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27781
*部全面反映山东美术发展的专著。
本书的实线从齐鲁地域的远古开始,从沂源猿人到*位山水画家展子虔、此后的梁楷等,直至近现代。从本书可以看到齐鲁大地上发生的美术事件、美术潮流、美术风格及其文化渊源。对古代美术史,本书重点对展子虔之后的梁楷、张择端、李成等对中国绘画产生巨大影响的山东籍画家作了深入研究。近现代史也未局限于山东本土,而是将山东籍画家纳入其中。他们代表了齐鲁文化滋养的齐鲁之士在中国文化中的传承传播以及与不同文化形态的交织合流。本书同时记录了曾在山东游历为官的王蒙、赵孟頫,包括吴冠中、傅抱石等以山东自然地貌为原型进行绘画创作的域外画家。
概 论…. 2
节 齐鲁艺术的精神源流…. 5
器具之美… 5
陶器:朴拙之用… 7
玉器:温润之和… 8
青铜器:严正之器… 9
创造之源:从巫术到审美……………………………………………………………………14
遮蔽与显现 ……………………………………………………………………………^………17
第二节 齐鲁地域的艺术养成…. 17
第三节 齐鲁绘画艺术精神主体…. 22
“道”的追求… 22
“依于仁,游于艺”的儒家取向… 23
立足传统,先师古人,后师造化的艺术法则… 25
人生与艺术的融合… 29
雄浑淡远之致… 31
章 古代山东地域美术名家个案…. 33
展子虔:青绿重彩
工致明丽…. 33
一 齐鲁文化的影响… 35
二 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 36
三 当代美术史意义… 39
李成:文气十足,秀润不凡… 41
一 李成的山东渊源… 41
二 山东地貌和景貌对李成山水画风的影响… 43
三 李成山水画风的历史承传… 45
梁楷:画通禅意 万法唯心… 49
一 齐鲁文化的影响… 50
二 美学风格与艺术追求… 54
三 美术史意义与影响… 57
张择端:方寸之内,体百里之迥… 59
一 张择端与山东地方文化… 59
二 神品《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探微… 61
宋代都市风俗的真实写照 ——《清明上河图》… 61
早的龙舟竞渡实景图——《金明池争标图》… 63
三 张择端的忧患意识与忧民情怀… 65
宋夏战争后的北宋… 65
北宋的台谏制度… 66
《清明上河图》中的盛世之忧… 66
高凤翰:西园翰墨… 68
一 诗书传家在齐鲁… 68
二 挥洒丹青寄扬州… 70
三 病废右臂树一帜… 72
四 寄命药饵逝家园… 74
第二章 镜中齐鲁(古代). 78
赵孟頫之鹊华秋色图… 78
王蒙岱宗秘雪图… 86
第三章 近现代山东地域美术名家个案研究… 95
俞剑华:写生与研究的融通… 95
一 齐鲁文化的影响… 96
二 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 99
三 在当代美术史上的意义… 102
李苦禅:笔落风云 正气浩然… 104
一 齐鲁文化的典型代表… 106
二 物我交融、返朴归真的审美意象… 108
三 李苦禅艺术的当代启示… 112
郭味蕖:挺拔清丽、茂然森秀… 115
一 家世蒙养… 116
二 艺术风格… 118
得江山之助—山水与花鸟结合… 118
笔墨蒙养—工笔与写意相结合… 119
构图赋彩—泼墨与重彩相结合… 120
三 创新之路… 121
四 画学研究… 123
五 美术教育… 125
于希宁:世家风范 刚劲朴厚… 127
一 世家风范与家族寄望… 127
二 学养与创造… 128
诗书画印与史论修养… 128
《论画梅》体系的构建与三魂共一心思想的实践… 131
三 风格与变革… 134
艺术风格… 134
衰年变法… 135
四 于希宁与山东美术教育… 137
新中国山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开拓… 137
于希宁的中国画教学… 140
黑伯龙:山水心境… 142
一 齐鲁风雅仁厚之士… 143
二 博大沉雄的山水意境… 145
三 黑氏山水的当代意义… 149
关友声:全才艺术家… 152
一 齐鲁之仁士… 155
二 博涉众艺 终成画境… 157
三 关友声艺术的当代意义… 161
崔子范:率真朴拙 浑厚天成… 164
一 深受齐鲁文化影响的人生与艺术个性… 166
二 朴拙浑厚的审美特色… 167
三 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与启示… 171
许麟庐:浑厚朴穆 自然灵动… 174
一 齐鲁文化的影响… 176
二 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 178
三 在当代美术史上的意义… 180
张朋:笔简意繁 墨彩相宜… 182
一 齐鲁文化的影响… 183
二 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 185
三 当代美术史意义… 188
李老十:文心孤韵… 190
一 海隅沃壤叹奇才… 190
二 重构苍笔遵矩矱… 192
三 画神画鬼写天地… 194
四 谁解枯蓬胜艳葩… 197
第四章 镜中齐鲁(近现代) 200
傅抱石东望崂山图与吴冠中崂山系列… 200
柳子谷:齐鲁遗珠… 207
