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14712
内容简介
书道中人论书法,有作《论书绝句》的传统。王文治、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均有《论书绝句》之作,尤其是当代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百首》,论书法艺术的方方面面,更是这方面的扛鼎之作。李樯选择了古体诗来表达自己对近现代二十位书家及书作的看法,因为古体诗这种体裁容量大,可以写得很长,同时比较自由,格律限制相对而言不太严格,这样能够畅所欲言。他对前人的赞扬没有过头话,没有空洞的,不着边际的吹捧。所批评的也有理有据。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才情的、健康的书法批评。
目 录
吴昌硕 ○一二
康有为 ○一八
齐白石 ○二四
黄宾虹 ○三○
李叔同 ○三六
鲁 迅 ○四二
谢无量 ○四八
郭沫若 ○五四
茅 盾 ○六○
潘天寿 ○六六
丰子恺 ○七二
张大千 ○七八
朱复戡 ○八四
梁实秋 ○九○
胡兰成 ○九六
文怀沙 一○二
启 功 一○八
冯其庸 一一四
王学仲 一二○
沈 鹏 一二六
曾来德 一三二
康有为 ○一八
齐白石 ○二四
黄宾虹 ○三○
李叔同 ○三六
鲁 迅 ○四二
谢无量 ○四八
郭沫若 ○五四
茅 盾 ○六○
潘天寿 ○六六
丰子恺 ○七二
张大千 ○七八
朱复戡 ○八四
梁实秋 ○九○
胡兰成 ○九六
文怀沙 一○二
启 功 一○八
冯其庸 一一四
王学仲 一二○
沈 鹏 一二六
曾来德 一三二
前 言
李樯君来访,说是写了几首诗,请我看看,并且,要求写点介绍性的文字。我想年轻的书画家,多好写一些五、七言的绝句,做题画之用。可是这类作品,名为“绝句”,其实大多不合绝句的格律,其中比较普遍的毛病是平仄不调。说来这事很奇怪,小学一年级的上一学期,开始就学拼音,就讲声调。可是声调问题,往往成为一些人终生不可逾越的大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该不会是怪他们的小学老师吧!
当我打开李樯诗稿的时候,有些惊讶。他做的不是近体,而是二十一首古体诗。古体诗不仅篇幅大,内容多,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而且也有它的不同于近体的形式要求。坊间所见介绍旧诗格律的书,都是讲近体的,还没有见到介绍古风体格律要求的书,就像欧洲海洋法系一样,没有成文的法典,只能“遵循先例”进行判案,也就是说,作古风体,在句式上,韵律和声调上,乃至常用语上,都要是有先例的,也就是前人曾经使用过的。否则,就作成鼓儿词和快板书了。其实鼓儿词和快板书也都各有其形式要求,更是外行人不能染指的领域。各行各业都是学问,俗谚说:“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古人云:“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能写出大体符合格式的古风体诗,必是读过不计其数的古诗的。
李樯的诗,词句清丽,篇篇古雅可诵。用典皆信手拈来,看似不太着意,其实都是有出处的。如关于康有为的诗,几乎句句用典。其中有古典,也有今典。有的地方暗用典故,如关于谢无量的诗中有“矮纸斜行是馀事”和“细雨剑阁作闲吟”两句,表面看来只是平常的叙述句,其实上句暗含陆游诗“矮纸斜行闲作草”,喻写字消遣;下句暗含陆游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喻作诗。有时用典只轻轻一点,并不和盘托出,如关于启功诗的赘语中说:“由此想起了杜甫有名的那首绝句,在此不引也罢。”读到这里读者自会知道,指的是“王杨卢骆当时休,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里流。”