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127357丛书名: 河南省事业单们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考试科目全覆盖——涵盖公基、行测、写作三个科目,方便考生阅读;超大的题量——8套精心命制的预测试卷,满足考生练习及测试的需求;华图名师精准解析——11年公考研究经验,保证试题解析独到准确。
《华图·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014*版)》包括四套*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答案准确、解析透彻简洁。另提供八套专家精心命制的预测试卷,方便考生随时复习。
2012年河南省某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2年河南省某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2年河南省某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2年河南省某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2年河南省某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2年河南省某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2年河南省某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一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二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家预测试卷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家预测试卷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家预测试卷三
《申论》专家预测试卷一大学精神的守望与回归
《申论》专家预测试卷二中国式慈善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一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二
《公共基础知识》专家预测试卷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家预测试卷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家预测试卷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家预测试卷三
《申论》专家预测试卷一
《申论》专家预测试卷二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
C.与时俱进D.全面可持续
2.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绝不动摇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动摇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绝不动摇
3.卢展工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提出“四个重在”是指()。
A.重在发展、重在转变、重在务实、重在为民
B.重在作风、重在效能、重在素质、重在为民
C.重在发展、重在坚持、重在服务、重在为民
D.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
4.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按常住人口分,河南省人口数量排在全国()。
A.位B.第二位
C.第三位D.第四位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种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D.理论创新
6.教育、科技和(),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A.国防B.对外贸易C.农业D.人才
7—12.缺
13.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了主要的辩证原理是()。
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C.质量互变规律原理
D.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
14.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1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16.认识的本质是()。
A.思维的自由创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客观实在自身
D.社会实践
17.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不变资本、可就资本、生产资本
18.目前国际上统一用来度量一国或某一地区整体能力的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综合国力
D.科技实力
19.下列经济学理论或政策,与之对应不正确的是()。
A.新自由主义——凯恩斯
B.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
C.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罗斯福
D.自由放任——亚当·斯密
20.现代企业制度以()为核心。
A.企业组织制度
B.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C.企业法人制度
D.公司制
2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GDP的计算包含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B.G20峰会的宗旨是推动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C.“金砖四国”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国家
D.东盟是指东亚五国为致力于经济一体化建设而建立的区域性国家联盟
22.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
A.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B.强化市场机制
C.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D.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B.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实行按劳分配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2〗24.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A.相互渗透
B.相辅相成
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25.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功能不包括()。
A.团结的功能B.沟通的功能
C.协调的功能D.学习的功能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A.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保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D.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27.下列原则中,()属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A.自动保护原则
B.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C.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
D.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
28.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指()。
A.体力劳动B.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29.“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这句堪称经典的名言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领导力对团队发展的关键作用。这说明()。
A.领袖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30.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
A.追求经济利益的化
B.追求自我利益的化
C.没有利他心
D.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化
31.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继实行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及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
A.以调整农村分配关系为切入点
B.使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
D.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32.行政反馈是()。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33.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34.下列各项中,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是()。
A.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
35.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A.经营权B.管理权
C.分配权D.决策权
36.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37.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此项权利被称为()。
A.言论自由权B.司法豁免权
C.言论免责权D.特别保护权
38.根据《选举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B.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可以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C.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D.选举时可以设有秘密写票处
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义务的规定,下面哪项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A.《法官法》中规定法官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B.公务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保持“政治中立”
D.保守工作秘密
40.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41.“一国两制”的构想早开始于()。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的组织。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B.民主党派参与政治管理
C.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43.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在战略上坚持()的原则。
A.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B.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C.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
D.反恐维稳、应急救援
44.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
A.延安B.吴起镇
C.西柏坡D.瓦窑堡
4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A.指导方针B.基本方针
C.战略方针D.以上答案都不对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内经》
B.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邗沟
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中咏叹的古都指南京
D.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术初运用于桂陵之战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