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3105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3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3.1研究内容
1.3.2主要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国内外产业安全研究进展
2.2关于产业安全的含义与特征
2.3关于产业不安全原因的研究
2.4关于产业安全保护与调节
2.5关于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6关于金融安全研究
3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3.2外部因素及传导机制
3.3内部因素及传导机制
4金融发展、金融安全与实体经济安全
4.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4.1.1什么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4.1.2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
4.1.3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4.2金融健康发展对经济安全的促进作用
4.2.1促进资本形成
4.2.2促进就业
4.2.3推动技术进步
4.3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趋势
4.4金融发展、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5银行信贷质量与金融安全分析
5.1基本数据及变量解释
5.2银行“风险效应”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5.3银行“风险效应”的经营特征异质性
5.4银行“风险效应”的董事会异质性
5.5本章小结
6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
6.1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6.2中国房地产风险的估算
6.2.1房地产风险的估算方法
6.2.2测算所使用的数据及测算结果
6.3房地产风险成因的实证检验
6.3.1基本研究假设
6.3.2模型构建
6.3.3数据和变量
6.3.4实证研究结果
6.4稳健性检验与结论
6.4.1稳健性检验
6.4.2结论
6.5房地产风险对金融安全的驱动因素分析
6.5.1开发商因素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6.5.2居民需求因素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6.5.3地方政府因素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7中国互联网金融安全案例分析
7.1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现状
7.2互联网金融业务安全管理
7.2.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拓展管理
7.2.2互联网金融带来新的金融安全管理问题
7.3P2P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7.3.1P2P天力贷兑付危机案例
7.3.2特大P2P集资诈骗案例
7.4我国P2P金融平台的安全性管理
8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分析
8.1互联网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
8.1.1模型假设
8.1.2博弈模型
8.2互联网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
8.2.1静态均衡分析
8.2.2动态均衡分析
8.2.3监管机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
8.3互联网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演化博弈分析
8.3.1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8.4结论与建议
9中国金融安全与公司治理
9.1公司治理缺陷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9.1.1金融危机前公司治理的缺陷
9.1.2危机后公司治理的反思与改进
9.2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之比较
9.2.1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框架
9.2.2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势
9.2.3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9.2.4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进建议
9.3中国商业银行股本规模绩效评价
9.3.1银行绩效研究概述
9.3.2实证研究
9.4本章小结
10中国金融安全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
10.1操作风险分析
10.1.1操作风险定义
10.1.2操作风险特征
10.1.3操作风险发展趋势
10.1.4操作风险管理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0.2操作风险监管
10.2.1操作风险的指标监管
10.2.2操作风险的资本监管
10.3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理论框架
10.3.1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建模流程
10.3.2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建模数据
10.4实证研究
10.4.1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简化模型
10.4.2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模型数据
10.4.3实证分析及结果
10.5本章小结
11维护金融安全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进一步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国家安全中,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对其金融体系的深刻反省。我国的金融开放进程越来越快,不仅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国际金融大环境,而且面临以互联网为平台的金融创新的影响。互联金融创新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安全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新时代中国金融安全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专著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1章,导论。主要讨论当前的经济环境,提出金融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安全的最主要特征就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安全事关社会的稳定;与金融安全有关的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和互联网金融风险,构成新时代金融安全的三大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2章,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安全的含义、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产业安全的评估等理论和方法,然后介绍了国内外金融安全研究的动态,主要为后面的研究铺垫基础。
第3章,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阐述了金融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由一般产业安全的含义及影响因素,给出金融安全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并分别讨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以及传导机制。
第4章,金融发展、金融安全与实体经济安全。本章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研究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二是金融健康发展对经济安全的促进作用,三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安全的背离趋势。
第5章,银行信贷质量与金融安全分析。本章研究了银行风险效应在中国的存在及其动态性;进一步,本章对异质性问题进行了综合验证,发现面对货币政策冲击,资本充足率高、收入多元化的银行更重视信贷质量,但却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偏好。从董事会特征来看,规模大、独立性强的董事会更偏好于风险行为,在“风险效应”中表现得更为激进。因此,对于金融安全风险(包括银行风险)应该实施差别化管理。
第6章,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本专著利用我国最近1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房价对其正常价格的偏离度量房价过快上涨程度,并检验了开发商、购房者与地方政府三类投机主体在房价过快上涨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在非信贷类资金的支撑下,开发商的捂盘、囤地等投机行为推动了房价过快上涨;(2)购房已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渠道,按揭贷款与投机性需求相结合拉动了房价过快上涨;(3)由于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地方政府成为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非市场原因。
第7章,中国互联网金融安全案例分析。本章主要从多视角角度系统地研究互联网金融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对互联网时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
第8章,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分析。本章分别从互联网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行为博弈模型及互联网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演化博弈等多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9章,中国金融安全与公司治理。本章主要研究公司治理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与测度股本规模的效率关系。选用了从2009—2013年以来国内16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章首先构建国内上市银行的财务绩效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每年各银行的财务绩效综合分值,然后分析各阶段各银行的股本规模大小,并与财务绩效分值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第10章,中国金融安全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操作风险也是继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的又一大类风险。本章利用蒙特卡洛模拟,以损失分布和极值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进行建模并计算出操作风险的在险价值。
第11章,维护金融安全的政策建议。本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政策建议,仅供参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