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61483
“资源战争论”流行已久,是时候进行反思了。
资源能被控制吗?“石油武器”,锋刃已钝?
能源进口是中国的软肋?中国能够实现能源独立吗?
新能源不断涌现,如何看待未来能源格局?
《新能源观》全面分析了全球能源格局与发展趋势,以能源与国际秩序双重视角,揭示中国能源安全与发展的热点问题。
作者对“资源战争论”“资源争夺论”等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资源只是引发冲突的因素之一,而且资源是无法被控制的,海外投资也不等于控制他国资源,更加不能将能源安全等同于“自给自足”式的能源独立,各国应该建立相互依存的能源观。此外,作者也对页岩气革命、能源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做出了专业解读和预测。
作者强调,应该摒弃“战争”“争夺”等看待能源问题的传统视角,重视全球一体化和市场化对全球能源配置与发展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应该实现从能源“战场”到能源“市场”的思路转变,积极融入国际能源秩序,同时进行国内改革,建立能源安全自信。这也是当前中国国内深化改革、国际深化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前 言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 // IX
章 “资源枯竭?” ——有限资源的“无限”供给
“资源枯竭论”由来已久 // 003
有限资源的“无限”供给 // 008
资源储量潜力巨大 // 011
需求并非无止境 // 016
资源短缺的实质及应对 // 020
第二章 “资源战争”: 人类会为资源而战吗?
“资源战争论”日渐流行 // 027
历史上的资源战争 // 030
国内资源冲突远多于国家间战争 // 032
与资源相关的战争不等于资源战争 // 033
资源只是引发冲突的因素之一 // 035
战争成本越来越高昂 // 036
如何解决资源争端 // 037
贸易促进和平 // 039
第三章 “资源争夺”: 资源控制还是市场竞争?
“资源争夺论”的逻辑 // 045
资源能被控制吗? // 046
通过战争和占领无法实现对资源的控制 // 047
海外投资不等于控制他国资源 // 050
海外投资与能源安全基本无关 // 052
海外能源资产为何受青睐 // 053
国家间争夺还是企业竞争 // 055
跨国石油公司与国有石油公司 // 057
第四章 能源危机: “天灾”与“人祸”
150 年油价波动史 // 064
第三次能源危机? // 070
石油危机还是政策危机? // 073
价格控制导致供应紧张 // 076
高油价是世界经济景气的反映 // 079
能源危机与经济危机 // 082
国际油价与世界经济 // 084
高油价的另外一面 // 085
低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 088
2014 年油价暴跌反映经济复苏乏力 // 091
油价不可预测,但可以分析 // 092
第五章 能源安全: “能源独立”还是“相互依赖”?
“能源独立”的由来及演变 // 098
人们为何热衷于“能源独立” // 100
美国“能源独立”的实质 // 102
美丽但不现实的梦想 // 105
国际能源依赖加深 // 109
能源安全越来越具全球性 // 112
第六章 能源外交: “目的”还是“手段”?
以能源为手段的外交 // 120
以能源为目的的外交 // 123
围绕能源竞争与合作展开的外交 // 125
多边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治理 // 127
当前主要国际能源机制 // 130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及特点 // 133
中国多边能源合作:在路上 // 135
实质性参与国际能源治理迫切性上升 // 138
第七章 “欧佩克情结”: 垄断还是市场?
历史的产物 // 144
影响今不如昔,但仍是市场老大 // 149
“天然气欧佩克”难现欧佩克辉煌 // 151
多数类似欧佩克组织均昙花一现 // 155
市场力量将战胜对价格的人为控制 // 159
第八章 石油武器: 锋刃已钝
石油禁运的历史 // 163
禁运的效果 // 166
产油国的“石油武器”风光不再 // 168
国际制裁手段之一—石油禁运 // 170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与禁运 // 171
第九章 能源是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吗?
能源进口是中国的软肋? // 177
自然资源缺乏仍可实现高速增长 // 179
许多资源富国陷入“资源诅咒” // 179
对中国崛起重要的是社会资源 // 181
国际贸易使短缺不再成发展障碍 // 182
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相对好转 // 184
客观看待中国能源安全形势 // 185
能源安全保障的重心在国内 // 187
调整心态,增强自信 // 188
增加一些常识,修正一些概念 // 190
第十章 海外投资: “走出去”不等于“拿回来”
快速增长的海外资源投资 // 196
国际社会的误读与批评 // 197
国内经济结构的外在反映 // 200
海外资源投资的原因与动力 // 203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206
国际对话与合作 // 208
深化国内改革 // 211
第十一章 海运安全: “马六甲困局”与“珍珠链战略”
对美国石油禁运与海上封锁的担心 // 218
美国对华石油封锁难度较大 // 220
海上能源运输的现实威胁 // 221
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路线 // 224
陆路运输通道面临的风险 // 226
“珍珠链战略”: 美国制造的西式“阴谋论” // 228
未来合作方向 // 231
第十二章 “中国能源威胁论”: 战略互疑与互动
源起与发展 // 237
主要内容与观点 // 238
形成原因 // 243
并非主流 // 245
理智应对 // 248
从能源视角看国际秩序:融入还是挑战? // 251
中国正积极融入现有国际秩序 // 253
由“走出去”到“走进去” // 254
第十三章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是世界末日吗?
