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561624丛书名: 京师外语学术文库
一、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研究中去,如机器翻译、信息检索、文本摘要、人机对话等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
二、可用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尤其是用于改善作文评分系统。
三、用于汉语认知语篇学和计算语篇学的理论建设。
部分 向心理论的本体研究
章向心理论概论
1.1向心理论的主要内容
1.2向心理论对连贯性的解释
1.3向心理论的未解之谜
1.3.1向心理论中语句层面上的问题
1.3.2向心理论的语言普遍性
1.3.3州心理论在语篇处理模型中的作用
1.3.4信,自、结构和向心理论
1.3.5浯篇结构和向心理论
1.4结语
第二章 向心理论的概念基础
2.1与中心相关的基本概念
2.1.1注意
2.1.1心理学的角度
2.1.1.2语言学的角度
2.1.2焦点
2.1.3凸显
2.2指称
2.2.1指称的定义
2.2.2指称的分类
2.2.3指称的研究视角
2.3连贯
2.3.1衔接与连贯
2.3.2局部连贯与宏脱连贯
2.3.3实体连贯与关系系连贯
2.3.4基于命题的连贯与基于实体的连贯
第三章 向心理论的理论背景
3.1 Joshi,Kuhn和Weinstein的相关研究
3.1.1推理复杂性
3.1.2向心逻辑
3.1.3向心性与量词化
3.2 Grosz和Sidner的相关研究
3.2.1焦点与聚焦
3.2 1.1即时焦点(immediate focus)
和宏观焦点(globalfocus)
3.2.1.2当前语篇焦点(current di scourse focus)
和潜在焦点(potential foci)
3.2.2 语篇结构理论
第四章 向心理论的参数化
4.1向心理论的参数
4.1.1上指中心(Cb)
4.1.2语句(utterance)
4.1.3实现(realization)
4.1.4 Cf排序(Cf—ranking)
4.1.5代词化(pronominalizaition
4.1.6过渡类型(transition)
4.2相关的实证研究
4.2.1国外的研究
4.2.1.1 Poesio et al.(2004)
4.2.2国内的研究
4.2.2.1许余龙(2008)
4.2.2.2段蔓娟 2006)
……
第二部分 向心理论的交叉研究
第三部分 向心理论的应用研究
参考书目
评论
还没有评论。