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7139725
写在马里亚纳海战70周年之前
概述
部 山雨欲来
章 日本联合舰队战前状况
1.联合舰队作战指导
2.机动部队的重组
3.机动部队的集结
4.第5基地航空部队的部署
5.先遣部队的部署
第二章 美国太平洋舰队战前状况
1.太平洋舰队作战指导
2.第58特混部队
第三章 决战前夜
1.第1航空舰队的挺身侦察
2.浑作战
3.机动部队行动概要(6月15日至17日)
4.先遗部队及第5基地航空部队的作战(6月11日至18日)
5.第58特混部队行动概要(1944年6月6日至18日)
6.机动部队行动概要(6月18日)
7.第58特混部队行动概要(6月18日至19日凌晨)
第四章 实力对比与海战发生区域概要
1.海战前日美参战部队实力对比
2.海战发生区域概要
第二部 终极对决(上)——机动部队6月19日总攻
第五章 第3航空战队特别攻击
1.第58特混部队6月19日凌晨至早上的侦察
2.机动部队6月19日前方搜索
3.第24舰载战斗机中队扫荡关岛
4.第3航空战队次特别攻击队的溃灭
5.第3航空战队次特别攻击队攻击情况小结
第六章 第1航空战队次攻击
1.第1航空战队次攻击队从出击到“大凤”号中雷
2.“我受前卫射击”——机动部队前卫误击第1航空战队
次攻击队事件
3.第1航空战队次攻击队的灾难
4.第58特混部队第1大队防空战
5.第58特混部队第2大队防空战
6.第58特混部队第3大队防空战
7.第58特混部队第4大队防空战
8.第58特混部队第7大队防空战
9.小结第1航空战队次攻击
第七章 第2航空战队的攻击
1.机动部队6月19日侦察情况
2.第2航空战队次攻击
3.第2航空战队第二次攻击
4.第1航空战队第二次攻击
5.没有成行的第3航空战队第二次攻击
6.第58特混部队6月19日午后行动
第八章 第1机动舰队派出攻击队后的概况
1.第1机动舰队6月19日直卫情况
2.“翔鹤”号中雷及沉没
3.“大凤”号的沉没
4.先遣部队及第5基地航空部队的作战(6月19日)
5.火鸡大猎杀——小结6月19日的战斗
第三部 终极对决(下)——第58特混部队的反击
第九章 6月20日第58特混部队追击
1.第58特混部队的新部署
2.第58特混部队6月20日侦察情况
3.米切尔的决断和第58特混部队攻击队出击
4.机动部队6月20日的新部署及行动
5.第1航空战队第三次攻击
第十章 第58特混部队6月20日薄暮攻击
1.机动部队补给部队防空战
2.机动部队甲部队防空战
3.机动部队乙部队防空战
4.机动部队丙部队防空战
5.小结第58特混部队的薄暮攻击
第四部 落幕
第十一章 机动部队的“追击”及撤退
第十二章 第58特混部队6月20日夜间回收攻击队情况
1.第58特混大队第1大队回收攻击队情况
2。第58特混部队第2大队回收攻击队情况
3.第58特混部队第3大队回收攻击队情况
4.小结第58特混部队夜问回收攻击队
5.第58特混部队继续追击及折返
第十三章 双方后续情况
1.第58特混部队海战后的行动概况
2.第1机动舰队的变动
3.马里亚纳海战对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第五部 决算
第十四章 日美双方战果
1.机动部队的战果
2.第58特混部队的战果
第十五章 日美双方之战损
1.机动部队的损失
2.第58特混部队的损失
第十六章 战斗经验汇总
1.日军战训汇总
2.美军战斗经验教训汇总
附录1 参战序列
附录2 机动部队攻击队及侦察队编成表
附录3 1944年6月20日第58特混部队攻击队编成表
附录4 第1、2航空战队直卫概况表
附录5 1944年6月19日第58特混部队战斗空中巡逻(CAP)概况表
主要参考资料
第六章 第1航空战队次攻击
1.第1航空战队次攻击队从出击及“大凤”号中雷