全球变暖问题的本质 // 260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 // 262
国际气候谈判格局重组 // 263
“页岩革命”对气候变化利弊参半 // 264
理性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共识 // 267
第十四章 国际能源转型: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概念的界定 // 274
能源转型的历史 // 275
当前发展态势 // 276
动力机制 // 279
前景乐观 // 281
问题与挑战 // 282
过程曲折 // 284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 拯救的不是地球,是人类
地球资源能否支撑人类发展? // 292
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核心 // 293
过度的恐慌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决策 // 294
能源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 297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根本 // 298
后 记 // 301
注 释 // 303
前 言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 // IX
章 “资源枯竭?” ——有限资源的“无限”供给
“资源枯竭论”由来已久 // 003
有限资源的“无限”供给 // 008
资源储量潜力巨大 // 011
需求并非无止境 // 016
资源短缺的实质及应对 // 020
第二章 “资源战争”: 人类会为资源而战吗?
“资源战争论”日渐流行 // 027
历史上的资源战争 // 030
国内资源冲突远多于国家间战争 // 032
与资源相关的战争不等于资源战争 // 033
资源只是引发冲突的因素之一 // 035
战争成本越来越高昂 // 036
如何解决资源争端 // 037
贸易促进和平 // 039
第三章 “资源争夺”: 资源控制还是市场竞争?
“资源争夺论”的逻辑 // 045
资源能被控制吗? // 046
通过战争和占领无法实现对资源的控制 // 047
海外投资不等于控制他国资源 // 050
海外投资与能源安全基本无关 // 052
海外能源资产为何受青睐 // 053
国家间争夺还是企业竞争 // 055
跨国石油公司与国有石油公司 // 057
第四章 能源危机: “天灾”与“人祸”
150 年油价波动史 // 064
第三次能源危机? // 070
石油危机还是政策危机? // 073
价格控制导致供应紧张 // 076
高油价是世界经济景气的反映 // 079
能源危机与经济危机 // 082
国际油价与世界经济 // 084
高油价的另外一面 // 085
低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 088
2014 年油价暴跌反映经济复苏乏力 // 091
油价不可预测,但可以分析 // 092
第五章 能源安全: “能源独立”还是“相互依赖”?
“能源独立”的由来及演变 // 098
人们为何热衷于“能源独立” // 100
美国“能源独立”的实质 // 102
美丽但不现实的梦想 // 105
国际能源依赖加深 // 109
能源安全越来越具全球性 // 112
第六章 能源外交: “目的”还是“手段”?
以能源为手段的外交 // 120
以能源为目的的外交 // 123
围绕能源竞争与合作展开的外交 // 125
多边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治理 // 127
当前主要国际能源机制 // 130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及特点 // 133
中国多边能源合作:在路上 // 135
实质性参与国际能源治理迫切性上升 // 138
第七章 “欧佩克情结”: 垄断还是市场?
历史的产物 // 144
影响今不如昔,但仍是市场老大 // 149
“天然气欧佩克”难现欧佩克辉煌 // 151
多数类似欧佩克组织均昙花一现 // 155
市场力量将战胜对价格的人为控制 // 159
第八章 石油武器: 锋刃已钝
石油禁运的历史 // 163
禁运的效果 // 166
产油国的“石油武器”风光不再 // 168
国际制裁手段之一—石油禁运 // 170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与禁运 // 171
第九章 能源是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吗?
能源进口是中国的软肋? // 177
自然资源缺乏仍可实现高速增长 // 179
许多资源富国陷入“资源诅咒” // 179
对中国崛起重要的是社会资源 // 181
国际贸易使短缺不再成发展障碍 // 182
国际能源安全形势相对好转 // 184
客观看待中国能源安全形势 // 185
能源安全保障的重心在国内 // 187
调整心态,增强自信 // 188
增加一些常识,修正一些概念 // 190
第十章 海外投资: “走出去”不等于“拿回来”
快速增长的海外资源投资 // 196
国际社会的误读与批评 // 197
国内经济结构的外在反映 // 200
海外资源投资的原因与动力 // 203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206
国际对话与合作 // 208
深化国内改革 // 211
第十一章 海运安全: “马六甲困局”与“珍珠链战略”
对美国石油禁运与海上封锁的担心 // 218
美国对华石油封锁难度较大 // 220
海上能源运输的现实威胁 // 221
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路线 // 224
陆路运输通道面临的风险 // 226
“珍珠链战略”: 美国制造的西式“阴谋论” // 228
未来合作方向 // 231
第十二章 “中国能源威胁论”: 战略互疑与互动
源起与发展 // 237
主要内容与观点 // 238
形成原因 // 243
并非主流 // 245
理智应对 // 248
从能源视角看国际秩序:融入还是挑战? // 251
中国正积极融入现有国际秩序 // 253
由“走出去”到“走进去” // 254
第十三章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是世界末日吗?
