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139063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数字城市网络化与地理空间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自动化与智能化科技,将智慧城市中政府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社会民生信息化、企业经济信息化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通过智慧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中心,集成整个城市所涉及的社会综合管理与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智慧城市概述、智慧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新加坡“智慧岛”建设经验与启示、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研究、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规划与设计、智慧城市业务级“二级平台”规划与设计、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智慧城市案例介绍。本书的重点是智慧城市“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的顶层规划与底层设计。
本书可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和业务级平台及应用系统底层设计的参考资料;可作为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专项系统工程实施方案时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师培训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授课的教材。
第一章 智慧城市概述 1.1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 1.2 IBM的智慧城市 1.3 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 1.4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1.5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2.1 智慧城市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支撑 2.2 智慧城市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2.3 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科学化管理水平 2.4 智慧城市推动社会民生服务业 2.5 智慧城市带动企业信息化应用
第三章 新加坡“智慧岛”建设经验与启示 3.1 新加坡“智慧岛”概述 3.2 新加坡智慧型电子政府的打造 3.3 新加坡智慧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3.4 新加坡城市公共安全监管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3.5 新加坡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体系的规划与实施 3.6 新加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7 新加坡注重社会民生和社区服务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研究 4.1 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方针 4.2 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指标体系研究 4.3 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4.4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任务 4.5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第五章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5.1 概述 5.2 智慧城市知识体系规划 5.3 智慧城市建设体系规划 5.4 智慧城市云计算技术应用 5.5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应用 5.6 智慧城市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第六章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规划与设计 6.1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规划原则与总体架构 6.2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业务架构 6.3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逻辑架构 6.4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接口架构 6.5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技术特点 6.6 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实现功能
第七章 智慧城市业务级“二级平台”规划与设计 7.1 智慧城市业务级“二级平台”总体架构与规划原则 7.2 智慧政府平台规划与设计 7.3 智慧城管平台规划与设计 7.4 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7.5 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7.6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7.7 智慧城市节能减排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7.8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7.9 智慧城市市民卡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0 智慧城市社会民生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1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2 智慧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3 智慧教育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4 智慧房产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5 智慧金融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6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7 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8 智慧城市智能小区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19 智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7.20 智慧企业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第八章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 8.1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方针 8.2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8.3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 8.4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行管理 8.5 技术培训 8.6 智慧城市建设周期 8.7 智慧城市投资估算 8.8 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后评估
第九章 智慧城市案例介绍 9.1 “数字东胜”总体规划纲要 9.2 “智慧广州”建设思路与策略 9.3 智慧克拉玛依先导项目研究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建设智慧城市需立足民生
中国商报 社会版
近日,北京街头新升级的一批数字信息亭成为媒体追逐焦点。2002年北京相关部门投资7000万建设数字信息亭,十年间“数字北京信息亭”经历了“万千宠爱”到“打入冷宫”的命运。近几年更是被媒体和网友“口诛笔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曾这样报道:如今要提到数字信息亭,它似乎已经成了市民记忆深处久远的印迹,而且这种印迹更多还是负面的,原本应当服务人们生活的“信息港湾”投入使用不久,就因为信息老化、设备损坏逐渐沦为“垃圾桶”甚至小便池。媒体眼中的“街头垃圾”现在又要砸巨资更新和增设,不免让许多人担忧是否会重蹈覆辙,各大媒体对这一举措褒贬不一。
