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67003
★老树画画精心绘制封面图,富有收藏价值
★青春的时尚年选!深度的大众年选!品质的经典年选!
★三年如一日地用心,以品质向时代致敬
张悦然、陈仓、叶舟、孙频等10位作家的10部作品,或呈现主人公在路上马不停蹄的角色转换,或以艺术为基调的人生如何在现实中以激烈的打斗升华,或在姐妹行走的不同道路上再现记忆与现实的创伤,或聚焦当下,或回眸过往,叙述手法多样,故事精彩纷呈,在反映生活和刻画人性上呈现中篇小说的特质,展示出特有的优良品质。
本书由小说界选家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7年度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
摩擦取火 陈 仓( 1 )
雄鸡一唱 叶 舟( 42 )
大乔小乔 张悦然( 85 )
坠 落 周李立(119)
六 根 杨丽达(159)
旁观者 马金莲(191)
流杯池 黄 茜(217)
罐 子 葛 亮(248)
猎舌师 房 伟(273)
去往澳大利亚的水手 孙 频(297)
在这些小说里,你或许能看到别人的内心曲折,窥破别人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你惊叹着,原来这世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命运。也或者,你从中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心事,竟然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说破。又慌乱,又叹服,又惊又喜,又怕又恨。觉得这作者是知己,亦是敌人。在这些小说里,你活了一遍,又活了一遍。你活过千百种不一样的人生。你不仅仅拥有此生此世。
大约,这正是好小说的魔法吧。
——付秀莹(《长篇小说选刊》主编)
摩擦取火
陈 仓
1
凡事需要上天来证明的,那基本就是谎言。
2
整整五年了,这是陈元次迈出大铁门。
陈元出门后,听到身后吱咛一声再哐当一声,已经走出十米开外了,他摸了一下自己的光头猛一回头,目光碰到大铁门的时候,像碰到一块冰一样打了一个激灵。
在里边的五年时间,他无数次地想象过大铁门一开再一关的声音。他曾经想让提前出去的狱友告诉他那大铁门一开一关究竟是什么感觉。有一次,陈元跟第二天就要出去的大胡子说了自己的想法,谁料想,被大胡子给骂了个狗血喷头。大胡子把拳头顶到陈元的鼻梁上,说,你什么意思?陈元说,没什么意思啊。大胡子说,你是在咒我吗?陈元说,怎么会呢?我就是想知道大铁门一开一关的时候,会不会像刀子捅进去再拔出来的感觉。大胡子正好是因为动刀子而进来的,于是骂道,妈的,要不要我像当年一样再捅你一刀试试?这是监狱,又不是婊子房,你觉得我还会回来吗?陈元说,当然不会呀。大胡子说,我不回来,又怎么告诉你呢?陈元说,那还是别麻烦你了,我争取早点出去自己体会吧。
陈元发现这种声音并没有传说的那般刺耳。大铁门吱咛一声开了,而后又十分轻软地关上了。若真要他陈元打个比方的话,大铁门一开一关并不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样的凶猛,倒像是一把手术刀在做一场手术,切开了经过麻醉的腹部,是缓慢而麻木的,甚至有点明亮的快慰。
陈元站在外边,打量着隐隐作痛的大铁门——大铁门漆黑漆黑的,虽然刚刚刷过了油漆,还是可以看出一点锈迹在努力地朝外透着。大铁门与大多数的门都是一样的,中间照样有一条缝,刀子一样的一条缝。陈元真想走近一点,从缝隙朝里看看,到底会看到什么。但是他一点儿也迈不开步子,因为里边的一切在他的脑海里已经扎根了,已经被放大了。比方说,院墙下边的一棵小草,在他的眼睛里,通过五年的时间,早已长成了一棵畸形的大树。
陈元是陕西丹凤人,来上海已经十年了,前五年是在外边度过的,后五年都是在里边度过的。在外边的时候,他刚刚过不惑之年,自己却迈进一扇大铁门,等他再迈出这扇大铁门的时候,没有想到他马上就知天命了。他在外边后的身份是小学校长——上海市大沙镇菜场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校长,而在里边的时候,他的身份却是“那种人”。那两个字实在说不出口,他总觉得用那两个字定性的,不是他陈元而是他的孪生兄弟。
陈元想,妈的,我是那种人吗?在这个世上有谁知道我是那种人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不是那种人呢?恐怕绝大多数人,比如菜场小学的师生,大沙镇的居民,还有陕西老家的乡亲们,包括老婆屈爱琴、儿子陈改朝,都认定他就是“那种人”。
相对来说,明白他不是那种人的人,恐怕只有三个了。
一个是田老板,一个是仅有一面之交的不满十四岁的小丫头黄丽。第三个就是他陈元自己。自己明白自己,那相当于一百乘以零,结果还是等于零。
应该还有一个人明白他不是那种人,那就是苍天。
苍天明白自己,结果会不会也是等于零呢?
