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30697
内容简介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的边缘区和市场经济时期外商投资的边缘区,又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和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有关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淮海经济区为例,从省际边界效应、产业空间联系与整合、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港口与腹地关系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与空间整合等方面开展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式与对策研究,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可供区域管理、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区域经济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用书。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可供区域管理、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区域经济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用书。
目 录
序言
前言
章 绪论
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一、边界及边界区域
二、省际边界及省际边界区域
三、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一、国外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二、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三、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展望
第三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行政区边界经济理论
二、区域竞合理论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四、协同论
第四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边界效应
节 概述
一、省际边界效应
二、省际边界效应转化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省际竞合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无组织的自由分割阶段
二、有组织的竞争与合作阶段
第三节 基于重力回归模型的区域边界效应测度
一、研究方法
二、中心城市的确定
三、边界效应的数据描述
四、边界效应的时间演变
第四节 省际边界效应形成机制
一、边界的“切变”效应
二、自然及历史基础
三、区域政策导向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省际边界区域产业联系与整合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评述
第二节 产业结构基本特征
一、区内特征
二、区外对比
第三节 产业空间联系与分工
一、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二、产业空间联系强度分异
三、主要产业联系方向
四、产业联系空间结构
五、产业结构分工特点
第四节 产业空间格局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分析过程
三、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第五节 产业空间组合模式及形成机制
一、三次产业的空间组合模式
二、产业空间模式的形成机制
第六节 产业整合策略
一、产业整合基本思路
二、产业整合原则
三、产业整合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过程与格局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
一、研究方法
二、评价指标及主因子释义
三、人口城市化空间类型
四、人口城市化区划
第三节 综合城市化空间格局
一、综合城市化评价
二、综合城市化发展特点
第四节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
一、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特征
二、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作用机制
三、典型案例:徐州与济宁水平城市化模式
四、“切变”突破: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发展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体系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城市体系的演化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体系
二、体制转型时期的城市体系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体系
第三节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一、现状特征
二、演变特征
三、熵值分析
第四节 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城市职能结构现状及演变
三、城市职能类型及其演变
第五节 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
一、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二、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三、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
一、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
二、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演变
三、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第三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协调度量化测度
二、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类型及特征
三、淮海经济区区际经济协调度量化测度
四、淮海经济区区际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及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省际边界区域港口与腹地关系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经济关系时空演变
一、时间进程
二、空间演变
第三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
一、关联性测度
二、驱动要素
第四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互动关系评价
一、互动关系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二、港口经济能力
三、经济指标相关分析
四、互动结果分析
第五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一体化模式构建
一、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类型
二、连云港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原则
三、连云港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演化阶段
一、计划经济合作阶段
二、转型时期合作阶段
三、市场经济合作阶段
第三节 区域市场划分
一、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二、淮海经济区市场空间分异特征
