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755436
内容简介
高老师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这力量源于内心,诉诸文字,传递给了读者。当笔者深入整理书稿时,意识到中医思维对一位临床医生的重要性。
《中医名家临证实录 大道至简:跟师高建忠抄方笔记》传递给读者是中医的思维,而不是方剂或疗效。
《中医名家临证实录 大道至简:跟师高建忠抄方笔记》传递给读者是中医的思维,而不是方剂或疗效。
目 录
序言——可道非常道
自序——江湖名,中医道
自序——江湖名,中医道
胃肠病
久病当虑“神不使”——慢性胃炎医案一则
辨证当分虚实——腹泻医案一则
腹胀当分虚实——脘腹胀满医案一则
理中不忘祛湿——溃疡性结肠炎医案一则
补中升阳泻阴火——食后即便医案一则
先化饮,后治痞——胃脘不舒医案一则
肺病
轻剂可以去实——咳嗽气短医案一则
治咳当随证、随时用药——慢性咳嗽医案一则
咳逆上气,定喘建功——刺激性咳嗽医案一则
过敏体质下的鼻鼽与咳嗽——咳嗽医案一则
咳嗽日久当顾中焦——咳嗽医案一则
鼻病
重视专科检查的辨证意义——鼻窦炎医案一则
旧病未愈,又添新疾——鼻鼽伴老胃病医案一则
六经辨证治鼻鼽——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鼻鼽郁久也可化热-一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鼻鼽辨治当分标本缓急——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咽喉病
临证不可囿于表象——反复咽痛医案一则
痰瘀互阻为患多——喉痹、痤疮医案一则
中药是用性味来治病的——喉痹医案二则
治病当循标本缓急——喉痹医案一则
气血失调,百症由生——慢性咽炎医案一则
清窍闭阻,升清降浊——腺样体肥大医案一则
口齿病
气虚阴火可致牙痛——反复牙痛医案一则
辨证允许适度的推理——舌痛医案一则
口疮反复因气虚——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一则
虚劳病
治病当求其本——周身乏力医案一则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乏力医案一则
大实有赢状——精神欠佳医案一则
重视西医的“病”对中医辨证的影响——双下肢乏力医案一则
热病
湿温与伤寒不同——发热医案一则
……
妇人病
小儿病
疼痛病
杂病
附录——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剂量换算表
跋——花满枝桠
在线试读
《中医名家临证实录 大道至简:跟师高建忠抄方笔记》:
在老师的处方里,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这几味药一般都是3g左右,量不会很大。而在《伤寒论》中除了五味子和半夏是半升以外,其他的药都是等量的。
《伤寒论》第40条说小青龙汤治心下有水气。
后世医家一般认为小青龙汤治寒饮在肺。条文中说的心下应该指的是胃,因此小青龙汤中干姜为必用,并且这里的干姜不可以被生姜所取代。
很多医生(比如清代的陈修园)说小青龙汤中核心的药是:姜辛味。小青龙汤是治咳嗽的常用方,甚至有人说是专方。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的咳嗽根原篇出了一方,名为姜苓五味细辛汤。其组成为: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细辛三钱、五味子一钱。并言,咳嗽根原缘于土湿胃逆。
这位有个性的医生,论咳嗽根原时只出一方,里面有姜辛味,有茯苓、半夏。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黄元御先生此处似有纠偏之意。
包括《伤寒论》中小青龙汤条文中说到的心下,其实也是一种纠偏。
肺主气司呼吸,把咳嗽和肺联系起来理所当然。但是经典告诉我们,咳嗽与肺有关,但是咳嗽不止于肺。五脏六腑只要影响到肺气的宣降,都会令人咳。
肺经的循行是先入胃,再上肺。所以寒痰引起的肺寒也可以理解为是肺、胃的寒。因此,治疗肺寒总不离干姜。
如果小青龙汤治表寒里饮,则与《伤寒论》中所论相同,外有表寒,心下复有水气,那么麻黄、桂枝量应当大一些。
如果没有表证,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的量都不必过大,因为除外表证,它们在这里主要起到的是温通、温散的作用,并且这种温通、温散的作用很难用其他药来取代。
临床上,很多咳嗽患者在就诊时表证多不明显,故老师用小青龙汤时多取麻、桂、姜、辛的温散之性,此时用小剂量更为切证。
2.关于用药的剂量
很多患者看到老师处方中用那么多3g剂量的药物,多会疑惑地问:这么小的剂量能治病么?
不光是患者理解不了,有时候医生也很难理解。清代医家叶天士属临床擅用小剂量者,同时代的医家徐灵胎就因其剂量太小而批评道“此老至死不渝,用药如儿戏”。
不理解叶天士只能说明徐灵胎的境界不够,叶天士这样用药自然有他的道理。自清代以后,有那么多医家来研究叶天士的学问,将其称之为“叶学”,何绍奇先生就曾说过“叶学鳞爪,淡以通阳”,足见后世医家对于“叶学”的认可。
对剂量的态度,老师始终觉得能小就不要大。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胆子小,只因中医博大精深。很多问题在我们没有足够了解的时候,尽量不要去随意地改变剂量。况且中医的疗效也不是靠增加剂量就可以取得的。
无论我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如果能用小剂量解决的问题何必用大剂量?
