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260161
编辑推荐
寒湿是毒,“寒湿一去百病消”。颈肩腰痛、浑身不清爽、容易感冒、痛经……当身体出现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时,很可能是身体因为寒湿的侵袭发出的信号。祛除寒湿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身体温暖起来。
艾灸能温暖脏腑经络,疏通体内凝滞的气血。对特定穴位施以艾灸,可去除多种小毛病、缓解大疾病、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本书介绍的艾灸方法操作简单,易学好用,坚持施灸,可助你点滴积累强健的体魄。
艾灸能温暖脏腑经络,疏通体内凝滞的气血。对特定穴位施以艾灸,可去除多种小毛病、缓解大疾病、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本书介绍的艾灸方法操作简单,易学好用,坚持施灸,可助你点滴积累强健的体魄。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艾灸除去人体的寒湿毒,介绍了常见小毛病、慢性病、女性病和男性病等百余种疾病的艾灸疗法,以及一年四季不同艾灸重点,可保四季健康。各类人群都可以依照此书找到适用于自己病情的方法,简单方便。对应的穴位图和真人操作演示图可帮助你更快地找准穴位,更轻松地学会操作方法。每天15分钟,让全家人的身体更健康。
目 录
**章
寒湿伤身有警示,读懂体内寒湿信号
寒湿是毒,体有寒湿生百病
寒湿伤阳,阳气不足,疾病趁虚而入
寒湿困脾,引发高血脂
寒湿内结易生癌
寒湿*伤关节,诱发各种关节痛
十女九寒,女性疾病大都由寒湿引起
寒湿让人虚火不断
体内寒湿的十个信号
寒湿是怎么产生的
外邪侵体,寒湿生于经络
饮食失调,寒湿起于脾胃
第二章
艾灸是**的除寒湿方式
艾为纯阳之品,可祛寒湿、温经络、除疾病
艾灸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癌症患者宜常灸
健康之人常艾灸,远离寒湿少生病
腰和脚是寒湿入侵的前沿,宜常灸
轻松掌握在家艾灸的方法和技巧
找准穴位艾灸才有效
不同灸法,祛寒除湿功效大不同
方便实用的各种辅助器具
自己动手做艾条、艾炷
让艾灸事半功倍的4个方法
艾灸的注意事项
祛寒湿*宜艾灸的十大穴位
大椎穴
祛除寒湿,提一身之阳气
命门穴
助元阳补虚损,让你冬天不怕冷
气海穴
温阳益气,培元补虚,治痛经
神阙穴
温肾健脾,改善各种腹部症状
关元穴
益气补阳,适用于一切寒证
丰隆穴
除湿排痰,祛脂降压效果好
百会穴
提升阳气,调血压祛头痛
足三里穴
温胃经,治疗各种胃肠病
涌泉穴
温肾通络,缓解四肢冰冷
阴陵泉穴
健脾除湿,消除各种水肿
艾灸是**的除寒湿方式
艾为纯阳之品,可祛寒湿、温经络、除疾病
艾灸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癌症患者宜常灸
健康之人常艾灸,远离寒湿少生病
腰和脚是寒湿入侵的前沿,宜常灸
轻松掌握在家艾灸的方法和技巧
找准穴位艾灸才有效
不同灸法,祛寒除湿功效大不同
方便实用的各种辅助器具
自己动手做艾条、艾炷
让艾灸事半功倍的4个方法
艾灸的注意事项
祛寒湿*宜艾灸的十大穴位
大椎穴
祛除寒湿,提一身之阳气
命门穴
助元阳补虚损,让你冬天不怕冷
气海穴
温阳益气,培元补虚,治痛经
神阙穴
温肾健脾,改善各种腹部症状
关元穴
益气补阳,适用于一切寒证
丰隆穴
除湿排痰,祛脂降压效果好
百会穴
提升阳气,调血压祛头痛
足三里穴
温胃经,治疗各种胃肠病
涌泉穴
温肾通络,缓解四肢冰冷
阴陵泉穴
健脾除湿,消除各种水肿
第三章
常见小毛病艾灸方
感冒
咳嗽
鼻炎
头痛
耳鸣、耳聋
眩晕
失眠
手脚冰冷
下肢酸痛
食欲不振
呕吐
呃逆
腹泻
痢疾
便秘
肥胖
湿疹
第四章
艾灸祛除颈肩腰腿痛有奇效
颈椎病
落枕
肩周炎
肘关节痛
手腕痛
背脊痛
强直性脊柱炎
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膝关节痛
踝关节痛
足跟痛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第五章
艾灸祛除中老年慢性病
延年益寿艾灸调理方
慢性支气管炎
肺心病
哮喘
糖尿病
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中风
胃下垂
慢性胃炎
慢性肠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肾炎
腰肌劳损
小便不利
老年痴呆症
第六章
艾灸赶走女人虚寒
