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09590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不定期学术集刊。目前已出十一辑,在学术界获得良好的口碑。此次为其第十二、十三合辑。收录近期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论文,见解深刻,颇有新意。
“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甚至,鉴于社会制度、意置于“传统中国”的范畴内进行研究。显而易见,对于“传统中国”的研究,必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是为传统中国研究的特色,也是它的观点。千百年来,人们就是在原型或真相因各种原因被掩盖、被扭曲的情况下阅读、理解传统和传世文献的,面对这些传统、传世文献的某种程度误解就构成了真实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目录
卷首语 黄仁伟
新谱研究导论:意义·规模·方法 钱杭
古代中国医药及养生术里的婆罗门教影响 严耀中
“古代江南落后”的知识考古与文化阐释 刘士林
甲骨卜辞所见“寻”与典籍中“释奠”关系试探 刘海琴
春秋晚期的“夷夏之辨”与吴国的“华夏化” 黄爱梅
“风吹草低见牛羊”——宋燕鹏著《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
研究》书后 王瑞来
东晋译经群体考略 姚潇鸫
歌声舞节,桃花绿水之间——六朝唐五代江南城市的歌舞活动 张剑光
上海藏敦煌文献所见唐五代宋初敦煌佛寺资料辑考 陈大为
唐代江淮正赋和土贡中的食物和纺织品——以唐代志书为中心 陈磊
略论唐宋元时期的上海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 张晓东
《景定建康志》在宋代方志编纂学上的地位——以编修体例为核心的探讨 杨杨
南宋东南沿海地区水利修筑的经费筹措——以温州地区为例 康武刚
横看成岭侧成峰——明清地域商帮的共性 范金民
试论明代中期江南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整及其特色 夏维中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雪声”琴铭刻史证 严晓星
一代风雅玉泓馆——明代嘉万间上海玉泓馆顾氏考 贾雪飞
“十二年漂泊,三千里往还”——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南京士绅家族的生存策略 罗晓翔
林纾致陈宝琛逸札释证 宋一明
蒋光焴与邵懿辰交游考述 金晓东
松下清斋陆氏事迹考 李军
清代城市文人群体:以毗陵七子为中心的研究 叶舟
王韬佚文辑录 秦蓁
明清以来皖南地区的聚落形态及其空间差异 李甜
“官侵”与康雍时期地方财政亏空治理——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 龚浩
清代江南地区水驿制度初探 李家涛
从清季“思永执”分家阄书看胡适家世 王振忠
南浔顾家、常州盛家与上海百乐门饭店 马军
江苏近现代社会救济与慈善文献述说 江庆柏、郭超颖
商务印书馆的方志收集、出版及其历史贡献 巴兆祥
试论美国华裔汉学家杨联陞英文书评的特点、影响及其启示 吴原元
社会网络与学术成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家于同隐个案分析 张剑
上海公共租界治理制度的生成、演进及其启示 李志茗
“新旧共栖”的二元性:近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与江南传统述论 江文君
近代沪宁铁路土地征收及其影响研究 岳钦韬
近代上海的慈善事业与江浙丝商 冯志阳
卷首语
“传统”一词,古已有之,所谓传者,“相传继续也”,而统乃“众丝得其首”,所谓“本”也。“传统”二字相连,始见于《后汉书·东夷传》:“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沈约《立太子教诏》言:“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此传统乃王统之义,故章学诚言“易姓为代,传统为朝”。此后又衍伸为道统,明胡应麟便云:“儒主传统翼教”。晚近所用“传统”一义与此不同,本源于西文,大规模运用已在民国初年,此后往往与“现代”一词对立。西文“传统”一词源于拉丁文traditum,其意乃“从过去传承到现在的事物”。可见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能为现时所接受者方是传统,且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必须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身处中国最大的都市——上海,原属传统中国江南文化之一部分,自19世纪中叶开埠以来,吸收、融合了西方文化的某些成分,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并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经济圈之一,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回顾上海以及江南发展的历程,其实是这一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对过去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还是描绘未来中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蓝图,都离不开对传统中国的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镇,不久将迎来建所六十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本所创办《传统中国研究集刊》,其宗旨便是为寻求中国传统之创造性转化略尽绵薄之力。传统中国研究绝非仅限于历史学一隅,希望来自于各个领域有志于此的学者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求同存异,拾遗补阙,协力为传统中国研究的深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本所坚信,通过各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传统中国研究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指导与借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