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10609869丛书名: 名医科普社区行
内容简介
“心病需心药,心魔靠心医。”本书作者是一位在精神卫生前沿工作五十余年的“心医”,作者以多年丰富的精神科工作经历,介绍了在当今高度发展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出现诸多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种种心理障碍、精神疾患的现实状况,分析了一部分人对心理疾病病人抱有偏见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包括媒体与书籍宣传中的误导,批判了伪科学,拨正了求助者的求治误区。本书还介绍了疾病的药物治疗与家庭照管慢性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等病人的家庭护理知识。倡导医者人文素养,和谐医患关系。适合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疾病病人及家属阅读。
目 录
总序
自序
前言——我做精神科医生这50年
一、走进心灵之门
1.从上海医学院走出的第一个精神科医生
2.追忆夏师
3.走出心理学的蒙昧时期
4.岁末随想
5.九月的清凉
6.退休十年间
7.八月的文化之旅
8.有感于温总理抓艾滋病
9.致知音同好
10.精神科医生的另类烦恼
11.精神科医生的心理素养
12.我亲知影星周璇的病与死
13.云梯救病人
14.“阿诗玛”的上海情缘
15.“金花之母”怎样了
16.拍一部《美丽心灵·中国篇》
17.斗转星移又一年
18.上海精神卫生事业整合以来的50年
19.烟花三月江南春
20.迈向八旬
21.梦圆“远东第一流”
22.心魔需心医——献给我心目中的好男人戴建国先生
二、对心理疾病宣传的误导
23.精神卫生宣传需要媒体关注
24.心理卫生的再启蒙
25.心理学普及的庸俗化倾向
26.气功的厄运
27.必须坚决清除伪气功的危害
28.悲剧之外的悲哀
29.旧文重录
30.“忘情水”怎忘情?
31.对抑郁症认识的泛化和淡化
32.被科普宣传冷落了的焦虑症
33.棘手的同性恋心理障碍
34.健康之道
三、心理障碍诊疗的现状
35.忧郁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36.纵谈焦虑及焦虑症
37.隔洋的诊治
38.少女心中的魔影——“强迫性表象及思维”病例
39.答一位患病读者
40.睡眠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41.我国司法精神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42.我国精神药物发展的历史回顾
43.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44.抗抑郁剂的“新五朵金花”
45.老年痴呆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四、漫话精神卫生
46.美国精神卫生概况
47.美国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48.在美国看选美
49.精神病的社会影响
50.从马加爵杀人案中引发的思考
5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纠治
52.情商(EQ)问题
53.林黛玉患的是抑郁症
54.世界特奥会引起的社会震撼
55.祝中国的“阿甘”们好运常驻
56.从残奥会谈人的补偿能力
57.书缘文友叙衷肠
58.现代心理治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后记
漫漫人生路 悠悠创作情——访著名心理学、精神
医学专家徐声汉教授
自序
前言——我做精神科医生这50年
一、走进心灵之门
1.从上海医学院走出的第一个精神科医生
2.追忆夏师
3.走出心理学的蒙昧时期
4.岁末随想
5.九月的清凉
6.退休十年间
7.八月的文化之旅
8.有感于温总理抓艾滋病
9.致知音同好
10.精神科医生的另类烦恼
11.精神科医生的心理素养
12.我亲知影星周璇的病与死
13.云梯救病人
14.“阿诗玛”的上海情缘
15.“金花之母”怎样了
16.拍一部《美丽心灵·中国篇》
17.斗转星移又一年
18.上海精神卫生事业整合以来的50年
19.烟花三月江南春
20.迈向八旬
21.梦圆“远东第一流”
22.心魔需心医——献给我心目中的好男人戴建国先生
二、对心理疾病宣传的误导
23.精神卫生宣传需要媒体关注
24.心理卫生的再启蒙
25.心理学普及的庸俗化倾向
26.气功的厄运
27.必须坚决清除伪气功的危害
28.悲剧之外的悲哀
29.旧文重录
30.“忘情水”怎忘情?
31.对抑郁症认识的泛化和淡化
32.被科普宣传冷落了的焦虑症
33.棘手的同性恋心理障碍
34.健康之道
三、心理障碍诊疗的现状
35.忧郁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36.纵谈焦虑及焦虑症
37.隔洋的诊治
38.少女心中的魔影——“强迫性表象及思维”病例
39.答一位患病读者
40.睡眠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41.我国司法精神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42.我国精神药物发展的历史回顾
43.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44.抗抑郁剂的“新五朵金花”
45.老年痴呆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四、漫话精神卫生
46.美国精神卫生概况
47.美国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48.在美国看选美
49.精神病的社会影响
50.从马加爵杀人案中引发的思考
5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纠治
52.情商(EQ)问题
53.林黛玉患的是抑郁症
54.世界特奥会引起的社会震撼
55.祝中国的“阿甘”们好运常驻
56.从残奥会谈人的补偿能力
57.书缘文友叙衷肠
58.现代心理治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后记
漫漫人生路 悠悠创作情——访著名心理学、精神
医学专家徐声汉教授
在线试读
一、走进心灵之门
1.从上海医学院走出的第一个精神科医生
2004年l2月是我国精神病学家粟宗华教授诞辰百周年之期。他一生为我国精神医学、特别是对上海的精神卫生事业,作了奠基性、开创性的工作。他事业未尽,壮志未酬,于十年动乱中,过早逝世。于今我们缅怀追思这位前辈,回顾他对精神卫生所作的贡献,他的人品风范,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粟宗华193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是第二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上海红十字会第一医院(现华山医院)任住院医师。当时被称为西医的我国现代医学尚处发展之初,一般医院只有内、外两大科系。即便在我学医之时;医学生想做内科的只重三大系统(呼吸、循环、消化)疾病,想做外科的则是重视做手术。医学分科还不精细,精神科很少有人问津。在医学院的统一规划下,他把自己的专业定位于神经精神冷门科。随后被派至北平协和医院脑系科进修。1935年经脑系科主任RS雷门(Lyman)介绍并上海医学院颜福庆院长推荐,公派赴美深造。在美期间,他跟随当时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麦尔(Adoff Meyer)进修精神病学,于1938年6月学成归来,成为上海第一个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成为这一学科的奠基人。
……
1.从上海医学院走出的第一个精神科医生
2004年l2月是我国精神病学家粟宗华教授诞辰百周年之期。他一生为我国精神医学、特别是对上海的精神卫生事业,作了奠基性、开创性的工作。他事业未尽,壮志未酬,于十年动乱中,过早逝世。于今我们缅怀追思这位前辈,回顾他对精神卫生所作的贡献,他的人品风范,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粟宗华193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是第二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上海红十字会第一医院(现华山医院)任住院医师。当时被称为西医的我国现代医学尚处发展之初,一般医院只有内、外两大科系。即便在我学医之时;医学生想做内科的只重三大系统(呼吸、循环、消化)疾病,想做外科的则是重视做手术。医学分科还不精细,精神科很少有人问津。在医学院的统一规划下,他把自己的专业定位于神经精神冷门科。随后被派至北平协和医院脑系科进修。1935年经脑系科主任RS雷门(Lyman)介绍并上海医学院颜福庆院长推荐,公派赴美深造。在美期间,他跟随当时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麦尔(Adoff Meyer)进修精神病学,于1938年6月学成归来,成为上海第一个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成为这一学科的奠基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