这样读者自己想起,比作者说出来,印象还深刻。这是他估计读者能知道的。有时他觉得他的读者,对比较生僻的典故可能不太熟悉,为免查找索解的困难,他便在赘语中加以解释,如关于梁实秋的诗中有“掷果盈车不足数,轻衫侧帽拟不差。”“掷果潘安”或许还有人知道,独孤信“轻衫侧帽”的故事,确实是古代史书中的边角料。工具书上都查不到的,他都一一在赘语中指明了出处。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他阅读范围之宽泛及阅读的熟练程度,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关于谢无量、李叔同和丰子恺三首中,透露出作者佛学造诣之深。凡此种种,都说明他学养深厚,按他的年纪,好像不该达此境界的。在当前年轻人于传统文化方面普遍粗疏、浅薄的情况下,他的出现有些另类。
至于内容,对于近现代以来二十多位书家的议论和批评,他的意见有的我很赞同,如对文怀沙老先生所说的公道话,如论及梁实秋对书法前途的先见,如宗教信仰对形成丰子恺风格的影响,都是很准确的。但也有许多议论不敢苟同,不论赞扬的意见或是指斥的意见,我都有不同意的地方。但是我总的来说赞成他的态度。他对前人的赞扬没有过头话,没有空洞的,不着边际的吹捧。批评也不避权威。所批评的也有理有据,假令被批评者本人再来,也得心服口服,无可争辩。有时说些题外的话,旁敲侧击几句,表现出作者的幽默感和夹枪带棒的调侃文风,也是颇露才情的。所批评的现象,圈内人自可心照不宣,圈外人不了解的也就不必多问了。书法界需要健康的批评,不论对故去的书家,还是现在还活着的人,都可进行公开的议论和评价,以代替那种表面上露骨的吹捧,背后却恶毒诋毁贬损的庸俗之风。
因为赞成他的态度,所以乐于为他的书写序。
张延龄
2017.2
在线试读
吴昌硕
开埠通商七十年,十里洋场已蔚然。
又逢辛亥鼎革季,前朝贵族失特权。
孤臣孽子麕集处,卸却官架入市廛。
程朱不能当饭吃,书画倒可换“七件”。
纷然如同过江鲫,好个过渡文化圈。
缶翁忽作不速客,一脚踏进上海滩。
市井鬻艺求生计,笔刀为耒石作田。
诗书画印俱皆擅,书卷气韵盎于面。
朴面风兼金石气,根通太古连星躔。
猎碣倾侧饶趣味,复活了秦印秦权秦诏版。
衰年变法出新貌,生辣雄浑含逸隽。
巨儒名公皆侧目,望尘只把马首瞻。
犹如项王战钜鹿,诸侯壁上仰面观。
加盟豫园会,邀入题襟馆。
执掌西泠社,九老奉为先。
时代真个变化了,平民阶层长艺坛。
历史脚步向前迈,呼唤罡风扫灰埃。
应运而生是贤者,应劫而生成祸害。
开出艺术新气候,前朝颓靡永不再。
艺坛出了吴昌硕,历史进入近现代。
【赘语】
有人把吴昌硕定位为“海派书画领袖”,这说法贬低了吴昌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试想早期京派领袖陈师曾是他的入室弟子,另一京派重要代表人物齐白石早年受过他的扶持,因此他应当被称为京沪两派的共主,是近代的书圣、画圣、印圣乃至诗圣。是近现代以来空间艺术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一杆大旗。
吴昌硕先生以望稀之年,橐笔踏入海上的十里洋场,当时海上书画界活跃着一个怎样的群体?一言以蔽之,前清朝遗老遗少的士大夫阶层,陈宝琛、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康有为、郑孝胥他们也是清朝的三、四品官僚,有的曾是历史上的活跃人物,但是他们都没把吴缶老当作另类,而是时间不久就服膺他、推戴他,承认他在艺术界的领袖地位,所以如此,固然缘于他炉火纯青的艺术成就,和他与人为善、海纳百川的人格魅力。但是单是艺术精湛就行吗?单是人品纯良就行吗?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之融于上海的书画群体,并进而领袖群伦,与他一辈子时间内营造的人脉关系有关,他不仅得到了天时、地利,也得到了人和!
