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63120
香港饮食潮流文化,中西荟萃、开放包容,百年下来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形格。作者欧阳应霁“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不求甚饱,唯独好吃不倦”,著书两卷来对香港的饮食文化与历史做全景式的纵览。《香港味道1》徘徊酒楼茶室,探访经典名菜、粥饭粉面、中式点心;《香港味道2》深入街市巷弄,搜寻如姜汁撞奶、杨枝甘露、钵仔糕、蛋散、鸡蛋仔等街坊小吃。每一种食品独立成篇,既有记忆回溯,又有制作流程的介绍展示,附以关于主题食品的好友访谈,饮食、经历与记忆糅为一体,一切都由作者细细道来,不由让一众嘴馋贪吃之人眼福大饱、食欲大增。授人以渔还嫌不过瘾,让读者也能尝到相同的地道美味才是作者所求,故每篇小文之内更添名店推介,好让嘴馋手懒的一众不致无处品尝,因而此书或又可以视为一本游刃于香港的美食地图。
本书作为“香港味道”系列的第二本,沿袭了前作由“食”及人、将美食之特色与共食伙伴的人生联系起来的主要特色,只不过此次将美食目标从那些颇有江湖地位的荤素菜肴和精美主食转向了更有活力、更于细节处见真功夫的街巷甜品小吃。相较于前作展示的“厚重”,本书带给读者的感受无疑是清新自然的,这当然跟甜品小吃的精美小巧密不可分,也是它们给日常单调饮食生活增色添味的反映。姜汁撞奶、杨枝甘露、钵仔糕、蛋散、鸡蛋仔……这一个个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精灵,给贪食一众带去美好口感,也各显神通地“填补”了传统饮食文化中不曾关注的空白。从发展脉络来看,如果说传统荤素菜肴和精美主食象征着文化的沉淀与传承,那这些甜品小吃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的交融和与时俱进,两者兼收并蓄才是完整的香港味道,而沉淀与交融、传承与创新这两种文化风格的交相辉映也正是香港这座城市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修订版总序 好奇再出发
“香港味道”总序 未来的味道
序 岁月杂货
073 恋恋挂杯 奶茶全天候
074 净饮男女 华田立克滚水蛋
075 冰山再现 冒险吃冰之旅
076 热辣真理 蛋挞就是蛋挞
077 不是王子 爱恨菠萝油
078 只能活两天 方方正正新鲜出炉
079 金黄岁月 南北东西多士
080 包包饱 菠萝鸡尾墨西哥
081 一口一手 沙翁蛋球与他的亲戚
082 酥由心生 飞来飞去蝴蝶酥
083 说谎蛋糕 蛋糕的轻重有无
084 热狗中环 此时此地此狗
085 别无分店 港式西餐自在流
086 无所事事 High tea 有多 high ?
087 点红点绿 沙的终极质感
088 好事多磨 仁者滋润无极
089 不止充电 上善糖水
090 正气修心 还我清白豆花
091 科学精神 当姜汁撞上鲜奶
092 四季团圆 定心汤圆
093 后现代糖水 杨枝甘露洒遍
094 时光鲜榨 蔗汁正能量
095 凉茶大热 民族真感情
096 甘苦与共 排毒龟苓膏
097 药到病除 中医奇异恩典
098 几乎神圣 正气光酥饼
099 甜蜜悲情 传说中的老婆
100 以和为贵 咸甜一身鸡仔饼
101 如此曲奇 核桃酥实验中
102 喜有此理 喜饼一担担
103 硬打一仗 当炒米挑战杏仁
104 素脸迎人 无印良品白糖糕
105 马路天使 适者生存钵仔糕
106 近乡情怯 松糕的实实在在
107 报时讯号 家传萝卜糕芋头糕
108 家乡原味 年糕年年高
109 时尚切片 来一块椰汁马豆糕
110 人人爱? 茶果酷尽
111 我来自油锅 滚油炸出鬼
112 人有我有 煎堆角仔有软硬?
113 不脆无归 甘心蛋散
114 与虾无关 芋虾芋散芋花
115 马失前蹄 生死存亡萨其马
116 一身一地 欲罢不能鸡蛋卷
117 串串爱 鱼蛋鱼蛋我爱你
118 真真假假 如假包换碗仔翅
119 三五成群 烧卖粉果一家亲
120 原来混酱 严禁白吃猪肠粉
121 杂大成 日月天地牛杂精华
122 车去人在 一往无前车仔面
123 事出有因 错怪煎酿三宝
124 基因未变 咯咯鸡蛋仔
125 老饼翻身 手工夹饼江湖再现
126 乡土香气 糖沙炒栗煨番薯
127 黄金岁月 盐焗蛋卤味烤鱿鱼
128 超合金海难 又爱又怕东风螺
129 斋口斋心 七彩斋卤味
130 层层叠叠 意犹未尽虾子扎蹄
131 该不该 午夜的抉择
132 痛快勾引 雪糕是一种药
133 一汽呵成 维他绿宝情意结
134 甜头尽尝 糖果犹豫
135 大漠救星 出生入死咸柠檬
136 越丑越美 传统凉果再出发
137 大海滋味 大澳虾膏放洋记
138 不识咸滋味 豉油等级战
139 混世好酱 不可一日无酱
140 发酵年月 腐乳小插曲
141 天兵天酱 跳级突围 XO酱
142 乡土自助 我是一箸梅菜
143 酸湿呛鼻 玻璃盅里的绝活
144 全赖有你 罐头的封存滋味
后记 吃,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