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0281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是由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究团队根据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精心研发而成。
本书精选了2015年至2017年的6套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并对每套真题做了详细解答,利于考生熟悉掌握真题结构、考点分布和相应的知识内容。
同时本书还包括根据真题研发的10套标准预测试卷,其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等都与真题契合,供考生进行考试模拟训练,检验学习成果。
购买本书即可享有增值服务——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陪伴考生备战。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始终如一的支持,本书还设有“教师题库”助力考生备考——扫码进入教师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专项练习 线上模考。历年真题试卷与教材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图书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试卷真题解析详细,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的脉搏;标准预测试卷严格依据真题编写,网罗重要考点,让考生充分把握考试方向,突破知识重难点,提高实战能力。通过本试卷我们切实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教师资格考试的特点,掌握考试要点。
本试卷包含6套真题(包括2017年下半年真题),10套标准预测试卷,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每一道真题都有对应的微视频讲解,扫描题目后方的二维码,即可在线学习。模拟试题严格依据真题的题型题量与难易程度编写,包括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题型。题目难易度与真题契合,直击考试现场。答案解析详细,让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目 录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
答案部分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214)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
答案部分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214)
在线试读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梧桐”意象与爱情无关的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C.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赵长卿《一剪梅》)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2.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列举其他写景状物的散文,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巴金《小狗包弟》B.陆蠡《囚绿记》
C.鲁迅《灯下漫笔》D.欧·亨利《后一片常春藤叶》
3.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家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展开研讨,下列对该课程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B.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C.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D.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4.学习关汉卿《窦娥冤》,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戏剧作品以深入理解“神秘色彩”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王实甫《西厢记》B.席勒《阴谋与爱情》
C.汤显祖《牡丹亭》D.易卜生《玩偶之家》
5.在“广告修辞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指出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提升语言品质,增强广告效果。下列广告语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剧”说你要来(综艺节目)
B.美好生活,“头等”大事(美发店)
C.“枣”想“核”你在一起(食品)
D.步步为“赢”,“衣衣”不舍(服装)
6.为了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教研组尝试在高一年级开展“小人物的命运”的专题教学。下列作品适合选入的是()。
A.茅盾《子夜》B.余华《活着》
C.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D.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7.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文中的语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叶子新鲜润泽。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青春面庞,是《诗经》惯用的修辞“比”(《诗经·卫风·氓》)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孤单,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形象地描写出作者的家庭人丁不旺,暗示祖母只能依靠作者奉养(李密《陈情表》)
C.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做下装。表明作者追求高雅,洁身自好,品德高尚,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屈原《离骚》)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登高远望。生动再现了作者归去之后的生活状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8.“古代文化经典研习”活动中,教师提醒学生阅读时要正确理解原文,避免断章取义,下列属于断章取义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所以毕业就应回到父母身边工作(《论语·里仁》)
B.做人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犯了错误就不要找借口(《孟子·梁惠王上》)
C.人生在世“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过分追求利益只会伤害身体(《庄子·杂篇·让王》)
D.“兼相爱,交相利”,咱们双方相互关照,以获得共赢(《墨子·兼爱》)
9.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词类活用现象,下列语句中包含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10.某教材将《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建议,不恰当的是()。
A.本文主题复杂,应该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多元解读,表达出个性化看法
B.本文多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其在演讲中的特殊效果
C.本文的理解需借助相关知识背景,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D.本文核心词是“梦想”,要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理解其内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梧桐”意象与爱情无关的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C.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赵长卿《一剪梅》)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2.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列举其他写景状物的散文,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巴金《小狗包弟》B.陆蠡《囚绿记》
C.鲁迅《灯下漫笔》D.欧·亨利《后一片常春藤叶》
3.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家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展开研讨,下列对该课程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B.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C.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D.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4.学习关汉卿《窦娥冤》,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戏剧作品以深入理解“神秘色彩”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王实甫《西厢记》B.席勒《阴谋与爱情》
C.汤显祖《牡丹亭》D.易卜生《玩偶之家》
5.在“广告修辞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指出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提升语言品质,增强广告效果。下列广告语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剧”说你要来(综艺节目)
B.美好生活,“头等”大事(美发店)
C.“枣”想“核”你在一起(食品)
D.步步为“赢”,“衣衣”不舍(服装)
6.为了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教研组尝试在高一年级开展“小人物的命运”的专题教学。下列作品适合选入的是()。
A.茅盾《子夜》B.余华《活着》
C.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D.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7.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文中的语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叶子新鲜润泽。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青春面庞,是《诗经》惯用的修辞“比”(《诗经·卫风·氓》)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孤单,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形象地描写出作者的家庭人丁不旺,暗示祖母只能依靠作者奉养(李密《陈情表》)
C.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做下装。表明作者追求高雅,洁身自好,品德高尚,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屈原《离骚》)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登高远望。生动再现了作者归去之后的生活状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8.“古代文化经典研习”活动中,教师提醒学生阅读时要正确理解原文,避免断章取义,下列属于断章取义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所以毕业就应回到父母身边工作(《论语·里仁》)
B.做人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犯了错误就不要找借口(《孟子·梁惠王上》)
C.人生在世“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过分追求利益只会伤害身体(《庄子·杂篇·让王》)
D.“兼相爱,交相利”,咱们双方相互关照,以获得共赢(《墨子·兼爱》)
9.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词类活用现象,下列语句中包含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10.某教材将《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建议,不恰当的是()。
A.本文主题复杂,应该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多元解读,表达出个性化看法
B.本文多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其在演讲中的特殊效果
C.本文的理解需借助相关知识背景,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D.本文核心词是“梦想”,要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理解其内涵
雨在下 –
内容讲解很详细,是正版资料,很不错,希望能一次过。
拉倒 –
冬日围炉夜读书,经典的作品永远值得我们多读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