全球变暖问题的本质 // 260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 // 262
国际气候谈判格局重组 // 263
“页岩革命”对气候变化利弊参半 // 264
理性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共识 // 267
第十四章 国际能源转型: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概念的界定 // 274
能源转型的历史 // 275
当前发展态势 // 276
动力机制 // 279
前景乐观 // 281
问题与挑战 // 282
过程曲折 // 284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 拯救的不是地球,是人类
地球资源能否支撑人类发展? // 292
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核心 // 293
过度的恐慌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决策 // 294
能源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 297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根本 // 298
后 记 // 301
注 释 // 303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
能源安全是个广为流传却争议很大的概念,人们对它有着太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英国一位能源学者曾开玩笑说:“如果有5 个人在谈论能源安全问题,
对于能源安全概念的定义就可能有6 种以上。”从事能源安全相关问题研究十多年来,随着对这一领域了解的深入和相关知识的拓展,我越来越觉得准确阐释能源安全到底是什么并不容易。它涉及技术、价格、市场、经济、政治、外交、环境及气候等非常多的领域。也许我们都很熟悉几个相对经典的能源安全定义,
比如合理价格下不间断且稳定的能源供应等。可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概念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说出或使用一个概念不太难,但要把它解释清楚、说得到位却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
正如要想回答诸如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也是件很难的事一样,这个问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个世界很大、很复杂,变化很快,尽管我们很想知道它是什么,却很难做到。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一些概念,做一些基本、局部、暂时的判断,但在更大的视角、更快的变化面前,这一切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避免陷入不可知论,我想到也许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研究和理解来说明和判断这个世界不是什么。就如同当我们不知道想要什么时,把不想要的列出来,也许剩下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了。在我们渐渐知道这个世界或某件事不是什么的时候,也许就离这个世界或某件事是什么的答案越来越近了。而了解某个东西不是什么、我们不想要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比判断某个东西是什么、我们想要什么要容易得多。
在能源安全问题上,这些年来出现了非常多的观点,特别是关于中国能源安全。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搞清能源安全是什么很难,谈谈能源安全特别是中国能源安全不是什么可能更靠谱或更有把握些。比如:我们在能源资源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源枯竭,或者说世界的能源资源不会“真正枯竭”;相比过去,各国为了获得石油、能源或资源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出兵伊拉克主要不是为了石油;高油价不是世界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或者说能源资源领域的“走出去”不是为了“拿回来”;“马六甲困局”或者中国能源运输安全问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等等。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的另一层含义是,能源安全或能源短缺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并非天大的、无解的问题。能源重要不等于能源供应、能源安全就是头等大事,也不等于各国为了能源就一定会进行激烈的争夺或发生战争。能源等一些资源在部分国家作为政治武器的战略属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与地缘政治的相互影响也会时有发生,例如2014 年由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俄能源博弈。但总体上,能源和资源作为商品的属性是位的,终决定市场的是供求关系,
特别是从长期看,决定市场的是有效的需求。维持能源和资源市场(全球、地区或国内)的稳定、强化国家治理和市场完善、推动资源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
才是解决资源问题、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即便是对能源需求和进口依赖大幅增加的中国而言,能源也不是那么迫在眉睫、致命的问题,谈不上“中国能源不安全”、能源是中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或致命弱点。与20 世纪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相比,当今国际能源供需方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世界能源供应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相较于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市场等问题,中国的能源安全更有保证,解决起来难度更小些。正常情况下的能源供应紧张预示着需求旺盛、经济景气,诸多与能源相关的问题的出现也给中国完善市场、改革相关体制、深化国际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十分复杂,涉及面非常广,在回答中国应该如何保障能源安全,或者说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如何做或者说优先做什么之前,
也许应该深度思考不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在没有深入全方位了解、客观评估相关问题与挑战之前,如果急于得出结论,出台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能源安全政策,做出不该做的决定,将来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谈“能源安全不是什么”,需要从理解和破解能源安全相关的神话开始。人类不缺少神话,误读、误解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能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石油经常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或战略资源,对人们生活影响,也是世界上富争议的资源。因为它的重要性、普及性及复杂性,国际社会有关能源的神话也更多,更具代表性。正如莱昂纳尔多•毛杰里所言,
“能源部门是这个星球上、有趣、有活力也是重要的行业,然而它也容易被误解”,“黑金带来了神话和妄想,对现实的恐惧和错觉,还有那些摧残世人心灵的不明智的政策”。1
