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012871
1.1 混凝土与现代工程
1.2 混凝土的材料哲学
1.3 工程师和设计师
2 混凝土的前世今生
2.1 古老的混凝土
2.2 混凝土向现代转型
2.3 现代混凝土和工程技术发展
2.4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
2.5 工程师的混凝土
2.6 建筑师的混凝土
3 混凝土的材料秘密
3.1 混凝土的组成
3.2 混凝土成型和养护
3.3 混凝土主要特性
4 混凝土的艺术表达
4.1 清水混凝土
4.2 混凝土墙体
4.3 混凝土地面
4.4 混凝土的色彩
4.5 模仿与造型
4.6 混凝土艺术效果营造
4.7 混凝土的文化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1:2015 年“装饰混凝土创意作品展”部分参展设计作品
附录2:首届中国装饰混凝土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附录3:第二届中国装饰混凝土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跋
从2001年讲授《建筑风格史》即开始对混凝土的研究兴趣。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人造材料。混凝土的属性其实更接近“工艺”材料,而不是典型的“工业工程”材料。然而混凝土材料的开发和塑型,必须借助工程项目或工厂生产来实施。每天囿于学校围墙内,自己的这个心愿始终难以达成。
今年春夏,和佟令玫女士谈到混凝土的发展潜力时,她便鼓励我写一本书,专门探讨混凝土的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非常凑巧,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装饰混凝土分会因前后举办过两次装饰混凝土大赛而成果颇丰,他们也在努力推广混凝土技术的新成果,正在筹备“2015国际装饰混凝土技术与应用大会”和“装饰混凝土创意作品展”。于是佟总编便介绍我们交流合作。
大家心意相通,很快便有了两件颇为可心的成果:其一即为本书《混凝土艺术》;其二为双方组织设计师和混凝土企业共同设计开发一系列混凝土新产品,计划在今年10月底的“装饰混凝土创意作品展”中展出。
说来惭愧,虽然素好写作,但总难拥有众多读者,或许因为本人关注的话题常太过专业艰涩。于是写作之初并无野心,想来写好一本专业参考书便很不错,因此*初预设的主要读者为设计师、工艺师和一些工艺文化的爱好者。所幸,混凝土协会的潘志强先生阅过初稿后,对混凝土历史的部分也颇感兴趣。所以,我也非常希望能通过此书结交一些工程师朋友。我一直以为:技术是有温度的。
不过,随着写作进度的深入,心中的图景愈发清晰:只有被赋予文化、美学和情感价值时,混凝土的价值才能进入民族文化心理、进入文化思考领域。于是本书努力让混凝土超越工程领域——从文化习俗视角,分析中国人在大型工程中的技术集成能力来自哪里;从设计哲学角度,指出中国人对混凝土的理解如何与众不同;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行业壁垒如何阻碍中国混凝土技术的再次提升;从人性关怀视角,为混凝土材料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工程师群体树碑立传。*终目的是:让文化界理解混凝土,让设计师应用混凝土,让工匠们迷恋混凝土,让艺术家倚重混凝土。
为便于阅读理解,本书主要内容分为4 章。
第1章 混凝土的材料哲学
混凝土是现代城市和现代生活的基础材料,中国的快速城镇化也得益于混凝土工程水平的大幅提升。当代中国人在桥梁水利领域使用混凝土材料出神入化,成就卓著;但行业壁垒阻碍着混凝土技术的整体提升,不同工程领域、工程和艺术领域之间无法共享已有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成果。工业审美逻辑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有内容,人工材料的文化阐释方式亦是前人较少涉足的领域。然而当代中国,一种融合了西方技术哲学和中国传统工艺思维的新型工业审美模式正在形成。在此过程中,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工程师没有尊严,设计师便没有自由。
第2章 混凝土的前世今生