三、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划分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一、基于城市经济联系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二、基于产业关联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省际边界区域空间整合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空间组织现状特征
一、淮海经济区空间节点
二、淮海经济区交通通道
三、淮海经济区空间要素流
第三节 空间整合模式的构建
一、“三角”型空间整合模式
二、“双子”型空间整合模式
三、“经脉”型空间整合模式
四、“组团”型空间整合模式
五、“圈层”型空间整合模式
第四节 空间整合调控机制与策略
一、淮海经济区空间整合的调控机制
二、淮海经济区空间整合的调控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章 绪论
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一、边界及边界区域
二、省际边界及省际边界区域
三、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一、国外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二、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三、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展望
第三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行政区边界经济理论
二、区域竞合理论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四、协同论
第四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边界效应
节 概述
一、省际边界效应
二、省际边界效应转化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省际竞合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无组织的自由分割阶段
二、有组织的竞争与合作阶段
第三节 基于重力回归模型的区域边界效应测度
一、研究方法
二、中心城市的确定
三、边界效应的数据描述
四、边界效应的时间演变
第四节 省际边界效应形成机制
一、边界的“切变”效应
二、自然及历史基础
三、区域政策导向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省际边界区域产业联系与整合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评述
第二节 产业结构基本特征
一、区内特征
二、区外对比
第三节 产业空间联系与分工
一、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二、产业空间联系强度分异
三、主要产业联系方向
四、产业联系空间结构
五、产业结构分工特点
第四节 产业空间格局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分析过程
三、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第五节 产业空间组合模式及形成机制
一、三次产业的空间组合模式
二、产业空间模式的形成机制
第六节 产业整合策略
一、产业整合基本思路
二、产业整合原则
三、产业整合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过程与格局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
一、研究方法
二、评价指标及主因子释义
三、人口城市化空间类型
四、人口城市化区划
第三节 综合城市化空间格局
一、综合城市化评价
二、综合城市化发展特点
第四节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
一、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特征
二、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作用机制
三、典型案例:徐州与济宁水平城市化模式
四、“切变”突破:省际边界区域水平城市化发展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体系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城市体系的演化历程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体系
二、体制转型时期的城市体系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体系
第三节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一、现状特征
二、演变特征
三、熵值分析
第四节 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城市职能结构现状及演变
三、城市职能类型及其演变
第五节 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
一、空间结构现状特征
二、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三、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
一、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
二、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演变
三、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第三节 淮海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协调度量化测度
二、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类型及特征
三、淮海经济区区际经济协调度量化测度
四、淮海经济区区际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及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省际边界区域港口与腹地关系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经济关系时空演变
一、时间进程
二、空间演变
第三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
一、关联性测度
二、驱动要素
第四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互动关系评价
一、互动关系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二、港口经济能力
三、经济指标相关分析
四、互动结果分析
第五节 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一体化模式构建
一、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类型
二、连云港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原则
三、连云港港口-腹地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演化阶段
一、计划经济合作阶段
二、转型时期合作阶段
三、市场经济合作阶段
第三节 区域市场划分
一、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二、淮海经济区市场空间分异特征
三、淮海经济区区域市场划分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一、基于城市经济联系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二、基于产业关联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省际边界区域空间整合
节 概述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第二节 空间组织现状特征
一、淮海经济区空间节点
二、淮海经济区交通通道
三、淮海经济区空间要素流
第三节 空间整合模式的构建
一、“三角”型空间整合模式
二、“双子”型空间整合模式
三、“经脉”型空间整合模式
四、“组团”型空间整合模式
五、“圈层”型空间整合模式
第四节 空间整合调控机制与策略
一、淮海经济区空间整合的调控机制
二、淮海经济区空间整合的调控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章 绪论