陈元想到这里,抬头看了看,此时的天空很蓝很蓝,蓝得似乎动一指头就会破碎一般。冬天的天空本来就应该这么蓝,并不是因为自己终于出来了而蓝的。他又摸了一下自己的光头,先是嘿嘿地笑了两声,而后再也笑不出来了。他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人,有几十亿的人,能证明他不是那种人的,可怜得仅仅只有两个,或者是三个——陈元还无法确定,那个办案的民警邢小利,是不是明白自己不是那种人。
为什么连他自己与苍天,都无力证明他的清白呢?
陈元从耳朵上取下一支烟,这是刚刚离开的时候,王管教送给他的临别的礼物。王管教扔过来一支烟,对他说,不能再干那种傻事儿了啊,不仅丢人,而且蛮亏的,以后脱裤子之前,问一下人家有没有满十四周岁吧!我再给你普及一下法律吧,为了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近国家对刑法进行了修订,如果未满十四周岁,如今像你这种“未遂”的,全部都是要重判的。
陈元没有正面回答王管教。在五年之中许多狱友像王管教一样,都拿那件事儿取笑过他,他开始还会说一句,我是清白的。人家就哈哈大笑地说,你未遂嘛,当然是清白的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辩解很无力,一是清白的人怎么会在里边呢?二是他写过的几封申诉信都石沉大海了。万般无奈,他干脆把那种人想象成了自己的孪生兄弟,予以漠视。
陈元笑了笑说,你也快了吧?王管教说,我和无期徒刑差不多,这辈子算是耗在里边了。听上去,王管教似乎不是管教,而是罪恶更加深重的人。陈元想,王管教除了领了一份薪水之外,与他陈元不一样的地方并不明显。
陈元把烟叼在嘴上,打量着四周。有位大妈清扫完了落叶,放下手中的大扫帚,靠在马路边上的一个角落里,掏出打火机先给自己点燃了一支烟,然后远远地问陈元,你想借火吗?
陈元说,我有,不需要。
正好风刮了起来,她的打火机就熄灭了。
陈元走向了大妈。其实他走向的不是大妈,而是大妈靠着的一面墙壁。
陈元撕开棉衣的袖子。这身黑色的棉衣是新的,是出来前王管教送给他的。陈元像往常一样,从棉衣袖子里掏出一小撮棉花,放在手心搓成了一根棉花条子。他蹲下去,脱下一只鞋。这是一只布鞋,也是王管教送给他的。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给陈元送过东西,于是在出来之前,王管教就送了他一身衣服,还安慰了一句,等你回去了家里人就原谅你了。
陈元用那只布鞋,把那根棉花条子压在一面墙上,开始上上下下地摩擦着。那种动作有点像在磨刀,而且越磨越快。这是刚进去的时候,他发明的取火之法。刚进去的时候有烟,但是没有火。火保管在王管教的手中。王管教害怕他们生事,把火都给没收了。在外边的时候,陈元除了是校长之外,平时还是一名物理老师,他懂得摩擦起火的原理,就是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力,它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重量有关。在这种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内能不断增大,温度会越来越高,后就达到了着火点。在进去的第七天晚上,他利用这种原理,从光秃秃的墙上帮大家取到了火,从而成为神一般的人物。从此,他们撕开自己的棉衣,用一只鞋压住棉花,在墙上猛烈地摩擦。夏天不穿棉衣,那就撕开被子。棉衣和被子总是被他们撕得越来越薄。尤其是四面墙,被他们摩擦得油光发亮,像打磨出来的一面镜子。
相比之下,外边的水泥墙粗糙多了。
陈元仅仅摩擦了几分钟,棉花条子就燃烧起来了。
他从棉花条子中间轻轻地吹出了火苗,把自己的烟点着了。
大妈并没有走开,吃惊地凑过来说,你这招在哪学的?陈元说,当然是在里边了。大妈说,你从里边出来的?还以为你是过路的呢。陈元回过头,再次看了看大铁门。门缝里边的世界像一把一指宽的刀子,被磨得闪闪发亮。里边很安静,大部分事物都隐没其中,似乎偌大一个地方什么也不存在。
陈元有些窒息。他是真真切切地进去过了,而且是真真切切的五年。
五年前自己是清白的,经过日日夜夜的洗刷自己仍然还是清白的吗?