20 世纪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人们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高度关注石油和能源安全问题。8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油价的回落,石油逐渐回归商品的本性,
人们对它的兴趣有所下降。但自20 世纪末起,石油等大多数能源、资源商品的价格急剧上涨且剧烈波动,国际社会陷入了自70 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强烈的能源“不安全感”之中。2“黑金声势浩大地重新回到舞台中心,震惊了所有批评家,并再次成为像过去那样让人担心和痛苦的东西。人们对石油储量一定会枯竭的担心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对人类文明覆灭的担心,对伊斯兰国家与世界对立的担心,和对全球油藏的获取受到威胁的担心”。3
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但预测又是人类的本能和一种重要的需求。由于地球未来的不可知,不安定感与恐慌感一直与人类相伴。人类对世界末日的恐惧和对诺亚方舟的期盼从未停止,就像毁灭与拯救的神话和故事会永远继续一样。在诸多对人类未来的相关分析中存在着不少伪命题,如:这个世界如果有一天没有……一旦……如果中国人达到美国人那样耗费物质资源的程度……而事实上,其中的很多假设都没有发生或不会发生。
就能源领域而言,同历史上的多数预测一样,许多试图预测石油和能源未来的努力得出了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但各种预测仍层出不穷。“今天伪科学再次不顾历史上的教训,否认现实的客观逻辑,利用那些灾难性的可怕语言来散播恐惧。”4 业余观察者对真实石油市场理解的偏差对人们过分夸大石油周期的行为及其过激反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幸的是,只有通过复杂的技术要素、晦涩的研究文献,以及难懂的指标,再加上对以往事件、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的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理解石油问题。毛杰里曾表示,至少一本书那么厚的分析才能说得清石油业的深奥和复杂,但实际上,恐怕几本书也很难说清,特别是对非专业人士而言。
公众认知主要来自媒体,而过于简单的媒体语言容易使其走向。在缺乏足够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当人们遇到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与事实的时候,灾变说、阴谋论就很容易流行。毛杰里指出,诸多变量的出现使油气行业变得更加复杂和枯燥,而总体描述则简单有趣得多,人们追求轰动效应,虚构和扭曲是众多行业评论的基础,就像不怕驱魔术的恶灵附体。他们随着危机个信号的出现而出现,并协力使危机恶化。“糟糕的是,从2000 年起,一批‘快餐式’书籍开始进入市场,所有这些书都在利用恐怖且极度肤浅的未来能源预言不断地激发人们对石油歇斯底里般的恐惧”。5
20 世纪70 年代石油危机和石油禁运的历史阴影一直影响着几乎所有与石油和能源相关的讨论,使人们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石油或能源问题。毛杰里强调,这些冲击和禁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心理扭曲的产物,源自石油实际供给信息匮乏“买者恐慌的经典案例”。人们还经常从媒体和智囊团散布的灾难性预言、美国政府的错误干涉主义政策以及很多其他的因素中寻找论据。“对于那些由于缺乏知识而很容易被这些悲观论点所左右的人们,不停地告诉他们石油实际短缺量很小,甚至告诉他们这些罕见的冲击在历史上只是偶然现象,都几乎没有什么作用。”6
罗伯特•布莱斯在《能源独立之路》一书中指出,美国人对能源独立的狂热说明在大多数能源问题讨论中合理性是次要的。“一旦谈到石油这个话题,人们的脑袋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短路,神经突触开始错乱。美国急需减少智商分值的流逝并恢复智能,而且需要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每年,全球居民用于寻找、提炼、输送和消费能源的花费达到了5 兆亿美元,然而大部分美国人的能源知识还仅限于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的只言片语。”7
1973 年次石油危机时,法国能源部长在电视上高调阐述法国如何应对能源危机,但是当一位记者问他什么是能源时,这位部长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狼狈地环顾左右而言他。8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在当今中国,能源面临的挑战就是不少官员缺乏能源知识,对于能源问题缺乏全面、深入、正确的了解,常常盲目地制定一些不正确或不切实际的能源与节能政策,结果适得其反。
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海量的信息,特别是诸多截然对立的信息往往让缺乏常识的普通民众在一些事件面前无所适从,而一些媒体有意无意的误导则进一步加剧了一些非理性和错误信息的传播。毛杰里强调,“所有关于地球上石油将消耗尽的预言,尽管未被证实,但是都被媒体放大,像掀起的巨浪,冲刷掉了所有与其相左的观点,这使得石油讨论被满纸都是难以捉摸的、人云亦云的文章所支配,而且只有在讨论石油的极限的时候才会觉得轻松”。9
当今,能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能源安全无形中也就成为一个口袋,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问题都装进去。很多时候,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国内,能源安全都是很好的挡箭牌、保护伞,具有极高的政治正确性,令人无从反对。罗宾•米尔斯指出,弗洛伊德曾经有一种观点,就是梦到的任何物体都与性器官有关,不会存在任何其他可能的情形。而现在很多人则把所有的局部战争都归结为与能源有关。10
在许多情况下,事实因为利益和感情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介入而被扭曲。芝加哥大学石油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昂•金•哈伯特被认为是石油峰值论的创始人,曾预言美国石油产量将于1970 年达到,他的钟形曲线广为学界引用。1989 年,哈伯特去世前在一次访谈中承认,他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就像竖起手指来测风速。他说道:“他们(指石油巨头)要求我做的,就是估计石油的储量……我必须知道。我别无选择,只能画出石油峰值的曲线,还要让所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事情的真相。相关曲线都是臆想出来的,我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随手一画,如果觉得数值太高,就把线画低一点,反之就画高一点。除了根据曲线本身计算某段时间的石油产量之外,根本不涉及任何数学问题……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当时美国石油的储量大约是1 500 亿桶。”11
2011 年2 月18 日,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发表马修•帕里斯的文章《放宽心,北京不会拿光我们的馅饼》,文中称,西方对中国“争夺”非洲资源的不安反应是一种不得要领的偏执。坦赞铁路项目的建设曾经让在非洲的欧洲人惊恐万分,专家和政客们向人们展示地图和图表,提出似是而非的说法,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以便挤掉西方。“关于‘垄断’资源的想象的影响力很大,关于围困的想象更是具有强大生命力,以至于让人丧失了逻辑思维。中国没有做过像侵略那样的坏事,即便北京真的计划扼住非洲的命脉,
它也将会遭遇失败。”12
