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492337丛书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
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经济学领域必备必读之书!
一部介绍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著作。
一位伟大经济学家的工作传记。
一位诺奖获得者花费一生时间研究经济体运行和娴熟应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完成的作品。
西蒙·库兹涅茨
(Simon Kuznets,1901年4月30日- 1985年7月8日)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的G.N.P.之父。
西蒙·库兹涅茨在西方经济学界十分活跃,他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所提出的为期20年的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库兹涅茨周期”。他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被经济学家誉为“美国的G.N.P.之父”。他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揭示了各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1955年提出了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倒U形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被称作“库兹涅茨曲线”。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
在一生中,他经常同时在大学和政府部门任职,担任过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以色列政府的顾问,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60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直到1971年退休。
丛书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
本书详细对美国在20世纪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家对美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进程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库兹涅茨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传统加以描述。同时,还对世界著名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我们了解美国经济学发展以及著名学术机构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在书中,福格尔还阐述了自己提出的“技术生理演化”的理论,该理论诠释了技术进步的加快与人类生理机能改善之间的协同关系,他认为人类营养条件和生理机能的改善是影响富裕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和观念……福格尔的这部著作与众不同,它将历史、宗教、生物学、营养学、人口学、经济学以及被称之为“技术生理演化”的理论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体系说明,当代左派和右派最为关注的事项有可能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崭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行动纲领,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我们国家未完成的事业。
——《纽约时报》
丛书序一(厉以宁)
丛书序二(何帆)
译者序
序言
导论 令人称奇的20世纪
第1章 学术型经济学家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对产业聚集的反应
社会福音运动与威斯康星思想
经济学家开始参与联邦政府政策的制定工作
第2章 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早期历史
国家经济研究局在战前的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学家的角色(和局限性)
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建立
国民收入
关于失业问题的总统会议
20世纪20年代政府机构开展的经济问题分析
私人基金会的作用
近期经济变化问题委员会
第3章 国民收入核算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工具
新政
联邦政府承担编制国民收入账户的责任
将美国变成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经济学家的战争
重建欧洲
美国世纪
第4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比较经济增长研究
有关经济增长数量分析方面的十篇论文
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人口增长的作用
技术变化驱动下的人口增长
库兹涅茨与理论
库兹涅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方面
第5章 西蒙·库兹涅茨的科学研究方法
经济学应该如何开展计量分析
作为理论家的库兹涅茨
第6章 西蒙·库兹涅茨在其他方面的巨大影响
收入与财富研究大会
经济增长委员会
库兹涅茨对经济学最后的贡献
第7章 西蒙·库兹涅茨逝世后的25年
致谢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经过长期的策划和细致的组织工作,推出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该丛书预计出版经济学获奖者的专著数十种,精选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代表性成果和最新成果,计划在三四年内面世。我以为这是国内经济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要知道,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学领域内名家辈出,学术方面的争论一直不断,许多观点令经济学研究者感到耳目一新。这既是一个怀疑和思想混乱的时期,也是一个不同的经济学说激烈交锋的时期,还是一个经济学家不断探索和在理论上寻找新的答案的时期。人们习惯了的经济生活和政府用惯了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学家普遍感到有必要探寻新路,提出新的解释,指明新的出路。经济学成为各种人文学科中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难怪不少刚刚步入这个领域的经济学界新人,或者感到困惑,或者感到迷茫,感到不知所措。怎样才能在经济学这样莫测高深的海洋中摆对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应当从何处入门,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这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等于提供了一个台阶,也就是说,这等于告诉初学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各位经济学家是怎样针对经济学中的难题提出自己的学说和政策建议的,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立论、如何探寻新路的。这就能够给后来学习经济学的年轻人以启发。路总是有人探寻的,同一时期探寻新路的人很多,为什么他们有机会进入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呢?经济学重在思考、重在探索,这就是给后学者最大的鼓励、最重要的启示。
正如其他人文科学一样,经济学研究也必须深入实际,立足于实际。每一个新的经济观点的提出,每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形成,以及每一种新的研究和分析方法的倡导,都与实际有关。一个经济学家不可能脱离实际而在经济学方面有重大进展,因为经济学从来都是致用之学。这可能是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就以“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所选择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著作为例,有哪一本不是来自经济的实践,不是为了对经济现象、经济演变和经济走向有进一步的说明而进行的分析、论证、推理?道理是很清楚的,脱离了经济的实际,这些分析、论证、推理全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即经济学的验证经验是滞后的,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经济学中一些有创见的论述,既在验证方向是滞后的,而在同时代涌现的众多看法中又是超前的。验证的滞后性,表明一种创新的经济学研究思路也许要经过一段或短或长的时间间隔才能被变化后的形势和经济的走向所证实。观点或者论述的超前性,同样会被经济的实践所认可。有些论断虽然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证实,但只要耐心等待,经济演变的趋势必然迟早会证明这些经济学中的假设一一都会被人们接受和承认。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经历和学术界对他们著作评价的变化,难道不正如此吗?
