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65626
强烈推荐您同时关注:
(涵盖原料-加工工艺-制品-检验,贯穿橡胶制品生产全过程,橡胶从业必备!)
更多橡胶图书,请进入专题浏览>>
本书重点介绍了生胶的制法、基本性能、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及其共混物,并介绍了影响共混物性能的各种因素。本书共分6章。第1章通用橡胶及其共混物;第2章特种橡胶及其共混物;第3章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物;第4章胶乳及其共混物;第5章硫化胶粉、再生胶及其共混物;第6章其他橡胶及其共混物。
本书可供橡胶工业从事橡胶制品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管理等方面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和参考。
第1章 通用橡胶及其共混物
1.1天然橡胶及其共混物
1.1.1天然橡胶
1.1.2天然橡胶共混物
1.1.3马来酸酐改性天然橡胶
1.1.4马来酸酐改性天然橡胶共混物
1.1.5环氧化天然橡胶
1.1.6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物
1.1.7氯化天然橡胶
1.1.8氯化天然橡胶共混物
1.2丁苯橡胶及其共混物
1.2.1丁苯橡胶
1.2.2丁苯橡胶共混物
1.2.3充油丁苯橡胶
1.2.4充油丁苯橡胶(SBR)/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高抗
冲聚苯乙烯(HIPS)共混物
1.3聚丁二烯橡胶及其共混物
1.3.1聚丁二烯橡胶
1.3.2聚丁二烯橡胶共混物
1.4聚异戊二烯橡胶及其共混物
1.4.1聚异戊二烯橡胶
1.4.2聚异戊二烯橡胶共混物
1.5丁腈橡胶及其共混物
1.5.1丁腈橡胶
1.5.2丁腈橡胶共混物
1.5.3氢化丁腈橡胶
1.5.4氢化丁腈橡胶共混物
1.6氯丁橡胶及其共混物
1.6.1氯丁橡胶
1.6.2氯丁橡胶共混物
1.7丁基橡胶及其共混物
1.7.1丁基橡胶
1.7.2丁基橡胶共混物
1.7.3卤化丁基橡胶
1.7.4卤化丁基橡胶共混物
1.7.5丁基橡胶其他共混物
参考文献
第2章 特种橡胶及其共混物
2.1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共混物
2.1.1三元乙丙橡胶
2.1.2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物
2.2氟橡胶及其共混物
2.2.1氟橡胶
2.2.2氟橡胶共混物
2.2.3丁腈橡胶/氟橡胶共混物
2.3硅橡胶及其共混物
2.3.1二甲基硅橡胶
2.3.2硅橡胶共混物
2.4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共混物
2.4.1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
2.4.2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
2.4.3聚氨酯共混物
2.5聚丙烯酸酯橡胶及其共混物
2.5.1聚丙烯酸酯橡胶
2.5.2聚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
2.6氯化聚乙烯及其共混物
2.6.1氯化聚乙烯
2.6.2氯化聚乙烯共混物
2.7氯磺化聚乙烯及其共混物
2.7.1氯磺化聚乙烯
2.7.2氯磺化聚乙烯及其共混物
2.8氯醚橡胶及其共混物
2.8.1氯醚橡胶
2.8.2氯醚橡胶共混物
2.9聚硫橡胶及其共混物
2.9.1聚硫橡胶
2.9.2聚硫橡胶共混物
参考文献
第3章 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物
3.1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物
3.1.1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
3.1.2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
3.1.3共混型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
3.2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共混物
3.2.1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3.2.2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共混物
3.3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3.3.1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
3.3.2热塑性聚烯烃硫化胶
3.4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物
3.4.1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3.4.2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
3.5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共混物
3.5.1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
3.5.2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物
参考文献
第4章 胶乳及其共混物
4.1天然胶乳及其共混物
4.1.1天然胶乳
4.1.2天然胶乳及其共混物
4.2合成胶
4.2.1丁苯胶乳
4.2.2丁苯胶乳共混物
4.2.3氯丁胶乳
4.2.4氯丁胶乳共混物
4.2.5丁腈胶乳
4.2.6羧基丁腈胶乳/天然胶乳共混物
参考文献
第5章 硫化胶粉、再生胶及其共混物
5.1硫化橡胶粉及其共混物
5.1.1硫化橡胶粉
5.1.2硫化橡胶粉共混物
5.2再生胶及其共混
5.2.1外胎类再生胶
5.2.2再生胶共混物
参考文献
第6章 其他橡胶及其共混物
6.1粉末橡胶及其共混物
6.1.1粉末丁腈橡胶
6.1.2粉末丁腈橡胶共混物
6.1.3粉末丁苯橡胶
6.1.4粉末丁苯橡胶共混物
6.2液体橡胶及其共混物
6.2.1液体聚丁二
6.2.2液体聚丁二烯共混物
6.2.3液体丁腈橡胶
6.2.4液体丁腈橡胶共混物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合成橡胶企业名称、网址和主要产品
附录二 手册和指南
附录三 主要文献资料来源
附录四 有关网
附录五 有关专业团体
附录六 定期专业会议
附录七 橡胶英文名称缩写一览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橡胶第一消费大国。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国橡胶企业的从业人员,系统地了解生胶及其共混物,特别是当前最新的技术进展,显得特别迫切。
生胶是一种独具高弹性的聚合物材料,是制造橡胶制品的母体材料。生胶一般指未硫化的橡胶。生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没有生胶,就没有橡胶胶料。因此,了解生胶的结构、性能、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尤其重要。
但是,单纯一种生胶其综合性能并不理想,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的要求,工业上通常采取橡胶/橡胶共混或橡胶/塑料共混的方式来改善某种橡胶性能的不足,将多种材料的优点集成到一种产品中。然而大多数的聚合物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
即产生相分离——相对含量少的聚合物以一定尺寸的相畴分散于相对含量多的聚合物连续相中。而且,即使分散程度很高或相畴很小,
也常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一些重要性能会由于共混各组分不相容而下降, 这不仅仅是由于共混物组分之间相容性的差异,
对于橡胶/橡胶共混物,更主要的是由于硫化速率的不同所致。
因此, 如何增容共混物, 以增加界面粘接力, 提高分散相结构和形态的稳定性,
控制相形态,以及解决橡胶/橡胶共混物的共硫化问题是获得高性能橡胶制品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所在。
生产厂家通常对共混物的组成和制备方法保密、本书介绍了影响共混物性能的各种因素,如各组分性质、共混比例、混炼工艺、加工条件、硫化体系、增容剂、填料类型(特别是炭黑、白炭黑、有机改性黏土),以及增塑剂、防老剂等。希望读者从中得到启迪。
本书重点介绍了生胶的制法、基本性能、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及其共混物。每章都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文献。
附录提供了国内外主要合成橡胶生产厂家的网址和产品,橡胶相关的手册和指南、文献来源、有关网站、有关专业团体、定期专业会议以及橡胶英文名称缩写,供读者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其他技术资料,并得到华南理工大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北京万源瀚德汽车密封系统有限公司、广州胶管厂有限公司、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橡六输送带厂、广州加士特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湛江市汇通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及其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参加编写的单位和个人很多,在此恕不一一列举,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全书经过了认真校订,但由于编写人员多、资料来源与编者水平的局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3年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