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103037
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豫战场上曾经驰骋着一支被老百姓称为“黑马团”“红马团”的队伍,他们的番号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三团。这是一支战功卓绝的部队,也是**一个以乘骑作战方式坚持到抗日战争*后胜利的红军骑兵团。在华北平原敌后抗战的艰苦环境中,骑兵们付出巨大牺牲并迎来了*终的胜利,他们剽悍的骏马和闪亮的军刀曾经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象征,在他们飘扬的战旗上,大写着“胜利冠军”和“哥萨克骑兵”的光荣称号。1952年,他们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的成员,参加了国庆阅兵大典。时光荏苒,随着骑兵这个古老兵种退出现役,当年英勇的骑士早已经离开了战马。今天,我们只有借着一位老战士的故事,回到八路军骑兵中间,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感受抗日战场上的艰难困苦、体会英雄们的悲愤和欢乐……
西苑出版社*真实的抗战系列:
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张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采访抗联亲历者及其后人,披露中国战场上鲜为人知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以及东北秘密战线上的博弈与较量。
著名暗访记者,畅销书作家、天涯四大金刚之李幺傻,独家解析至今湮没在历史迷雾中、持续三年之久的中条山十三次拉锯血战。
中国守军一线指挥官蒋鸿熙,大型纪录片——崔永元《我的抗战》专家顾问王选,从中日两军史料,独家解读47天衡阳会战。
**部反映“极边**城”腾冲城从1942年5月10日沦陷,到1944年9月14日光复这段历史军事纪实作品。
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豫战场上曾经 驰骋着一支被老百姓称为“黑马团”“红马团”的队伍,他们的番号是八路
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三团。
这是一支战功卓绝的部队,也是一支以乘骑作战方式坚持到抗日战
争后胜利的红军骑兵团。在华北平原敌后抗战的艰苦环境中,骑兵们付出 巨大牺牲并迎来了终的胜利,他们剽悍的骏马和闪亮的军刀曾经是八路军
主力部队的象征,在他们飘扬的战旗上,大写着“胜利冠军”和“哥萨克骑
兵”的光荣称号。1952年,他们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的成员,参 加了国庆阅兵大典。一起来翻阅《骑兵团》吧!
引子
一、年,当八路去
二、扛枪挎刀骑大马,空手兵变“大刘”
三、漳河店伏击战完胜,初上战场大刘立功
四、斥候骑兵,骑兵团的游击队
五、铁骑护卫,“共产党员跟我上”
六、黎城整军
七、征战鲁西北
八、新来的团长训练轻骑兵
九、奇袭武官寨
十、铁壁合围
十一、“铁壁合围”,共产党员集合!
十二、在低潮中艰难地养伤
十三、出乎意料的反冲锋,受挫孙甘店
十四、雪耻,强攻南李庄
十五、惨战
十六、饥饿的困扰,苦中有乐
十七、在武工队,锄奸
十八、“孩子呀,不要死在老人前头”,泪别冀南
十九、惩戒邵鸿基
二十、“无人区”抢种救灾
二十一、曾团长牺牲了
二十二、血战双村营
二十三、兵强马壮,大刘去了炊事班
二十四、湖西反顽
二十五、“南下旅游”
二十六、未遂的“成家计划”
二十七、那是苦的年代。那是好的年代
二十八、魏二民
二十九、再次负伤
三十、全歼二十二团
三十一、当连长了
三十二、“骑兵一连一出刀冲锋!”
三十三、刀劈程道合
三十四、我们胜利了
三十五、反攻
尾声
余音
1937年,19岁的刘春雷在石家庄木厂街(现在的石家庄市中山东路)的
“顺义饭庄”当学徒。
他是河北南宫县人,家里有十多亩薄田,还开着豆腐坊买卖,应该算是 小
康人家的子弟。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相继通车以后,石家庄从正定县的一个 小
村子变成了繁华的大城镇。刘家老人瞧着眼热,就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手艺。
“顺义饭庄”是个半大不大的二荤馆子,虽然办不了鱼翅燕菜,但一般 的
山东口味还算地道。店铺里窗明几净,十几张桌子铺着台布,墙上挂着仿制 的
名人字画。伙计们也收拾得干净利落。刘春雷16岁进门当学徒,头一年在伙 房
拉风箱,第二年上大灶蒸馒头,到第三年跟着掂弄炒菜锅,什么爆炒双脆、 滑 溜鱼片、软炸里脊之类已学得有模有样,眼看就能出师了。
可就在这时候,“七七事变”爆发,卢沟桥那边打起来了。饭馆里的
客人议论纷纷,有的说,宛平县刨出个石狮子,背上写着东瀛人有二百年 运道,天意难违;有的说,小日本的腿粗胳膊短,下盘厉害手上功夫弱,
二十九军大刀队正是鬼子的克星,专砍他们的脑袋…… 顾客聊天,伙计们不能插嘴,只能在私底下犯嘀咕。饭馆的老板倒是满
不在乎:“石家庄这里,奉军走了晋军来、北军过了南军到,各路兵马那么 多,还怕几个小鬼子不成?”
转眼到了9月份,情况不对了,国军的人马确实不少,可都在往回跑。
马 厂丢了、沧县丢了,日本人眼看就要到石家庄,街上到处是溃散的败兵,个 个
垂头丧气,都说没办法、挡不住。饭馆老板这时候也慌了,赶紧收拾细软准 备
带着家人逃到西安去——西安是千年古都,能避鬼,当年八国联军打过来, 慈 禧老佛爷也是在那儿躲着的。
临走之前,老板给伙计们预支了三个月薪水。按他的估计,不出一百
天,日本人就会撤走,“洋人就是要钱。到时候国民政府再签个倒霉条款, 这事就算过去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
饭庄关门歇业,学徒也就当不成了。于是,刘春雷收拾东西回南宫老家 去。
南宫这地方属于直隶省(今河北省),巨鹿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
灵。三国时候出了个武将文丑,被关云长一刀给砍了;民国时出了个军阀刘 珍年,又被蒋介石一枪给毙了;如今只有个唱京戏的尚小云还活得挺好,
“四大名旦”里头武功,可惜中看不中用。所以,刘春雷回到家乡时并 没有当兵打仗的计划,每天跟着父亲四乡赶集卖豆腐,打算等日本人走了以
后再接着学习炒菜。然后自己开个饭馆什么的。
一天,胡彦明和几位师兄弟找来了。
河北乡间有练武的习俗,小伙子刘春雷也学过几招太祖翻拳、三皇炮
锤、赵子龙大枪,这胡彦明算是他的师兄。胡彦明家里穷,从小在“估衣 铺”(卖旧衣服的店铺)里做杂工,东家儿子的腿脚有残疾,由他每天背着
上学,先生讲课的时候他就站在外面听,放学的路上有人欺负残疾孩子,东 家又叫他去练武当保镖。结果几年下来,少爷的本事没啥长进,当小伙计的
倒学了个文武双全。
胡彦明进门就问:“梅花镇的事,听说了么?”
1937年10月12日,日军在距离南宫县不远的藁城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
花镇惨案,2500人的集镇,竟有1500多人被残杀。消息传开以后,老百姓都
有点半信半疑的,因为谁也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么兽性的军队。P2-3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