宫寒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白带异常
子宫脱垂
经期头痛
不孕症
产后腹痛
产后缺乳
更年期综合征
第七章
艾灸补足男人阳气
益肾温阳艾灸调理方
慢性前列腺炎
阳痿
早泄
遗精
不育症
第八章
四季艾灸各不同
春季艾灸:防风固关,祛旧疾防新病
夏季艾灸:健脾除湿,预防慢性病的好时机
秋季艾灸:阳虚体质,补充阳气正当时
冬季艾灸:温阳祛寒,南方北方各有不同
南方多湿,宜温阳化湿
北方多寒,宜温阳滋阴
三伏灸、三九灸,灸出一年好身体
三伏灸扫除体内阴寒,让你一整年不感冒、不咳嗽
三伏灸*有效的四大穴位
三九灸为身体添阳气,不让旧病复发
三九灸*有效的四大穴位
附录
本书所使用的穴位灸法速查
寒湿伤身有警示,读懂体内寒湿信号
寒湿是毒,体有寒湿生百病
寒湿伤阳,阳气不足,疾病趁虚而入
寒湿困脾,引发高血脂
寒湿内结易生癌
寒湿*伤关节,诱发各种关节痛
十女九寒,女性疾病大都由寒湿引起
寒湿让人虚火不断
体内寒湿的十个信号
寒湿是怎么产生的
外邪侵体,寒湿生于经络
饮食失调,寒湿起于脾胃
第二章
艾灸是**的除寒湿方式
艾为纯阳之品,可祛寒湿、温经络、除疾病
艾灸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癌症患者宜常灸
健康之人常艾灸,远离寒湿少生病
腰和脚是寒湿入侵的前沿,宜常灸
轻松掌握在家艾灸的方法和技巧
找准穴位艾灸才有效
不同灸法,祛寒除湿功效大不同
方便实用的各种辅助器具
自己动手做艾条、艾炷
让艾灸事半功倍的4个方法
艾灸的注意事项
祛寒湿*宜艾灸的十大穴位
大椎穴
祛除寒湿,提一身之阳气
命门穴
助元阳补虚损,让你冬天不怕冷
气海穴
温阳益气,培元补虚,治痛经
神阙穴
温肾健脾,改善各种腹部症状
关元穴
益气补阳,适用于一切寒证
丰隆穴
除湿排痰,祛脂降压效果好
百会穴
提升阳气,调血压祛头痛
足三里穴
温胃经,治疗各种胃肠病
涌泉穴
温肾通络,缓解四肢冰冷
阴陵泉穴
健脾除湿,消除各种水肿
艾灸是**的除寒湿方式
艾为纯阳之品,可祛寒湿、温经络、除疾病
艾灸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癌症患者宜常灸
健康之人常艾灸,远离寒湿少生病
腰和脚是寒湿入侵的前沿,宜常灸
轻松掌握在家艾灸的方法和技巧
找准穴位艾灸才有效
不同灸法,祛寒除湿功效大不同
方便实用的各种辅助器具
自己动手做艾条、艾炷
让艾灸事半功倍的4个方法
艾灸的注意事项
祛寒湿*宜艾灸的十大穴位
大椎穴
祛除寒湿,提一身之阳气
命门穴
助元阳补虚损,让你冬天不怕冷
气海穴
温阳益气,培元补虚,治痛经
神阙穴
温肾健脾,改善各种腹部症状
关元穴
益气补阳,适用于一切寒证
丰隆穴
除湿排痰,祛脂降压效果好
百会穴
提升阳气,调血压祛头痛
足三里穴
温胃经,治疗各种胃肠病
涌泉穴
温肾通络,缓解四肢冰冷
阴陵泉穴
健脾除湿,消除各种水肿
第三章
常见小毛病艾灸方
感冒
咳嗽
鼻炎
头痛
耳鸣、耳聋
眩晕
失眠
手脚冰冷
下肢酸痛
食欲不振
呕吐
呃逆
腹泻
痢疾
便秘
肥胖
湿疹
第四章
艾灸祛除颈肩腰腿痛有奇效
颈椎病
落枕
肩周炎
肘关节痛
手腕痛
背脊痛
强直性脊柱炎
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膝关节痛
踝关节痛
足跟痛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第五章
艾灸祛除中老年慢性病
延年益寿艾灸调理方
慢性支气管炎
肺心病
哮喘
糖尿病
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中风
胃下垂
慢性胃炎
慢性肠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肾炎
腰肌劳损
小便不利
老年痴呆症
第六章
艾灸赶走女人虚寒
宫寒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白带异常
子宫脱垂
经期头痛
不孕症
产后腹痛
产后缺乳
更年期综合征
第七章
艾灸补足男人阳气
益肾温阳艾灸调理方
慢性前列腺炎
阳痿
早泄
遗精
不育症
第八章
四季艾灸各不同
春季艾灸:防风固关,祛旧疾防新病
夏季艾灸:健脾除湿,预防慢性病的好时机
秋季艾灸:阳虚体质,补充阳气正当时
冬季艾灸:温阳祛寒,南方北方各有不同
南方多湿,宜温阳化湿
北方多寒,宜温阳滋阴
三伏灸、三九灸,灸出一年好身体
三伏灸扫除体内阴寒,让你一整年不感冒、不咳嗽
三伏灸*有效的四大穴位
三九灸为身体添阳气,不让旧病复发
三九灸*有效的四大穴位
附录
本书所使用的穴位灸法速查
前 言
你是否很容易感觉到身体沉重,浑身不清爽?
你是否有颈肩腰痛?
你是否容易感冒?
你是否每每被痛经困扰?
……
可能,你体内正聚集着寒湿毒。
