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49915
内容简介
交通基础设施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性基础设施,其结构特点导致对经济影响超过所属地区。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高速交通网络建设热潮。中国高速铁路持续大规模建设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推动了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对城市与区域产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本书重点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铁路)对服务业地理集聚的影响。
目 录
前言 / 1
章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地理集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
第二章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 / 19
第三章长三角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行业差异 / 38
第四章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差异性影响 / 62
第五章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72
第六章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 89
参考文献 / 125
前 言
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政策领域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区位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特别重视空间运输成本,将交通基础设施视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区域间经济贸易交流和生产要素流动,必须依赖于交通设施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在保持长期快速增长的同时,制造业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极强的区域化特征。众多制造业在不同地理空间上越来越集聚,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贺灿飞等,2007)。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实施了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性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得到极大加强。从1998年开始是中国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发展为迅猛的一个阶段,这为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制造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性基础设施,其结构特点导致其经济影响超出所属地区,忽略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将导致对基础设施效应的估计存在偏差(Deng, 2013)。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方面。目前从空间经济视角来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文献还不多见。此外,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制造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高速交通网络建设时期。高速铁路建设带来的“时空收敛”效应成为引发全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王缉宪,2011;王姣娥、丁金学,2011)。高速铁路提升了城市与更大范围市场和产业链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产业分工和空间配置布局。中国高速铁路持续大规模建设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壁垒,推动了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更广的范围进行要素优化配置,从而对城市与区域产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张国华等,2011)。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速、便捷、客运量大等特点。由于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并不能显著提高大宗货物的运输效能,因此高速铁路主要对生产要素流动性强的服务业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开通带来的城市间通勤时间缩短降低了服务业的贸易成本,提升了城市与更大范围市场和产业链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本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共计六章。部分包括、二、三章,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基础设施)对产业(制造业细分行业)地理集聚的影响;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铁路)对产业(服务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章,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地理集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介绍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其次梳理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基础;后回顾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二章,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本章根据企业外向度和轻、重工业两个指标将制造业细分,采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章学术贡献在于:,从行业差异角度研究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问题,采用轻、重工业和参与全球化程度(出口交货值/行业产值)这两个指标,将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分成四类:高参与度轻工业、低参与度轻工业、高参与度重工业和低参与度重工业。第二,在构建空间溢出计量模型后,通过设置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来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章,长三角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行业差异。本章利用2003—2012年间长三角地区28个两位数制造业分行业数据,从空间经济的视角与行业异质特征入手,检验了长三角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及行业差异。本章学术贡献在于:,缩小研究的空间尺度,关注制造业在城市层面的空间集聚,并利用较新的数据考察城市层面制造业集聚变化趋势。第二,研究对象更有针对性,将制造业分门别类(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深入分析公路基础设施对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区位变化影响的差异性。第四章,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差异性影响。本章基于城市统计数据和列车运营数据,定量分析了京沪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章学术贡献在于:利用京沪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的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定量分析了京沪高铁对旅游专业化程度不同的两组城市旅游业的差异性影响。第五章,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章利用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定量分析了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章学术贡献在于:,采用近似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是否对区域内开通高铁城市的旅游业产生了显著影响。第二,利用城市间列车实际运营数据,通过提取两两城市间的短旅行时间,将列车提速对各城市区位的空间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铁路客运提速后下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可达性变化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第六章,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本章利用2006—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并引入经济地理学中引力模型量化高铁引致的“时空收敛”效应,定量分析长三角高速铁路由线成网推进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本章学术贡献在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一个分析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探讨高速铁路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厘清高速铁路与服务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第二,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一个由线到网的推进过程,产业发展将同时受到由多条高铁线路交织形成的高铁网络运输体系的影响。本章以长三角区域高速铁路网为研究对象,坚持动态的过程研究,运用高铁历年开通数据从时间维度上探究高速铁路的区域经济效应。第三,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以量化高速铁路影响为核心,采用计量经济建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区域高速铁路网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本书的研究过程中,浙江工业大学赵磊副教授、上海商学院邹光勇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木兰讲师,以及博士研究生王丹丹、硕士研究生马鹏红、程少勇、吴丹亦对本书出版有所贡献,在此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邓涛涛2017年7月1日于上海财经大学
邓涛涛2017年7月1日于上海财经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