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28779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面向未来的上海市及上海新港上午战略思考!
内容简介
“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及“新横沙成陆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可行性关键技术研究”是上海市科委立项的科技攻关和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联合多家相关领域研究单位,组织科研人员,运用经济运筹学、数理统计、数值模拟等技术和方法,围绕横沙新陆域形成、上海深水新港选址、长江口疏浚土的综合利用等问题,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现代物流、港口航运、河口海岸、环境生态、综合交通等方面开展了多学科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和论证。本书集中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详情。
目 录
1.1概要31.1.1项目背景31.1.2研究内容51.1.3研究结论51.2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实施必要性71.2.1新横沙开发利用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延续71.2.2国内外沿海城市发展为新横沙开发利用提供经验81.2.3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和深水新港建设的必要性171.2.4横沙吹填成陆和深水新港战略实施的优势231.3新横沙开发及深水新港建设的战略构想251.3.1战略构想的合规性251.3.2横沙成陆战略构想261.3.3功能区划战略构想321.3.4深水新港战略构想341.3.5深水新港起步工程构想391.3.6新横沙开发可供选择的推进路径431.4横沙吹填成陆和深水新港建设的可行性441.4.1安全保障441.4.2生态环境保障621.4.3供水保障661.4.4交通保障681.4.5开发技术保障691.5课题研究目前取得的实效和新横沙开发工作建议691.5.1课题研究目前取得的实效691.5.2新横沙开发工作建议70第2章新横沙开发相关专报及领导批示加快横沙东滩陆域形成及其岸线和腹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宗源远75充分认识横沙东滩资源优势,加快成陆,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战略布局空间宗源远83建议从规划层面进一步开展横沙新港开发研究包起帆95关于建设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港的构想陈吉余,宗源远,包起帆,周海98关于加快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建议陈吉余,宗源远,包起帆,周海105关于长江口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建议包起帆112关于在上海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加入港口规划的建议包起帆116部分两院院士和有关部门领导对横沙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徐光等122关于开展横沙深水新港起步工程研究的建议包起帆126建议加快上海深水新港建设规划包起帆129建议重视苏浙两省港口建设动态对开发横沙岛的启示包起帆132建议重视新加坡迁港对上海港的启示包起帆136陈吉余院士亲笔信陈吉余140关于开展横沙新港选址及其建设机制研究的建议——2012年1月上海政协大会上的发言包起帆141第3章研究论文上海海洋城和深水大港建设的展望陈吉余,蒋雪中,何青147长江河口发育的新阶段、上海城市发展的新空间陈吉余,蒋雪中,何青150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思考包起帆,任国华156上海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空间拓展研究包起帆,江霞162上海海洋新城建设构想宗源远,王志群,阮伟,楼飞170新一轮发展战略格局下上海新空间拓展研究宗源远,周海,阮伟,楼飞,车军176充分利用疏浚土加快横沙成陆的构想周海,唐臣,季岚183横沙深水新港是保障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的一项重要基础性设施何业钢,周媛189横沙深水新港“全水运”的集疏运模式探索彭德艳,秦小川200依托横沙浅滩开发大型深水港区的技术可能性程泽坤,邵荣顺206上海港深水新港区初步规划吴澎,王海霞,蔡艳君215长江口疏浚土利用的数理优化周瑜,郑伟安223横沙新港建设的经济合理性研究周瑜,朱建华,陈婧超231上海横沙浅滩建设深水新港与上海城市支撑力的关系研究周敏241上海横沙战略发展新空间及功能探讨阮伟,龚鸿锋,楼飞246横沙成陆开发与相关规划关系研究阮伟,楼飞252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方向选择的探讨车军,季岚,汤连帮261横沙深水新港市场化建设机制的探索江霞,孟舒270利用长江口航道疏浚土进行横沙成陆实施方案研究唐臣,季岚,贾雨少276长江口横沙深水港选址及可维护性探讨楼飞,季岚,陈中,王大伟285用好横沙新岛资源为上海谋划新空间——横沙新岛功能定位研究齐峰,屠烜,詹水芳293上海总体规划编制背景下的横沙陆域空间发展思考张璐璐303上海都市圈港口群协同发展战略研究任千里312上海横沙深水新港区吞吐量分析预测刘晓玲,吴澎,曹凤帅322新常态下上海港转型升级发展研究刘健,刘晓玲,吴澎,王海霞328新形势下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格局研究刘晓玲,刘健,吴澎,王海霞333长江口横沙东滩建港水动力泥沙环境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及模型成果可视化——Ⅰ: 模型建立验证及建港条件分析曹慧江,王大伟,袁文昊339长江口横沙东滩建港水动力泥沙环境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及模型成果可视化——Ⅱ: 模型成果可视化软件开发曹慧江,王大伟,余森淼,孙振龙349上海市滩涂植物群落分布现状及成因分析沙晨燕,王卿,苏敬华,谭娟,王敏356横沙新陆域和深水新港战略生态环境影响及环保对策研究矫吉珍,卢士强,沙晨燕,邵一平,艾丽丽,林涛,林卫青370横沙新陆域水安全和水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徐贵泉,张海燕,夏雪瑾,彭丽娜,李玉中378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交通发展战略研究薛美根,王祥,逄莹385第4章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长江口亚三角洲: 一块宝地正长出《国际金融报》395长江口或迎来23m深水时代《航运交易公报》398上海可否再造第二个“浦东”?《工人日报》400让横沙岛再“长”出一个“浦东”《解放日报》401大港遇困局上海谋划扩展新岸线《21世纪经济报道》403“不为也还是不能为也”——各方争议上海新港《航运交易公报》405专家欲打造上海横沙深水新港方案引质疑《财经日报》408横沙岛能否建一个“新浦东”《解放日报》410伸展“龙舌”再造深水新港《文汇报》411横沙岛进军广袤滩涂欲建“第二个浦东”《上海经济地理》413建设横沙深水新港可强化上海龙头作用《人民日报》内参418上海深水航道期待“深潜”《联合时报》420上海新横沙开发和建港前瞻研究