莱昂纳尔多•毛杰里认为,对石油短缺的担心使列强在20 世纪来临之际次制定了以石油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使得美国控制了当时的波斯,并使伊拉克(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在20 世纪20 年代得以建国。之后,对本国石油资源减少的担心,让美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建立起了亲密关系。而对阿拉伯石油会受到苏联影响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在“二战”后对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这种让人饱受惊吓的石油世界性短缺及其引起的政治分析和反应都被证明一直是与实情不符的。在这大约150 年的时间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征是过量和低价位,只是偶尔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每次石油枯竭的预言似乎总是以严重的石油饱和收场。13
一定程度的危机意识或者忧患意识是必要的,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但过度的恐慌则容易导致政府决策和应对措施的非理性,出现失误,造成浪费,走更多的弯路。次石油危机期间,尽管阿拉伯石油禁运的范围不是很大,但是对情况的不了解和对局面的困惑夸大了它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恐慌。有时,危机本身的危害远没有人们对危机的过度反应所造成的危害大。政策不仅要基于理想和道德,更要基于现实,不现实甚至是错误的解决方案,有时可能比问题本身更糟糕。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
能源安全是个广为流传却争议很大的概念,人们对它有着太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英国一位能源学者曾开玩笑说:“如果有5 个人在谈论能源安全问题,
对于能源安全概念的定义就可能有6 种以上。”从事能源安全相关问题研究十多年来,随着对这一领域了解的深入和相关知识的拓展,我越来越觉得准确阐释能源安全到底是什么并不容易。它涉及技术、价格、市场、经济、政治、外交、环境及气候等非常多的领域。也许我们都很熟悉几个相对经典的能源安全定义,
比如合理价格下不间断且稳定的能源供应等。可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概念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说出或使用一个概念不太难,但要把它解释清楚、说得到位却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
正如要想回答诸如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也是件很难的事一样,这个问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个世界很大、很复杂,变化很快,尽管我们很想知道它是什么,却很难做到。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一些概念,做一些基本、局部、暂时的判断,但在更大的视角、更快的变化面前,这一切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避免陷入不可知论,我想到也许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研究和理解来说明和判断这个世界不是什么。就如同当我们不知道想要什么时,把不想要的列出来,也许剩下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了。在我们渐渐知道这个世界或某件事不是什么的时候,也许就离这个世界或某件事是什么的答案越来越近了。而了解某个东西不是什么、我们不想要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比判断某个东西是什么、我们想要什么要容易得多。
在能源安全问题上,这些年来出现了非常多的观点,特别是关于中国能源安全。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搞清能源安全是什么很难,谈谈能源安全特别是中国能源安全不是什么可能更靠谱或更有把握些。比如:我们在能源资源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源枯竭,或者说世界的能源资源不会“真正枯竭”;相比过去,各国为了获得石油、能源或资源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出兵伊拉克主要不是为了石油;高油价不是世界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或者说能源资源领域的“走出去”不是为了“拿回来”;“马六甲困局”或者中国能源运输安全问题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等等。
“能源安全不是什么”的另一层含义是,能源安全或能源短缺问题对许多国家而言并非天大的、无解的问题。能源重要不等于能源供应、能源安全就是头等大事,也不等于各国为了能源就一定会进行激烈的争夺或发生战争。能源等一些资源在部分国家作为政治武器的战略属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与地缘政治的相互影响也会时有发生,例如2014 年由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俄能源博弈。但总体上,能源和资源作为商品的属性是位的,终决定市场的是供求关系,
特别是从长期看,决定市场的是有效的需求。维持能源和资源市场(全球、地区或国内)的稳定、强化国家治理和市场完善、推动资源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
才是解决资源问题、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即便是对能源需求和进口依赖大幅增加的中国而言,能源也不是那么迫在眉睫、致命的问题,谈不上“中国能源不安全”、能源是中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或致命弱点。与20 世纪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相比,当今国际能源供需方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世界能源供应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相较于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市场等问题,中国的能源安全更有保证,解决起来难度更小些。正常情况下的能源供应紧张预示着需求旺盛、经济景气,诸多与能源相关的问题的出现也给中国完善市场、改革相关体制、深化国际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十分复杂,涉及面非常广,在回答中国应该如何保障能源安全,或者说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如何做或者说优先做什么之前,
也许应该深度思考不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在没有深入全方位了解、客观评估相关问题与挑战之前,如果急于得出结论,出台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能源安全政策,做出不该做的决定,将来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谈“能源安全不是什么”,需要从理解和破解能源安全相关的神话开始。人类不缺少神话,误读、误解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能源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石油经常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或战略资源,对人们生活影响,也是世界上富争议的资源。因为它的重要性、普及性及复杂性,国际社会有关能源的神话也更多,更具代表性。正如莱昂纳尔多•毛杰里所言,
“能源部门是这个星球上、有趣、有活力也是重要的行业,然而它也容易被误解”,“黑金带来了神话和妄想,对现实的恐惧和错觉,还有那些摧残世人心灵的不明智的政策”。1