一 年少成名因才情… 208
二 坚贞君子风高洁… 210
三 劲竹傲霜亦刚秀… 212
四 满园春色关不住… 213
概 论
2004—2005年,本课题组成员主持参与了了山东省政府资助课题《鲁籍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的研究工作,研究视角基本倾向于现代鲁籍中国画名家群落,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不能理清画家的基本历史观念,寻找画家的精神来源,对一个画家的深入研究几乎是不可实现的。由此萌生了进一步寻找山东绘画的传统精神的设想,除了对远古绘画那种充满象征意味的图式的追寻,对唐宋元明清绘画传统的重新认识与重新阐释,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工作。如果对齐鲁绘画传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进而关注山东绘画近现代的基本状态,无疑有助于发掘中国画的真正精髓,并由此理解中国画的精神本质。
梳理齐鲁绘画的基本形态与美学趣味,可以清晰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由此加深对中国画内涵的认识,延续中国画的基本艺术精神。中国画的当代形态一方面来自于传统的绵延,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结果,但无论是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还是生活方式、人生视野、艺术观念的更新,都无法切断文化的血缘,那种内在的艺术传承,已经成为中国画家的精神基因。中国当代画家都受到时间距离较近的明清绘画的影响,如何将其放在更为宏大的空间进行观照,理解其与当代、世界及历史本身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当代美术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李成、梁楷、张择端等历代鲁籍名家立传,以美术为主线,以地域为空间,以当代视角追寻齐鲁文化的宏大主题,追根溯源,建构当代艺术的主流价值,是本课题的主旨所在。
民族文化精神和“中国气派”的重塑成为当代中国美术界的共识。一方面在主流美术创作中倡导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地域美术的文化互动价值也被日益关注。地域美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方美术流派不断出现,各种地域学术活动频繁,极大地促进中国当代美术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进程。齐鲁画派、漓江画派、金陵画派、黄山画派等在展现不同地域画坛风格面貌的同时,成为地方政府弘扬地域文化、加快文化发展的亮点,也为当下中国美术多元格局的呈现提供了根据与支撑。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走向,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所谓的当代艺术就是当代正在发生的艺术,是当代人的一种创作状态。但是有些人会把艺术创造中是否有“当代性”作为艺术新与旧的标志,可是什么是艺术的“当代性”呢?艺术的当代性与人们当代的生存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它的表达方式也应该与之相适应,画面的写实或是写意,笔墨是向传统的深植还是与西方的融汇,只有以真诚之心投入创作才能寻得创新之魂。
当今时代和社会现实生存问题有共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艺术传统和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和要求地域中的艺术。艺术中的“地域性”是文化属性的视觉表征,意味着艺术的风格多元和地方特色,是可以和“当代性”同时存在、相互兼容的。正是当代艺术具有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才使艺术的当代性有丰富的内容;也正是有当代性的追求,地域才表现出时代的风采。
目前,以鲁籍中国画名家群落为研究主体的课题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鲁籍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一书中主要对现当代鲁籍中国画名家进行了个案式的考察,还没有形成更加系统、更具深度的理论阐述。以地域文化为界对中国现代画家进行梳理、界定,并由此挖掘、总结中国画的内在规律,同时在文化的高度获得艺术的真实定位,是该课题的主要追求。
以鲁籍中国画名家群落为研究对象,阐释其源流与发展,并着重填补近现代齐鲁地域美术研究的空白。由于齐鲁文化在华夏文明的重要地位,梳理其变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状态,研究本身就有普遍的意义。