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一、边界及边界区域
边界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概念, 一般而言, 它是指事物间本质发生变化的
标志线或标志带。按照区域的行政级别, 区域的边界自下而上大致可分为地方边
界、省际边界、国家边界(李铁立, 2003) ; 按照边界的属性, 区域的边界可分
为经济边界、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边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生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 既可以产生“经济空洞”,也
可以创造经济奇迹。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 边界功能正在从传
统的防御、隔离向当代的接触、渗透和开放转化, 直至形成一体化边界(德伯
里, 1988 ; Herzog,1991 ; Arreola and Curtis,1993 ; Cappellin,1993) 。边界
区域,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某经济区、自然区、行政区(如国家、省级行政区
等) 和与其接壤的其他经济区、自然区、行政区(如国家、省级行政区等) 在交
界处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范围, 它是以边界为中线向外扩散的地理空间。边界功
能转化会给边界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二、省际边界及省际边界区域
(一) 省际边界
系统论认为, 系统的边界是区分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界限, 也是系统与其环
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中介。系统只有不断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
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才能不断发展演化、不断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这体现了
系统边界的开放性特征。系统自身发展的过程, 也是自我保护的过程, 即系统与
环境间的一切交换都是有条件的, 是以不损害并有利于系统自我特征的保护和保
持为前提的, 系统的这种自我保护功能体现了系统边界的封闭性特征。这样, 系
统边界就具有了开放和封闭并存的矛盾属性。此外, 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
能量与信息的交换量处于不断调整中, 由此导致系统边界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
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省际边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分界线,
在地理空间上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 本研究中边界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边界功能的
变化。总之, 系统论要求我们在开展省际边界研究时, 应重点分析其矛盾性、复
杂性和动态性。
(1) 矛盾性。省际边界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历史属性与
人文属性兼有。从自然历史属性看, 省际边界或以河流、山脉、湖泊等自然要素
来划分, 或以风俗习惯、语言、民族等历史传统来划分; 从人文属性看, 行政功
能是省际边界所表现出的显著的人文属性, 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二是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重。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 省域经济的发展有
赖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包括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
的交流,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区
域加强联系, 互通有无, 拓展发展空间,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很难想象, 一个
不参与国际国内劳动地域分工、脱离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地区, 能够获得经济发展
与福利提升。这样就要求边界表现出更多的开放属性。但是从经济社会利益
化的角度, 各省必须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即发挥边界的阻隔功能, 限制那些有
损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的流动, 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大大降低, 在边
界上表现为封闭属性。
(2) 复杂性。系统边界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本身组成要素的复杂性及其
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复杂性两个方面。同样, 省级行政区域是一
个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复杂系统, 省际边界区域的经济合
作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合作, 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系
统性合作, 因而在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中, 边界也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
(3) 动态性。在本质上, 人类具有不断拓展其行为空间的愿望, 通过拓展行
为空间, 来获得更多的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及对外部信息、社会、
文化等的了解、交流的心理满足(李铁立, 2003) 。人类行为空间的拓展受制于
交通、通信以及体制等人类行为空间拓展能力的变化。就我国省际边界而言, 在
计划经济时期, 省级行政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体系, 与其他省(区)
经济社会联系比较弱, 省际边界以屏蔽、阻隔效应为主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确立并不断完善, 省级行政单元的开放性逐渐增强, 特别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使得省际边界的中介功能增强。因此, 在不同经济体制下, 省际边界功能处于不
断变化之中。
(二) 省际边界区域
省际边界区域是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
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带型区域(陈钊, 1996) 。目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
行政区域, 由此产生众多省际边界区域(图1-1) 。这类区域对我国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生态产生较大的影响, 有些省际边界区域, 不断打破边界阻隔, 接
触、渗透、交流, 创造了经济奇迹, 如苏浙沪三省(市) 边界区域(即狭义的长
江三角洲经济区),而大部分省际边界区域, 其边界隔离、“切变” 作用明显, 导
致经济发展滞后, 如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区域。因此, 促进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难点所在。
关于省际边界区域的地理范围, 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因为边界
区域具有动态性、模糊性和复杂性, 所以它的界定原则和方法也具有多样性(陈
钊, 1996) 。可以通过行政区划和经济文化关系来确定其范围; 也可以依据康维
斯(P畅D畅Converse) 断裂点理论, 通过中心城市的引力范围来确定区域的边缘