20 世纪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人们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高度关注石油和能源安全问题。8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油价的回落,石油逐渐回归商品的本性,
人们对它的兴趣有所下降。但自20 世纪末起,石油等大多数能源、资源商品的价格急剧上涨且剧烈波动,国际社会陷入了自70 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强烈的能源“不安全感”之中。2“黑金声势浩大地重新回到舞台中心,震惊了所有批评家,并再次成为像过去那样让人担心和痛苦的东西。人们对石油储量一定会枯竭的担心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对人类文明覆灭的担心,对伊斯兰国家与世界对立的担心,和对全球油藏的获取受到威胁的担心”。3
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但预测又是人类的本能和一种重要的需求。由于地球未来的不可知,不安定感与恐慌感一直与人类相伴。人类对世界末日的恐惧和对诺亚方舟的期盼从未停止,就像毁灭与拯救的神话和故事会永远继续一样。在诸多对人类未来的相关分析中存在着不少伪命题,如:这个世界如果有一天没有……一旦……如果中国人达到美国人那样耗费物质资源的程度……而事实上,其中的很多假设都没有发生或不会发生。
就能源领域而言,同历史上的多数预测一样,许多试图预测石油和能源未来的努力得出了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但各种预测仍层出不穷。“今天伪科学再次不顾历史上的教训,否认现实的客观逻辑,利用那些灾难性的可怕语言来散播恐惧。”4 业余观察者对真实石油市场理解的偏差对人们过分夸大石油周期的行为及其过激反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幸的是,只有通过复杂的技术要素、晦涩的研究文献,以及难懂的指标,再加上对以往事件、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的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理解石油问题。毛杰里曾表示,至少一本书那么厚的分析才能说得清石油业的深奥和复杂,但实际上,恐怕几本书也很难说清,特别是对非专业人士而言。
公众认知主要来自媒体,而过于简单的媒体语言容易使其走向。在缺乏足够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当人们遇到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与事实的时候,灾变说、阴谋论就很容易流行。毛杰里指出,诸多变量的出现使油气行业变得更加复杂和枯燥,而总体描述则简单有趣得多,人们追求轰动效应,虚构和扭曲是众多行业评论的基础,就像不怕驱魔术的恶灵附体。他们随着危机个信号的出现而出现,并协力使危机恶化。“糟糕的是,从2000 年起,一批‘快餐式’书籍开始进入市场,所有这些书都在利用恐怖且极度肤浅的未来能源预言不断地激发人们对石油歇斯底里般的恐惧”。5
20 世纪70 年代石油危机和石油禁运的历史阴影一直影响着几乎所有与石油和能源相关的讨论,使人们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石油或能源问题。毛杰里强调,这些冲击和禁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心理扭曲的产物,源自石油实际供给信息匮乏“买者恐慌的经典案例”。人们还经常从媒体和智囊团散布的灾难性预言、美国政府的错误干涉主义政策以及很多其他的因素中寻找论据。“对于那些由于缺乏知识而很容易被这些悲观论点所左右的人们,不停地告诉他们石油实际短缺量很小,甚至告诉他们这些罕见的冲击在历史上只是偶然现象,都几乎没有什么作用。”6
罗伯特•布莱斯在《能源独立之路》一书中指出,美国人对能源独立的狂热说明在大多数能源问题讨论中合理性是次要的。“一旦谈到石油这个话题,人们的脑袋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短路,神经突触开始错乱。美国急需减少智商分值的流逝并恢复智能,而且需要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每年,全球居民用于寻找、提炼、输送和消费能源的花费达到了5 兆亿美元,然而大部分美国人的能源知识还仅限于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的只言片语。”7
1973 年次石油危机时,法国能源部长在电视上高调阐述法国如何应对能源危机,但是当一位记者问他什么是能源时,这位部长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狼狈地环顾左右而言他。8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在当今中国,能源面临的挑战就是不少官员缺乏能源知识,对于能源问题缺乏全面、深入、正确的了解,常常盲目地制定一些不正确或不切实际的能源与节能政策,结果适得其反。
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海量的信息,特别是诸多截然对立的信息往往让缺乏常识的普通民众在一些事件面前无所适从,而一些媒体有意无意的误导则进一步加剧了一些非理性和错误信息的传播。毛杰里强调,“所有关于地球上石油将消耗尽的预言,尽管未被证实,但是都被媒体放大,像掀起的巨浪,冲刷掉了所有与其相左的观点,这使得石油讨论被满纸都是难以捉摸的、人云亦云的文章所支配,而且只有在讨论石油的极限的时候才会觉得轻松”。9
当今,能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能源安全无形中也就成为一个口袋,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问题都装进去。很多时候,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国内,能源安全都是很好的挡箭牌、保护伞,具有极高的政治正确性,令人无从反对。罗宾•米尔斯指出,弗洛伊德曾经有一种观点,就是梦到的任何物体都与性器官有关,不会存在任何其他可能的情形。而现在很多人则把所有的局部战争都归结为与能源有关。10
在许多情况下,事实因为利益和感情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介入而被扭曲。芝加哥大学石油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昂•金•哈伯特被认为是石油峰值论的创始人,曾预言美国石油产量将于1970 年达到,他的钟形曲线广为学界引用。1989 年,哈伯特去世前在一次访谈中承认,他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就像竖起手指来测风速。他说道:“他们(指石油巨头)要求我做的,就是估计石油的储量……我必须知道。我别无选择,只能画出石油峰值的曲线,还要让所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事情的真相。相关曲线都是臆想出来的,我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随手一画,如果觉得数值太高,就把线画低一点,反之就画高一点。除了根据曲线本身计算某段时间的石油产量之外,根本不涉及任何数学问题……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当时美国石油的储量大约是1 500 亿桶。”11
2011 年2 月18 日,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发表马修•帕里斯的文章《放宽心,北京不会拿光我们的馅饼》,文中称,西方对中国“争夺”非洲资源的不安反应是一种不得要领的偏执。坦赞铁路项目的建设曾经让在非洲的欧洲人惊恐万分,专家和政客们向人们展示地图和图表,提出似是而非的说法,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以便挤掉西方。“关于‘垄断’资源的想象的影响力很大,关于围困的想象更是具有强大生命力,以至于让人丧失了逻辑思维。中国没有做过像侵略那样的坏事,即便北京真的计划扼住非洲的命脉,
它也将会遭遇失败。”12