选择鲁籍中国画名家群落作为研究方向,主要出于如下方面的考虑:首先,齐鲁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在浑厚的齐鲁文脉中,研究本身虽然局限于一定的地域,但研究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地域本身。其次,山东地域广大,文化同中有异,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山区,各种观念、习俗交织融会,艺术追求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也是齐鲁画派始终没有形成的原因,因为齐鲁画家不是一个画派,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后一个原因是缘于这类研究的薄弱,在进行《鲁籍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面临的许多研究对象都濒临一种永久的遗忘、遮蔽状态,即使是近代的资料,也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而濒临流失、消亡的危险。因此,除了对历史与当代主线的梳理,还存在一种近乎文化使命的责任感。
而鲁籍概念的提出,超越了地域群落概念的界定,将地域文化延伸到更加宏大的视角,更易于从文化的高度阐释艺术的绵延、变异状态。一切艺术皆为文化之象,鲁籍概念的提出,着重发掘文化浸润的深层机制,从更加清晰的视角梳理文化的冲突对立与融合统一,并从中阐发中国水墨的普遍精神。
鲁籍画家作为中国画界的重要力量,虽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地域画派,但也体现了齐鲁文化的内在品质,鲁籍画家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但都表现出了齐鲁文化的共同特点:善养“浩然正气”,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勤奋进取,既追寻传统又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努力表现那种向上、友善的力量,追求一种和谐的艺术境界。从总体来看,鲁籍画家群体的艺术创造已经典型地体现了齐鲁文化的基本特质。
从鲁籍这个概念出发,为研究地域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对梳理齐鲁文化的绵延与变异、理清中国画的运动规律与当代状态,作出有益的探索,为文艺美学与中国画研究搭起一座桥梁。研究的视角虽然以美术为主体,但已经融合了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极具当代意义。学术自觉、公共意识、文化生态,是当前中国美术界亟须调整的意识与心态。尤其在艺术表现风格空前多元化、艺术价值评判标准混杂的今日,淡化刻意求异的功利心理,多一些对于艺术本体价值和艺术史规律的敬畏,理性地研究传统,对待他者,思考当下的艺术问题和精神内涵,才是整个画坛必要的共识。
研究将以齐鲁地域为载体,既包含对齐鲁本土画家研究、鲁籍名家的研究——鲁籍名家是齐鲁地域文化的绵延,也包含外域画家对齐鲁地域山水的表现,如赵孟頫、王蒙、傅抱石以华不注山、泰山、崂山为题材的创造,这是镜中的齐鲁大地。外域画家游历齐鲁、表达齐鲁地域山水的创作研究。以地域文化为界对中国现代画家进行梳理、界定,并由此挖掘、总结中国画的内在规律,同时在文化的高度获得艺术的真实定位,是该课题的主要追求。鲁籍、本土、外域画家对齐鲁大地的表现,重塑了齐鲁地域的文化内涵,而鲁籍画家在外域的家乡怀想,与外域画家在齐鲁地域的发现,构成了故乡与家园、漂泊与返乡的诗意空间,二这正是中国文艺的核心母题。
人生与艺术的融合
齐鲁画家追求人生与艺术的融合。
宗白华曾有六境界说:功利、伦理、政治、学术、宗教、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底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藉以窥见自我的深心灵底反映,而有艺术境界。”宗白华所讲的艺术境界,有内外两个基本构成,对内而言,是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的诗意审视;对外而言,是宇宙、人生在艺术家心中的主观映像。这种境界是人与天地融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就会摒弃世俗之欲,而进入更高层次的心灵满足。
天地浩大,人也渺小,正如《庄子·秋水》所说,人“在于天地之间也,犹小石木之在大山也,人率(即人众)九州,谷食之所生, 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于万物也,不似豪未之在马体也?” 时间的流逝,境遇之无常,眼前的一切不足以视为永恒可保,故此得之勿喜,失之勿悲,人生短暂,功名富贵无常,如镜花水月,过眼烟云。黑伯龙以蛐蛐之小而聆宇宙之音,可谓有道心者。