无论寒或湿,都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积蓄的,如果不能及时清除,都有可能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难、疼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祛除寒湿,非一日之功,重点在于驱动体内的气血,驱散寒湿。中医认为,艾灸就是补充和驱动阳气,祛除寒湿非常好的方法。
《扁鹊心书》说,“保命之法,灼灸”。艾灸对于虚寒证、女性痛经等,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本书图文结合,帮助读者即使不懂取穴,也可以很方便的在家艾灸,以去除小毛病,预防大疾病。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帮助你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
你是否有颈肩腰痛?
你是否容易感冒?
你是否每每被痛经困扰?
……
可能,你体内正聚集着寒湿毒。
无论寒或湿,都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积蓄的,如果不能及时清除,都有可能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难、疼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祛除寒湿,非一日之功,重点在于驱动体内的气血,驱散寒湿。中医认为,艾灸就是补充和驱动阳气,祛除寒湿非常好的方法。
《扁鹊心书》说,“保命之法,灼灸”。艾灸对于虚寒证、女性痛经等,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本书图文结合,帮助读者即使不懂取穴,也可以很方便的在家艾灸,以去除小毛病,预防大疾病。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帮助你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
吴中朝
媒体评论
三九健康网、《养生杂志》联合推荐
免费在线读
让艾灸事半功倍的 4个方法
要想让艾灸发挥应有的效果,除了掌握艾灸的基本方法,还应当了解一些 前人艾灸的经验,这样才能让艾灸事半功倍。
◆ 多灸背,少灸胸 古人艾灸一般多选择背部穴 位,而避免灸胸部。这是有一定道 理的。明朝医家李梃在其著作《医 学入门》就提到,肌肉偏薄之处、 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 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应避免采用 直接灸。一般来说头部、面部、胸 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而背部、
下肢等肉厚部位则多灸无妨,尤其 是背部腧穴多灸常灸无妨。 背部上有许多重要的腧穴, 如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 穴、气海俞穴、关元俞穴、三焦俞 穴等。这些穴位与五脏六腑一一对 应,所以多灸背部可祛病缓疾、延 年益寿。
◆ 文火补,武火泻 古人根据灸疗的温度和方法, 将艾灸之火分为文火和武火两种。 文火指的是火力小而缓,一般来 说,温灸盒、麦粒灸等都被视为文 火;武火即火力大而猛的火,大艾 炷即为武火。 文火和武火的艾灸作用是不同 的。古人认为“文火为补,武火为 泻”。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 中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
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 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 凡火力由小到大,不需要吹灭而使 其慢慢燃尽者为补法,能起到温阳 补虚作用;如果将火吹旺使病人有 烫的感觉,则为泻法,能起到驱寒 散结的作用。 所以在艾灸时,我们不应一味 追求武火,追求刺激,而应当根据 病情或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温度
