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10550丛书名: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包含了AutoCAD制图内容
★采用**国家标准,满足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工作需求和工程素质培养的需求,深入浅出
★配套有《工程识图与制图习题集(非机械类)》(ISBN 978-7-111-51056-7)
★采用**国家标准,满足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工作需求和工程素质培养的需求,深入浅出
★配套有《工程识图与制图习题集(非机械类)》(ISBN 978-7-111-51056-7)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制图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基本体几何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识读、轴测图的绘制、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常用零部件及结构要素绘制与识读、零件图绘制与识读、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其他工程图的样的绘制与识读、计算机绘图10个单元。本书配套有《工程识图与制图习题集(非机械类)》(ISBN 978-7-111-51056-7)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专业课教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专业课教师的参考用书。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平面图形的绘制与识读
1.1常用的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1.1铅笔
1.1.2图板和丁字尺
1.1.3三角板
1.1.4圆规和分规
1.1.5其他常用的绘图工具
1.2 国家标准有关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2.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1.2.2 比例(GB/ T 14690—1993)
1.2.3 字体(GB/T 14691—1993)
1.2.4图线(GB/T 4457.4—2002、GB/T 17450—1998)
1.2.5 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1.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1.3.1 正多边形的画法
1.3.2 椭圆的画法
1.3.3 斜度和锥度
1.3.4 圆弧连接
1.4 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1.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4.3平面图形的绘制
第2章 基本体几何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1 正投影法及三视图
2.1.1 投影法的概述及分类
2.1.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1.3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
2.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2.1点的投影
2.2.2直线的投影
2.2.3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体及平面切割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3.1棱柱及棱柱切割体的三视图
2.3.2棱锥及棱锥切割体的三视图
2.4 曲面体及曲面切割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4.1圆柱及圆柱切割体的三视图
2.4.2圆锥及圆锥切割体的三视图
2.4.3圆球及圆球切割体的三视图
2.5 相交两基本体的投影
2.5.1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画法
2.5.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2.6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2.6.1 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2.6.2 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2.6.3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第3章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3.1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3.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
3.1.2组合体相邻表面的连接方式与画法
3.1.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3.2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3.2.1 读图的基本知识
3.2.2 读图的基本方法
3.3 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方法
3.3.1尺寸基准
3.3.2尺寸种类
3.3.3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
3.3.4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第4章 轴测图的绘制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2.1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4.2.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4.3.1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及轴向伸缩系数
4.3.2斜二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第5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5.1视图(GB/T17451—1998 GB/T4458.1—2002)
5.1.1 基本视图
5.1.2 向视图
5.1.3 局部视图
5.1.4 斜视图
5.2剖视图(GB/T17451—1998 GB/T4458.1—2002)
5.2.1 剖视图的概念
5.2.2 剖切面的种类
5.2.3 剖视图的种类
5.3断面图(GB/T17451—1998 GB/T4458.1—2002)
5.3.1 断面图的概念
5.3.2 断面图的分类及画法
5.4其他表达方法
5.4.1 局部放大图
5.4.2 简化画法与其他规定画法
5.5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6章 常用零部件及结构要素的绘制与识读
6.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GB/T4459.1-1995)
6.1.1 螺纹
6.1.2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
6.2键连接与销连接
6.2.1 键与键连接
6.2.2 销与销连接
6.3齿轮(GB/T 4459.2-2003)
6.3.1 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及其要素
6.3.2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6.4滚动轴承(GB/T4459.7-1998)
6.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6.4.2 滚动轴承的画法
6.4.3 滚动轴承的代号(GB/T272-1993)
6.5弹簧(GB/T4459.4—2003)
6.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6.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第7章 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
7.1零件图概述
7.1.1 零件图的作用
7.1.2零件图的内容
7.1.3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1.4零件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7.2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2.1 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7.2.2 尺寸标注合理性的基本要求
7.3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7.3.1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7.3.2极限与配合
7.3.3几何公差
7.4常见典型零件识读
7.4.1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7.4.2典型零件的识读
第8章 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8.2.1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8.2.2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和简化画法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8.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8.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8.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8.4.1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8.4.2标题栏及明细表