(贾若祥和侯晓丽, 2003) 。目前, 我国大多数学者并没有从系统的定量上对省际
边界区域加以界定, 只是依据相邻省的个数将省际边界区域简单地分为两省边界
区域(湘赣、辽吉等省际边界区域) 、三省边界区域(陕甘宁、晋豫陕、浙闽赣
等省际边界区域) 、四省边界区域(苏鲁豫皖、晋冀鲁豫等省际边界区域) (郭
荣星, 1995a) 。研究比较深入的省际边界区域有:蒙晋陕豫边界区域(安树伟和
张素娥, 2003) 、苏鲁豫皖边界区域(毛汉英和方创琳, 1998) 、陕甘宁边界区域
(李志刚等, 2002) 、川滇黔边界区域(陈治谏, 1994) 、晋冀鲁豫边界区域(李
洪伟, 1995) 、川滇藏边界区域(沈镭, 1998) 、渝鄂湘黔边界区域(陈国阶,
1998) 、港粤边界区域(薛凤旋, 1999) 等。
省际边界区域具有如下特征: ① 地理区位的动态性。省际边界区域为相邻省
份所共有的属性, 决定了该类区域在关联区域间的纽带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
省际边界区域的区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此引起其性质、
作用的改变。如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 增强了省际边界区域的开放性,
降低了其阻隔作用; 京沪高铁、京九铁路的通车增强了苏鲁豫皖边界区域的区位
优势; 大型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改变晋陕蒙边界区域的区位条件。要针对此
区位动态变化特征,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制定此类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政
策, 以便引导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② 对外开放的前沿性。任何一个区域系统
都是一个开放系统, 通过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 并向外输出
各种产品, 以维持系统的持续发展状态。边界是区分区域系统与其外界环境之间
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依据, 也是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沿地带。可见,
边界区域是区域开放的前沿, 其开放程度和水平影响着此类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
展能力。③ 发展环境的异质性。边界区域具有既分割区域又将区域连接在一起的
双重属性。省际边界区域这种为相邻省份所共有而“亦此亦彼” 的地域特征, 决
定了其发展环境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省际边界区域作为相邻省份的共同组成部
分, 因而具有较多的发展机会, 可以便捷地获取各方共有的发展资源, 促进人
口、产业的集聚。④ 区域联系的中介性。与所属省份的核心区域相比, 省际边界
区域地处相邻省份间人口、资源、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通道区, 可以便
捷获取异质信息, 中转或承接经济要素流、信息流, 因此在区域经济联系中发挥
着控制、调节和中转等中介作用, 能够获取和利用更多信息资源, 经济活动更加
有效, 市场更加广阔。因此, 区域经济联系的中介性使得省际边界区域对发展环
境的适应性更强, 这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⑤ 行政边界的断
裂性。行政边界对省际边界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的“切变” 效应加剧了各省对自
身利益化的追求, 同时忽视了对省际边界区域的关注。另外, 区域管治的先
天性不足导致区域整体开发政策的缺失和区域总体规划的滞后, 造成了区域融合
的板块性断裂, 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市场、经济要素、产业链、生态保护等方
面联系的“断裂”,严重制约着省际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⑥ 发展水平的落后性。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大部分属于落后地区, 即使在强强型边界区域, 边界处也表现
出明显的滞后性。⑦ 区域关系的竞合性。省际边界区域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 竞
争必然存在, 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开放型经济的深化, 使得区域合作成为必然
趋势。由此, 省际边界区域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
发展, 将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关系的长期特征。
三、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一)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迁过程。区域发展是一定空间范围
内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要素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演化的过程。省际边
界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具有共同边界的不同省级行政单位接壤区域, 依托各自发展
基础, 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协同区域政策、共享基础设施, 实现经济社会共同繁
荣、科学发展的过程。基于此,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 ① 目标的共同性。省际边界区域虽然所属省份不同, 但发展的目标是相同
的, 均是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生态改善、科学发展为目标。
② 发展的系统性。省际边界区域, 由于省级行政边界的分割作用, 受行政利益
大化的驱使, 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强调经济增长与繁荣。实际上, 省际边界区域多
地处生态脆弱区, 不仅经济落后, 而且面临生态脆弱及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因
此,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坚持经济、社会、文化
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从而实现区域系统的整体优化、提升。③ 政策的协同性。政
策是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省际边界区域分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划
单元, 故各行政区在进行决策时可能会因发展基础等差异, 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和发展政策, 从而造成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掣肘。因此, 推动省际边界区域协调
发展, 关键在于制定出既因地制宜又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区域发展政策。④ 基
础设施的共享性。省际边界区域所属各省在进行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时, 应充分
沟通、协商, 促使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能够共建共享, 尽量避免因行政隶
属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的分割, 从而阻碍该区域的
协调发展。
(二)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我国省域众多, 陆路边界线共66 条, 总长5畅2 万km,分布了849 个县级行
政区(魏后凯, 2004),省际边界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7畅9 % 。辽阔的面积和
突出的问题, 赋予了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 省际边界区域协
调发展, 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可以打破长久的封建割据和计划经济
