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0632丛书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教材:高频考点速记》为帮助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生进行考前复习,中公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研发团队根据近几年的考试真题,编写了本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每章内容讲解前都对真题进行分析。
本书内容围绕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真题展开,保留历年真题的常考考点。本书根据历年真题情况,梳理了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考试的易考考点,向考生用尽量简短的篇幅展示考试概况。
第二,提炼考点,浓缩考试内容。
本书各章节内容的展开尽力包括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真题考点,便于考生形成整体印象。对于特别重要的考点,本书采用表格与文字结合的方式,使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帮助考生系统记忆,强化能力。
第三,小巧精致,便于携带。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中,考点较多且广泛,考生要有良好的基础、广泛的涉猎范围。记忆类知识容易被遗忘,需要反复记忆。本书具有小巧精致、便于携带的特点,本书使考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记忆,合理利用时间,对于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夯实基础。
同时,购买本书可享有中公移动自习室的服务。
*章:经济
第二章:金融
第三章:会计与财经法规
第四章:法律
第五章:计算机
第六章:言语表达
第七章:数学运算
第八章:逻辑思维
第九章:时政与哲学
第十章:常识
第十一章:公文
第十二章:英语
第十三章:统计与高等数学
第十四章:广西区情
第十五章:主观能力素养
每一章又分为经典真题、考情分析、考点精讲等版块,方便考生在了解考情的同时进行复习。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经济学概述
考点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考点3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考点4效用理论
考点5生产理论
考点6成本理论
考点7市场理论的相关基本概念
考点8完全竞争市场
考点9完全垄断市场
考点10垄断竞争市场
考点11寡头市场
考点12收入分配
第二章金融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考点2金融工具
考点3金融市场的分类
考点4货币市场
考点5资本市场
考点6中央银行
考点7商业银行
考点8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考点9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考点10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考点11货币政策工具
考点12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
考点13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考点14货币供给
考点15货币均衡
考点16通货膨胀
考点17通货紧缩
考点18国际金融
考点19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
第三章会计与财经法规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会计概念
考点2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考点3会计基础和会计核算方法
考点4会计要素
考点5借贷记账法概述
考点6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考点7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考点8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
考点9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结构和
内容
考点10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
考点1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作用和
结构
考点12结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法律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宪法
考点2民法总则
考点3刑罚概述
考点4抵押权
考点5占有
考点6买卖合同
考点7借款合同
考点8证券法
考点9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考点10银监会监管职责与目标
考点11劳动合同法
第五章计算机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计算机的应用
考点2常见的快捷键
考点3存储器
考点4Windows基本操作
考点5Word操作
考点6Excel操作
考点7计算机网络
考点8网络安全
第六章语言表达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词语
考点2成语
考点3主旨观点型题目
第七章数学运算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计算问题
考点2和差倍比问题
考点3行程问题
考点4工程问题
考点5利润问题
考点6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考点7容斥问题
考点8抽屉原理
考点9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考点10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考点11和数列及其变式
考点12积数列及其变式
考点13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
考点14分式数列
考点15组合数列
第八章逻辑思维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逻辑判断
考点2类比推理
考点3定义判断
第九章时政与哲学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要点)
考点2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考点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考点4主观能动性
考点5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考点6对立统一规律
考点7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考点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考点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点10认识的本质
考点1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考点12真理的客观性、性和相
对性
考点13真理的检验标准
考点1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考点15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第十章常识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地理常识
考点2历史常识
考点3生活常识
考点4人文常识
第十一章公文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公文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2公文的种类
考点3公文的行文规则
第十二章英语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考点2翻译的原则及步骤
第十三章统计与高等数学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统计常识
考点2数学常识
第十四章广西区情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区情概况
考点2资源概况
考点3重点城市概况
第十五章主观能力素养
经典真题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考点1人际关系类写作题
考点2综合分析类写作题
考点3随机应变类写作题
考点4选择式问题写作题
考点5资源争夺问题写作题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36)
经典真题
(单选题)1.假设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增加了20%,由此导致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下降了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商品属于()。
A.高档品B.边际商品
C.低档品D.必需品
【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类型。本题中收入增加,需求减少,符合低档品的特征。
(简答题)2.使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经济含义。
【参考答案】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减销售量增长率后的数值大于1。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谷贱伤农”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为“谷贱伤民”。农民种粮的总收益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而粮食需求缺乏弹性,当粮食获得丰收的时候,其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供给量与需求量(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的相对关系较之前不同,供给量的增幅大于需求量的增幅、粮食出售价格的降幅大于需求增加导致涨价的幅度,因而种粮农民的利润下降。
考情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对经济学考查的内容不多,基本都集中在微观经济学部分,考查难度也不大,题型涉及客观题和主观题。对于本章内容,考生应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复习。
考点精讲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行为
在人类社会中,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总是既定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便产生了稀缺性问题。这种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的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的。
(二)基本的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这四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定
理性人,也称作经济人,其行为具有自利原则特征,即消费者追求效用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化,生产者追求利润化,政府追求目标决策化。
二、微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种产品的产销量和价格;二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又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
三、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一)资源配置
为解决经济社会的四大基本问题,需要研究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源、企业家才能等)如何合理分配给各种不同用途,以生产出更多的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这就是资源配置。它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
(二)资源利用
在现实社会中,劳动者失业、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闲置等是经常存在的状态。这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所标定的产量只是充分就业的或者说潜在的国民收入,而实际的国民收入往往小于它。研究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寻求改良这种状态的方法,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是资源利用。它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
(一)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的定义及需求曲线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曲线是根据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下五种因素属于基本因素:
(1)该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由于满足同一种需求会有多种商品可供选择,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选择其他价格不变的替代商品,导致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可替代商品的需求增加。互补商品中有某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对互补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如汽车和汽油。当汽车价格上涨时,需求会减少,从而导致汽油的需求减少。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相反,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目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其他如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商品的需求。
3.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需求量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它在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
(2)需求变动。需求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它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右移表示需求增加,左移则表示需求减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