齐鲁画家往往师法自然,问道自然,追寻“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天人合一”境界。人生有限,宇宙无穷。在强大的自然力和浩瀚永恒的宇宙面前,画家浑然忘我,进入了生命与艺术的超然。人与浩瀚的自然相比,实在是渺小的,虽然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自然已经被文明侵蚀,但面对自然的规律,人类依然显得孱弱。日月之行,四季轮回,依然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画家对自然的追问,与科学不同,那不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审视,而是由内心情感生发的神秘体验,只要山水仍在,这种交流就会继续存在。
“自然”被认为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中国古代文艺观十分强调“情动于中、文形于外”这一合乎自然的根本原则,艺术家的“内”和艺术品的“外”这一相对范畴是认识中国古代崇尚自然的美学追求的逻辑起点。相对于自然,书法艺术是“人之所为者”,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度,创作要顺乎这种自然之理。正如苏轼所说:“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
“法度”一方面是人为设定的,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既有规则;另一方面也是天地之理、自然规律的反映,只有合于规律的“法度”才是有生命力的。在这个意义上,“法度”也是艺术表达的技术边界。超出这个边界,就容易走向谬误与审美接受的阻滞,聪慧者通法度不为之所困。法度既然是人为的,其标准也随文化的变迁而变动,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概念。知法度,通其意,才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从创作论的角度上,“自然”体现为追求一种自然天成、无意追求、无目的而又合乎规律的神妙境界。以抽象之笔墨表现极具体之人格风度及个性情感,它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结构与外在宇宙(包括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生命之歌。人在入境之时,处于天真自然之态,放意自然,创作处于一种任性逍遥的状态。
自然,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事物达到真的必然结果,《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通向和谐自然的法门是纯真。老子认为“涤除玄鉴”是把握“道”的根本途径,必须有一个虚静空明的心境,庄子则提出了“坐忘”“心斋”等命题。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圣人观照天地之万象,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在自然,“美”在自然,“真”也在自然。所以刘勰说:“心生而言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艺术家与山水实际上是一种同构关系,艺术家在与山水的精神互动中获得主观的图像。而宗炳早在《山水画序》中就提出:“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自然与道是相通的,道存在于山水自然之中,山水自然以形弘道,艺术家必以澄明之心境,与山水同契。绘画是主体内在精神与客体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灵之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得山水之质者,必得其真,胸中有天地之大,则笔下也有乾坤之气,虽咫尺之间,也有浩然之气。正如荆浩说:“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到了张璪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体和客体已相融为一,物与心同,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同化,彰显天地之造化。
画家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是精神的交流与互动。由于自然负载天地之“道”,所以时常弥漫着浩然之正气,画家受此蒙养,及至画家的精神境界与山水之气交融,则山水神采毕现;另一方面是画家对自然的重构与表达。这是画家与山水精神互动的结果,画家的表达不仅要有山水自然的形态,更需有山水之灵,要传达山水神秘而浩然的自然之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