◆ 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 少后多”是灸疗操作的常规。《千 金方》中就指出:“凡灸当先阳后 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 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 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阳后阴”的目的是达到阴 平阳秘,而无亢胜的弊端。“先上后下”就是先灸头面 躯干部,后灸四肢部,或先灸头面 与胸部,后灸腹部和下肢部。因半 身以上同天之阳,半身以下同地之 阴,这样艾灸可以达到阴升阳降, 水升火下,水火既济。 “先少后多”就是初灸者刺激量 宜先小后大,以便患者逐渐适应。
◆ 选好时段效果好 古人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对应十二经络,每一个时辰有一条经络 主要工作,所以要想通过艾灸解决某条经络上的问题,好能与经络工作时间 相对应,效果更好。当然,有些经络当令时间在夜间,可不必拘于时段。
要想让艾灸发挥应有的效果,除了掌握艾灸的基本方法,还应当了解一些 前人艾灸的经验,这样才能让艾灸事半功倍。
◆ 多灸背,少灸胸 古人艾灸一般多选择背部穴 位,而避免灸胸部。这是有一定道 理的。明朝医家李梃在其著作《医 学入门》就提到,肌肉偏薄之处、 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 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应避免采用 直接灸。一般来说头部、面部、胸 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而背部、
下肢等肉厚部位则多灸无妨,尤其 是背部腧穴多灸常灸无妨。 背部上有许多重要的腧穴, 如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 穴、气海俞穴、关元俞穴、三焦俞 穴等。这些穴位与五脏六腑一一对 应,所以多灸背部可祛病缓疾、延 年益寿。
◆ 文火补,武火泻 古人根据灸疗的温度和方法, 将艾灸之火分为文火和武火两种。 文火指的是火力小而缓,一般来 说,温灸盒、麦粒灸等都被视为文 火;武火即火力大而猛的火,大艾 炷即为武火。 文火和武火的艾灸作用是不同 的。古人认为“文火为补,武火为 泻”。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 中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
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 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 凡火力由小到大,不需要吹灭而使 其慢慢燃尽者为补法,能起到温阳 补虚作用;如果将火吹旺使病人有 烫的感觉,则为泻法,能起到驱寒 散结的作用。 所以在艾灸时,我们不应一味 追求武火,追求刺激,而应当根据 病情或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温度
◆ 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 少后多”是灸疗操作的常规。《千 金方》中就指出:“凡灸当先阳后 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 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 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阳后阴”的目的是达到阴 平阳秘,而无亢胜的弊端。“先上后下”就是先灸头面 躯干部,后灸四肢部,或先灸头面 与胸部,后灸腹部和下肢部。因半 身以上同天之阳,半身以下同地之 阴,这样艾灸可以达到阴升阳降, 水升火下,水火既济。 “先少后多”就是初灸者刺激量 宜先小后大,以便患者逐渐适应。
◆ 选好时段效果好 古人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对应十二经络,每一个时辰有一条经络 主要工作,所以要想通过艾灸解决某条经络上的问题,好能与经络工作时间 相对应,效果更好。当然,有些经络当令时间在夜间,可不必拘于时段。
书摘插画
呦呦乐 –
颈肩腰痛、痛经、容易感冒、浑身不清爽…….都是寒湿侵袭的信号。图片清楚,步骤简单明了,食疗方子也简单易做,推荐。
李拜四 –
书本质量不错都是彩页有图的,但是内容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遗憾没有儿童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