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43328
l 长江商学院再次重磅推出教授文集
l 全球视野 中国智慧
l 改革开放40周年 新时代 新起点
站在十九大的历史节点,如何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向?
在全球金融市场波折诡异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建设起金融的新秩序?
人工智能、生态商业的革命中,企业该怎样继续前行?
……
在本书中,长江商学院的13位教授,从经济学、金融学、战略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视角思考和探究中国经济与商业的新动能,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和数据,分析了站在改革节点的新时代中国经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与突破口,为处于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观点和道路。
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体系、政策监管、工业4.0、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商业生态圈、人文公益……无论是时下热议话题,还是未来转型之路,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立足于中国经济的新起点,凭借一以贯之的预见性观点,附以详实的研究案例和数据资料,不断探求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更好的未来。
章 新时代的挑战与担当
全球变革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
新时代 新担当
2018,儒家经济圈如何和而不同
儒家的普世价值
多向度的仁-现代儒商的文化认同
以良知理性重建价值
第二章 站在十九大看中国经济
站在十九大看中国潜力
中国是时候再次释放制度红利了
中国正在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
产权保护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如何驯服中国经济的“灰犀牛”?
汇率转轨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说不尽的改革与政策监管
试论金融机构的有序破产
改革与整合:市场化债转股的应有之义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寻路
委外投资:助力中小银行突围
中国如何发展衍生金融市场?
消弭金融隐形税,发展中国经济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效边界
中国居民应该加杠杆吗
货币基金三辩
影子银行(一):同业存单的发展与风险分析
经济的虚与实
人民币汇率的非政治化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如何演变的?
第四章 新金融的拐点到了吗
冲破灰色穹顶
创业企业为什么要发展股权融资?
数字技术让金融规模化的回归实体经济
智能投顾,大众财富管理市场的搅局者
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转型时期的P2P
互联网金融的理解误区
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路在何方
AI颠覆金融的拐点到了吗?
谁来决定资产管理业的未来?
第五章 资本市场的他山石
西方“门口的野蛮人”对A股的启示
A股“入摩”:倒逼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何种因素影响A股上市公司盈利质量?
香港创新板如何吸引下一个“BAT”
中国IPO究竟由谁来监管、核准?
第六章 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工业4.0:探寻中国企业转型路径
工业4.0有多远
互联网驱动产业还魂
产业智能不是机器换人
产业互联网新风口
第七章 智能商业离我们还有多远
人工智能加速商业化
正在到来的智能商业时代
智能商业激发技术变革
智能商业带来的改变
智能商业战略启示录
人工智能与产业革命的另一面
第八章 商业生态的创新与未来
企业优势矩阵:竞争VS生态
商业生态的圈里圈外
撬动商业生态圈
四维推动组织变革
重估“游戏力”
技术迭代企业战略
组织变革重在长尾演变
联合办公也要人以群分
分享经济隐藏商业悖论
智能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九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企业
华为美国并购得与失
中资企业海外“买买买” 热情从何而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的艰与险
海外并购应规避“雷区”
第十章 写在商业之外
创业者必须具有的素质
计划模式与市场模式下的创新机制
沟美的故事: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
固有思维与女性成长
行为经济学的秘密
如果哈耶克醒过来,会怎么想数字经济?
如果世界只剩下算法, 人类的心灵将归向何方?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和未来
工业4.0:探寻中国企业转型路径
近些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和成本上涨等发展问题。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产能持续过剩,与此同时劳动力、土地和能源等成本不断走高。牛津经济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劳动力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4%左右,然而劳动力成本已与美国基本持平。与欧美等国相比,发展参差不齐、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现状。
在摸索转型的过程中,不少企业都把目光对准了工业4.0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模式来进行转型升级。然而,根据麦肯锡2016年1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对于工业4.0热情有余,但准备不足。超过70%的中国受访企业相信技术革命将增强自身竞争力,但只有57%的中国企业对工业4.0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远低于美国(71%)和德国(68 %)。
围绕工业4.0也有很多迷思:有人认为工业4.0就是机器换人,有人认为是更强大的信息化,有人认为就是制造业的“互联网 ”……
笔者认为,工业4.0真正本质不是追求所谓的高新技术,而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以快的速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并确保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在技术手段上,工业4.0运用信息化和自动化两化融合的技术,共同服务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转型的路径上,中国企业并不应该盲目跟风欧美,而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
工业4.0:体验至上的新经济
纵观工业化制造的发展进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或者称为四次工业革命。次工业革命是英国开创的机械化生产时代。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契机,机械替代传统的手工劳力,解决了生产制造的人力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福特公司引入的批量生产,具体表现为大规模批量流水线以及科学式管理,解决了生产制造的数量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日本的精益生产,以丰田精益系统(JIT)为典型代表,以自动化、JIT和零库存解决了质量问题。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由德国带头的智能生产(工业4.0),意在通过大规模定制解决用户体验问题。在延续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工业4.0试图通过降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时间来提高客户的使用满意度。
具体来看,四次工业革命的差异可以体现在它们的产品结构、能源动力以及组织结构上。从产品上来说,以汽车为例,工业1.0时代的汽车仅有一个小锅炉在车底下烧木柴。2.0时代的汽车以福特Model T为典型代表,纯机械操作,颜色和型号统一而单调。标准化、价格低廉的福特Model T让汽车成了大众消费的标配。到了3.0时代,市场上出现了更多汽车品牌,它们在外观性能等方面也纷纷差异化。曾经垄断市场的福特也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被迫转型。工业4.0时代,汽车的定位则从一个单一的汽车产品过渡到满足交通需求、定义生活品质的全套服务体验,例如特斯拉为顾客提供自主试驾、预订和个性化定制等服务,通用汽车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等。
从能源动力上来说,次工业革命主要使用蒸汽动力,第二次由蒸汽变成了电力(化石燃料),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能源以化石燃料为主,逐步向新能源转移。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里,预计新能源将占主导地位,化石燃料将逐步减少。
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工业1.0时代以作坊、匠人手工铺为主,机器只是辅助人工作的手段。2.0时代组织架构发展成中央控制的大规模流水线工厂。3.0时代,丰田的精益生产系统成为主流,注重供应链管理、追求零库存的JIT拉动式生产模式被纷纷效仿。而工业4.0时代,传统工厂的概念已不再存在,物联网连接起制造商、零件商、消费者和设计者等生态流程上的多方角色形成一张智能制造的网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