到底是谁夺走了他这五年的时光?这些时光到底都流到哪里去了?在邢小利那个民警那里,在姓田的那个超市老板那里,还是在十四岁不到的小丫头黄丽那里呢?
陈元觉得,他有必要去找找他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白白流走的含着屈辱的时光。
3
陈元蹲在大铁门前边吸完了一支烟。
他迷茫地问大妈,大沙镇怎么走呢?
大妈说,不远,你坐地铁九号线吧,九号线全线都开通了。
陈元记得十分清楚,地铁九号线二期遗留站是自己进去的前一年开通的。开通那天陈元十分兴奋,因为在菜场小学的背后设有一个出入口。有老师问他,你高兴什么呢?上海不是你家的,地铁站也不是你家的。陈元说,它不是我家的,却是咱们菜场小学的,它是菜场小学给我这个校长配的专车!他本来是没有任何事儿的,但是那天,他对着所有的学生说,你们还没有去过徐家汇吧?走,坐我的专车,咱们去徐家汇拜一下徐光启,再逛一下清朝的那个藏书楼。于是,他把学生全部组织起来,排着队,举着小红旗,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坐着地铁九号线来了一场体验之旅。
大铁门外边,是一条并不繁华的大路,大路上边建起了高架桥,显得有些凌乱和荒凉。两边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光了,却还有一些没有消融的雪花。原来这座城市下雪了。自己在外边待过五年,都没有下过一次雪。在里边待过五年之后,一切就面目全非了,很少下雪的江南也开始下雪了。
前往地铁站的时候,路过一家理发店,陈元一下子钻了进去。当他坐在一面镜子前边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不应该理发。自己的头发已经很短很短了,而且大面积地谢顶,和光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有一个小丫头走过来说,大爷,你要剃光头吗?陈元说,我现在不是光头吗?小丫头说,你这不算光头,你还是剃光头吧,说得不好听一点儿,你这不清不白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陈元一边退出门一边问,我怎么不清不白了?
小丫头对着他的背影说,你这个头呀,头发吧又不长,剃吧又没有剃光,有点像犯人。
陈元回过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我像一个犯人?
也许因为做不成生意,小丫头就恶狠狠地说,不仅是头发,还有感觉,彻头彻尾像个犯人。
小丫头似乎是一个未成年人,还带着稚嫩的腔调,让陈元忽然想起了小丫头黄丽。他在心里又骂了一声,妈的,我怎么就成犯人了呢?犯人是凭着感觉的吗?当年他们就是凭着感觉把我逮起来的吗?陈元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理发店。他希望自己的头发瞬间就长出来,长成他原来的一头披肩长发——没有进去前他留着一头长发,每次和人说话的时候都会朝后甩一下,那是多么潇洒啊。
在九号线的地下通道,陈元看到了一间小店,是卖假发的小店。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个假发。他戴上假发,对着镜子凝视着。假发有原来那么长,也是又黑又亮,但是戴在自己头上,味道完全不一样了。或许是自己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或许是假发就是假发,它永远不可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像他身上曾经背负的所谓的罪名。
他还是愿意戴着假发。戴着假发起码给人的感觉不再像个犯人了。
不是他想逃避什么,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犯过什么。
陈元坐上地铁九号线,半个小时就到了大沙镇。从地铁大沙镇站二号口出来,前边就应该是菜场小学了。陈元顺着四周找了一圈,那所自己办起来的菜场小学已经不见了。院墙,几座平房,一个小操场,一根篮球架杆,一点痕迹都不见了。四周全部变成了高楼大厦,只有小操场的位置和原来一样空旷,确确实实地建起了一个菜市场。
陈元钻进了菜市场。已经过了采购的高峰期,菜市场人并不多,地面上污水横流,里边掺着血水、鱼鳞和菜叶。几个摊主懒洋洋的,有人问,大妈,你要萝卜青菜吗?冬天多吃萝卜青菜不容易感冒。有人说,大妈,割点肉回去吧,马上过元旦了,而且北方下大雪了,说不定要涨价了。
陈元扶了扶自己的假发。同样是披肩长发,年轻的时候从没有人把自己误会成女的,如今为什么人人见了他,都叫他大妈呢?