前 言
一、 机缘横沙开发的历史机缘来自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该工程开挖和维护产生的长江口疏浚土在横沙东滩吹填成陆,可为上海创造宝贵的土地资源,新成陆的空间有建设深水大港的可能性。2003年3月,上海市发改委下发了在横沙东滩促淤圈围17万亩的批文,圈围形成的土地主要用于农田占补平衡。2006年,中国工程院陈吉余院士与刘济舟院士共同研究提出“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修建人工岛”的建议。2008年5月,宗源远给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写信,提出了《加快长江口相关区域陆域形成的战略构想及实施步骤》《加快横沙东滩陆域形成及其岸线和腹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2010年1月,宗源远作为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正式提出了《充分认识横沙东滩资源优势,加快成陆,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战略布局空间》的提案。2011年初,陈吉余院士正式率先提出了长江口亚三角洲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2012年1月,包起帆在市政协大会上做了《关于开展横沙新港选址及其建设机制研究的建议》的发言,书记在会议总结发言时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二、 立项2011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包起帆和国家千人计划教授郑伟安受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共同院长,之后他们与陈吉余院士等专家一起讨论了上海新横沙开发和建港问题。2012年4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联合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开展了“上海港新港区选址及其建设机制研究”。2012年7月底,包起帆拜会了书记。8月8日,向书记、韩正市长呈送了《从规划层面进一步开展横沙新港开发研究》的报告。2012年8月21日,书记批示:“韩正、杨雄并周波同志: 横沙岛不宜现在就认定为‘休闲度假岛’,应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预留地,有多种使用的可能性。应开展前期工作,并切实加强利用疏浚土陆域围填的领导。包起帆同志的意见应重视,陈吉余同志也当面向我讲了十分恳切的意见。”项目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12年8月20日,陈吉余、宗源远、包起帆、周海联名向书记、韩正市长呈送了《关于建设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的构想》的报告,并当面向市领导做了汇报。2012年12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了“2020年后的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高层论坛。论坛以“科学、前瞻、统筹、生态”为宗旨,围绕规划深水新港、拓展上海的海洋空间资源、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等展开深入研讨。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词和闭幕词,校长陈群与来宾们进行了交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梁应辰、徐寿波、郑守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大洪、王光谦,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赵冲久,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副司长任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寿子琪等出席论坛并做了交流发言。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主持,百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2020年后的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高层论坛2013年5月28日,陈吉余、宗源远、包起帆、周海四人再次向市领导呈送了《关于加快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的建议》的报告。2013年7月初,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13DZ1204900)课题研究正式立项。三、 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华东师范大学、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中交上海航道局、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起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组成。在研究经费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从各个层面开展课题研究,在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单位支持下,又主动邀请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专业科研单位共同参与,为课题的研究增添了力量。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发挥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利用课题组综合优势,对新横沙的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上海深水新港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 新横沙的成陆开发和深水新港的建设将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上海、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育战略新支点。