莱昂纳尔多•毛杰里认为,对石油短缺的担心使列强在20 世纪来临之际次制定了以石油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使得美国控制了当时的波斯,并使伊拉克(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在20 世纪20 年代得以建国。之后,对本国石油资源减少的担心,让美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建立起了亲密关系。而对阿拉伯石油会受到苏联影响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在“二战”后对中东地区的外交政策。这种让人饱受惊吓的石油世界性短缺及其引起的政治分析和反应都被证明一直是与实情不符的。在这大约150 年的时间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征是过量和低价位,只是偶尔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每次石油枯竭的预言似乎总是以严重的石油饱和收场。13
一定程度的危机意识或者忧患意识是必要的,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但过度的恐慌则容易导致政府决策和应对措施的非理性,出现失误,造成浪费,走更多的弯路。次石油危机期间,尽管阿拉伯石油禁运的范围不是很大,但是对情况的不了解和对局面的困惑夸大了它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恐慌。有时,危机本身的危害远没有人们对危机的过度反应所造成的危害大。政策不仅要基于理想和道德,更要基于现实,不现实甚至是错误的解决方案,有时可能比问题本身更糟糕。
能源的跨国流动如何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中国的能源进口会不会发生有钱买不到的情况?如何分辨西方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的精华和糟粕?类似这些问题,本书作者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阅读本书,有利于我们在思考能源与中外关系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查道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能源和能源安全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以后。本书无疑可以丰富我们对能源和能源安全问题的认知,为我们答疑解惑。书中论述了许多学术界和思想界长期跟踪研究的国际国内能源问题,同时也为读者指出了更具理性思考的答案。总之,这是一部论述能源安全问题的难得的好作品。
——韩文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曾几何时,认为人类为争夺不断枯竭的地球资源而不惜诉诸武力的“战争论”和名目繁多的“阴谋论”充斥全国。这些理论的直接后果是将油气行业认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不仅国内资源和贸易渠道需要国有控制,还需要动用国家力量去搞能源外交,为能源安全而“走出去”,不顾风险地扩大中国公司的“份额油”规模。赵宏图的新作会让我们对此进行反思。在能源资源配置上,“市场”的力量大于“战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手段是建立并维护相互依赖、有效运营的国际和国内贸易市场。
——陈新华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
这本书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另一面”进行了认真探讨,关心能源安全问题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对能源安全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
低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能源等资源产品在本世纪初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许多人断言我们将告别低价时代。2014 年石油价格暴跌表明,价格并不会永远固定在高价位或低价位,资源价格越来越市场化,价格波动常态化。总体和长期看,资源价格呈相对走低态势。
邓肯•克拉克认为,石油的历史主要是供应过度和价格低廉的历史。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曾经是便宜能源的代名词。1938 年的时候,沙特阿拉伯曾主动提出,愿以500 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国内全部石油资源的开采权。26 1973 年的石油危机前夕,廉价石油占据了市场。阿拉伯轻质油1950 年官方价格为每桶2 美元,20 世纪60 年代降至1.8 美元左右,1970 年甚至降到 1.21 美元左右。即使以名义价格计算,价格都比“一战”前期的价格或者20 年代的价格要低得多。27
长期下来,许多不可再生的商品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价格呈现出下降趋势,即使是反映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已经上升。1900 年以来,锌的价格已经下降了大约一半左右,与此同时全球产量增长了10 倍。铝矿石价格自1900 年以来下降超过一半以上,其全球产量增长了100 倍。28 原材料价格能够反映其稀缺程度,尽管价格近年来有所回升,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实际上都在急剧下降。
在经济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赌约发生在斯坦福大学生态学家埃利希和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西蒙之间。埃利希认为,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而随着人口和收入增长,世界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自然资源的价格会随之上升。商品稀缺将会带来价格上升,而这种上升为全球正在发生的资源枯竭提供了佐证。西蒙却认为,技术的进步能增加这些资源的供给,随着替代品的发现,资源商品的实际价格会下降。即将发生的资源稀缺不过是个神话而已,任何一揽子商品的价格都将会下降。29
西蒙和埃利希赌的是5 种矿产品10 年之后的价格。1980 年,他们选择了各值200 美元的铜、铬、镍、锡、锰,总价1 000 美元。埃利奇打赌10 年之后,
即到了1990 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矿产品组合的价格总和会上升。相反,西蒙赌这一组合的总价会下降。到期之日,赌输的人得给胜者寄去支票。结果,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埃利希选择的5 种矿产品都贬值了。贬值幅度从3.5% 到72% 不等。其实,就算不扣除通货膨胀因素,这5 种矿产品的总价值在这10 年里也下降了。结果埃利希赌输了,按约定,他向西蒙寄去了576 美元的支票。
美国人一直被汽车燃料的价格所困扰,电视、报纸以及网络上总是充斥着汽油价格上涨的报道。甚至在燃油的实际价格持平或者下跌的时候,美国人还是会揪着油价问题不放。汽油的虚价大幅上涨,但是2007 年依通货膨胀做出调整的汽油价格和20 世纪20 年代及40 年代初的价格差不多。1919~1922 年,美国依通货膨胀调整的汽油平均价格为每加仑3 美元,大约90 年后,2007 年8 月,
普通汽油的价格还是每加仑2.78 美元。
如果把汽油价格作为整辆车花费的一部分,现在比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要低。1975 年,汽油的花费占整辆车花费的33.4%,而到2005 年,该比例降到了18.2%(2004 年为11.6%)。实际上,用于汽油上的花费几乎就是一笔不值一提的杂费,因为汽车的固定费用,也就是保险、驾照、税款以及财务成本自1975 年开始增长了几乎5 倍。30