时期形成的“诸侯经济” 格局; 其次, 作为政策的交汇地,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
展, 关系到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改善具有较大断层的我国区域关
系, 从而决定着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成效; 第三,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
发展, 影响着我国区域间的公平与效率, 在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的民生平等问题;
第四,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关系到区域发展的科学功能定位、省域的全面发
展以及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第五, 长期、持续的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化, 降低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 减慢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由此激化了区域
矛盾。我国东中西差距是宏观区域的差距, 而省际边界区域与各省中心区域间
的差距则更广泛地存在于每个省份, 边界之长, 面积之广, 使省际边界区域协
调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关键问题之一, 并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
社会问题。
第二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一、国外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边界区域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西方发达国家内
部各行政区之间的行政边界隔离作用较弱, 西方学者主要基于国家层面开展边界
区研究(戈尔巴乔夫基金会, 2008 ; 卡特琳娜? 维托尔? 德文登, 2010) 。20 世
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以西欧国家经济集团化实践为基础提出的区域一体化理论,
主要从国家政策角度, 探讨跨界经济合作的关贸和“经济圈” 。除了以政治、军
事为基础的跨界经济合作形成的经济军事联盟如欧盟( Tang and Thant,1994)
以外, 许多学者已经就墨西哥与美国的边界区( Herzog,1991) 、东欧与西欧的
边界区( Pavlinek,1998 ) 、南部非洲一些国家与南非的边界区( Lemon ,
1996)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柔佛洲) 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内省) 的边界
区( Ho,1997) 以及法国(莫丹和布里昂松) 和意大利的边界区(巴尔道煌克
亚和苏扎) 特征、功能等(Guichonnet and Raffestin,1974) 和克服边界障碍的
对策(Ratti,1993) 、边界区城市化进程、类型以及该类区域的加工业、加工区
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边界效应对边界区空间结构的影响过程与动力机制进
行了初步探讨。其中, 欧洲国家跨境合作比较成功、美国与墨西哥之间跨境合作
比较典型, 因而它们成为国家层面边界区研究的典范(Steiner and Stum,1993 ;
Anderson and Joan,2003) 。边界决定着区域的组织, 并给这些组织以某种“边
界性质” (Van der Schelde,1992) 。边界各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地理状况是
影响跨界合作可能性以及合作程度和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Lee,1991 ; Tang and
Thant,1994 ; Sobrepena,1995) 。尤其是彼此对边界另一方的认同, 相互了解
和相互信任, 这就为双方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Cappellin,1993) 。随着网络
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一、边界及边界区域
边界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概念, 一般而言, 它是指事物间本质发生变化的
标志线或标志带。按照区域的行政级别, 区域的边界自下而上大致可分为地方边
界、省际边界、国家边界(李铁立, 2003) ; 按照边界的属性, 区域的边界可分
为经济边界、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边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生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 既可以产生“经济空洞”,也
可以创造经济奇迹。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 边界功能正在从传
统的防御、隔离向当代的接触、渗透和开放转化, 直至形成一体化边界(德伯
里, 1988 ; Herzog,1991 ; Arreola and Curtis,1993 ; Cappellin,1993) 。边界
区域,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某经济区、自然区、行政区(如国家、省级行政区
等) 和与其接壤的其他经济区、自然区、行政区(如国家、省级行政区等) 在交
界处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范围, 它是以边界为中线向外扩散的地理空间。边界功
能转化会给边界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二、省际边界及省际边界区域
(一) 省际边界
系统论认为, 系统的边界是区分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界限, 也是系统与其环
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中介。系统只有不断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
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才能不断发展演化、不断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这体现了
系统边界的开放性特征。系统自身发展的过程, 也是自我保护的过程, 即系统与
环境间的一切交换都是有条件的, 是以不损害并有利于系统自我特征的保护和保
持为前提的, 系统的这种自我保护功能体现了系统边界的封闭性特征。这样, 系
统边界就具有了开放和封闭并存的矛盾属性。此外, 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
能量与信息的交换量处于不断调整中, 由此导致系统边界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
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省际边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分界线,
在地理空间上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 本研究中边界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边界功能的
变化。总之, 系统论要求我们在开展省际边界研究时, 应重点分析其矛盾性、复
杂性和动态性。
(1) 矛盾性。省际边界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历史属性与
人文属性兼有。从自然历史属性看, 省际边界或以河流、山脉、湖泊等自然要素
来划分, 或以风俗习惯、语言、民族等历史传统来划分; 从人文属性看, 行政功
能是省际边界所表现出的显著的人文属性, 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二是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重。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 省域经济的发展有
赖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包括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
