践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教材不断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及进行多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对本教材进行润色,主要的原则是:为更加完整、系统地体现当代电子企业产品检验工艺过程,在内容上有选择地增加了过程检验质量文件、PCB装配焊接检验规程规范、部件组装检验规程、SMT的制程巡检规程等重点环节的典型企业案例。考虑到可操作性,尽管检验实习仍基于收、录音机的电性能指标的测试,但为了更好地贴近企业实际应用,特增加了“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案例”。另外,其他章节也对数据、图表及知识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并参考大纲的要求,本教材课时分配参考见下表。序 号 课程教学内容 学 时 数 合计 讲课 实验和实训 机动1 电子产品检验概述 10 6 42 电子产品检验工艺 8 6 23 产品的技术条件标准和测量方法 6 4 24 检验仪器使用规范 6 4 25 检验测试工装介绍 8 6 26 产品检验 18 2 12 47 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 14 4 6 4 总计 70 32 18 20本教材此次编写工作由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朱鸣独自承担,朱鸣编写了全书的各个章节并完成了全书的统稿工作。当然,此次编写工作是基于全系教师多年努力的结果,同时,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高级讲师、电子专业省级学术带头人管莉作为本次编写的主审,在提纲制定和稿件细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全书进行了精心审阅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谨致谢意!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教材还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电子版),有此需要的教师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下载,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我们将免费提供(E-mail:[email protected])。由于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整机产品和生产工艺不断更新,新的检测仪器、检验方法不断出现,加之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热忱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修改。编 者 2015年5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