经济学同其他学科(不仅是人文学科,而且也包括自然学科)一样,实际上都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跑。后人是有幸的,为什么?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前人已经在学科探索的道路上作了不少努力。后人总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即使前任在前进过程中有过疏漏,有过判断的失误,那也不等于后人不能由此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或得出有益的启示。
我相信,机械工业出版社隆重推出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会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经济学的进展,促进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的深化,并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厉以宁北京大学教授
2014年9月21日
◆丛书序二◆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是经济学家人才辈出的时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是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行于其成立300周年的时候设立,并于1969年首次颁奖。这一奖项被视为经济学的最高奖。截至2014年,共有75名经济学家获奖。
我们当然不能仅仅以诺贝尔奖论英雄。有些经济学家英年早逝,未能等到获奖的机会。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授予一个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但有些领域热门,有些领域冷门,博弈论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领域,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有很多高手,可惜不能都登上领奖台。有时候,诺贝尔奖的授奖决定会引起争议,比如1974年同时授给左派的缪尔达尔和右派的哈耶克,比如2013年同时授予观点相左的法玛和席勒。尽管同是得奖,得奖者的水平以及学术重要性仍存在较大的方差。但是,总体来看,可以说,这75位经济学家代表了20世纪经济学取得的重大进展。
经济学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经济学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基本的假设出发,采用严密的逻辑,推导出清晰的结论。受过严格训练的经济学家会发现和同行的学术交流变得非常方便、高效,大家很快就能够知道观点的分歧在哪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经济学形成了一个分工细密、门类齐全的体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的旗舰,后面跟着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主力,以及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新兴或交叉学科;经济学提供了一套规范而标准化的训练,不管是在波士顿还是上海,是在巴黎还是莫斯科,甚至是在伊朗,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使用的大体上是同样的教材,做的是同样的习题。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经济学训练拾级而上,由易入难,由博转精;经济学还值得骄傲的是,它吸收了最优秀的人才,一流大学的经济系往往国际化程度最高,学生的素质也最高;在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济学成为一门显学,经济学家对经济政策有重大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里有经济学家,大众媒体上经常见到活跃的经济学家,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经常会到经济学的殿堂里接受培训,然后回到自己的阵地传播经济学的火种。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指出,经济学发展到今天,遇到了很多“瓶颈”,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整齐划一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有很多人指责经济学滥用数学,这种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没有击中要害。经济学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数学,即极值方法。消费者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他们在预算的约束下寻找效用的最大化。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它们在资源的约束下寻找利润的最大化。政府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它们在预算的约束下寻找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经济学的进步,无非是将极值方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单个个体的最大化发展到同时考虑多个个体的最大化(博弈论),从确定条件下的极值发展到不确定下的极值,等等。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学、生物学也大量地使用数学工具,但它们所用的数学工具多种多样,变化极快,唯独经济学使用的数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原地。
经济学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较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经济学家原本也是各执一词,争吵激烈,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要“和平共处”。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济学不仅在研究方法上“统一”了,思想上也要“统一”,经济学界对异端思想表现得格外敏感,如果你跟主流的思想不一致,很可能会被边缘化,被发配到海角天涯,根本无法在经济学的“部落”里生存。这种力求“统一思想”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经济学的自我批判、自我更新。
经济学常常被批评为社会科学中的“帝国主义者”,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常会渗透到其他学科,更主要的是因为经济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交流并非双向而平等的,别的学科向经济学学习的多,而经济学向其他学科学习的少。经济学变得日益封闭和自满,讨论的问题“玄学”色彩越来越浓厚,往往是其他学科,甚至经济学的其他领域的学者都不知道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就更加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的挑战。20世纪中叶经济学的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战后重建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回应。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引起了经济学的又一次革命。如今,我们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新阶段,经济增长前景不明,金融风险四处蛰伏,收入分配日益恶化,这些复杂的问题给经济学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学或将进入一个反思、变革的新阶段,有可能迎来一次新的“范式革命”,年轻一代学者将在锐意创新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创新来自继承,也来自批判。机械工业出版社拟推出“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出版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的各类著作,其中既有精妙深奥的基础理论,又有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还有一些是经济学家们对自己成长道路的回忆。有一些作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有一些是过去大家了解不多,甚至已经淡忘的。这将是国内最为齐全的一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系列丛书,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的经济学做出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4年12月12日
