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35707丛书名: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本书是宇文所安的**力作,是其唐代诗歌研究的终篇,与三联已出版的《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构成完整的“唐诗四部曲”。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继初唐、盛唐、中唐后,将焦点集中于晚唐的诗歌与文学史,重点落实于几个代表性人物: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宇文所安认为,晚唐的许多承袭了盛唐和中唐的诗人的诗风发生了急遽转变,并极力抗拒他们的诗风。晚唐诗风的独树一帜——风格、体裁、观念——会改变我们对诗歌史的刻板认识,即中国的诗人们总是善于利用过去的诗歌,但在晚唐,这一特质越发突出,过去的踪迹和回声总有着独一无二的光晕和气息,许多诗人便是因为对往昔强烈的回视而光耀千古。诗意的过往已开始汇总蜕变,呈现为被下一个千年所拥有的诗歌功能和形式。
晚唐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宇文所安以他一贯新颖独特的观点和富有魅力的文风所写就的这部新著,相信会比前几部书更吸引人关注。
在以“学术散文”的方式串联中唐文学文化史的尝试之后,《晚唐诗》貌似又回到了传统的文学史架构,以对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的新颖而精审的解读,来勾勒处于中唐余韵中的晚唐诗歌,如何在“回瞻”与“迷恋”中既实践着独立的诗歌“写作”,又恰如其分地记录了大唐王朝逐渐解体过程中文人们的体验、情感和他们视野中的世界影像。而对当时诗歌语境和手抄本文化的揭示和强调,又使《晚唐诗》的文学史视野别具怀抱,从而对重新理解晚唐的文学文化乃至社会和历史转型饶富启示。
导言:后来者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老人
第三章 五言律诗
第四章 诗歌巧匠
第五章 李贺的遗产
第六章 七言律诗:“怀古”
第七章 七言诗人
第八章 杜牧
第九章 道教:曹唐的例子
第十章 李商隐:引子
第十一章 李商隐:朦胧诗
第十二章 李商隐:咏史诗
第十三章 李商隐:咏物诗
第十四章 李商隐:应景诗
第十五章 温庭筠
结论
引用书目
第一章 背景
皇帝
在826年1月9日的晚上,十八岁的唐朝皇帝夜猎归来,正与其宠信的侍卫和宦官举行通常的深夜欢宴。他出去解手回来,灯突然熄灭,随后皇帝本人也被消灭了。以宦官刘克明为首的密谋者策划把皇帝的叔父李悟推上皇位。另一位太监、内枢密使王守澄迅速率领一场反政变,杀死刘克明,并在行动过程中偶然地杀了李悟。前皇帝之兄弟李涵于1月13日被扶上皇座,并很快更名为更尊严的李昂。
李昂就这样成为七年中的第四位皇帝。在九世纪二十年代初,颇有作为的元和皇帝宪宗(806—820年在位)突然不明原因地死去,年仅四十三岁,虽然怀疑是被毒死的,但更可能的死因是服用延年金丹。宪宗从其谨慎的祖父德宗处继承了充足的财库和充满危机的政体。八世纪中叶安禄山之乱后,地方军事势力迫使朝廷让步,许多地区实际上割据自治,特别是东北地区。一些军队极不可靠,不时叛乱,反抗朝廷委派的将领。以汉族人口为主的西北许多州府,陷入了吐蕃的统治。在宪宗的十五年统治下,朝廷的权力获得重要的恢复。虽然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朝廷的权威继续减弱,但中央政府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稳定,而提供赋税的主要州府则更为稳固。
宪宗去世之后,其二十六岁的儿子长庆皇帝即位。长庆皇帝最为人所知的是对杂技表演的喜爱,以及让宠爱的宫女穿上写着靡丽诗篇的轻薄丝衣。也许与他的父亲一样,长庆皇帝即位几年后便误食道教金丹而中毒死亡。他在824年去世,被封以穆宗的庙号。唐代王子的性生活都开始得很早,皇帝最年长的儿子们往往是其十几岁时的产物。穆宗去世时近三十岁,继承皇位的是他的长子宝历皇帝,当时十六岁。他年轻放荡,结局不幸,已见前述,死后被封为敬宗。李昂与其昏昧的兄弟同岁,在位时间长得多,但去世时也仅三十三岁,被封为文宗。根据礼制,文宗在827年(其兄弟去世后的第二年)宣告了新的年号大和。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