市场厌恶短缺,喜欢剩余,当需求抑制供应时市场是平静的,但当供给抑制需求时,市场就变得疯狂。过剩是市场的常态,需求通常限制供给。石油市场是个密闭系统,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采油厂、炼油厂和运输部门很少能随意供给石油。就如同自然界厌恶真空一样,市场不容许有短缺;事实上,市场不会允许短缺变大。因此,市场不停地试图确保总的实际开采、炼制及运输能力(即世界为市场提供石油的能力)超过需求。“市场要求系统的每一个运作阶段都有一定的能力剩余,以满足意料之外的需求剧增。当供给达到能力限制时,过剩的状态将会变成短缺。在这种罕见的状态下,供给限制需求,但随后价格上涨。生产投资也就会变得有利可图,资本就会流向生产领域。或早或晚,
供给将不再是需求的限制因素,短缺被过剩这种神圣的常态所取代”。31
2008 年上半年,国际商品市场以石油、黄金为代表出现了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一个在各主流媒体上频频出现的解释是由于期货市场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存在导致商品市场上高企的价格和巨大的价格波动。茅于轼指出,虽然这个解释很受欢迎,美国一些议员也借此提出应该对期货市场实行进一步管制,但认为期货市场会长期影响现货价格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期货市场不会影响真实的供给和需求。有一种情况,商品期货会短期影响市场的需求,那就是消费者看到未来的期货会涨得比现在还高,就会多买一些先存起来,这也增加了当期的需求,抬高了当期的价格。但这些商品还是要卖给真实的消费者的。归根结底,
商品的价格还是取决于真实的供给和需求。投机者的存在保障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因为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2014 年油价暴跌反映经济复苏乏力
自2014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再度大幅下跌,由每桶100 多美元一度跌至40 多美元。此次油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世界复苏乏力。1998 年和2008 年的油价暴跌,分别是由东亚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均是在供应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由需求主导油价。而这次油价下跌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诱因或大的触发点,由此也导致人们对原因的分析众说纷纭,各种阴谋论也相继出现。
从供需的角度看,由美国页岩油引领的石油供应的大幅度增加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前两次。从需求的角度看,虽然没有发生1998 年和2008 年那样大的经济危机,但经济复苏势头却明显偏弱。和以往不同,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后,
全球经济增长始终未能实现强有力的反弹,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下降。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作为原材料需求和世界增长主要动力的新兴经济体减速明显,
其能源需求增幅显著下降。其中,过去10 年间需求占世界石油增量一半的中国,
石油增量由2013 年的42 万桶/ 日降至2014 年的约25 万桶/ 日。
油价上涨的负面影响更令人担心,但油价上涨的过程预示着世界经济的相对景气。油价下跌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对世界经济而言是好消息,而如今油价低迷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世界经济低迷的反映。具体而言,油价上涨推动了出口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这些国家境况的巨大改善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投资和贸易的增长,也促进了替代能源的开发。如今油价下跌对产油国打击较大,对大多数消费国明显利多,同时也将影响产能的增长,刺激需求增加,为未来油价反弹埋下伏笔。如同2008 年前诸多判断如“低油价一去不复返”等难以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一样,当前低油价来临后的一些说法如“油价难以回到历史高位”等也不一定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油价不可预测,但可以分析
相对稳定的油价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但不符合市场和经济规律。150 多年的石油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永恒不变的价格,只有永恒不变的价格波动。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多年来大体经历了西方石油公司定价(1900~1972 年)、欧佩克定价(1973~1986 年)和期货定价(1986 年至今)的三个阶段,石油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参与者日益多元,油价越来越难以被控制,也越来越难以被人们预测。波动成为日益成熟的国际石油市场的一个常态,我们可以对石油市场进行观察,对油价进行分析和研究,但很难进行准确预测。
一方面,经济本身是测不准的。测不准定律源于物理学,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27 年提出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越大。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也面临着许多测不准的情况,特别是股市、基金的变动等。*认为金融市场的现实其实就是混乱无序,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市场中买入卖出的决策并不是建立在理想的假设基础上,与其说是根据客观数据做出的判断,不如说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的预期。在“测不准”的市场中,能够“测得准”的就是不断的波动,测不准的是波动的幅度和时间。
另一方面,预测可能会改变结果。如果某预测机构或专家的预测被认为是非常准确的,市场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其预测进行相应的买进或卖出,从而改变市场走势,使之与预测不相符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预言的自我实现。国际油价是测不准的典型,影响价格的基本原理是市场供求关系,但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影响以及基金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市场供需的变化,国际油价的起落,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本世纪初,能源等资源产品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许多人断言我们将告别低价时代。但随着近来的油价暴跌,各种高油价时代将结束等判断也相继出现。因此,油价不可预测,但可以观察。我们不一定能准确预测具体的价格,但可以判断大概的趋势变化和规律。092 第四章
能源危机:“天灾”与“人祸” 093
油价是观察世界经济的一扇窗,波动越来越成为油价的常态。在石油供应相对充裕、市场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越来越难以被一个国家或集团所控制,油价涨跌越来越与世界经济走势相关。中国应对油价涨跌的措施也应更多地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在当前低油价形势下,宜尽快出台相关价格改善措施,搭建多层次交易平台,完善各类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应对波动成为常态的油价,强化应急反应体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或许比争夺石油定价权更可行、更重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