的交流,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区
域加强联系, 互通有无, 拓展发展空间,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很难想象, 一个
不参与国际国内劳动地域分工、脱离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地区, 能够获得经济发展
与福利提升。这样就要求边界表现出更多的开放属性。但是从经济社会利益
化的角度, 各省必须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即发挥边界的阻隔功能, 限制那些有
损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的流动, 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大大降低, 在边
界上表现为封闭属性。
(2) 复杂性。系统边界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本身组成要素的复杂性及其
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复杂性两个方面。同样, 省级行政区域是一
个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复杂系统, 省际边界区域的经济合
作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合作, 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系
统性合作, 因而在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中, 边界也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
(3) 动态性。在本质上, 人类具有不断拓展其行为空间的愿望, 通过拓展行
为空间, 来获得更多的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及对外部信息、社会、
文化等的了解、交流的心理满足(李铁立, 2003) 。人类行为空间的拓展受制于
交通、通信以及体制等人类行为空间拓展能力的变化。就我国省际边界而言, 在
计划经济时期, 省级行政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体系, 与其他省(区)
经济社会联系比较弱, 省际边界以屏蔽、阻隔效应为主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确立并不断完善, 省级行政单元的开放性逐渐增强, 特别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使得省际边界的中介功能增强。因此, 在不同经济体制下, 省际边界功能处于不
断变化之中。
(二) 省际边界区域
省际边界区域是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
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带型区域(陈钊, 1996) 。目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
行政区域, 由此产生众多省际边界区域(图1-1) 。这类区域对我国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生态产生较大的影响, 有些省际边界区域, 不断打破边界阻隔, 接
触、渗透、交流, 创造了经济奇迹, 如苏浙沪三省(市) 边界区域(即狭义的长
江三角洲经济区),而大部分省际边界区域, 其边界隔离、“切变” 作用明显, 导
致经济发展滞后, 如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区域。因此, 促进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难点所在。
关于省际边界区域的地理范围, 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因为边界
区域具有动态性、模糊性和复杂性, 所以它的界定原则和方法也具有多样性(陈
钊, 1996) 。可以通过行政区划和经济文化关系来确定其范围; 也可以依据康维
斯(P畅D畅Converse) 断裂点理论, 通过中心城市的引力范围来确定区域的边缘
(贾若祥和侯晓丽, 2003) 。目前, 我国大多数学者并没有从系统的定量上对省际
边界区域加以界定, 只是依据相邻省的个数将省际边界区域简单地分为两省边界
区域(湘赣、辽吉等省际边界区域) 、三省边界区域(陕甘宁、晋豫陕、浙闽赣
等省际边界区域) 、四省边界区域(苏鲁豫皖、晋冀鲁豫等省际边界区域) (郭
荣星, 1995a) 。研究比较深入的省际边界区域有:蒙晋陕豫边界区域(安树伟和
张素娥, 2003) 、苏鲁豫皖边界区域(毛汉英和方创琳, 1998) 、陕甘宁边界区域
(李志刚等, 2002) 、川滇黔边界区域(陈治谏, 1994) 、晋冀鲁豫边界区域(李
洪伟, 1995) 、川滇藏边界区域(沈镭, 1998) 、渝鄂湘黔边界区域(陈国阶,
1998) 、港粤边界区域(薛凤旋, 1999) 等。
省际边界区域具有如下特征: ① 地理区位的动态性。省际边界区域为相邻省
份所共有的属性, 决定了该类区域在关联区域间的纽带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
省际边界区域的区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此引起其性质、
作用的改变。如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 增强了省际边界区域的开放性,
降低了其阻隔作用; 京沪高铁、京九铁路的通车增强了苏鲁豫皖边界区域的区位
优势; 大型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改变晋陕蒙边界区域的区位条件。要针对此
区位动态变化特征,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制定此类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政
策, 以便引导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② 对外开放的前沿性。任何一个区域系统
都是一个开放系统, 通过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 并向外输出
各种产品, 以维持系统的持续发展状态。边界是区分区域系统与其外界环境之间
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依据, 也是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沿地带。可见,
边界区域是区域开放的前沿, 其开放程度和水平影响着此类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
展能力。③ 发展环境的异质性。边界区域具有既分割区域又将区域连接在一起的
双重属性。省际边界区域这种为相邻省份所共有而“亦此亦彼” 的地域特征, 决
定了其发展环境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省际边界区域作为相邻省份的共同组成部
分, 因而具有较多的发展机会, 可以便捷地获取各方共有的发展资源, 促进人
口、产业的集聚。④ 区域联系的中介性。与所属省份的核心区域相比, 省际边界
区域地处相邻省份间人口、资源、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通道区, 可以便
捷获取异质信息, 中转或承接经济要素流、信息流, 因此在区域经济联系中发挥
着控制、调节和中转等中介作用, 能够获取和利用更多信息资源, 经济活动更加
有效, 市场更加广阔。因此, 区域经济联系的中介性使得省际边界区域对发展环
境的适应性更强, 这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⑤ 行政边界的断
裂性。行政边界对省际边界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的“切变” 效应加剧了各省对自
身利益化的追求, 同时忽视了对省际边界区域的关注。另外, 区域管治的先
天性不足导致区域整体开发政策的缺失和区域总体规划的滞后, 造成了区域融合
的板块性断裂, 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市场、经济要素、产业链、生态保护等方
面联系的“断裂”,严重制约着省际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⑥ 发展水平的落后性。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大部分属于落后地区, 即使在强强型边界区域, 边界处也表现
