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707673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终它作为神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房龙的《圣经的故事》把《圣经》中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让人颇感亲切而容易接受。
《圣经的故事》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房龙的名著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房龙对人生和事物有着积极、深刻的理解。《圣经的故事》是以《圣经》为蓝本讲述故事,却并不拘泥于原著,而是将所谓的神迹、民族传说、历史故事与近代历史、考古发现相对照,以客观、冷静的视野探本溯源,时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摒弃无知、偏执、倡导宽容、善良的健全理性。
- 目录
译序/1 第一章 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1 第二章 创世记/6 第三章 先驱/11 第四章 继续西行/22 第五章 暂居埃及/29 第六章 摆脱奴役/31 第七章 荒原漂泊/37 第八章 重寻芳草地/43 第九章 征服迦南/48 第十章 路得的故事/61 第十一章 犹太王国/63 第十二章 南北内战/83 第十三章 先知的规劝/88 第十四章 沦陷与流亡/109 第十五章 重返故园/117 第十六章 杂书集粹/128 第十七章 希腊人粉墨登场/133 第十八章 希腊人踏上犹太土地/135 第十九章 革命与独立/138 第二十章 耶稣的诞生/151 第二十一章 施洗者约翰/162 第二十二章 耶稣的事业/168 第二十三章 耶稣和他的门徒/171 第二十四章 耶稣的新思想/174 第二十五章 耶稣传道/179 第二十六章 耶稣之死/183 第二十七章 思想的力量/195 第二十八章 思想的成功/198 第二十九章 国教/204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精华。当今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18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流传*广的宗教典藉。
房龙的《圣经的故事》把《圣经》中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让人颇感亲切而容易接受。
那时,金字塔屹立世界已达千年之久。巴比伦和尼尼微都已成为庞大帝国的中心。在尼罗河谷以及宽阔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到处都人头攒动。此时,一支在沙漠中漂泊游荡的小部落,迫于生计,不得不穿过贫瘠的阿拉伯沙漠,北上去寻觅那更为富饶的乐土。这群漂泊者就是日后的犹太人。也就是他们,在数个世纪以后为世人创作出了群书之首——《圣经》。晚些时日,这群漂泊者中的一名女子生养了人类最善良、最伟大的那位先知——耶稣。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对这个陌生民族的始祖却懵然无知,不知他们究竟来自哪里。但他们却在人类历史上扮演过最为重要的角色,然后又从历史的舞台上默默隐退,流散到了世界各国。因此,我在本章中所讲到的故事,总体而言有些含混不清,细节之处也非完全可靠。不过,考古学家们一直都在巴勒斯坦地区坚持不懈地挖掘求证,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据。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尽我所能为你们作一番可信的阐述。宽广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北部高山,流经西亚地区,最后汇入波斯湾。在有着肥沃淤泥的两河沿岸,人们过着舒坦而闲适的生活。因此,不论是生活在北方寒冷山区还是在南方酷热沙漠地区的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河谷地带寻得一块立足之地。一旦时机来临,他们就会背井离乡,转而到肥沃的平原上耕耘放牧。他们彼此征战讨伐,在前代文明的废墟上重建起新的文明。他们建立起如巴比伦与尼尼微般的文明之都,早在四千多年前,他们就把世间的这块属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堂,令“天堂”之外的人们艳羡不已。但当你翻看地图的时候,你会发现数以百万计的矮个农夫正躬身在另一强国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他们生活在尼罗河两岸一个叫埃及的国家,与巴比伦和亚述之间被一个狭长地带隔开。他们所不可或缺的很多东西都只能从位于遥远而又肥沃的平原上的那些国家获得。而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所需的很多东西也只有埃及才能生产。于是,两边的国家在那狭长地带上建起通商大道,以便于彼此间进行贸易往来,互通有无。现在,那一地带叫做叙利亚。在古代它却有着多种不同的名称。那里丘陵密布,河谷宽阔,林木稀疏,土地干芜。