8.5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5.1装配工艺结构
8.5.2机器上的常见装置
8.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8.6.1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8.6.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9章 其他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9.1展开图
9.1.1平面立体的展开
9.1.2可展曲面的展开
9.1.3方圆过渡管(天圆地方)的展开
9.2焊接图
9.2.1焊缝的符号
9.2.2焊缝的画法和常见焊缝的标注
9.2.3焊接图的绘制与识读
9.3电气图
9.3.1系统图及框图
9.3.2电路图与印刷电路板图
9.3.3接线图与线扎图
9..3.4逻辑图与流程图
第10章 计算机绘图
10.1工作窗口介绍
10.1.1AutoCAD 2012经典界面
10.2基本绘图命令
10.2.1直线LINE
10.2.2构造线XLINE
10.2.3多段线PLINE
10.2.4多边形POLYGON
10.2.5矩形RECTANG
10.2.6圆弧ARC
10.2.7圆 CIRCLE
10.2.8点POINT
10.2.9多行文字MTEXT
10.3常用编辑修改命令
10.3.1删除ERASE
10.3.2复制COPY
10.3.3镜像复制MIRROR
10.3.4偏移OFFSET
10.3.5阵列ARRAY
10.3.6移动MOVE
10.3.7旋转ROTATE
10.3.8缩放SCALE
10.3.9拉伸STRETCH
10.3.10剪切TRIM
10.3.11延伸EXTEND
10.3.12打断于点BREAK
10.3.13合并JION
10.3.14倒角CHAMFER
10.3.15圆角FILLET
10.3.16光顺曲线BLEND
10.3.17分解EXPLODE
10.4图层控制
10.4.1图层的概念
10.4.2图层的管理
10.5尺寸标注
10.5.1线性标注
10.5.2对齐标注
10.5.3半径/折弯/直径标注
10.5.4基线/连续标注
10.5.5角度标注
10.5.6尺寸标注样式
10.6图块及其属性
10.6.1图块的基本概念
10.6.2定义块
10.6.3定义外部块
10.6.4插入块
10.6.5编辑块
附录
附录A 螺纹
附录B 螺纹紧固件
附录C 键与销
附录D 滚动轴承
附录E 常用标准数据和标准结构
附录F 轴和孔的极限偏差
参考文献
第1章 平面图形的绘制与识读
1.1常用的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1.1铅笔
1.1.2图板和丁字尺
1.1.3三角板
1.1.4圆规和分规
1.1.5其他常用的绘图工具
1.2 国家标准有关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2.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1.2.2 比例(GB/ T 14690—1993)
1.2.3 字体(GB/T 14691—1993)
1.2.4图线(GB/T 4457.4—2002、GB/T 17450—1998)
1.2.5 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1.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1.3.1 正多边形的画法
1.3.2 椭圆的画法
1.3.3 斜度和锥度
1.3.4 圆弧连接
1.4 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1.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4.3平面图形的绘制
第2章 基本体几何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1 正投影法及三视图
2.1.1 投影法的概述及分类
2.1.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1.3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
2.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2.1点的投影
2.2.2直线的投影
2.2.3平面的投影
2.3 平面体及平面切割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3.1棱柱及棱柱切割体的三视图
2.3.2棱锥及棱锥切割体的三视图
2.4 曲面体及曲面切割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4.1圆柱及圆柱切割体的三视图
2.4.2圆锥及圆锥切割体的三视图
2.4.3圆球及圆球切割体的三视图
2.5 相交两基本体的投影
2.5.1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画法
2.5.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2.6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2.6.1 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2.6.2 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2.6.3 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第3章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3.1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3.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
3.1.2组合体相邻表面的连接方式与画法
3.1.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3.2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3.2.1 读图的基本知识
3.2.2 读图的基本方法
3.3 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方法
3.3.1尺寸基准
3.3.2尺寸种类
3.3.3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步骤
3.3.4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第4章 轴测图的绘制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2.1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4.2.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4.3.1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及轴向伸缩系数
4.3.2斜二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第5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5.1视图(GB/T17451—1998 GB/T4458.1—2002)
5.1.1 基本视图
5.1.2 向视图
5.1.3 局部视图
5.1.4 斜视图
5.2剖视图(GB/T17451—1998 GB/T4458.1—2002)
5.2.1 剖视图的概念
5.2.2 剖切面的种类
5.2.3 剖视图的种类
5.3断面图(GB/T17451—1998 GB/T4458.1—2002)
5.3.1 断面图的概念
5.3.2 断面图的分类及画法
5.4其他表达方法
5.4.1 局部放大图
5.4.2 简化画法与其他规定画法
5.5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6章 常用零部件及结构要素的绘制与识读
6.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GB/T4459.1-1995)
6.1.1 螺纹
6.1.2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
6.2键连接与销连接
6.2.1 键与键连接
6.2.2 销与销连接
6.3齿轮(GB/T 4459.2-2003)
6.3.1 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及其要素
6.3.2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6.4滚动轴承(GB/T4459.7-1998)
6.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6.4.2 滚动轴承的画法
6.4.3 滚动轴承的代号(GB/T272-1993)
6.5弹簧(GB/T4459.4—2003)
6.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6.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第7章 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
7.1零件图概述
7.1.1 零件图的作用
7.1.2零件图的内容
7.1.3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1.4零件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7.2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2.1 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7.2.2 尺寸标注合理性的基本要求
7.3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7.3.1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7.3.2极限与配合
7.3.3几何公差
7.4常见典型零件识读
7.4.1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7.4.2典型零件的识读
