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06634
内容简介
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人与事,远比大家看见的书写复杂得多,当中的情感也非笔墨可以形容。此书努力让过程还原,希望带领读者进入灾区的现场,理解灾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人坚守在那里,当中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目 录
序
章 汶川地震、社会损失与社区重建
第二章 “映秀母亲”的故事
第三章 金波民宿和“山里码头客栈”的故事
第四章 从行动中诠释灾害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 汶川地震、社会损失与社区重建
第二章 “映秀母亲”的故事
第三章 金波民宿和“山里码头客栈”的故事
第四章 从行动中诠释灾害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 言
序
转眼就到了“5·12”汶川地震九周年,这九年实在是过得太快,快得我们都没来得及停下来细致地整理这九年的经验、梳理我们的情感。
这九年在灾区的工作,从映秀到草坡,再到雅安,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奋斗。一直在我们团队中的有香港理工大学的杨锡聪老师,后期参与的有四川农业大学的齐华栋老师。早期参与映秀社工站工作的还有中山大学的裴谕新老师和闫红红,我们的社工康进、卢芝;后来金波项目除了社工康进之外,还有余长芳、黄艺;映秀重建结束,在张家坪社工站的是欧阳令芝、崔小维;后来转移到草坡乡建立“山里码头客栈”的除了欧阳令芝外,还有张蕾、许景皓和阳珍丽。项目实施前后还得到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及志愿者的协助。项目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当然也与当地政府、香港择善基金会、凯瑟克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列举这些名字,是想告诉读者和我们自己,一个行动研究项目的开展,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合力。我们三位,只是代笔把这些年做的这些事做一梳理总结而已。
书写此书极其不易,前后历经三年才算把它写出来,这也是侧身学院行动者和全身投入的实务工作者所面临困境的一种折射。侧身学院行动者在兼顾繁重的教学、科研、行政担子的同时又兼顾实务,要安心书写,着实不易。实践场域是每天风云变幻、工作无法停顿的状况,我们几位老师虽然在学院教书,却也需要不断跑到项目点上督导社工、处理事务,身在学院时也需要不断及时回应项目点上的各种问题,还要为资金烦恼。社工扎在工作中,每天的事务已使他们疲于奔命,当然,束手无策时他们也会选择逃避,书写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件困难的事。
实践过程中的人与事,远比大家看见的要复杂得多,当中的情感也非笔墨可以形容。我们努力让过程还原,希望带着读者进入灾区现场,理解灾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人坚持不懈地坚守,到底当中的困境是什么……
书写是一种自我对话。此书的出版,算是团队对这么多年在汶川映秀和草坡工作的一个回看。回看时,我们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大时代的历史和结构。回看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也更多地理解别人,明白灾难与大历史的关系。在书写此书的过程中,当年的画面如岁月流影,一幕幕在眼前重演,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初心,看见了民众的力量和智慧,看见了社区的资产与优势。这些年所做的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参与灾后社区重建的宝贵经验。
我们对自己说,回看是为了走得更远!
转眼就到了“5·12”汶川地震九周年,这九年实在是过得太快,快得我们都没来得及停下来细致地整理这九年的经验、梳理我们的情感。
这九年在灾区的工作,从映秀到草坡,再到雅安,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奋斗。一直在我们团队中的有香港理工大学的杨锡聪老师,后期参与的有四川农业大学的齐华栋老师。早期参与映秀社工站工作的还有中山大学的裴谕新老师和闫红红,我们的社工康进、卢芝;后来金波项目除了社工康进之外,还有余长芳、黄艺;映秀重建结束,在张家坪社工站的是欧阳令芝、崔小维;后来转移到草坡乡建立“山里码头客栈”的除了欧阳令芝外,还有张蕾、许景皓和阳珍丽。项目实施前后还得到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及志愿者的协助。项目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当然也与当地政府、香港择善基金会、凯瑟克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列举这些名字,是想告诉读者和我们自己,一个行动研究项目的开展,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合力。我们三位,只是代笔把这些年做的这些事做一梳理总结而已。
书写此书极其不易,前后历经三年才算把它写出来,这也是侧身学院行动者和全身投入的实务工作者所面临困境的一种折射。侧身学院行动者在兼顾繁重的教学、科研、行政担子的同时又兼顾实务,要安心书写,着实不易。实践场域是每天风云变幻、工作无法停顿的状况,我们几位老师虽然在学院教书,却也需要不断跑到项目点上督导社工、处理事务,身在学院时也需要不断及时回应项目点上的各种问题,还要为资金烦恼。社工扎在工作中,每天的事务已使他们疲于奔命,当然,束手无策时他们也会选择逃避,书写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件困难的事。
实践过程中的人与事,远比大家看见的要复杂得多,当中的情感也非笔墨可以形容。我们努力让过程还原,希望带着读者进入灾区现场,理解灾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人坚持不懈地坚守,到底当中的困境是什么……
书写是一种自我对话。此书的出版,算是团队对这么多年在汶川映秀和草坡工作的一个回看。回看时,我们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大时代的历史和结构。回看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也更多地理解别人,明白灾难与大历史的关系。在书写此书的过程中,当年的画面如岁月流影,一幕幕在眼前重演,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初心,看见了民众的力量和智慧,看见了社区的资产与优势。这些年所做的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参与灾后社区重建的宝贵经验。
我们对自己说,回看是为了走得更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