陈元低头看了看,污水中的自己确实像个大妈。
陈元想辩解一下,张了张嘴还是作罢了,是大爷还是大妈对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陈元在一个大妈的摊位前,犹豫了一会儿站住了。他觉得这个大妈不太一样。不太一样的是大妈有点眼熟,似乎原来在大沙镇遇见过。让他眼熟的,其实也不是大妈的面孔,而是大妈眉心上的一颗黑痣。有豆子那么大的一颗黑痣。但是,他站了几分钟,大妈并没有任何反应。
大妈说,你是要西红柿吗?
陈元说,嗯,来一斤吧。
大妈挑拣了几个西红柿,陈元执意要付钱的时候,大妈说,我不收你的钱。陈元说,为什么?你认识我吗?大妈说,我不认识你,但是我看你不像个买菜的。陈元真想问,自己怎么就不像买菜的了?他不明白什么样子的人才像买菜的。是指有家的人,还是指一日三餐有着落的人呢?
陈元离开的时候,还是没有忍住,回头问大妈,这里原来好像不是菜市场吧?大妈说,你原来在这里住过?这里确实不是菜市场,早是一个纸板厂,后来办了一所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关掉后,有段时间成了屠宰厂,杀猪杀羊杀鸡,什么东西都杀,再后来发生禽流感,屠宰厂也被关掉了,把旁边盖成了居民小区,居民闹腾了好长时间,说是没有地方买菜,就建成了这么个地方,这个菜市场刚开张不久。
陈元摸出一个西红柿在袖子上擦了擦,咬了一口。
陈元一边吃一边说,为什么关掉了呢?
大妈说,你是指纸板厂还是小学?
大妈拉了一条板凳,让陈元坐下聊。大妈说,当时大沙镇有很多工厂,有制衣厂,有五金厂,有建筑公司,外来打工的都住在这里。每年夏天有好多孩子,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看望父母,假期结束的时候,孩子们个个都哭着闹着不愿意回去,有的抱着大树,有的抱着电线杆,想留在父母身边,但是根本没有地方念书,好多孩子干脆辍学了,留在大沙镇上打工,小小年纪,有的进了理发店,有的进了商场,有的拾垃圾。其中有个陕西来的小丫头为抢一个空瓶子,被另一个孩子推到小河浜里,活活地淹死了。
陈元两口下去,连柄也没有留下,就把一个西红柿给咔嚓掉了。
他的眼睛湿润了,在他模糊的眼睛里,那一幕幕再次浮了上来。
当时,他随着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来到了上海大沙镇。他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在学校学的是工程监理,按说学历不高,在硕士博士成群的上海,是没有他立足之地的,但是他文笔不错,而且会写一手不错的毛笔字。他到建筑公司打工之后,除了负责监工之外,还兼公司的宣传与文案,比如写写“安全就是生产力”之类的标语。有一年,他的女儿来上海度暑假,眼看着假期就要结束了,但是女儿哭哭啼啼地央求他说,爸爸,让我留下来吧。陈元说,留下来干什么呢?女儿说,留下来念书啊,关键是我回去的话,别人欺负我怎么办?陈元说,不是有妈妈和哥哥吗?女儿说,哥哥和妈妈,一个是小麻秆儿,一个是小麻雀,保护不了我呀。陈元说,那你是什么呢?女儿说,我是一片小树叶子,也保护不了自己呀。陈元说,我也想让你留在爸爸身边,这样就有人给爸爸做饭了。