但是几个不大的湖泊和数条小溪给这些贫乏的嶙峋山丘增添了不少生机。长久以来,这条古老商路的两旁就居住着从阿拉伯沙漠迁徙而来的不同部落,他们都是闪族人,使用同样的语言,信奉同样的神灵。他们经常相互争斗,继而彼此和解,然后又开始争斗起来。他们偷袭对方的城池,抢掠对方的女人与牲口。和普通的游牧部落一样,强权与武力就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都承认埃及国王或者巴比伦国王以及亚述国王对他们的统治。当这些权威统治者委派下来的税务官带着全副武装的随从沿路过来时,那些闹腾得不可开交的牧人们顿时变得温顺恭敬,频频鞠躬以示自己对孟菲斯法老(埃及法老)或阿卡德国王(巴比伦国王)的虔诚之心。但是,一旦那些官员们已经走开,这些牧人又开始打了起来。对于他们之间的争斗,我们完全没有担忧的必要。这是古人唯一能享受到的户外活动。况且这些争斗也不曾造成过什么大的损失,相反,它们可以使年轻人反应更灵敏,身手更矫健。这些日后在人类历史上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犹太人,就源自于这样一个小部落,他们争吵打闹,飘荡行窃,想方设法要在通商大地道带安身立命。遗憾的是,我们对他们的历史起源却知之甚少。许多学者做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猜测,但即便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猜测,也依然填补不了历史空白。有人认为犹太人来自于波斯湾旁边一个叫吾珥的地方。这种说法或许是正确的,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与其告诉你们一些毫无真凭实据的事情,我倒不如告诉你们已经被历史学家们一致认可的少量事实。犹太人的祖先最早可能居住在阿拉伯的沙漠里。后来他们背井离乡,可能进入了西亚的沃土,但是具体时间我们却无从知晓,只知道他们游牧了数个世纪,极力想要弄到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然而他们游弋的路迹已难追寻。我们还知道,某一个时期,犹太人穿越了西奈山的沙漠地带,在埃及定居了一段时日。从那个时候起,埃及人和亚述人在他们的文献里就开始提到了《旧约》中所记述的一些事件。再往后的故事大家都已熟知——犹太人离开了埃及,并在荒漠中历经艰辛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这个部落后来征服了通商大地道区一块叫巴勒斯坦的地方,并建立起自己的王国;这个王国为了自己的独立,奋战了数个世纪,直到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吞并,之后又成为疆土辽阔的罗马帝国的一个小行省的一小部分。但请切记:当我提及这些历史事件时,我并不是在写历史传记。我并不打算根据那些可信的历史材料来理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我只打算向你们陈述一个民族——犹太人心目中的史实。众所周知,“真正的史实”跟“我们所坚信的历史”是截然不同的。每个国家的史书记载的都是本国人民所深信不疑的历史。但是,当你穿过国境来到它的邻国,翻看其史书时,你会发现大相径庭的记述。但是,读过本国史书的孩子终生都不会怀疑他们曾经接受的历史教育。当然,总有那么几个历史学家或饱学之士,抑或是某个怪异之人,会去查阅某一历史事件的所有相关记载。他或许真的能接近“绝对真实”。但他如果想要过得宁静快乐的话,最好还是保持缄默。犹太人和世界上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不同。三千年前的犹太人,两千年前的犹太人以及现在的犹太人,都是跟你我一样的平凡人。他们并不像他们自我声称的那样比其他人都更高明,也不像他们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比其他人都更卑劣。他们确有非同寻常之处,但同时也有一些极其平常的劣习。关于他们的书已经有很多了,有褒奖的、有贬斥的、也有模棱两可的,因此对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难作出不偏不倚的判断。关于犹太人在埃及人、迦南人和巴比伦人中间的冒险经历,犹太人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编年史。当我们试图去认清这套编年史的历史价值时,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
“外来人”总是不那么受欢迎。在漫长的游牧漂泊过程中,犹太人每到一地,总都是当地的“外来人”。尼罗河河谷,巴勒斯坦山谷以及幼发拉底河两岸的原住民,并没有张开双臂欢迎他们的到来。相反,他们说:
“我们的子孙都没有足够的地方住,让这帮外来人去别的地方吧!”于是便滋生了纠纷。犹太历史学家追忆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不忘为他们的祖先涂脂抹粉美化一番,就像当今的美国人一样。我们高声赞扬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移民,生动地讲述着那些可敬的早期白人是如何成为土著野人弓箭下的亡魂的,却从未提及过那些土著印第安人的命运——他们后来遭到了白人火枪的残酷射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