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85063丛书名: 新视野电子电气科技丛书
本书在知识结构上注重系统性,在内容组织上追求新颖性,在教学安排上力求时效性。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论
1.1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1.1.1通信技术发展的三次革命
1.1.2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
1.1.3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概况
1.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1.2.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1.2.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3.1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1.3.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1.3.3TCP/IP体系结构
1.3.4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练习题
第2章物理层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
2.2.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2.2.2数字通信的基础理论
2.2.3数据传输同步和交换方式
2.3传输媒介
2.3.1传输介质性能指标
2.3.2同轴电缆
2.3.3双绞线
2.3.4光缆
2.3.5无线传输
2.4物理层的标准举例
2.4.1RS232C标准
2.4.2RS449标准
练习题
第3章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3.1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功能
3.1.1数据链路层的定义
3.1.2数据链路实现的功能
3.2错误检测和纠正
3.2.1纠错码
3.2.2检错码
3.3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3.1无约束单工协议
3.3.2单工停等协议
3.3.3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
3.3.4停等协议的吞吐量分析
3.4滑动窗口协议
3.4.1一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3.4.2后退n帧协议
3.4.3选择重传协议
3.5协议说明与验证
3.5.1有限状态机模型
3.5.2Petri网模型简介
3.6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3.6.1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3.6.2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简介
练习题
第4章网络层
4.1概述
4.2IP协议
4.2.1IP分类编址
4.2.2IP地址与硬件地址
4.2.3IP数据报
4.3子网、超网和无分类编址
4.3.1子网划分
4.3.2超网
4.3.3IP无分类编址
4.4网络层的相关协议
4.4.1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4.4.2IP组播与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
4.4.3地址解析协议ARP
4.4.4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4.5移动IP
4.5.1移动IP的工作原理
4.5.2移动IP的缺陷及对策
4.6IP多播
4.6.1IP多播的基本概念
4.6.2局域网上的物理多播
4.6.3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4.7计算机局域网LAN
4.7.1LAN的拓扑结构
4.7.2LAN的体系结构
4.7.3LAN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8以太网
4.8.1以太网原理
4.8.2以太网MAC层
4.8.3以太网连接方法
4.9高速局域网
4.9.1快速以太网
4.9.2吉比特以太网
4.9.310吉比特以太网
4.9.4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4.10虚拟局域网VLAN
4.10.1VLAN的基本概念
4.10.2IEEE 802.1q VLAN标准
4.10.3VLAN的优点
4.11无线局域网
4.11.1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4.11.2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
4.11.3IEEE 802.11标准的MAC子层
4.11.4IEEE 802.11的MAC管理子层
练习题
第5章路由协议
5.1路由协议概述
5.1.1互联网络路由体系结构
5.1.2动态路由协议
5.2内部路由协议
5.2.1RIP协议
5.2.2OSPF协议
5.3外部路由协议
5.3.1BGP路由协议
5.3.2BGP报文格式
5.3.3BGP路径属性
5.3.4BGP路由选择的算法
5.3.5BGP联盟和BGP反射器
练习题
第6章传输层
6.1传输层概述
6.2UDP协议
6.2.1UDP协议的特点
6.2.2UDP的报头结构
6.3TCP协议
6.3.1TCP协议的特点
6.3.2TCP头部格式
6.3.3TCP连接的建立和解除
6.3.4TCP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
6.3.5TCP的超时重传和拥塞控制
6.3.6TCP协议的选项
练习题
第7章应用层
7.1域名系统
7.1.1域名系统介绍
7.1.2域名解析过程
7.2文件传输
7.2.1文件传输协议FTP
7.2.2小文件传输协议TFTP
7.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7.3.1电子邮件的格式与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7.3.2邮件读取协议POP与IMAP
7.4万维网
7.4.1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7.4.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7.4.3标记语言
7.5网络管理
7.5.1网络管理功能
7.5.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7.6流媒体与IP电话
7.6.1流媒体
7.6.2IP电话
练习题
第8章下一代网络技术
8.1IPv6
8.1.1IPv6地址结构
8.1.2IPv6的首部
8.1.3ICMPv6
8.1.4IPv4向IPv6的过渡
8.2移动IPv6概述
8.2.1移动IPv6的工作过程