女儿十二岁,只比桌子高出半个头,但是已经会下厨做饭了。女儿说,我留下来的话,天天给爸爸做好吃的。陈元说,你能做什么好吃的?女儿说,多着呢,面条、锅盔、葱油饼,我还会蒸大米饭。后一个晚上,陈元从工地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盘醋熘土豆丝,一盘腊肉炒青椒,还有一盆西红柿鸡蛋汤,两只碗里盛上了大米饭。建筑公司有食堂,陈元基本是吃食堂的,但是公司里的兄弟们,来自天南地北,大家对饭菜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喜欢吃甜食,有的喜欢吃辣椒,有的喜欢吃又甜又咸的,所以总是那么不合口味。于是他空闲的时候,还是自己亲手烧饭。
女儿说,怎么样?陈元说,米饭特别香。女儿说,这是我的绝招。陈元明白,她的绝招是从她妈那里学的,淘好米之后,在锅里放一点盐,再放一点油,蒸出来的米饭不仅粒粒不粘,而且香喷喷的。女儿说,你没有发现问题吗?陈元说,没有啊,都是我喜欢吃的。女儿委屈地说,爸爸不老实,你没有发现西红柿炒鸡蛋与西红柿鸡蛋汤重样了吗?陈元说,不呀,一个是炒的,一个是汤,怎么会一样呢?女儿说,爸爸喜欢,我以后天天给你做,我有几个拿手菜还没有亮出来呢。
陈元低下头只顾着吃饭,真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了。为了女儿,白天他去过附近的几所学校,也去过大沙镇*门,打听下来的结果是,像他这样没有上海户口,没有居住证,四处流动的建筑工人,子女根本不可能留在这里上学。陈元吃完了饭,女儿又忙着洗碗。陈元说,爸爸对不起你,马上要开学了,你明天还得回去。
那天晚上,父女两个坐在一片荒凉的工地上。这个工程是一个居民小区,地基已经打好了,墙已经砌出了两米高。他们两人坐在墙头上,静静地看着远处的灯火和天上的星光,一直坐到了凌晨四点。
陈元说,四点了。
女儿说,那走吧。
陈元与女儿回到宿舍,收拾了一些行李,准备送女儿去汽车站。大沙镇那时还没有通地铁,陕西丹凤也没有通火车。女儿必须坐大巴到河南南阳,再转车回家。陈元带着女儿来到恒丰路汽车站,女儿在进站的那一刻突然回头说,爸爸,如果我迷路了怎么办?陈元说,你怎么会迷路呢?来的时候也是你一个人呀。女儿说,爸爸,若我被人贩子拐走了呢?陈元说,我给司机交代过了,他会帮你转车的,你听他的话就行了。
女儿检完票之后,她猛然回过头,一下子冲了出来。女儿坐在汽车站外边的广场上,紧紧地抱着一棵梧桐树不放。女儿说,我还不想走,明天走吧。陈元说,那车票就作废了。女儿说,我有钱,我挖药赚了好多钱,就为了来看爸爸的,如果作废了我还你。陈元说,爸爸不是这个意思,你要回去念书。女儿说,我不想念书,我只要爸爸。女儿说着,又哭了起来。陈元也哭了起来。无奈,陈元把女儿又带回了工地。
陈元的老婆屈爱琴打电话来催了,说是要上六年级了,学校马上就要报到了,怎么还不见女儿回家呢?陈元说,明天就回去,或者是后天就回去。女儿抢过电话说,我不回去了,我在上海念书了。屈爱琴说,上海除了楼房高,学校有什么好的?女儿说,当然好了,不但上语文数学英语,还会教我们打排球呢,我以后说不定就像郎平阿姨一样,成了铁榔头。屈爱琴说,你就吹吧,小心变成了铁疙瘩,不过你留在那里也好,可以盯着你爸爸不要让他花心。女儿说,你说什么呀?我爸爸想花心,怕也没有机会。屈爱琴说,堂堂大上海,十里南京路,怎么没有机会?你可不能跟你爸爸一起糊弄你妈妈。
女儿说,爸爸待的地方,除了砖头就是水泥,你就放心吧。
第二天一清早,陈元就出门了。他买了几条中华烟,去了附近的那所学校。他想找校长再谈一谈,希望让女儿进去。没有桌子,哪怕自己买张桌子;没有地方,哪怕在教室的拐角上站着;如果连站着都不行,那就让她坐在窗子外边。总之,他必须让女儿上学。让他为悔恨的,就是自己书念得少。如果自己不是中专毕业,而是大学本科毕业或硕士博士毕业,那他不会活成现在这个样子。起码有一点,可以在上海落户,或者办理人才引进类居住证,有了户口或居住证,自己就成了上海人,能享受上海人的待遇,女儿自然也可以留在上海上学了。