记者原本抱着问责的心态,旧的信息亭为何失败、损失多少、由谁负责、新的信息亭如何避免走老路……带着脑中的这些疑问记者多次致电负责信息亭的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两次发送采访提纲,截止完稿时记者仍未获得相关回应。现在的北京街头已难觅旧信息亭的踪迹,记者来到人民大学地铁口,“失望”地发现“物证销毁”,旧的信息亭已被新的信息亭所取代,“不甘心”的记者追问正在使用信息亭的一人大研二女生,希望攒点“人证”,不料女生的回答如当头棒喝“难道就因为曾经存在问题,新的先进科技就不推行了吗?现在的人就是这样,即便是谣传也宁愿选择相信不好的东西,你说好的东西即便是事实也没人相信。”接下来采访的几位路人也表示“信息亭*是有利的呀,服务民生,我就经常用它查地图。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因为有些区还没有,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功能也还是比较单一,不过现在的触屏好使多了。”
采访中,市民对数字北京信息亭的意外好评让记者审视这一问题。温家宝曾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中指出,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今后一段时期,要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着力点,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可见,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数字北京信息亭正是信息技术服务民生的体现,在数字北京建设过程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因为它曾经在运营和管理上差强人意而被抛弃,而是只能被改善和升级。数字北京用了十年时间,1999年刘淇当市长的时候就提出数字北京口号,2011年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在汇报“从数字北京迈向智慧北京怎么演进的”中提到,用了十年时间我们认为数字北京当时的目标基本完成,智慧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也分析这个确实很难,我们作为未来十年的口号,作为信息化的一个主题。所谓“数字城市”是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地理空间定位信息的数字化,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高级阶段,以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感知信息网络的互联与融合。智慧城市技术应用由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扩展到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由此看来,数字北京信息亭不仅仅是一项便民基础设施,更是数字北京建设的体现和迈向智慧城市重要一环,用信息技术把北京国际化都市形象提升。
然而,数字北京是否真的已经基本完成?与智慧城市建设较早较成功的国家和城市相比还有哪些差距?数字北京信息亭如何发挥自身在建设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北京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记者采访到新加坡著名智慧城市专家李林教授,李林教授现任新加坡新电子系统(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无线宽带通信及显示技术工程中心教授兼智慧城市首席技术专家、南京物联网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李林教授近年来先后担任上海金茂大厦、上海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北京电视中心、天津数字电视大厦、江苏广电中心、山东广电中心、合肥广电中心、复旦大学光华楼、“数字东胜”、“智慧克拉玛依”等数十个大型工程项目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签约首席顾问。当记者首先谈及“数字北京信息亭”的尴尬遭遇,李林教授认为,信息亭的建设也需要一个顶层规划和应用系统的设计,需要一个顶层的“一级平台”来支撑。否则沦为信息孤岛就很容易被遗弃,它的功能设置必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生服务相关联,信息亭系统应该能够全面提供民生综合服务信息。如果老百姓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信息亭,查询自己的社保医保信息、公共事业收缴费信息,市民卡信息,以及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房产、智慧商业、智慧金融、智慧商务与物流等民生服务信息,那老百姓还能不用它吗?信息亭还能被闲置吗?
信息亭应用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一种新型的、面向公众的智慧城市综合社会服务门户平台和智能显示及操作终端。信息亭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移动化科技,以及智能搜索引擎技术,通过智慧城市社会信息化综合服务集成平台和门户网站,实现城市市民卡服务、商业与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信息查询、社区服务、广告宣传等功能,并将信息亭所提供的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的信息延伸到社区和家庭,甚至个人的移动终端上(智能手机、IPAD等)。民众可以使用市民卡通过信息亭,就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社保医保及公积金等个人信息的查询,进行医院就诊预定、水电煤电信费的缴费、预定商业服务和物流配送,以及市民卡电子钱包储值等操作。建信息亭是利于民生服务的一项智慧工程。
李林教授表示,现今的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离不开信息化,在报道上经常会看到食品不安全或其他这样那样的民生问题,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信息化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只有通过便利的信息亭,让老百姓都明白而且也便于进行随时随地的监督,那么事情就好办了,如果一件事情只在少数人掌握或控制的话,事情就往往很难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和支持。
国家在信息化上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否真正取得了相应成效一直被外界质疑,即便是北京已建的数字北京或在建的智慧北京,李林教授认为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没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思路与策略的正确性,投入再多的钱也仅仅是重复建设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记者在向民众询问中发现,许多人还不知道“数字北京信息亭”是什么,如果这些人了解到纳税人投资在一个他们并不知道的项目上,难免会产生被欺瞒甚至抗拒心理,适得其反。所以找对方法,真正惠及民生,才能推进数字北京建设,迈向智慧北京。
智慧城市四大功能体现在以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以智慧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智慧城市推动民生服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亭其建设意义应体现在其中的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功能,把数字北京信息亭打造成为社会管理及民生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必须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整合、共享信息源为主线,开发城建城管、综治维稳、社会保障、信访调查、民意调查、便民惠购、医疗健康、就业服务等功能,通过平台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信息化服务网络系统平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让市民享受到高科技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