◆译者序◆
本书的主要作者罗伯特·威廉·福格尔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与福格尔一同获奖的还有道格拉斯:诺斯)。与福格尔相比,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更为我国学者所熟悉,特别是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形曲线假说被广泛用于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互动关系。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本书的主要作者,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福格尔的研究领域和他取得的重要成就。福格尔1926年出生于纽约,1963年取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从1981年开始直至2013年6月逝世,福格尔一直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福格尔教授是新经济史(计量历史学)领域的先驱,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福格尔通过历史档案收集大量数据并使用数量方法来诠释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从而刷新了经济史的研究,也因此与道格拉斯·诺斯一起荣获了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福格尔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关于铁路建设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以及19世纪美国南方黑奴制度效率的实证研究结果曾引起很大的争议。
福格尔在研究生阶段曾跟随西蒙·库兹涅茨从事研究工作。正如福格尔在本书序言中提到的那样,库兹涅茨对自己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研究事业给予了父亲般的关怀和支持。因此,出版本书,也是福格尔对自己所敬重的导师的一种怀念。
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西蒙·库兹涅茨的人物传记。本书从历史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库兹涅茨对美国国民收入统计以及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对经济增长开展比较分析所取得的杰出贡献。本书的书名为《政治算术:西蒙·库兹涅茨与经济学的实证传统》,它使我们联想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一书中运用统计数据对国民财富及其增长原因所做的分析以及对英国国民收入的估算。可以说,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传统不但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同时,它也极大地改善并提升了经济学家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工商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库兹涅茨长期致力于对国民产出和收入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被誉为“美国G.N.P.之父”。在50多年的经济学研究生涯中,除了国民收入统计,库兹涅茨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库兹涅茨1955年在其发表的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中提出的收入不平等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观点被称之为“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假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国学者基于不同的数据对库兹涅茨假说加以验证,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虽然库兹涅茨假说是否成立的问题在学术上产生了争论,但库兹涅茨假说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被扩展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关系领域的实证研究。
虽然本书重点介绍的是库兹涅茨的科学研究以及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传统,但书中也对美国在过去的20世纪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家对美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的进程加以描述。本书还对世界著名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产生背景和过程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我们了解美国著名学术机构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在书中,福格尔阐述了自己提出的技术生理演化(technophysioevolution)的理论,该理论诠释了技术进步的加快与人类生理机能改善之间的协同关系,认为人类营养条件和生理机能的改善是影响富裕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福格尔在历次访问中国的学术演讲中曾经反复提到过“技术生理演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本书虽然篇幅不算太长,但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的了解,提升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质量。由于本书主要作者福格尔本人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因此,阅读本书还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以及预测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的研究生寇竞、范静丽、王会娟、王萌、张亚平承担了第2章的翻译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如有翻译不确之处,尚祈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胡永健
2014年7月于天津财经大学
◆序言◆
本书介绍的是关于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的科研工作以及他对经济学科的影响。库兹涅茨是第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1年因对比较经济增长的研究而获此殊荣。库兹涅茨还是一位格外擅长启发他人的老师,在经济学和人口学领域,对一批杰出的经济学家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产生了影响。