但是与过去一样,陈元刚刚靠近学校大门,还没有开口说话呢,就被保安给撵走了。保安说,你为孩子上学这事儿来的吧?别做这个梦了,除非你是居民、镇长或流氓,如今开学报到已经结束了,镇长和流氓恐怕说话也不算了。
第二天一清早,女儿也出门去了。女儿给陈元的说法是,与工地上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出去玩玩。女儿晚上回来的时候,手中提着一把韭菜、半斤五花肉、几个土豆。女儿洗了一把黑乎乎的小手,说是要烧晚饭了,做土豆焖肉给爸爸吃。陈元说,你去哪里了?玩得那么疯?女儿从身上掏出四十块钱,神秘地塞到陈元的手中说,我可以帮爸爸赚钱了。陈元把钱狠狠地摔在地上,很生气地说,谁要你赚钱了?有本事你给我赚四万块回来!你这么大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呢?你现在重要的是什么?是念书!是回去念书!
第三天一清早,陈元去工地上班,想在午休的时候再去另外的学校试试。女儿照样提着一个塑料袋子出门去了。她与几个同样辍学的孩子约好了一起去拣饮料瓶子,一个饮料瓶子可以卖两毛钱,一天下来每个人可以拣几百个瓶子。
那天,陈元正在刷写标语。上边来检查安全质量前,工地上都是要刷写标语的,无非还是“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等,当陈元把一条横幅刚刚写好,正在朝工地上悬挂的时候,眼睛突突地跳了几下。正好这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民警打来的,事后才知道这个民警叫邢小利。
邢小利说,你是不是有个女儿在上海?陈元说,你谁呀?邢小利说,我是派出所的。陈元说,派出所也管孩子上学吗?陈元以为自己这几天跑来跑去,终于有人被感化了,要安排女儿上学了。
邢小利说,上什么学?到哪里上学?你快点过来吧,过来就明白了。
当陈元赶到一条小河旁边的时候,那里已经被围得人山人海。大家让出一条通道来。陈元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会让出一条通道,他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尊重。陈元有点茫然。当时他已经是一头披肩长发了。他从人群的夹缝中穿过的时候,不停地朝后甩着自己的长发。在小河边的草地上,躺着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一个孩子。她身上的衣服湿淋淋的,紧紧地贴着瘦小的身体。双手、大腿和脸上糊满了污泥,像一个还没有捏好的泥人儿,是看不清面目的。
没有一个人吱声。
陈元说,怎么回事?
有个民警上来说,我是邢小利,你辨认一下,这是不是你家的孩子?陈元再次细微地看了看,他看到她下巴旁边的一块红色的胎记,看到左胳膊上的一道褐色的伤疤。她手上紧紧地握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没有饮料,而是灌了半瓶子泥水。陈元说,妞妞,怎么睡在这里了?妞妞是他女儿的乳名。
他要上前摇醒她。
但是邢小利说,她已经停止呼吸了。
陈元迷茫地望了望旁边的人。有个护士说,是的,我们赶到的时候,她已经停止呼吸了;有个穿着靴子的男人说,我们把她从水中打捞起来的时候,已经停止呼吸了,掉到水里三十多分钟呢,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还活着呀。
陈元像一个聋子似的,大声地问,你们说什么?
