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172945
内容简介
《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立足中西医结合,从病因、诊断、临床分型、中医的认识等几个章节,阐述了湿疹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特别是中医部分深入浅出,系统简洁地论述了一些中医基本概念,中医对湿疹的认识、辨证和治疗,并附有典型医案。
《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从生活实际出发,对长期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些中西医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因此,《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不但适合临床各科特别是皮肤科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从生活实际出发,对长期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些中西医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因此,《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不但适合临床各科特别是皮肤科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目 录
章 概述
节 湿疹的概念与历史
一、概念与历史
二、湿疹与皮炎
第二节 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阴阳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精、气、血、津液的认识
四、中医学对五行的认识
五、中医学对脏腑和经络的认识
节 湿疹的概念与历史
一、概念与历史
二、湿疹与皮炎
第二节 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阴阳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精、气、血、津液的认识
四、中医学对五行的认识
五、中医学对脏腑和经络的认识
第二章 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节 中医病因与病机
一、中医病因
二、中医病机
第二节 现代医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免疫
二、遗传
三、致敏
四、感染
五、神经精神异常
六、微循环异常
七、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第三章 湿疹的临床表现
节 湿疹的临床分期
一、急性湿疹
二、亚急性湿疹
二、慢性湿疹
第二节 局限性湿疹
一、手部湿疹
二、乳房湿疹
三、阴囊、外阴及肛周湿疹
四、小腿湿疹
五、耳部湿疹
六、脐窝湿疹
七、感染性湿疹
第三节 泛发性湿疹
一、乏脂性湿疹
二、钱币状湿疹
三、自身敏感性湿疹
……
第四章 湿疹的实验室检查
第五章 湿疹的诊断
第六章 湿疹的中医治疗
第七章 湿疹的西医治疗
第八章 湿疹的护理与预防
第九章 湿疹的诊疗指南及共识
第十章 湿疹经典医案选集
参考书目
前 言
湿疹(eczema)可谓是困扰人类历史长、使人类为痛苦的皮肤病之一,eczema在古希腊的时候,即意为“沸腾”,用来形容湿疹瘙痒的难受感觉。随着近年来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工作压力增大,湿疹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日益增多。
湿疹发病人群广泛,不分年龄、性别和地域。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当代医学对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制了一些内服药物和外用制剂并推广上市,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是人们对湿疹根本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缺乏深入的认识,目前对湿疹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能让患者满意,“反复发作”成为让医生和患者苦恼的问题。
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源远流长。中医学对于湿疹的治疗,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和较好的临床效果。本书立足中西医结合,系统而简洁地向临床工作者和患者介绍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中医学对湿疹的辨证和治疗,列举了不少临床上应用效果明显的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为临床开拓思路及治疗提供更多的办法。此外,针灸作为中医学有特色和在世界医学领域影响巨大的技术之一,在湿疹的治疗上也是疗效显著,完全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和发展。
无论对于中医还是西医,湿疹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也是一个古老的病名。在中西医学发展的历史上,随着医生对瘙痒和过敏性皮肤病认识的逐步深入,产生了许多新病名,其中一些病名和观点并未进行系统的规范,所以难免有所重叠,容易使临床工作者和患者产生混淆,本书也试图对此作了一些回答,供大家参考。
此外,目前仍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根治”湿疹,所以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对于患者而言,注意日常生活上的细节,是避免湿疹复发、早日摆脱困扰的“必修课”,对此,本书也提供了一些比较翔实的建议。
医学是十分复杂的科学,希望非专业的读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笔者从目前医学界对湿疹的认知角度作了详尽的阐释,但又因医学日新月异地发展,本书中所存在的缺憾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读者朋友不吝指正,以期将来再版时改正。
湿疹发病人群广泛,不分年龄、性别和地域。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当代医学对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制了一些内服药物和外用制剂并推广上市,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是人们对湿疹根本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缺乏深入的认识,目前对湿疹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能让患者满意,“反复发作”成为让医生和患者苦恼的问题。
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源远流长。中医学对于湿疹的治疗,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和较好的临床效果。本书立足中西医结合,系统而简洁地向临床工作者和患者介绍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中医学对湿疹的辨证和治疗,列举了不少临床上应用效果明显的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为临床开拓思路及治疗提供更多的办法。此外,针灸作为中医学有特色和在世界医学领域影响巨大的技术之一,在湿疹的治疗上也是疗效显著,完全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和发展。
无论对于中医还是西医,湿疹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也是一个古老的病名。在中西医学发展的历史上,随着医生对瘙痒和过敏性皮肤病认识的逐步深入,产生了许多新病名,其中一些病名和观点并未进行系统的规范,所以难免有所重叠,容易使临床工作者和患者产生混淆,本书也试图对此作了一些回答,供大家参考。