本书开篇回顾了20世纪取得的一些伟大成就。第1章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第2章描述了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创建历程。国家经济研究局秉承客观的立场,对经济数据展开收集和分析工作,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非常有用。第3章论述了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将国民收入核算作为主要工具,对经济状况展开分析和评估以及引导政府干预的发展过程。本章还描述了库兹涅茨在展示这一工具的效力时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二战”)期间成功指导了将有限的资源在军事需求和民用经济之间进行配置。第4章介绍库兹涅茨运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分析增长率在国家间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正是这项研究使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5章回顾了库兹涅茨的科学研究方法。第6章对库兹涅茨从事的研究所产生的持续效应和对经济学的影响加以分析。第7章讨论了库兹涅茨逝世后的25年中的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并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性质和未来做出预测。
本书首先在导论中介绍了库兹涅茨,但此后他就步入幕后直到第3章才再次出现。为了弥补这一叙述上的间断,我们现在要回答一个大家常常关心的问题:库兹涅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罗伯特·福格尔所敬爱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无论在学术还是个人生活方面,库兹涅茨都给予了慈父般的关怀。这种关怀并没有因为学生们毕业后在各地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而结束。库兹涅茨鼓励自己的学生与他保持联系,有机会到家里做客。
“我们又来看您来了”,福格尔说道。伊妮德和罗伯特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办公室或住所看望库兹涅茨。库兹涅茨会将每个小孩分别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边颤动一边和孩子们聊天。不大一会儿,库兹涅茨就会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问,“福格尔,你一直在忙些什么?”库兹涅茨总是很认真地倾听我们的回答,有时会问到一些细节,偶尔也会提出一些建议。
库兹涅茨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在开启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后都想得到老师的帮助。有一次福格尔请求库兹涅茨在芝加哥研讨会上发表一篇论文,该研讨会由福格尔主办。库兹涅茨的回应是“你不需要我”。但是,如果一个不太成功的学生向他发出这样的邀请,他会毫不迟疑地接受。
就在库兹涅茨逝世后的第二天,福格尔就来到了库兹涅茨家中帮助整理其遗留下来的论文资料,这些论文资料将被哈佛图书馆收藏。库兹涅茨的遗孀伊迪斯(Edith)认为库兹涅茨是一个“既谦虚又不谦虚的人”。说他不谦虚,是因为他从不掩饰自己对探求和测量经济增长驱动力的愿望;说他谦虚,是指他对自己实现此项愿望的能力从不张扬。通常情况下,库兹涅茨更加关注的是还有哪些方面他需要了解,而不是拘泥于已经掌握的内容。
1901年4月30日,库兹涅茨出生于俄国的平斯克(Pinsk)。在哈尔科夫(Kharkov),他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他曾短暂地担任过乌克兰劳工统计局的部门主管。1922年,库兹涅茨移民至美国。在美国,库兹涅茨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先后于1923、1924和1926年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WesleyClairMitchell)是库兹涅茨在哥伦毕业大学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库兹涅茨一生的导师。米切尔是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创始人之一,并于1920~1946年任该机构的研究部主任。
库兹涅茨在1927~1961年担任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员。在那里,他遇到了伊迪斯·汉德勒(EdithHandler)。1929年,库兹涅茨和伊迪斯步入婚姻殿堂,并生育了两个孩子,保罗(Paul)和朱迪斯(Judith)。库兹涅茨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统计系(1930~195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系(1954~1960年)以及哈佛大学(1960~1971年)任教。1932~1934年,库兹涅茨在美国商务部任职。在商务部工作期间,库兹涅茨对美国国民收入的估算值成为官方首次公布的数字;库兹涅茨还为创建国民收入统计部门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兹涅茨在战时生产委员会担任计划统计局副处长一职。他为筹备1936年召开的收入与财富研究大会(theConferenceonResearchinIncomeandWealth)(该大会汇集了从事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工作的政府官员和来自学术界的经济学家)起到了促进作用。与该大会相对应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7年的收入与财富研究国际联合会(theAssociateforResearchinIncomeandWealth)也得到了库兹涅茨的支持和帮助。库兹涅茨还曾担任过中国、日本、印度、韩国以及以色列政府的顾问,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除了在政府经济情报项目规划中大显身手外,库兹涅茨还为耶鲁大学的增长研究中心(theGrowthCenterforYaleUniversity)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the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等私人机构提供咨询。同时,库兹涅茨还是一位分析经济发展进程和制度安排方面的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其职业生涯中,库兹涅茨共完成了31本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中有很多引领了学术研究的风向标。在库兹涅茨开创的诸多研究领域中,除了国民收入核算以外,还包括:对经济活动的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波动性的研究以及人口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基于国家综合统计指标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和原因的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家庭收入分配以及发展趋势;测度和分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意识形态和其他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消费和时间使用的变化规律以及经济和统计分析方法。库兹涅茨在学术上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学术同仁的认可,这表现在很多方面。1949年库兹涅茨当选为美国统计学会会长,1954年,他又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怎样才能在经济学这样莫测高深的海洋中摆对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应当从何处入门,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的这套“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等于提供了一个台阶。
——厉以宁
北京大学教授
这将是国内最为齐全的一套诺贝尔奖得主系列丛书,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的经济学做出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
——何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