旁边有两个工人,是工地上的工友,陈元是认识的。一个工友说,她和我们家的孩子一起,在这里拾饮料瓶子,另外一帮孩子不让,说这是他们的地盘,就把她逼到了河边,然后,然后,她就掉下去了。另一个工友说,什么掉下去了?是被推下去的!
有两个孩子在瑟瑟地发抖,他们哭着点了点头说,我们是一伙的,所以不是我们推的,是那个孩子推的。
这里不得不向各位交代一下田老板了。
田老板当年五十来岁,也不是上海本地人,但是他张口就是“阿拉”,闭口就是“伊们”,其实他只会阿拉和伊们几个词,所以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人,都以为他是上海本地人。田老板胸口刺了一条龙,远远看上去,怎么都不像一条龙,而像半根霉烂的草绳子。有人问,这刺的是什么呀?他啪啪地拍着胸脯说,是龙呀!阿拉是龙的传人。有人说,龙头在哪里?依我们看,倒像一条蚯蚓。他赶紧把衣服敞开说,有句古话怎么说的?见头见尾不见身!我这条龙啊,是见尾见身不见头,侬就不懂了吧?说完,他会自己解释说,龙尾龙身都刺好了,一只眼睛都刺好了,仅仅剩下一个龙头了,但是那个痛呀,太他妈的难受了,所以真是太遗憾了。田老板之所以叫田老板,是因为他在大沙镇开了一家超市,规模还是比较大的,里边不仅有服装鞋帽和日用百货,还有蔬菜瓜果、食品香烟和安全套避孕药。
把陈元女儿推下水的,就是田老板的孙子。田老板的孙子不可能外出拾饮料瓶子,即使是拾饮料瓶子也不会为钱。他们当然不缺钱。可是那天,田老板的孙子在那里玩耍,看到陈元的女儿在那里拾瓶子,就上前问,你拾瓶子干吗?女儿说,拾瓶子卖钱呀。孙子说,你要钱干什么?女儿说,买东西呀,还要买菜呀,我要给我爸爸买条鱼。孙子说,买条鱼干什么?女儿说,还能干什么,当然是做晚饭了。孙子说,瓶子是你能随便拾的吗?这些都是我的,我就住在旁边,别说几个瓶子了,就是地上的毛毛虫也是我的。于是两个人追着,就跑到了小河边。
事后,在民警邢小利主持调解的时候,有人说是被田老板的孙子推下水的,有人说是陈元的女儿自己滑下水的。邢小利说,不管怎么样,人已经死了,除了赔钱还有什么办法呢?我提一个数字,就六十万元吧。田老板说,一个乡下小屁孩子,哪值这么多啊?陈元说,我给你六十万元,买你孙子一条命怎么样?田老板说,侬能拿出那么多吗?反正阿拉是拿不出来的。民警邢小利说,拿不出来也得拿,你不是还有一家超市吗?田老板说,阿拉孙子还是孩子,这个情况也得考虑进去吧?民警邢小利说,你孙子多大?若超过十四岁了,还要负刑事责任的,属于故意杀人你明白吗?邢小利又对陈元说,按照相关规定,农村人与城市人,确实是同命不同价的。
后,田老板赔偿了三十五万元。陈元拿到三十五万元之后,却一分钱都不敢花。每花一分钱好像都是在出卖他女儿的命。所以思来想去,他就想到了那群辍学的孩子。到了第二年春天,附近一家纸板厂倒闭了,陈元就盘下了那块地方,准备办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申请开办小学的时候,陈元见人就哭诉自己女儿是如何如何想留在上海,是如何如何被人推到河里淹死的。也许是被感动了,也许是农民工子女不上学,在大街小巷四处晃荡,毕竟是一种社会隐患,所以就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因为学校门前有一条马路叫菜场路,陈元干脆给这所迷你型的学校起了个名字叫“菜场小学”。陈元自己亲自担任校长,从外地招了几名一心想到上海发展的老师,又在旧厂房里添置了一些桌椅板凳和教学用具,还在操场上树了一根旗杆和一根篮球架杆,学校很快就开学了。
这些都是旧话,按下暂且不提。