此外,目前仍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根治”湿疹,所以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对于患者而言,注意日常生活上的细节,是避免湿疹复发、早日摆脱困扰的“必修课”,对此,本书也提供了一些比较翔实的建议。
医学是十分复杂的科学,希望非专业的读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笔者从目前医学界对湿疹的认知角度作了详尽的阐释,但又因医学日新月异地发展,本书中所存在的缺憾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读者朋友不吝指正,以期将来再版时改正。
在线试读
《中西医结合诊治湿疹》:
三、中医学对精、气、血、津液的认识‘
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气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精气、气范畴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上的精、精气、气是标示世界本原的物质存在,是抽象的概念;而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精气、气则是医学科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
1.气
气,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人之清气(即氧气)等。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其功能可归结为3点:①气能生化万物,滋养人体的一切脏器组织。②由于气的动力作用,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③有保护人体、防御外邪、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
2.血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运载精气、营养全身的液体。营气行于脉中,故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是循脉上下、营运全身的主要组成成分。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常合称为营血。
气血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血运行于全身,循环不息,以营养机体各部。血盛则形体也盛,血衰则形体也衰。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又须依赖于血的营养。
3.精
精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与生殖有关的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指五脏之精,由饮食水谷而来,即后天之精。它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4.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来源于饮食,经脾胃运化之后产生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注入经脉,输布全身,营养机体。津与液既相似,又不同,其性质、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区别。清而稀者为津,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有濡养肌肉、充润皮肤的作用,如组织间液、淋巴液等。浊有稠者为液,流行灌注于关节、脑髓、孔窍等处,有润滑关节、滋养脑髓、濡润乳窍的作用,如关节液、唾液等。津与液就整体的功用来说又同属一体,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所以津与液常常并称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组织成分,故与血的关系密切。
以湿疹为例,湿疹的红斑鳞屑皮损在中医意味着血离开了经脉,胡乱行走于肌肤,为什么血会离开经脉,是因为受到了“热”的胁迫,故称为“血热妄行”。而血热妄行的原因是气有余。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必然迫血妄行,从而形成红斑。久病之后热灼津液,必然还会出现津液不足的现象。
四、中医学对五行的认识
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5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
……
三、中医学对精、气、血、津液的认识‘
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气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精气、气范畴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上的精、精气、气是标示世界本原的物质存在,是抽象的概念;而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的精、精气、气则是医学科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
1.气
气,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人之清气(即氧气)等。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其功能可归结为3点:①气能生化万物,滋养人体的一切脏器组织。②由于气的动力作用,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③有保护人体、防御外邪、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
2.血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运载精气、营养全身的液体。营气行于脉中,故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是循脉上下、营运全身的主要组成成分。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常合称为营血。
气血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血运行于全身,循环不息,以营养机体各部。血盛则形体也盛,血衰则形体也衰。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又须依赖于血的营养。
3.精
精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与生殖有关的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指五脏之精,由饮食水谷而来,即后天之精。它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
4.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来源于饮食,经脾胃运化之后产生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注入经脉,输布全身,营养机体。津与液既相似,又不同,其性质、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区别。清而稀者为津,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有濡养肌肉、充润皮肤的作用,如组织间液、淋巴液等。浊有稠者为液,流行灌注于关节、脑髓、孔窍等处,有润滑关节、滋养脑髓、濡润乳窍的作用,如关节液、唾液等。津与液就整体的功用来说又同属一体,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所以津与液常常并称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组织成分,故与血的关系密切。
以湿疹为例,湿疹的红斑鳞屑皮损在中医意味着血离开了经脉,胡乱行走于肌肤,为什么血会离开经脉,是因为受到了“热”的胁迫,故称为“血热妄行”。而血热妄行的原因是气有余。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必然迫血妄行,从而形成红斑。久病之后热灼津液,必然还会出现津液不足的现象。
四、中医学对五行的认识
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5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