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30073
导 论
章 公平正义的诞生背景以及这一理论的现代性质
节 《正义论》的成书背景
第二节 一种现代社会正义观念
第二章 《正义论》中的原则证明
节 公平正义的主要观念及其证明方法
第二节 对公平正义两个原则的证明
第三章 政治自由主义转向
节 政治的正义观念
第二节 《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正义思想的发展
第四章 政治自由主义转向的内在逻辑
节 政治自由主义转向探源
第二节 新的稳定性证明
第五章 政治自由主义转向的实践逻辑
节 公共性条件与正义观念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民主审议与公共理性的理想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代序 正确认识和借鉴罗尔斯:一个文本分析的成果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在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背景下被翻译成中文的。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受和拥抱市场。在思想和观念形态上,中国社会也由过去片面强调阶级斗争,转变为牢固确立起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重视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在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积极引进外资,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奋进中的中国人也开始在理论的层面上主动采纳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这一时期,国内的一些学者和机构翻译、出版了一大批20世纪西方的理论成果,包括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内,这些学术著作的传播,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提供了某种思想和观念上的支撑。
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纷繁复杂,迫切需要正义来对之加以协调。人类对正义的追求起源于利益冲突,体现着其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向往。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不乏对正义的思考,比如儒家经典《礼记》就描绘了一种次好的“小康理想”。小康社会的人普遍存在私有之心,但人们的互动又受礼义的约束,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礼义就是合乎正义的制度规范。《论语》又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带有原始平均主义色彩的朴素正义观念,从古至今都在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人对正义的想象。但古代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追问过什么是正义,外来的现代化压力是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除了从传统中继承来的“均平”思想,当代中国人缺乏在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思考正义的本土理论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正义论》一书——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此后出版的同类著作,激励和主导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关于正义概念的构想。
从罗尔斯《正义论》的个中译本出版至今,已经过去30年。对罗尔斯使用的“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等概念,以及他的“两个正义原则”,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