了不起的工程师和材料学家们的才华与成就,铸就了现代混凝土的技术文化发展史。现代混凝土的研究*初其实多源于偶然发现或个人爱好。之后,专利权和开办生产厂的利润刺激使英国混凝土业和技术发展长期领先;现代城市的功能需求与前现代时期大为不同,许多工程领域只有混凝土材料能够达成。美国国家幅员辽阔,工程规模巨大,混凝土与大型工程联系的“合法地位”就此定格;土木工程学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支撑学科。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自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成为现代工程领域*重要的两种结构体系。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也曾加入世界水泥生产领域,然因命运多舛便没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工程师理解的混凝土和建筑师心中的混凝土不同,但都充满了狂想和热忱;他们针对技术和工艺的哲学思考至今在启迪后人。
第3章 混凝土的材料秘密
混凝土虽为无机材料,但在凝固成型过程中需要甚多看顾,设计师艺术家们必须关注其施工技术工艺,才能保证设计成品的长久有效。本章主要为一般经验的定性介绍,包括:我国常见的混凝土类型;混凝土的组分配比;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和节制;混凝土的成型和养护;混凝土防裂缝;混凝土抗腐蚀等。
第4章 混凝土的艺术表达
清水混凝土发展潜力巨大;内在哲学和审美观念值得研究;中国当代清水混凝土审美体系特点渐趋鲜明。混凝土墙体处理愈发复杂:从构造看,有装饰材料和结构材料之分;从成型看,有预制和现浇之分;从饰面风格看,有平整和肌理变化之分;从质感来看,有模仿石材和模仿夯土等多种。混凝土地面已从交通路面变为艺术路面:极佳的承载能力;较好的透水能力;多种色彩有如地面涂鸦。混凝土艺术处理手法多样:质感、光影、对比、透光、镀铜、变色……中国混凝土技术水平较高,艺术表达能力欠缺,设计师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亟待提高。
正文后还有3 个附件。附件1 收录了参加“装饰混凝土创意作品展”部分设计作品的实施方案。所有作品均为特殊设计,需要混凝土厂家的专门技术配合、多次试验方能制作完成。每一件作品都可算是一项科研成果。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都投入了巨大的创作热情。作品分别标注了设计师和技术支持单位的名字,以表达对他们劳动的尊重。
在讨论当代中国混凝土发展的重要成就和现状分析时,本书采用了装饰混凝土协会和几家混凝土企业的实物照片。图片引用时分别标明了工程名称和图片来源。协会提供的图片基本为两次“装饰混凝土设计大赛”的成果照片,于是在附件2 和附件3 中附上了两次大赛的获奖清单,便于读者查找。
本书未注明出处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图片作者可与本人或出版社联系。
*后必须感谢那些为我完成这本书而提供了无私帮助的人们。
佟令玫女士是我二十多年的老同学、老朋友,她的鼓励和帮助是我完成这本书的重要动力;孙炎、杨娜和修岩三位编辑帮我完成了许多细碎繁复的编辑、出版和宣传工作。装饰混凝土分会的商雁青女士做事稳妥高效,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并介绍了好几家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混凝土厂参与展品制作;协会的高级顾问潘志强老师是本书的**位读者,作为资深工程师,他仅指出了几处技术上的明显错误,而从未对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探讨专业问题有任何不耐烦;陈夏露女士一直帮忙落实各项文字、图片细节,还联系企业落实制作进度,非常忙碌。
参加本次展览的设计师主要来自两个单位:一部分是我的同事们,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另一部分是清控人居集团北京清尚陈设艺术有限公司的年轻设计师们。他们的设计工作都是无偿的,参与其间完全是因为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和对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拓展混凝土的材料潜能充满热忱。各制作企业不仅需要无偿提供技术支持,还须负担*终作品和试验品的各项成本。无论如何,通过提升设计和技术的文化内涵,改变人们对混凝土的常规印象,拓展混凝土的使用领域,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志同道合,幸甚至哉!
*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所有思想的聆听者和建议者。
聂影
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5年8月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