8.2.2移动IPv6的代理发现过程
8.2.3移动IPv6的通告过程
8.2.4移动IPv6的数据传送过程
8.3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8.3.1MPLS的产生背景
8.3.2MPLS的工作原理
8.3.3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
8.4新型网络架构
8.4.1软件定义网络SDN
8.4.2内容中心网络CCN
8.4.3云网络
8.4.4可表述网络XIA
8.4.5移动网络
练习题
第9章网络安全
9.1信息安全基础
9.1.1密钥密码学
9.1.2公钥密码学
9.1.3哈希函数
9.1.4数字签名
9.1.5密钥的发布和管理
9.1.6公钥基础设施——PKIX
9.2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
9.2.1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安全问题
9.2.2路由协议的安全问题
9.2.3TCP的安全问题
9.2.4应用层服务
9.3安全协议
9.3.1IP层安全IPSec
9.3.2传输层安全SSL和TLS
9.3.3应用层的安全协议
9.4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9.4.1防火墙
9.4.2互联网攻击检测
9.4.3紧急响应和恢复
9.4.4虚拟专网VPN
9.4.5网络隐蔽通信及其检测技术
9.4.6互联网IP劫持防范技术
9.4.7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9.4.8垃圾邮件防范技术
练习题
附录A实验教学内容
前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21世纪,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思维方式,并对科学、技术、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乃至政府的高效运转都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而且授课学时都很多。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电机系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开设“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76学时,讲授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和实践,重点介绍互联网技术和TCP/IP协议;
南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开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分析和设计”,70学时,讲授内容主要是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相关协议,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OSI模型),重点是TCP/IP协议,并注重介绍网络新技术。另外,我们还对国内的主要大学也做过调查,例如,北京大学给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原理”,72学时,3学分;
中国科技大学开设的“信息通信网”,72学时,3学分。上述各校所开设的网络课程名称尽管有所不同,但内容都是围绕“互联网络技术”主题。
综合国内外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开设情况,同时结合我们多年来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体会,我们在《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希望新版本能更适合作为各类大学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与上一版相比,除补充了宽带接入方式、IP多播、虚拟局域网、IP电话等计算机网络重要概念外,本版教材还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内容中心网络、云网络、可表述网络和移动网络等新型网络架构;
对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在原有防火墙、紧急响应和恢复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互联网攻击检测、虚拟专网、隐蔽通信及其检测技术、互联网IP劫持防范技术、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垃圾邮件防范技术等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在网络层后,将路由协议作为单独的一章,将重点内容重点叙述。
本版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 对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的知识进行了高度的融合,覆盖面广,同时重点分析互联网技术,并以一种清晰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深奥的互联网技术问题表达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使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2) 在注重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理论基础的同时,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网络工程实际动手、分析与开发能力。因此,在内容组织上,既讲述基本概念和原理,又注重介绍具有实用价值的网络技术。
(3) 及时地跟踪了网络发展的新技术,剔除了一些已经过时老旧的技术,引入了一些计算机网络方面新的技术概念。我们以特有的方法把技术上的准确性和当前网络的研究热点完美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发展的时效性。
(4) 全书内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对于读者而言,容易由点到面,形成知识体系。
本教材的参考教学学时为72学时,全书分为9章,每章之后均附有习题。
参加本书第1版编写的还有吴晓军和张千里两位博士;
本书得到了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同行们的支持和肯定,获得了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在第2版修订过程中也得到许多同行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妥之处,殷切希望各位读者批评与指正。
作者,于清华园2018年1月20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