第8章 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8.2.1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8.2.2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和简化画法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8.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8.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8.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表
8.4.1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8.4.2标题栏及明细表
8.5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5.1装配工艺结构
8.5.2机器上的常见装置
8.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8.6.1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8.6.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9章 其他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9.1展开图
9.1.1平面立体的展开
9.1.2可展曲面的展开
9.1.3方圆过渡管(天圆地方)的展开
9.2焊接图
9.2.1焊缝的符号
9.2.2焊缝的画法和常见焊缝的标注
9.2.3焊接图的绘制与识读
9.3电气图
9.3.1系统图及框图
9.3.2电路图与印刷电路板图
9.3.3接线图与线扎图
9..3.4逻辑图与流程图
第10章 计算机绘图
10.1工作窗口介绍
10.1.1AutoCAD 2012经典界面
10.2基本绘图命令
10.2.1直线LINE
10.2.2构造线XLINE
10.2.3多段线PLINE
10.2.4多边形POLYGON
10.2.5矩形RECTANG
10.2.6圆弧ARC
10.2.7圆 CIRCLE
10.2.8点POINT
10.2.9多行文字MTEXT
10.3常用编辑修改命令
10.3.1删除ERASE
10.3.2复制COPY
10.3.3镜像复制MIRROR
10.3.4偏移OFFSET
10.3.5阵列ARRAY
10.3.6移动MOVE
10.3.7旋转ROTATE
10.3.8缩放SCALE
10.3.9拉伸STRETCH
10.3.10剪切TRIM
10.3.11延伸EXTEND
10.3.12打断于点BREAK
10.3.13合并JION
10.3.14倒角CHAMFER
10.3.15圆角FILLET
10.3.16光顺曲线BLEND
10.3.17分解EXPLODE
10.4图层控制
10.4.1图层的概念
10.4.2图层的管理
10.5尺寸标注
10.5.1线性标注
10.5.2对齐标注
10.5.3半径/折弯/直径标注
10.5.4基线/连续标注
10.5.5角度标注
10.5.6尺寸标注样式
10.6图块及其属性
10.6.1图块的基本概念
10.6.2定义块
10.6.3定义外部块
10.6.4插入块
10.6.5编辑块
附录
附录A 螺纹
附录B 螺纹紧固件
附录C 键与销
附录D 滚动轴承
附录E 常用标准数据和标准结构
附录F 轴和孔的极限偏差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如何用投影的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技术基础课。在生产实践中,设计人员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制造者通过图样来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机器或零件。由此可见,工程技术人员是通过图样来进行技术交流的。根据生产领域不同,图样又被分为机械图样、建筑图样、电子工程图样、水利图样、化工图样等。可以说图样是工程界的一种技术语言,因此,作为高等技术人才,必须具有画图和看图的本领。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基本的投影知识、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良好习惯,具有查阅图样中有关标准手册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6)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比较注重实践环节的技术基础课。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基本的理论、规范和方法,多画多看,反复实践。通过一定数量的作图实践,才能牢固掌握。
(2)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空间几何形体与平面图形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反复研究和思考,才能不断提高空间分析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本课程是一门连续性很强的课程,整体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因此要注意及时巩固和练习,否则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4)由于文字平面与空间的转化有一点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有多媒体彩色动画或者模型演示,直观性强,容易理解。
3.教材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图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模式的要求,本教材以高职高专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能力为目标,按照制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培养两条主线介绍方法和实例,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本书采用了**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叙述方法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便于阅读。
本书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刘雅荣、周佩秋主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孙淑荣、高玉侠、孙增晖、李国斌任副主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利萍、许晶、杨晓辉参编。全书由刘雅荣统稿。
刘雅荣(第二章、第六章、第七章),李国斌(**章、第三章、第四章),周佩秋(第九章),孙增晖(第五章、第十章),高玉侠(第八章),孙淑荣、刘利萍(附表),许晶、杨晓辉参与习题及CAD绘图工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院校、工厂的帮助与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本书存在的问题,衷心的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以便今后改进。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基本的投影知识、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良好习惯,具有查阅图样中有关标准手册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6)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比较注重实践环节的技术基础课。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基本的理论、规范和方法,多画多看,反复实践。通过一定数量的作图实践,才能牢固掌握。
(2)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空间几何形体与平面图形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反复研究和思考,才能不断提高空间分析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本课程是一门连续性很强的课程,整体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因此要注意及时巩固和练习,否则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4)由于文字平面与空间的转化有一点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有多媒体彩色动画或者模型演示,直观性强,容易理解。
3.教材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图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模式的要求,本教材以高职高专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能力为目标,按照制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培养两条主线介绍方法和实例,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本书采用了**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叙述方法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便于阅读。
本书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刘雅荣、周佩秋主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孙淑荣、高玉侠、孙增晖、李国斌任副主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利萍、许晶、杨晓辉参编。全书由刘雅荣统稿。
刘雅荣(第二章、第六章、第七章),李国斌(**章、第三章、第四章),周佩秋(第九章),孙增晖(第五章、第十章),高玉侠(第八章),孙淑荣、刘利萍(附表),许晶、杨晓辉参与习题及CAD绘图工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有关院校、工厂的帮助与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本书存在的问题,衷心的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以便今后改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