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1036810丛书名: 敦煌心灵之旅
求智与求真,是生命路上看清途径,不懈前进的动力。智慧不是小聪明,真理并非粉饰案头的座右铭。追
求智慧需要坚毅,实践真理更需要勇气。
……………………………………………
心灵的大爱:很多人执著于我、你、他之别,其实,每个
人是相关相连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与他人相互
影响。
……………………………………………
潇洒的心灵:事事执著,处处障碍。反之,了解无常,随
遇而安;随缘随分,潇洒自在。
……………………………………………
智慧的导航:人们口头常挂着的“尽力而为”,只是成功的
基本条件,在尽力之上,尽心、尽智必不可少。
……………………………………………
求真的快乐:求真精神,是人们需要学习的,也是今天的
社会普遍缺乏的。快乐的人生,要通过领悟真理而获得。
这是《敦煌心灵之旅》系列中的一本。
心灵的大爱:很多人执著于我、你、他之别,其实,每个人是相关相连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与他人相互
影响。
潇洒的心灵:事事执著,处处障碍。反之,了解无常,随
遇而安;随缘随分,潇洒自在。
智慧的导航:人们口头常挂着的“尽力而为”,只是成功的
基本条件,在尽力之上,尽心、尽智必不可少。
求真的快乐:求真精神,是人们需要学习的,也是今天的
社会普遍缺乏的。快乐的人生,要通过领悟真理而获得。
写在出发之前/5
站 维摩与文殊论道/11
维摩教化众生·行事的智慧
维摩托病说法·善巧的智慧
佛吩咐舍利弗探病·突破常规的智慧
阿难乞乳受责·自我超越的心灵
维摩点化魔王天女·智慧的力量
善德的大施会·智慧的施予
文殊答应探望维摩·随缘的心灵
论众生之病·心灵的大爱
维摩向须弥灯佛借宝座·宽大的心灵
天女借散花论法·潇洒的心灵
论不二法门·智慧的苦旅
维摩化作菩萨请饭
众人往释迦说法场·丰足的心灵
维摩变现妙喜国胜境·智慧之光
寓意
第二站 沙弥守戒牺牲/43
奉父命皈依佛门·智慧的良伴
沙弥受命取食·心灵的规矩
少女与沙弥相遇·心灵的原则
沙弥誓死守戒·心灵的操练
施主惊悉沙弥毙命·纯真的心灵
施主赎罪火化沙弥·实践的智慧
寓意
第三站 月光王践诺施头/59
月光王德威远播·行善的智慧
小国国王陷害月光王·真理的挑战
劳度差求见月光王·明辨善恶的智慧
月光王慷慨施头·坚定的心灵
寓意
第四站 婆罗门舍身闻偈/67
婆罗门长年隐居修行·智慧的导航
以血肉换半偈·求真的快乐
闻全偈无悔舍身·求真的真诚
寓意
第五站 玄奘西行求法/75
少年玄奘热心求学·心灵的意志
萌西行求法之心·思疑的智慧
西行的波折·智慧的长途赛
过五烽抵高昌·努力的智慧
曲女城辩论一鸣惊人·不改初衷的心灵
返国专心译经·不朽的心灵
寓意
壁画艺术导赏
经文锦囊/89
离开高昌后,玄奘走遍西域三十多国,向佛教发源地——天竺(印度)进发。玄奘沿途不断访谒名师,两年后终于抵达戒日王王朝的国土,前往印度文化中心——那烂陀寺。玄奘在那儿留学五年,师从戒贤法师研习佛典,主要修习《瑜伽师地论》。
此外,他也钻研印度语、逻辑学、语法学,以及各类婆罗门教的经典、梵书,为日后的翻译事业奠定基础。玄奘用四年时间在天竺各地游学,返回那烂陀寺后,戒日王闻玄奘盛名,邀请他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学术辩论大会,与五天竺不同宗教的几千名僧俗、婆罗门,进行了长达十八天的辩论。玄奘论道令各人折服,从此名震天竺。这时,玄奘离开中国已十二年,打算返国。5.5
戒日王诚意挽留玄奘,邀请他参加为期七十五天的布施大会,给他大象和数万两金银,玄奘只肯接受大象。戒日王见玄奘去意已决,只好恭送他东归。玄奘为履行与高昌王之约,舍近求远,北上高昌。途中得悉高昌王已死,玄奘才由天山南路回国。那时,他已四十五岁。
玄奘返抵长安,获唐太宗召见,询问他西域及印度诸国情况。玄奘带回的经、律、论共六百七十五部,还有如来肉舍利、佛像等,全部送往长安弘福寺供奉,轰动全城。玄奘回国后,组织译场,专心翻译佛经,他的弟子辩机则把玄奘在印度和西域的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古时代西域地理风物的重要文献。
这时,舍利弗想:“这儿没有座椅,我们该坐在哪儿?”维摩洞悉他的心思,对舍利弗说:“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座位而来?”又问文殊:“哪个佛国设有的宝座呢?”文殊答:“东方有一个叫须弥相的佛国世界,教主须弥灯佛身材高大,所以宝座也大得惊人。”维摩使出神通,须弥灯佛于是转眼便送来了三万二千张宽敞华丽的宝座。更神奇的是,室内空间随之变阔,容纳宝座后仍绰绰有余,但房子却没有影响周围的建筑。维摩请文殊和众菩萨就座,他们的身体都立刻变大坐到上面。可是,舍利弗和其他弟子却还是老样子,不能上去。维摩说只要向须弥灯佛敬礼便可,他们照着办,终于升上宝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