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5123889
本书选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震灾后贫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如何应对巨灾过后的贫困问题,在民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上均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四川阿坝州是全国*的羌族聚居区和嘉绒藏族居住区,归因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禀赋、历史起点、人力资本及制度等因素,阿坝州一直以来就是贫困问题突出的区域。5·12汶川大地震引致的大范围致贫返贫现象,使该区域新老贫困问题叠加,贫困问题凸显出新的特征。其显著特征为:一是贫困人口剧增,二是贫困面扩大,三是贫困程度加深,四是扶贫开发难度加大。显然,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性的对策研究,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同时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其发展,减灾防灾和灾后重建成为经济发展的“常规性”任务。研究大规模灾害后在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及其扶贫对策,不仅对阿坝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一般民族地区也具有普适的借鉴意义。
本书以扶贫的新对象——灾害贫困——为研究对象,以少数民蒯也区为切入点,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灾害贫困”及其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灾害贫困家庭的特殊性、自我扶贫能力评价、扶贫原则、扶贫路径选择及其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对策建议。
本书以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指导,以地震灾害贫困类型的差异化、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大面积贫困对灾区社会稳定影响的重要性以及消除贫困的艰巨性为切入点,以民族社会学、民族经济学、灾害经济学为视觉点,运用田野调查法、类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在贫困状况细分、原有扶贫体系再认识、“自我扶贫”能力评价等基础上,提出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的综合性扶贫方法与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着重分析灾害型贫困的差异性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确定解决大面积贫困问题的基本原则,选择与设计分类指导的综合性扶贫路径等。
第一章 绪论
一、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本书的研究背景
(二)本书的研究意义
二、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
(一)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主要观点
第二章 解决灾害贫困的理论基础
一、贫困的相关理论介绍
(一)贫困的定义
(二)贫困的分类
(三)贫困的测度
二、灾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灾害经济学的定义
(二)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三)西方的灾害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阿坝州地震前贫困状况
第四章 阿坝州地震后贫困状况
第五章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的特殊性分析
第六章 阿坝州“自我扶贫”能力评析
第七章 解决地震灾后贫困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 消除地震灾后贫困的基本途径与办法
第九章 消除地震灾害后贫困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扶贫典型案例解析——因灾返贫的萝卜寨村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