7时45分至8时02分,1航战次攻击队的48架零战、53架彗星舰爆、27架天山舰攻相继从“大凤”、“瑞鹤”、“翔鹤”起飞,8时05分完成集结后从“大凤”号上方通过,并以航向75度、高度3500米前往相距700多公里的代号为“七イ”的美军舰队。
作为舰爆队第5中队指挥官村川弘大尉的侦察员,水越良一飞曹长回忆起出击的情
况:
配属座机的整备兵曹向村川大尉报告发动机整备的后情况,我与他握手后从飞行甲板登上座机。
彗星舰爆在机翼挂载大副油箱,风速令人担心。
不久,桅杆上的喇叭报告合成风速27米。不用看,一听就知道是强风。
“大块头,太好了……”
“嗯,正是上天保佑。”我们想都没想,就直接回复。
8时整开始起飞。1号舰“大凤”号先,排在前面的战斗机还没滑行半个飞行甲板,就轻轻地升空。我“瑞鹤”号也开始一架接一架地放出战斗机。比战斗机重的舰爆跟在后面起飞。
前面的舰爆推尽油门。(操纵员)一边向挥舞帽子欢送的舰员挥动戴着白色手套的右手,一边滑行。在27米(风速)的庇佑下还没有滑行到舰艏就升空,滑行时的振动也消失了。看了国旗的后一眼,回收起落架,确认飞行状态,把白色手套扔到飞机外。后出击了。
机动部队上下满心欢喜地目送攻击队出发,却并没有预料到一场灾难正悄然逼近。
美军潜艇“大青花鱼”号(USSAlbacore ,SS-218)5月29日起开始执行第9次战斗巡航。6月19日7时03分该潜艇开始在水面巡航,但是到了7时16分由于在12°20′N,137°00′E发现飞机(可能是7时07分出发的彗星舰爆),遂不得不紧急下潜。7时50分,艇长詹姆斯·威廉·布兰查德(James William Blanchard ,1927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中校在潜望镜惊喜地发现一艘航母、一艘巡洋舰以及数艘舰种不明的舰艇,方位288度、距离12000米,艏向角70度。布兰查德当即拉响战斗警报,并下令左转以及加大航速。“大青花鱼”号进入272度航行。跟踪了5分又30秒后,布兰查德再发现两艘航母及数艘驱逐舰。这时,“大青花鱼”号位于其中一艘航母(“大凤”号)方位329度、艏向角10度,便选择这艘航母为目标,这样鱼雷航迹就能与目标成70度,不过由于浓雾而一度未能推算距离。
8时01分,“大青花鱼”号在距离8200多米逮到目标,艏向角15度,鱼雷航迹为2100米。1分钟后,一艘驱逐舰刚好出现在“大凤”号和潜艇之间。无奈之下,布兰查德只得命令潜艇向北航向以直接从驱逐舰前方驶过。8时04分15秒,“大青花鱼”号与目标相距4800米,航迹距离1800米,然后又向右至50度,以便让鱼雷航迹与目标成90度。当时,一艘巡洋舰从左后方驶向后方,2艘驱逐舰在目标的右后舷,巡洋舰与航母相距5500至7300米,日军飞机在空中盘旋。8时06分45秒计算提前量。8时09分,艇员以鱼雷射击指挥仪(TDC)推算出提前量,布兰查德下令发射鱼雷。当时“大青花鱼”号航速3至6节,航速52至53度,潜深20米,俯角1度,坐标12°22′N,137°04′E。六条鱼雷分别从艏部鱼雷发射管发射,直扑“大凤”号!
1航战次攻击队舰爆队中队小队2号机操纵员兼机长小松幸男上飞曹恰好看见鱼雷航迹直扑座舰,当即驾驶彗星舰爆脱离编队,并紧急俯冲,终一头撞向鱼雷航迹。由于该机组不顾自身安危撞击鱼雷,小松及侦察员国次万吉上飞曹均获得二阶级特进以及全军布告(第68号)的待遇。
然而二人的献身并未能让“大凤”号避开鱼雷。8时10分,一条鱼雷命中该航母第54号肋骨右舷水线以下,命中位置刚好是航空汽油箱,日军记录“大凤”号中雷坐标是12°24′N,137°20′E。“大青花鱼”号在发射鱼雷后并未能继续观察鱼雷中靶的情况,因为在8时11分三艘驱逐舰驶来迫使该潜艇紧急下潜。8时11分27秒,布兰查德中校及艇员们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并推算第6条鱼雷命中目标。布兰查德并不知道,这条命中的鱼雷已经为“大凤”号打开地狱之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