记者在体验新建数字北京信息亭时,发现它更像是一个娱乐摆设多于民生服务设施,现有功能包含文化娱乐、演艺罗盘、热映影片、北京旅游、拍拍乐等,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善,但这样的功能市民应用到的概率也不是很高。信息亭这个平台在设置上至少应体现五个方面比如公众诉求,以现有电话和互联网平台构建畅通的公众诉求渠道,提供智慧城市信息化管理服务;特殊群体,通过及时有效与便捷的互动服务模式,主动关怀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信息共享,完善城市管理和区域服务功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服务;网格管理,为网格人提供科学的管理工具和便捷的服务通道,实现事务全程跟踪协调;阶梯建设,利用现有终端、渠道和服务资源,有效投资,阶段建设,分层管理和不断优化升级。只有将“部分”“纳入”整体,信息亭才能摆脱“信息孤岛”的厄运。
信息亭的建设是智慧城市中的一环,这一环需要有整个环节的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支撑,这个“整环”就是智慧城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智慧城市建设不跟上,信息亭难免将重蹈覆辙。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纵观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2002年数字北京刚起步的时候,新加坡便已经获世界传讯协会颁发“智慧岛”的殊荣,新加坡“智慧岛”的建设与其30年多年来致力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开发与创新分不开,如今新加坡“全球IT网络化”方面在全球仅次于美国。李林教授曾在新加坡科技电子(STE)专业从事信息化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工作近10年,期间参与新加坡“智慧岛”和香港“数码港”的建设,李林教授从顶层总结新加坡“智慧岛”建设的经验有四条。一是远见,新加坡政府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上一直有清晰的愿景和战略眼光。二是执著,政府坚持统筹规划,持续克服各种阻力。三是带头,政府身体力行,引导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四是整合,做好城市级层面上信息资源整合,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国民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强化智慧城市的顶层规划与设计,注重政府内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记者在与李林教授探讨数字北京、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借鉴新加坡“智慧岛”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时,李林教授从新加坡“智慧岛”在智慧政府、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社区等多领域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1、智慧政府建设。新加坡资政吴作栋指出:“一个国家要推行成功的电子政府服务,首先必须拥有形成良好治理的三大要素,即保持透明度、实行问责制和确保公共服务清廉。”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府的经验就是:保持对政府运作和计划进行持续地监管和审查,以及有意识地将政府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全面的政府形式面对国民和公众。而且整个环节中,良好的政府治理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2、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建设,重点是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顶层规划,在城市公共安全实际运作的层面上,将整个城市综合安全防范与治安监控的整体技术性能和自动化多功能的协同联动响应能力,作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规划的基本原则。重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在信息层面上,以城市公共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的执行和运作过程,建设新加坡全岛统一的城市级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并将城市公共安全各单一业务及监控系统在网络融合、信息交互、数据共享、功能协同等方面作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规划的重点。
3、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新加坡智能交通是以交通信息中心为轴,连接公共BAS系统、出租车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高速路监控信息系统、道路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信号灯系统、道路交通通讯指挥系统、车辆GPS定位系统等的综合性集成系统。这一建设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交通管理系统的整合;第二阶段将有关公共交通的信息,例如公交车辆以及地铁的班次、时间和票价等连接到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上来;第三阶段政府着力打造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交通,降低由于城市交通带来的碳排放。在智能交通科技的应用上,设置出租车预订服务、出行者信息服务、道路流量监测、优化交通信号系统等。
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花园式城市”是新加坡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宏观定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特别在城市公共交通、交通转换枢纽、供排节水设施、电力与燃气供应、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厂、城市管道等关系民生的工程性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和投入资金。
5、智慧社区建设。任何国家的城市社区建设都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整合和争取各种资源,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关键。其社区建设的相当部分资金仍是靠各种社会组织募集、组织或个人捐赠。政府和社区需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着力培育居民公益意识和参与精神,这是和谐智慧社区建设的突破口。社区建设还应根据不同的住户和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具有特色的设施和服务。
回望国内,李林教授认为“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就是第二次北伐战争”,为什么是“北伐”?李林教授说南方的许多城市如广州、深圳、苏州、宁波、南京等城市都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在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着力于夯实智慧城市建设。而北方城市的一些官员思想比较传统,正如李林教授在给温家宝总理的信中写到“有些城市领导对于‘三网融合’、‘物联网’、‘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的认识和想法让我感到很担忧。这种不断建设“信息烟囱”和“智慧孤岛”的做法,不但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财力和宝贵的发展机遇和时间,同时也为今后在国家信息化层面上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李林教授在信中还建议国家应该以当年“两弹一星”的高瞻远瞩来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以及进行“数字城市”应用理论的研究,并能指导目前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他说,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知识体系和建设体系研究是当务之急,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和系统设计至关重要,我国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需求和内容基本相同,个性化的东西最多只占20%,李林教授根据其参与“数字东胜”、“智慧克拉玛依”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应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开发”的基本原则,只有实现“四个统一”才是真正找到适合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