大妈从自己摊子上,抓起一个西红柿,也啃了起来。大妈说,纸板厂倒闭之后,这里开了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校的钱说是校长的又不是校长的,其实是一个姓田的老板卖掉自己的超市赔给校长的。可惜好景不长,校长出事儿了。可能是冤家路窄吧,有一天田老板报案,说干女儿被人给那个了。那个校长姓什么来着?如今记不得了,就被抓起来了,被判了整整五年。为什么被判五年?说是干女儿未满十四岁,不管怎么样都是犯法的。
陈元浑身一阵颤抖,忽然站了起来。
大妈说,校长被判刑之后,学校自然就关门了。
陈元说,那些学生呢?大妈说,本来就没有多少学生,据说通过报纸和电视台一报道,政府怕事儿闹大了影响不好,特事特办,不管是外地的,还是哪儿的,也不讲什么条件了,统一安插到附近的公办学校念书去了。前几天听说,有些孩子明年初中毕业,照样不能在上海上高中,要想继续念高中考大学,还得回老家,老家都没有人了,这些孩子怎么回去?大家都念着那个校长,若那个校长不进去的话,他们的孩子恐怕连初中都上不完,现在毕竟是初中毕业,也不算文盲了。
陈元又掏出一个西红柿咬了起来。
在里边的五年中,他多少次猜测过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命运,什么结果都想过了,想到了关门,想到了被别人接替继续办着,唯独这个结果是自己万万没有想到的。自进去之后,这是次接收到让自己有点欣慰的信息。
陈元在准备离开的时候问,你相信校长是那种人吗?大妈说,我们普通人,相信不相信有什么用呢?这得听警察的吧?那个田老板,把大超市赔进去了,不排除他设计圈套,来打击报复校长。我当时在那家宾馆当服务员,虽然在眼皮子底下,也没有亲眼所见,什么都是猜测的,所以这是是非非,再怎么想也是白想。
陈元说,你做过宾馆服务员?
大妈说,是呀,在那个红星宾馆,田老板超市的隔壁,你在那里住过吗?当时我在那个宾馆当服务员,而且那天晚上还是我值班,当警察跑过来的时候,我才知道出事儿了。
陈元忽然意识到,他之所以对大妈那么眼熟,就因为当时在红星宾馆的前台,他向她打听过宾馆内部的保健按摩房在哪里。她告诉他就在宾馆二楼的时候,顺便提醒了一句“我们的按摩房是正规的”。陈元在上楼之前还拿她眉心上的那颗黑痣开过玩笑。陈元说,你是斯琴高娃吗?她说,如果我是斯琴高娃的话,我就去韩国把这颗黑痣给祛掉。陈元说,那可是一颗福痣,祛掉你就当不成明星了。
想到红星宾馆,陈元又开始窒息了。他从身上急忙摸出一支烟,从撕开的袖子里掏出一撮棉花,搓成一根棉花条子,然后脱下自己的布鞋。但是菜市场的墙似乎是塑料板或光滑的预制板,地板上到处都是水渍与垃圾,根本容不得陈元进行摩擦。
大妈从另一个摊子上借过来一个打火机。
陈元说,不需要,我有火。
大妈接着说,出了那种事儿之后,红星宾馆因为生意冷清就被拆迁了,我也下岗了。你别看在宾馆当服务员,那可是国营宾馆,食堂随便吃,空闲的房间随便住,电话也是随便打,工资不高,但是全部都落下了。我常在想,若没有发生那件事儿,宾馆会不会倒闭呢?若不倒闭的话,大沙镇现在是迪斯尼板块,酒店的日子是不是更好过了?我会不会当上经理了?如今我摆的这个摊子,肯定是赚钱的,可惜它不是我的,我是给人家老板打工的。
陈元不想再说什么了。
他必须到外边去,找一堵能摩擦取火的墙。
他向大妈询问了一下大沙镇派出所的位置,知道派出所还在当初的那个地方。
正是中午休息时间,陈元坐在派出所对面的一家小饭馆里要了一碗面条,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派出所那排低矮的房子和像杂货铺一样的院子。只有这些地方,可谓铁打的衙门。菜场小学倒闭了,红星宾馆倒闭了,田老板的超市也转让了,唯有派出所还那么破旧地设在那里,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命运的牵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