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凑到一起能治阳虚外感;柴胡、黄芩、甘草组合起来可以解决发烧。虽然药味不多,力量不大,但用错也能坏事。
所以,对药物的把握不仅仅是剂量的大小,比这更重要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如果配伍合适,小剂量也能发挥大作用;如果配伍不合适,药物之间就会互相牵制,影响疗效。
因此,我们在处方时,首先要相信这张方子,相信这样用药是可行的。如果这样用下来,在辨证无误的前提下疗效仍不明显,这时候再去考虑加大剂量。
我们处方的目的是驱邪,在驱邪的同时不忘扶正,这是中医临证的精髓,也是中医疗效能超过西医的关键。西医更多关注的是药物本身的问题,不会借力打力,在武学中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丁甘仁先生说:“轻剂可去实,常被好用重剂者不屑。”好用重剂者,其目的在于对抗病邪;好用轻剂者,取的是借力打力,通过药气引导体内的正气与邪气争斗。如《内经》说“轻可去实”。
……
在老师的处方里,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这几味药一般都是3g左右,量不会很大。而在《伤寒论》中除了五味子和半夏是半升以外,其他的药都是等量的。
《伤寒论》第40条说小青龙汤治心下有水气。
后世医家一般认为小青龙汤治寒饮在肺。条文中说的心下应该指的是胃,因此小青龙汤中干姜为必用,并且这里的干姜不可以被生姜所取代。
很多医生(比如清代的陈修园)说小青龙汤中核心的药是:姜辛味。小青龙汤是治咳嗽的常用方,甚至有人说是专方。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的咳嗽根原篇出了一方,名为姜苓五味细辛汤。其组成为: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细辛三钱、五味子一钱。并言,咳嗽根原缘于土湿胃逆。
这位有个性的医生,论咳嗽根原时只出一方,里面有姜辛味,有茯苓、半夏。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黄元御先生此处似有纠偏之意。
包括《伤寒论》中小青龙汤条文中说到的心下,其实也是一种纠偏。
肺主气司呼吸,把咳嗽和肺联系起来理所当然。但是经典告诉我们,咳嗽与肺有关,但是咳嗽不止于肺。五脏六腑只要影响到肺气的宣降,都会令人咳。
肺经的循行是先入胃,再上肺。所以寒痰引起的肺寒也可以理解为是肺、胃的寒。因此,治疗肺寒总不离干姜。
如果小青龙汤治表寒里饮,则与《伤寒论》中所论相同,外有表寒,心下复有水气,那么麻黄、桂枝量应当大一些。
如果没有表证,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的量都不必过大,因为除外表证,它们在这里主要起到的是温通、温散的作用,并且这种温通、温散的作用很难用其他药来取代。
临床上,很多咳嗽患者在就诊时表证多不明显,故老师用小青龙汤时多取麻、桂、姜、辛的温散之性,此时用小剂量更为切证。
2.关于用药的剂量
很多患者看到老师处方中用那么多3g剂量的药物,多会疑惑地问:这么小的剂量能治病么?
不光是患者理解不了,有时候医生也很难理解。清代医家叶天士属临床擅用小剂量者,同时代的医家徐灵胎就因其剂量太小而批评道“此老至死不渝,用药如儿戏”。
不理解叶天士只能说明徐灵胎的境界不够,叶天士这样用药自然有他的道理。自清代以后,有那么多医家来研究叶天士的学问,将其称之为“叶学”,何绍奇先生就曾说过“叶学鳞爪,淡以通阳”,足见后世医家对于“叶学”的认可。
对剂量的态度,老师始终觉得能小就不要大。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胆子小,只因中医博大精深。很多问题在我们没有足够了解的时候,尽量不要去随意地改变剂量。况且中医的疗效也不是靠增加剂量就可以取得的。
无论我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如果能用小剂量解决的问题何必用大剂量?
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凑到一起能治阳虚外感;柴胡、黄芩、甘草组合起来可以解决发烧。虽然药味不多,力量不大,但用错也能坏事。
所以,对药物的把握不仅仅是剂量的大小,比这更重要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如果配伍合适,小剂量也能发挥大作用;如果配伍不合适,药物之间就会互相牵制,影响疗效。
因此,我们在处方时,首先要相信这张方子,相信这样用药是可行的。如果这样用下来,在辨证无误的前提下疗效仍不明显,这时候再去考虑加大剂量。
我们处方的目的是驱邪,在驱邪的同时不忘扶正,这是中医临证的精髓,也是中医疗效能超过西医的关键。西医更多关注的是药物本身的问题,不会借力打力,在武学中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丁甘仁先生说:“轻剂可去实,常被好用重剂者不屑。”好用重剂者,其目的在于对抗病邪;好用轻剂者,取的是借力打力,通过药气引导体内的正气与邪气争斗。如《内经》说“轻可去实”。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