课题研究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韩正书记、杨雄市长等领导对课题组递交的报告给予了七次批示,有关部委多次召开有关横沙开发的专题会议,新横沙已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和深水新港的重要选项。2014年6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主题为“面向2040年的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及深水新港”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发布了以陈吉余院士领衔,包起帆、郑伟安等专家为共同组长的“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研讨会并致辞。针对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的热门话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大洪、苏纪兰、汪品先,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徐寿波、郑守仁等我国城市规划、河口海岸、水利港口、物流管理等方面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上海如何突显长江经济带龙头作用,收获自贸区红利,谋划上海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开展学术大讨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副司长任虹,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光,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赵冲久,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局长冯俊,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小文,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产业部主任佘湘耘、总工程师彭振武等出席会议。“面向2040年的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及深水新港”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17日下午,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战略研究”课题验收会举行。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郑广宏,副处长俞清、林海,技术处王晶,项目管理中心主管顾松龄,验收会专家邹觉新、唐忆文、归墨、真虹、姚伟福、汪松年、金鏐等出席了本次会议。课题组负责人包起帆做课题汇报,从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研究实效、课题完成情况、工作建议五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本课题自2013年7月立项以来,课题组联合多家相关领域研究单位,组织科研人员,运用经济运筹学、数理统计、数值模拟等技术和方法,围绕横沙新陆域形成、上海深水新港选址、江海联运、长江口疏浚土的综合利用等问题,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现代物流、港口航运、河口海岸、环境生态、综合交通等方面开展了多学科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和论证,对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开展了深入研究,为上海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出了新思路、新建议。课题组资料收集齐全,研究路线正确,完成了6份上海市政府专项建议报告,1份课题研究总报告,14份专题研究报告,形成了数字模型2套,沙盘模型1套,发表了13篇论文,培养了8名研究生。四、 后续2015年7月,上海市科委对课题研究予以持续支持,正式对“新横沙的成陆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可行性关键技术研究”(15DZ1202400)立项。在原有参加单位不变的情况下,新增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参与研究。课题组将把前几年开展的关于上海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深水新港的研究从战略层面深化到可行性关键技术层面,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关键技术着手,进一步从港航专业、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角度深化新横沙的成陆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可行性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成效,2015年7月杨雄市长率有关部门领导视察了横沙岛,对充分利用长江疏浚土造陆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在“十三五”期间投资100亿元造陆60km2。上海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上海市港口发展规划也将新横沙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项目纳入视野。部分成果已荣获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目前,项目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各界介绍课题组研究成果,特编著此书,以飨读者,并答谢对本课题研究给予支持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本书编著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周敏同志组织具体文字编排工作,彭德艳、江霞同志给予了帮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对本书的编辑和出版给予了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