从吴昌硕走出他家乡的芜园,走向城市闯世界,一路有贵人扶持。他是占居一个时代文化制高点的大学问家俞樾的入室弟子自不必说。“曼陀罗斋”主的词人杜文澜,藏书“皕宇楼”和“十万卷楼”的陆心源,居住听枫园的古印收藏大家吴云等,既是地方官员又是著名文化人。他先后在这些人家中做过管帐人、幕客乃至教馆先生。尤其是吴近云,为他做中介,使他结识了潘祖荫、翁同龢,还曾为张之洞制过印,入过吴大的幕府,这些清朝的封疆大吏和帝师之尊的宰辅,他与这些人以文化人的身份交往,从治印到边款上可以看出态度不亢不卑,与其下众人更是平起平坐,在上位者不以富贵骄人,他也不以民间的身份感到自卑,尤其他还兼着九品小吏的身份,如果纯布衣身份也还罢了,既当九品小官僚为什么没受官场陋习的影响和那些人交友。当年在苏州顾文彬的怡园中,列为“怡园七子”之一,那么在上海成为包括陈三立、康有为在内的“九老会”之首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从与以上这些人的交往中,围绕吴昌硕的故事,文人间只有互相奖掖,互相提携,没有倾轧诋毁,也没有反目成仇的现象,我们不能像带魔幻色彩的电视剧一样搞穿越,走入那个时代,但从这个现象看,那个时代文人群体的生态都是后来阶层固化,等级观念加强的一些时候所达不到的。这些现象令人三思,令人羡慕。
开埠通商七十年,十里洋场已蔚然。
又逢辛亥鼎革季,前朝贵族失特权。
孤臣孽子麕集处,卸却官架入市廛。
程朱不能当饭吃,书画倒可换“七件”。
纷然如同过江鲫,好个过渡文化圈。
缶翁忽作不速客,一脚踏进上海滩。
市井鬻艺求生计,笔刀为耒石作田。
诗书画印俱皆擅,书卷气韵盎于面。
朴面风兼金石气,根通太古连星躔。
猎碣倾侧饶趣味,复活了秦印秦权秦诏版。
衰年变法出新貌,生辣雄浑含逸隽。
巨儒名公皆侧目,望尘只把马首瞻。
犹如项王战钜鹿,诸侯壁上仰面观。
加盟豫园会,邀入题襟馆。
执掌西泠社,九老奉为先。
时代真个变化了,平民阶层长艺坛。
历史脚步向前迈,呼唤罡风扫灰埃。
应运而生是贤者,应劫而生成祸害。
开出艺术新气候,前朝颓靡永不再。
艺坛出了吴昌硕,历史进入近现代。
【赘语】
有人把吴昌硕定位为“海派书画领袖”,这说法贬低了吴昌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试想早期京派领袖陈师曾是他的入室弟子,另一京派重要代表人物齐白石早年受过他的扶持,因此他应当被称为京沪两派的共主,是近代的书圣、画圣、印圣乃至诗圣。是近现代以来空间艺术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一杆大旗。
吴昌硕先生以望稀之年,橐笔踏入海上的十里洋场,当时海上书画界活跃着一个怎样的群体?一言以蔽之,前清朝遗老遗少的士大夫阶层,陈宝琛、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康有为、郑孝胥他们也是清朝的三、四品官僚,有的曾是历史上的活跃人物,但是他们都没把吴缶老当作另类,而是时间不久就服膺他、推戴他,承认他在艺术界的领袖地位,所以如此,固然缘于他炉火纯青的艺术成就,和他与人为善、海纳百川的人格魅力。但是单是艺术精湛就行吗?单是人品纯良就行吗?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之融于上海的书画群体,并进而领袖群伦,与他一辈子时间内营造的人脉关系有关,他不仅得到了天时、地利,也得到了人和!
从吴昌硕走出他家乡的芜园,走向城市闯世界,一路有贵人扶持。他是占居一个时代文化制高点的大学问家俞樾的入室弟子自不必说。“曼陀罗斋”主的词人杜文澜,藏书“皕宇楼”和“十万卷楼”的陆心源,居住听枫园的古印收藏大家吴云等,既是地方官员又是著名文化人。他先后在这些人家中做过管帐人、幕客乃至教馆先生。尤其是吴近云,为他做中介,使他结识了潘祖荫、翁同龢,还曾为张之洞制过印,入过吴大的幕府,这些清朝的封疆大吏和帝师之尊的宰辅,他与这些人以文化人的身份交往,从治印到边款上可以看出态度不亢不卑,与其下众人更是平起平坐,在上位者不以富贵骄人,他也不以民间的身份感到自卑,尤其他还兼着九品小吏的身份,如果纯布衣身份也还罢了,既当九品小官僚为什么没受官场陋习的影响和那些人交友。当年在苏州顾文彬的怡园中,列为“怡园七子”之一,那么在上海成为包括陈三立、康有为在内的“九老会”之首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从与以上这些人的交往中,围绕吴昌硕的故事,文人间只有互相奖掖,互相提携,没有倾轧诋毁,也没有反目成仇的现象,我们不能像带魔幻色彩的电视剧一样搞穿越,走入那个时代,但从这个现象看,那个时代文人群体的生态都是后来阶层固化,等级观念加强的一些时候所达不到的。这些现象令人三思,令人羡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