出明显的滞后性。⑦ 区域关系的竞合性。省际边界区域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 竞
争必然存在, 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开放型经济的深化, 使得区域合作成为必然
趋势。由此, 省际边界区域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
发展, 将是省际边界区域空间关系的长期特征。
三、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一)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迁过程。区域发展是一定空间范围
内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要素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演化的过程。省际边
界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具有共同边界的不同省级行政单位接壤区域, 依托各自发展
基础, 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协同区域政策、共享基础设施, 实现经济社会共同繁
荣、科学发展的过程。基于此,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 ① 目标的共同性。省际边界区域虽然所属省份不同, 但发展的目标是相同
的, 均是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生态改善、科学发展为目标。
② 发展的系统性。省际边界区域, 由于省级行政边界的分割作用, 受行政利益
大化的驱使, 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强调经济增长与繁荣。实际上, 省际边界区域多
地处生态脆弱区, 不仅经济落后, 而且面临生态脆弱及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因
此, 省际边界区域发展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坚持经济、社会、文化
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从而实现区域系统的整体优化、提升。③ 政策的协同性。政
策是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省际边界区域分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划
单元, 故各行政区在进行决策时可能会因发展基础等差异, 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和发展政策, 从而造成省际边界区域发展的掣肘。因此, 推动省际边界区域协调
发展, 关键在于制定出既因地制宜又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区域发展政策。④ 基
础设施的共享性。省际边界区域所属各省在进行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时, 应充分
沟通、协商, 促使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能够共建共享, 尽量避免因行政隶
属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的分割, 从而阻碍该区域的
协调发展。
(二)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我国省域众多, 陆路边界线共66 条, 总长5畅2 万km,分布了849 个县级行
政区(魏后凯, 2004),省际边界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7畅9 % 。辽阔的面积和
突出的问题, 赋予了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 省际边界区域协
调发展, 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可以打破长久的封建割据和计划经济
时期形成的“诸侯经济” 格局; 其次, 作为政策的交汇地,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
展, 关系到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改善具有较大断层的我国区域关
系, 从而决定着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成效; 第三,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
发展, 影响着我国区域间的公平与效率, 在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的民生平等问题;
第四,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 关系到区域发展的科学功能定位、省域的全面发
展以及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第五, 长期、持续的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化, 降低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 减慢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由此激化了区域
矛盾。我国东中西差距是宏观区域的差距, 而省际边界区域与各省中心区域间
的差距则更广泛地存在于每个省份, 边界之长, 面积之广, 使省际边界区域协
调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关键问题之一, 并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
社会问题。
第二节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一、国外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边界区域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西方发达国家内
部各行政区之间的行政边界隔离作用较弱, 西方学者主要基于国家层面开展边界
区研究(戈尔巴乔夫基金会, 2008 ; 卡特琳娜? 维托尔? 德文登, 2010) 。20 世
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以西欧国家经济集团化实践为基础提出的区域一体化理论,
主要从国家政策角度, 探讨跨界经济合作的关贸和“经济圈” 。除了以政治、军
事为基础的跨界经济合作形成的经济军事联盟如欧盟( Tang and Thant,1994)
以外, 许多学者已经就墨西哥与美国的边界区( Herzog,1991) 、东欧与西欧的
边界区( Pavlinek,1998 ) 、南部非洲一些国家与南非的边界区( Lemon ,
1996)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柔佛洲) 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内省) 的边界
区( Ho,1997) 以及法国(莫丹和布里昂松) 和意大利的边界区(巴尔道煌克
亚和苏扎) 特征、功能等(Guichonnet and Raffestin,1974) 和克服边界障碍的
对策(Ratti,1993) 、边界区城市化进程、类型以及该类区域的加工业、加工区
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边界效应对边界区空间结构的影响过程与动力机制进
行了初步探讨。其中, 欧洲国家跨境合作比较成功、美国与墨西哥之间跨境合作
比较典型, 因而它们成为国家层面边界区研究的典范(Steiner and Stum,1993 ;
Anderson and Joan,2003) 。边界决定着区域的组织, 并给这些组织以某种“边
界性质” (Van der Schelde,1992) 。边界各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地理状况是
影响跨界合作可能性以及合作程度和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Lee,1991 ; Tang and
Thant,1994 ; Sobrepena,1995) 。尤其是彼此对边界另一方的认同, 相互了解
和相互信任, 这就为双方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Cappellin,1993) 。随着网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