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515521
内容简介
《教育促进农村伦理文化发展研究:基于中国12乡村调查报告》内容简介:教育是促进农村社会综合进步的关键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只是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的问题。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去关注农村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伦理文化的问题。当下农村社会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乡土意识转变、乡村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以及乡村学校辐射力弱等伦理文化问题。本研究基于3省6县12乡村2009—2010年的人户调查数据,调查了当下我国农村伦理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伦理文化的基本路向。研究得出5个基本结论:多数农民认可教育的价值并相信教育的作用;仅有半数人对农村社区的道德面貌和文明程度表示肯定;多数人表示乡村文化发展应与经济发展并重;农村伦理文化更加符合现代文明发展要求;学校对农村伦理文化的辐射力日趋减弱。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教育是促进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的关键途径
1.2 农村地区面临着伦理文化危机
1.3 改善农村伦理文化是促进农民个体发展的外部条件
1.4 教育促进农村社区伦理文化发展研究新进展
第2章 研究概述
2.1 研究缘起与意义
2.2 研究性质和研究假设
2.3 重要概念的界定
2.4 研究方法及选择依据
2.5 已有研究状况述评
2.6 研究设计
第3章 入户调研分析报告
3.1 农户基本状况解析
3.2 农户对教育价值的认识
3.3 乡村的伦理文化发展
3.4 学校与农村社区的连接
3.5 问卷调查的研究发现
第4章 个案研究报告
4.1 从“游离”到“聚焦”的个案选定过程
4.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灵秀,历险求真”
4.3 “发展”中的教育印迹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扩招前乡村社会对教育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读书人在乡村社会有着良好的美誉。扩招后,尽管上大学的比例提高了,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来看四种人读书的命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又有两种情况,少数成功,大多数境遇一般,在激烈的竞争中,乡村社会出来的大学生,他们享有的竞争资本不够,只有学历资本,在社会关系资本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资本上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类是考不上,大学考不上的人总结起来,打工是基本命运,但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早退学、早打工、早适应,反而是另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在乡村社会中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多读一年书和少读一年书,对于他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不成功的体验。乡村社会的成功与否与受教育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读书越多而又没能走出乡村的年轻人,他们在乡村社会的生存能力还比不上那些读书少的同龄人。(刘铁芳,2008)这些关于乡村教育和读书人命运的认识和分析与我们在家长那里感受到的十分一致。
笔者又将调研的6个市县与该道题目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与他们的经济状况有着正相关。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相对多一些的农户(近两成)会将注意力放在高昂的教育费用和教育能否带来实际出路两者之间的衡量和取舍上。而经济相对宽裕或富裕的地区,他们对大学生就业难有着更为理性和个体化的认识,相对较少有人(近一成)特别地在意上学的成本问题。
笔者又将调研的6个市县与该道题目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与他们的经济状况有着正相关。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相对多一些的农户(近两成)会将注意力放在高昂的教育费用和教育能否带来实际出路两者之间的衡量和取舍上。而经济相对宽裕或富裕的地区,他们对大学生就业难有着更为理性和个体化的认识,相对较少有人(近一成)特别地在意上学的成本问题。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