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081137
目 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以杭州(临安)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
序言
绪言
一、“城镇”的简要解释
二、南宋在中国古代城镇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学术史的回顾
四、几点说明
第一章 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
第一节 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回溯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二、镇的演变
三、草市的兴起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宋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二、南方地域环境的新特点
第二章 城镇发展和分区状况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受阻
一、从动乱到恢复
二、走向繁荣
三、停滞与衰退
第二节 市镇的兴盛
一、数量增加和地域分布网络的形成
二、工商业的空前活跃
第三节 分区状况
一、东南地区
二、长江中上游地区
三、北部沿边地区
四、广南地区
第三章 城镇形态和类型
第一节 发展形态与等级体系
一、发展形态的进一步转变
二、等级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类型的分化
一、城市类型及其特点
二、市镇类型及其特点
第四章 城镇产业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工商业
一、商业
二、服务业
三、手工业
……
第五章 城镇人口及其流动
第六章 城镇社会结构
第七章 城镇街区结构和市政建设
第八章 城镇管理和社会保障
第九章 城镇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十章 城镇与南宋社会
后记
编后语
以杭州(临安)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
序言
绪言
一、“城镇”的简要解释
二、南宋在中国古代城镇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学术史的回顾
四、几点说明
第一章 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
第一节 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回溯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二、镇的演变
三、草市的兴起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宋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二、南方地域环境的新特点
第二章 城镇发展和分区状况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受阻
一、从动乱到恢复
二、走向繁荣
三、停滞与衰退
第二节 市镇的兴盛
一、数量增加和地域分布网络的形成
二、工商业的空前活跃
第三节 分区状况
一、东南地区
二、长江中上游地区
三、北部沿边地区
四、广南地区
第三章 城镇形态和类型
第一节 发展形态与等级体系
一、发展形态的进一步转变
二、等级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类型的分化
一、城市类型及其特点
二、市镇类型及其特点
第四章 城镇产业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工商业
一、商业
二、服务业
三、手工业
……
第五章 城镇人口及其流动
第六章 城镇社会结构
第七章 城镇街区结构和市政建设
第八章 城镇管理和社会保障
第九章 城镇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十章 城镇与南宋社会
后记
编后语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
第一节 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回溯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是不断延续的,后代的发展离不开前代所奠定的基础。因此,对南宋时期城市的讨论,有必要首先就此前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作一番简单的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了具有一定政治、军事和宗教职能的原始城池和城堡。如发现于山东章丘的城子崖古城和临淄的教场铺古城,均系龙山文化晚期遗址,总面积分别有17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在湖北天门发现的石家河古城规模更是惊人,仅发掘整理出来的遗址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距今4 000多年前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全城由土墙围圈,呈正方形,在城南门还发现左右两侧各有门卫房,可见已有较严格的城门出入管理。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境内的藤花落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重,各有颇为完整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网络,隐约呈观出后世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结构。这些原始城池和城堡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更具城市雏形的都城和城邑。如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夏朝都城,空问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宏大,为我们展示了上古早期都城的气势。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商中后期都城遗址殷墟,面积有3平方公里,已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区域布局,估计其居民数量超过了10万人。西周初修筑的洛阳王城周围有15里,其整体结构和格局已接近后世都城。至于城邑,主要是由一般居民区发展形成的。清代学者金锷在《求古录·礼说·邑考》中说:“邑者,民之所聚也……邑为民居所聚,民居有多少,故邑有大小。”城邑虽在规模上一般不能与都城相比,空间结构与布局也不如都城完整,但却是后来诸多中小城市兴起的基础。
……
第一节 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回溯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是不断延续的,后代的发展离不开前代所奠定的基础。因此,对南宋时期城市的讨论,有必要首先就此前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作一番简单的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了具有一定政治、军事和宗教职能的原始城池和城堡。如发现于山东章丘的城子崖古城和临淄的教场铺古城,均系龙山文化晚期遗址,总面积分别有17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在湖北天门发现的石家河古城规模更是惊人,仅发掘整理出来的遗址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距今4 000多年前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全城由土墙围圈,呈正方形,在城南门还发现左右两侧各有门卫房,可见已有较严格的城门出入管理。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境内的藤花落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重,各有颇为完整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网络,隐约呈观出后世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结构。这些原始城池和城堡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更具城市雏形的都城和城邑。如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夏朝都城,空问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宏大,为我们展示了上古早期都城的气势。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商中后期都城遗址殷墟,面积有3平方公里,已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区域布局,估计其居民数量超过了10万人。西周初修筑的洛阳王城周围有15里,其整体结构和格局已接近后世都城。至于城邑,主要是由一般居民区发展形成的。清代学者金锷在《求古录·礼说·邑考》中说:“邑者,民之所聚也……邑为民居所聚,民居有多少,故邑有大小。”城邑虽在规模上一般不能与都城相比,空间结构与布局也不如都城完整,但却是后来诸多中小城市兴起的基础。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